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為什麼會那麼害怕被討厭?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被討厭的勇氣,是以生命的歷程去實現的;來自你個體的完整發展及自我實現。當你未能確實的體認到自己的能力、力量和潛質獨特之處,持續性的折損自己、質疑自己,你如何能真正安然是自己,擁有被討厭的勇氣與自信呢?我們勢必會落入於在乎他人的評價、放大他人眼光,以他人的位置,作為看待自己有何價值的依據。並滿滿的吸進他人的惡意眼光和不友善態度,認定這些都是自己活該應得的,因為自己就是那樣一無是處,受人厭惡與排斥。

    但其實這些是你內心不安全感所激發的激烈情緒,為的是要再強化不安全感,以便能反覆驗證他人的危險及可怕,還有自己的渺小與弱勢。

    以客觀來說,「被討厭」不會要了你的命,但是在你心理上,主觀的不安全感及受威脅的情緒激發下,你確實會感覺受到極度打擊與刺激,身體受到強烈壓力,緊迫到感覺快要窒息。

    但我們可以再深入思考多些。理性上或許你可以明辨,被討厭是一種社會與人際關係現象,就如我們也會有不喜歡的人,與討厭的人士,但我們只是存在情緒上的不喜歡與討厭,行為上不會去做犯法與造成生命危害的事,否則那會構成社會爭議與訴訟。實際上,討厭的情緒是個人感受,並不是客觀事實。例如有人不喜歡吃奶油蛋糕或草莓,那只是此人產生不喜歡的感受與排斥的情緒,但不表示奶油蛋糕與草莓「絕對很難吃、很令人厭惡」而該被全面消滅。

    但在不安全感的人心中,感受等於事實,感受到的事就如真理般的存在。就像一個人「覺得自己很倒楣,所有糟糕的事都會發生在自己身上」,這樣的陳述所說的感覺,會被這個人視為真實與真理,是不需要驗證與客觀統計的。這種猶如信仰一般的認知信念,對心理不安全感的人來說,是不容駁斥,也是深信不疑的「感覺」。這也就造成心理的不安全感很難被重新評估與重新知覺.....


被討厭或被喜歡都是社會情境的情感反應

被討厭或被喜歡都是社會情境的情感反應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88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療癒時光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4.2K會員
210內容數
這塊文字園地中的文章,將是我從心理諮商專業出發,讓已經接觸心理相關的知識,以及在自我探索方面有相當經驗的讀者,能夠獲得更深入探討內在心理的文章,陪伴或協助自己更進一步自學,提升更多思考與情感、理性與感性之間的平衡和自我整合。希望透多定期的文字餵養,我們能以文字養心,把內在養茁壯。</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蘇絢慧的療癒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往往非常在乎,或是極端地追求安全感的人,皆是內心最沒有安全感的人。相同道理,內心真正的安全感的人,往往都不會凡事,甚至小細節裡都要追求控制,為了得到一切被自己掌控的「安全感」。 你可能會想,就是因為缺乏什麼,才要追求什麼啊!那問題來了,追求不就是為了獲得嗎?那麼用盡一切心力去追求不就可以獲得嗎?
對自己的存在,沒有基本肯定的人,就無法擁有基本價值感。 生命基本價值感的意義是指:人都有其長處與天賦所在,不會十全十美、完美萬能,而是活在人世,都有自己可以貢獻與施展的能力與力量。
如果你深陷在抱怨的負面消耗中⋯ 你可以了解:抱怨常是社會環境適應不良的反應。可能因為過度理想化他人,可能過度期待完美的自己,又或是社會環境不在掌控中,卻又缺乏調節與適應性,而產生內外衝撞後的挫折感導致。
人生在世,會擁有與建立許多不同的關係。除了原廠出生時的家庭關係,再來是師生、同學關係,再來有朋友關係、戀愛關係、同道關係、同事關係⋯
 愛情的開始,都要來自「被吸引」。但「被吸引」是怎麼發生的呢? 如果「被吸引」的是自己拒絕與壓抑的負面特質或性情,那麼,你會很討厭這個人,不構成愛情,構成的是對這個人的成見或是歧視。 愛情的發生,是你「被吸引」的,是對方的「優異」和「美好」之處,也就是你放大及美化的部份....
即使到了現今,仍有許多人不知道、不清楚,無從覺察「人」是如何形塑而成的。除了先天基因,出生時頭幾年的主要照顧者和環境,還有成長各階段中的社會環境(人際間的互動),特別是家庭環境的教養對待,都在不間斷的形塑和影響一個人的長成。 即使人會忘記過往的記憶,卻不表示不受過往影響....
往往非常在乎,或是極端地追求安全感的人,皆是內心最沒有安全感的人。相同道理,內心真正的安全感的人,往往都不會凡事,甚至小細節裡都要追求控制,為了得到一切被自己掌控的「安全感」。 你可能會想,就是因為缺乏什麼,才要追求什麼啊!那問題來了,追求不就是為了獲得嗎?那麼用盡一切心力去追求不就可以獲得嗎?
對自己的存在,沒有基本肯定的人,就無法擁有基本價值感。 生命基本價值感的意義是指:人都有其長處與天賦所在,不會十全十美、完美萬能,而是活在人世,都有自己可以貢獻與施展的能力與力量。
如果你深陷在抱怨的負面消耗中⋯ 你可以了解:抱怨常是社會環境適應不良的反應。可能因為過度理想化他人,可能過度期待完美的自己,又或是社會環境不在掌控中,卻又缺乏調節與適應性,而產生內外衝撞後的挫折感導致。
人生在世,會擁有與建立許多不同的關係。除了原廠出生時的家庭關係,再來是師生、同學關係,再來有朋友關係、戀愛關係、同道關係、同事關係⋯
 愛情的開始,都要來自「被吸引」。但「被吸引」是怎麼發生的呢? 如果「被吸引」的是自己拒絕與壓抑的負面特質或性情,那麼,你會很討厭這個人,不構成愛情,構成的是對這個人的成見或是歧視。 愛情的發生,是你「被吸引」的,是對方的「優異」和「美好」之處,也就是你放大及美化的部份....
即使到了現今,仍有許多人不知道、不清楚,無從覺察「人」是如何形塑而成的。除了先天基因,出生時頭幾年的主要照顧者和環境,還有成長各階段中的社會環境(人際間的互動),特別是家庭環境的教養對待,都在不間斷的形塑和影響一個人的長成。 即使人會忘記過往的記憶,卻不表示不受過往影響....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都渴望成為特別的人,但在成長過程中,我不斷地失敗。這樣的感受令我迷失了自己,變得討厭自己,討厭這個世界。在這樣的情緒下,我努力證明自己,卻始終無法擺脫自己對自己的不信任。直到我開始告訴自己⋯⋯
我總是在想 若與團體不相容 該試著融入還是做自己……
Thumbnail
作者的話: 這是很容易被忽略的角度-- 迷惘是因為擁有很多選擇;感到自己不被接受是因為自己正在展現獨特與勇敢;認為自己沒有價值是因為自己擁有看見他人美好的眼睛;失落是因為自己擁有超多無處可去的愛;孤單是因為我們心中允許了同伴參與生活;恐懼失去是因為正擁有著。 從自己的困擾中可以找到自己的力量和
Thumbnail
討好別人,只會讓自己越來越委屈 關係中的愛恨衝突,總讓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傷痕累累,未化解的童年創傷,直到我們步入社會,進入婚姻殿堂,仍舊持續影響著我們。 戰、逃或僵住是重大壓力之下,常見的創傷反應,但其實「討好」他人,將別人的要求擺在第一順位,也是一種創傷,一種來自「內心的警訊」。
Thumbnail
在學著深入剖析這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面貌時,我發現...許多人的脆弱都來自於〔自卑的心理〕。其中也許包含了自己、家人、親朋好友,或是身邊任何一個你所熟悉的人。 當自卑心發作時,會造就人易怒的性格,也很容易惱羞成怒。當你對人釋出好意而對方合理拒絕時,你卻感覺對方刻意給你難堪而生氣或難過,其實是自己自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經常覺得自己「不夠格」?怕被他人「揭穿自己」的真面目!被人揭穿真面目會怎麼樣嗎? 如果有一天被他人揭開自己的真面目,那又如何?你真正擔心害怕的是什麼,是懷疑對方是否就不喜歡自己了?問問自己,為什麼在追求生命中的過客要喜歡我們呢?
Thumbnail
前幾年有本很熱門的書叫《被討厭的勇氣》,書中強調了勇敢地做自己,並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然而,有些人卻將重點放在「做自己」上,甚至扭曲了這個概念... 這本書的讀者群有一部分是對他人感受較敏感的朋友(或說同理心過於氾濫),對於自己的一舉一動,甚至任何的起心動念,都會在意別人怎麼想、會不會對他人
我討厭我自己 總是感到難過 卻又無法控制自己
Thumbnail
█節錄自《我們為什麼存在》第十三章 驚恐患難全在為私身..... 自卑和自信也並非天生,而是來源於寵辱。如果環境總是激起我陰面情緒,說我這不好那不好,嘲笑我的缺陷或者數落我的缺點,我並沒有因自愛而反抗,反而內心承認了別人的話,自然就會自卑,尤其是來自親人的數落與打擊最具有殺傷力。如果環境總是給予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都渴望成為特別的人,但在成長過程中,我不斷地失敗。這樣的感受令我迷失了自己,變得討厭自己,討厭這個世界。在這樣的情緒下,我努力證明自己,卻始終無法擺脫自己對自己的不信任。直到我開始告訴自己⋯⋯
我總是在想 若與團體不相容 該試著融入還是做自己……
Thumbnail
作者的話: 這是很容易被忽略的角度-- 迷惘是因為擁有很多選擇;感到自己不被接受是因為自己正在展現獨特與勇敢;認為自己沒有價值是因為自己擁有看見他人美好的眼睛;失落是因為自己擁有超多無處可去的愛;孤單是因為我們心中允許了同伴參與生活;恐懼失去是因為正擁有著。 從自己的困擾中可以找到自己的力量和
Thumbnail
討好別人,只會讓自己越來越委屈 關係中的愛恨衝突,總讓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傷痕累累,未化解的童年創傷,直到我們步入社會,進入婚姻殿堂,仍舊持續影響著我們。 戰、逃或僵住是重大壓力之下,常見的創傷反應,但其實「討好」他人,將別人的要求擺在第一順位,也是一種創傷,一種來自「內心的警訊」。
Thumbnail
在學著深入剖析這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面貌時,我發現...許多人的脆弱都來自於〔自卑的心理〕。其中也許包含了自己、家人、親朋好友,或是身邊任何一個你所熟悉的人。 當自卑心發作時,會造就人易怒的性格,也很容易惱羞成怒。當你對人釋出好意而對方合理拒絕時,你卻感覺對方刻意給你難堪而生氣或難過,其實是自己自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經常覺得自己「不夠格」?怕被他人「揭穿自己」的真面目!被人揭穿真面目會怎麼樣嗎? 如果有一天被他人揭開自己的真面目,那又如何?你真正擔心害怕的是什麼,是懷疑對方是否就不喜歡自己了?問問自己,為什麼在追求生命中的過客要喜歡我們呢?
Thumbnail
前幾年有本很熱門的書叫《被討厭的勇氣》,書中強調了勇敢地做自己,並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然而,有些人卻將重點放在「做自己」上,甚至扭曲了這個概念... 這本書的讀者群有一部分是對他人感受較敏感的朋友(或說同理心過於氾濫),對於自己的一舉一動,甚至任何的起心動念,都會在意別人怎麼想、會不會對他人
我討厭我自己 總是感到難過 卻又無法控制自己
Thumbnail
█節錄自《我們為什麼存在》第十三章 驚恐患難全在為私身..... 自卑和自信也並非天生,而是來源於寵辱。如果環境總是激起我陰面情緒,說我這不好那不好,嘲笑我的缺陷或者數落我的缺點,我並沒有因自愛而反抗,反而內心承認了別人的話,自然就會自卑,尤其是來自親人的數落與打擊最具有殺傷力。如果環境總是給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