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5|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本國一種很多人說的尷尬語言

小弟不才這學期教了台語一小段時間,深感它在當今台灣社會真是充滿各種微妙感。像是先前金曲台語歌后鄭宜農沒在頒獎典禮上講台語,就引發正反不同立場強力衝突。別的不說,光是怎麼稱呼它都會讓不同族群的民眾憤怒不滿,實在動輒得咎。葉高華教授的小文〈說不出名稱的那種語言〉滿深刻地說出這種尷尬感。

根據葉老師的說法,台語/台灣話在清領時期也不是這個名字,當時叫「白話」或「本地話」。日本人來了之後,為了對應當時的國語「日語」,才出現的名稱。因為當時社會上操台語的人占多數,甚至三成客家人、近兩成日本男性也能通曉。台語可謂日治台灣除日語以外,民間的通用語言。然而國民政府來台以後,在「國語」政策的強力輾壓之下,中文/華語全面取代台語的地位,成為各族群的通用語。失去通用語地位的台語,又面臨其他族群(客家人、各族原住民)的挑戰,認為台語怎麼能獨佔「台灣」的名稱?一定是你們福佬/閩南沙文主義作祟的關係。台語由原本單純的語言稱謂,上升至複雜的族群對立問題。

另一方面,中華民國政府官方所給予的「閩南語」稱謂,始終得不到民間操台語人士的認同,一般民眾很少在口語中使用這個詞彙。就語言學來說,因為台語與中國南方一帶的類似語言並未分化至不通的程度,稱呼這個大集合體為「閩南語」,我個人不算排斥。但我們可以看到台語界人士因國族等相關考量,對「閩南語」這個詞彙嫌惡到近乎不共戴天的程度。他們極力想找出「台語」跟「閩南語」的差異,甚至指出台語裡有很多來自原住民語的詞彙,但後來語言學界發現這是不正確的。像我阿母叫阿媽「姨唷」,有人認為源自於原住民語的母親 /ina/,但這詞彙也同樣存在於華南一帶。或許有些人會覺得這些舉措過於政治化,我卻滿能夠理解的。國際上也有類似例子,像印度的印地語跟巴基斯坦的烏爾都語幾乎是同一種語言,但國際間還是用不同名字來稱呼它。又,台灣人大概不會認為我們說的華語與中國人講的普通話完全相同(不過以後就難說了)。因此給不同國家/地域的類似語言相異稱謂,於理有據,我本身也是使用「台語」這個詞彙來稱呼這種本土語言。

為了因應這種矛盾重重的狀況,近年政府採用一個奇妙的詞彙「台灣台語」來稱呼這種語言,以因應「台灣客語」、「台灣原住民語」等其他本土語言。乍看之下頗有畫蛇添足之感,但不得不說,仔細一想確實是最能平衡各族群的說法。另外台語界人士非常不滿教育部的本土語教材名稱一直保留「閩南語」而不使用「台語」,抨擊教育部裡面官員大概一堆華腦云云。雖然我覺得滿有這種可能,但我另外想到的是金門人大概不會接受「台語」這個詞彙,畢竟他們跟台灣人是被老K硬綁在一起的。為了取得最大公約數,教育部還是用了「閩南語」(但這又加深了台語人被當軟柿子捏的卑屈感)。果然政治就是充滿了妥協的藝術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如是我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