不想回去上班,卻又寫了工作規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次回台灣時差相當嚴重,大家有沒有甚麼調時差的好方法?

回來之後,連逛個全聯都感覺相當新奇,明明也才去四個月。


一篇生活反思

為什麼明明很不想回去上班,卻又寫了關於工作的規劃?上禮拜的結尾寫到這裡。


其實理由很單純:因為可動用的存款快見底了,所以不得不做點甚麼才行。基於這個緊張感,最習慣、也最直接想到的,仍然是找一份工作。上禮拜所說即是如果要找一份工作的話,我目前的想像。


坦白說,我對自己的規劃多少感到有些可恥。明明想試著稍微挪動自己的生活方式,用些新的方式讓自己活下去,到頭來卻還是只在遵循原本的模式。如果說要自行創業,我實在想不太到自己能提供甚麼服務或產品。所以終究還是回到了原點。


好吧,關於創業其實也不是完全沒有點子,只是要說出來的話,會感到有點艱難而已。喉嚨好像變得乾乾澀澀的。


我想試著說出來看看。這些是電子報讀者才會看到的,不會放在部落格。


我能想到的第一個是 Heptabase 教學。會有人想學 Heptabase 嗎?不是像瓦基已推出的卡片盒筆記法課程,而是類似於雷蒙三十的 Notion 訓練營那樣,不是針對某個方法,而是針對工具可以做到的事情。


再來是「反思營」。這個靈感來自於最近看到許多的覆盤課,以及小金魚的靈感日日村。既然我這麼常寫反思,那是否可以照小金魚的方式,讓我的讀者一起來做這件事呢?我還說不太上來反思營要達成的是甚麼,單純只是暫時拋出想法。


又或者,其實我一直都很想試試 coach 的角色(突然用英文是因為用教練二字總覺得有點不自在)。在第一份工作的時候,我曾經用好幾天的中午午休時間上一堂 life coach 的線上課。雖然我不太確定自己能 coach 別人甚麼,不過當 coach 的想法似乎一直被我默默放在心裡一角,雖然不常被提起,但從未消失。


以上是三個我想到的點子。


話說回來,之所以會有回去上班的選項出現,一部份是因為目前好像看不見甚麼明確的機會,另一部份則是時間與現實因素。我在夢想裡提到我的夢想一號,是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有一千名付費讀者,我想那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來達成。對此,我給自己的時間是十年。十年究竟有沒有機會達到?不清楚,所以我必須找到一個能讓我持續做這件事的方法才行。而這也是為什麼我在上禮拜的選項一裡提到,我希望主業可以讓我保有經營副業的餘裕的原因。


十年,會不會我中途又變了,變出新的夢想三四五六號呢?當然有可能。未來會發生甚麼事沒人知道,我們能做的,只有去做自己現在想得到的事而已(雖然我不敢說自己做了多少)。


不管怎麼說,只有做了才知道吧。


 

 

-

 

 

一個讀者投票 

如果要認真做做看,我應該嘗試哪一個?

  1. Heptabase 教學
  2. 反思營
  3. coach

歡迎你用留言留個數字告訴我!

 

 

-

 

 

一則有趣小事

【the north face】

巴黎之旅的第三天晚上,我們吃完晚餐,走在回家的路上。那幾天都很冷,我們都穿著大衣。

原本走在前面的情侶突然回過頭來。


「你好,可以請問你身上這件是在哪裡買的嗎?我看在巴黎路上很多人穿…是不是很便宜呀?」女方向我們發問,她的表情傳達出她也有點尷尬。聽她的口音,我猜是香港人。

「呃…我是在英國買的,我買的時候是原價打九折,但是我不太確定算不算便宜耶。」我搔搔頭。其實我心裡覺得很貴,但是說不定人家不會這麼覺得,所以只好照實講。

「喔喔…謝謝你們。」她和男朋友禮貌地向我們點了頭致謝,就轉身走了。


後來我們在地鐵上一直思考,她究竟想知道的是甚麼,我們到底有沒有回答到她的問題。


「你穿的衣服是不是很便宜」這個問法,讓我一時之間沒辦法理解她想問的是甚麼。她是認識 the north face 這個牌子,想知道在巴黎買是不是有比較便宜嗎?還是她是不認識 the north face,真心想詢問這是甚麼牌子,要去哪間店買呢?


我們討論的結果是前者。


不過,由於那陣子我有一點鬍渣、頭髮的長度也缺乏整理,看起來多少有點邋遢。我們總會開玩笑地說,會不會那位女生內心真正想的說是:「這個不知道哪來的流浪漢怎麼也穿得起 the north face 啊?」


 

 

-

 

 

本週的 1%

報名了 Heptabase 的講者分享,明天就要討論,但其實還不太確定主題。

avatar-img
12會員
25內容數
這是一份想要「給予能量」的電子報。 我是一個需要透過寫作,才能感受到我究竟經歷了甚麼情緒的人。 我在挖掘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難,讀了一些好書。有一天我發現,我講的話原來可以幫助到我的朋友們,幫他們更看清自己的情緒——即使我連自己的情緒都不太了解。 我想將這些故事和經驗分享出來,希望你可以從中獲得一點共鳴和啟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元宇宙 的其他內容
這週是我待在倫敦的最後一週,四個月咻一下地就過去了。 這四個月裡有什麼變化呢?我想試著聊聊。
在《身為職業小說家》的〈和時間為友〉這一章的最後,村上春樹提到了真實感。
如果一天只能看一則社群媒體貼文,你會希望那則貼文是什麼?
我目前有兩個夢想。
對人生感到無聊,是因為沒有在做有趣的事嗎?
不知不覺英國的生活就只剩一個月了,每天都覺得很捨不得。我以前很少出現捨不得的心情,或許這可以說明我在這裡過得很開心吧。 今天和大家分享我在這裡的作息。
這週是我待在倫敦的最後一週,四個月咻一下地就過去了。 這四個月裡有什麼變化呢?我想試著聊聊。
在《身為職業小說家》的〈和時間為友〉這一章的最後,村上春樹提到了真實感。
如果一天只能看一則社群媒體貼文,你會希望那則貼文是什麼?
我目前有兩個夢想。
對人生感到無聊,是因為沒有在做有趣的事嗎?
不知不覺英國的生活就只剩一個月了,每天都覺得很捨不得。我以前很少出現捨不得的心情,或許這可以說明我在這裡過得很開心吧。 今天和大家分享我在這裡的作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突然覺得沒有每天或是固定時間寫的東西好像不太算是日記(?)因為我想發什麼就發什麼,發文講的事通常都是有些時間的事了,之後就直接以數字代表第幾篇好了哈哈 最近剛結束一份工作,我想著應該利用這段還沒找到工作的時間盡量旅遊,因為有了工作後就不能這麼肆意妄為的想去哪就去哪了。
Thumbnail
今天上班的時候突然很想發限動小小抱怨一下,但後來又覺得這樣不太好,因為心裡想說的感覺太多了,發在社群有點負擔(畢竟我連社群都發的很低調,不太常分享自己的心情),後來想到那就寫成日記吧!想說什麼就說什麼,這裡真是太好了。 前陣子公司企劃都離職了,最近來了兩位新人,其中一位負責接下來的檔期,由於我需要
工作了一陣子,回家後只想輕鬆。
Thumbnail
寫這篇文章時 已經完成打工換宿 安全回到台灣 筆電老舊不給力 造成沒有及時的更新 不可否認地 懶惰 也是一部分原因 (打工換宿的城市-蒲郡市) 一個人出走的孤單 正因如此 這段回憶才深刻難忘 結束後 也才可以 輕鬆地 笑談一切 (飯店前的竹島園地)
Thumbnail
今天是離職後滿二週的日子。心境有些轉折,也希望藉著這篇文來梳理與紀錄這段時間。
Thumbnail
這次趁著清明連假,安排了個較長的假期。 直到假期過了一半,才發覺自己似乎掉入另一種忙碌,忘了什麼才是好好地休息。在發覺這情況後,除了反思,也想寫下來,與每個停不下來的人分享。
Thumbnail
今天又被交接離職人員的工作,我有一種工作量越來越多的感覺,也因為這樣我的每週報告也越來越多頁,雖然大部分都是填入數據,但要從不同地方找到數據還是有點麻煩。 交接給我的工作,其實我覺得都還可以算在我的工作範圍內,因為交接給我的,可以說是更深入的部分而已,只要不影響我準時下班(延後30分鐘以內我可以接
Thumbnail
※早餐買了沒吃或吃到一半,先用咖啡墊胃 ※頭痛胃痛是家常便飯,吃止痛藥頻率跟B群有得比,賺的錢實質上很多都轉成診療費 ※不太敢拒絕別人,不希望讓他們失望,總是先回應沒問題,再默默自己想辦法 ※星期日總有無來由的焦慮 ※心裡頭常不自覺有一股悶,常用購物來發洩,不知不覺買不少東西,回頭一看大半都沒用過
Thumbnail
今天是連續第60日的日更,明起暫停,調整發文方式。 原先在日常的運轉中,一直想盡各種方式要維持日更的原因是:深知自己一旦停下來或者幫自己放水之後,就很難再維持或者重新進入到一個有紀律的輸出狀態。 甚至,在遇到周末或者節假日整天不在家裡時,還會預設排程,維持每日發文。 不過,如果以第一性原理回頭
Thumbnail
但當存款持續減少,我意識到不能再這樣下去,自由必須伴隨著責任。於是,我開始在網上尋找待業期間的生活規劃。那麼待業的儀式感是什麼,就讓我用我的安排方式來分享吧!
Thumbnail
突然覺得沒有每天或是固定時間寫的東西好像不太算是日記(?)因為我想發什麼就發什麼,發文講的事通常都是有些時間的事了,之後就直接以數字代表第幾篇好了哈哈 最近剛結束一份工作,我想著應該利用這段還沒找到工作的時間盡量旅遊,因為有了工作後就不能這麼肆意妄為的想去哪就去哪了。
Thumbnail
今天上班的時候突然很想發限動小小抱怨一下,但後來又覺得這樣不太好,因為心裡想說的感覺太多了,發在社群有點負擔(畢竟我連社群都發的很低調,不太常分享自己的心情),後來想到那就寫成日記吧!想說什麼就說什麼,這裡真是太好了。 前陣子公司企劃都離職了,最近來了兩位新人,其中一位負責接下來的檔期,由於我需要
工作了一陣子,回家後只想輕鬆。
Thumbnail
寫這篇文章時 已經完成打工換宿 安全回到台灣 筆電老舊不給力 造成沒有及時的更新 不可否認地 懶惰 也是一部分原因 (打工換宿的城市-蒲郡市) 一個人出走的孤單 正因如此 這段回憶才深刻難忘 結束後 也才可以 輕鬆地 笑談一切 (飯店前的竹島園地)
Thumbnail
今天是離職後滿二週的日子。心境有些轉折,也希望藉著這篇文來梳理與紀錄這段時間。
Thumbnail
這次趁著清明連假,安排了個較長的假期。 直到假期過了一半,才發覺自己似乎掉入另一種忙碌,忘了什麼才是好好地休息。在發覺這情況後,除了反思,也想寫下來,與每個停不下來的人分享。
Thumbnail
今天又被交接離職人員的工作,我有一種工作量越來越多的感覺,也因為這樣我的每週報告也越來越多頁,雖然大部分都是填入數據,但要從不同地方找到數據還是有點麻煩。 交接給我的工作,其實我覺得都還可以算在我的工作範圍內,因為交接給我的,可以說是更深入的部分而已,只要不影響我準時下班(延後30分鐘以內我可以接
Thumbnail
※早餐買了沒吃或吃到一半,先用咖啡墊胃 ※頭痛胃痛是家常便飯,吃止痛藥頻率跟B群有得比,賺的錢實質上很多都轉成診療費 ※不太敢拒絕別人,不希望讓他們失望,總是先回應沒問題,再默默自己想辦法 ※星期日總有無來由的焦慮 ※心裡頭常不自覺有一股悶,常用購物來發洩,不知不覺買不少東西,回頭一看大半都沒用過
Thumbnail
今天是連續第60日的日更,明起暫停,調整發文方式。 原先在日常的運轉中,一直想盡各種方式要維持日更的原因是:深知自己一旦停下來或者幫自己放水之後,就很難再維持或者重新進入到一個有紀律的輸出狀態。 甚至,在遇到周末或者節假日整天不在家裡時,還會預設排程,維持每日發文。 不過,如果以第一性原理回頭
Thumbnail
但當存款持續減少,我意識到不能再這樣下去,自由必須伴隨著責任。於是,我開始在網上尋找待業期間的生活規劃。那麼待業的儀式感是什麼,就讓我用我的安排方式來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