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家人覺得活著沒有意義,我該怎麼陪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分享一則讀者提問:

「閒人您好,我的未成年家人跟我說他感受不到情緒,不知道什麼是開心與悲傷,也不知道什麼是愛,有時候會說他覺得活著很沒有意義。請問這種時候,我該怎麼做會比較好?他有跟父母說過這些話,可是我覺得父母只會情勒跟說教,他被唸了一堆之後,看起來更不快樂。我該怎麼陪伴他?謝謝。」

* 經當事人同意分享給需要的陪伴者。為聚焦主題,語句有稍作順調。


讀者平時會陪這位手足聊天,但一次讀者心情也感到很疲累,而無法接住他,之後手足又退回自己的世界裡,將自己封閉起來。這次會想要詢問,是因為手足跟父母聊天時再次提到「感受不到情緒、不知道什麼是愛、覺得活著很沒有意義」等話題,讀者感受到父母的反應只會把手足越推越遠,才想要另找方法支持這位家人。




當家人覺得活著沒有意義,我該怎麼陪伴?

感謝您的提問,我僅能以日常的陪伴經驗,分享當憂鬱伴侶跟我坦露想法與情緒時,我會如何面對與看待。之於我而言「感受不到情緒、不知道什麼是愛、覺得活著很沒意義」都是念頭之一,我會如往常看待伴侶的其它念頭般,看待這些想法與感受。

我會先聚焦分享我的陪伴想法,有些你可能正在做了,有些方法則可能不適用於你們的情況,或需要各方階段性的共同努力。


但首先,陪伴時
我們要先確認自己的狀態


☞ 如果自己狀態不好

這點你就做得很好,是依自己的心理狀態與精神餘裕去回應對方。我自己也會評估這點,不會勉強自己去承接對方。假如自己狀態真的不好,我會明確告訴對方 2 點:「我的狀態」與「談話意願」。


① 告訴對方「我的狀態」其重要性:

如你所觀察,內心很敏銳的人能感受到他人的態度是「接納或拒絕」。但他們不知道的是,「為什麼有時候可以、有時候不行?」這會讓他們的內心焦躁難安。

以伴侶為例,如果沒有依循的準則,她會認為自己隨時都處在被選擇、被丟棄的狀態。不會通靈的伴侶(即便可能「猜」到我今天狀態不好,所以不能陪她),但是!處於退縮、焦慮、沒安全感狀態的他們,需要有人「明確的」直接指出「為什麼」,來引導他們混亂的內心。

伴侶光是抵抗腦海中排山倒海的負面情緒(認為自己不重要、感覺被丟下了),內心早已沒有空間讓理智思考「實際上」可能的事實:我們只是很累需要自己的空間,現在不想講話但或許晚一點可以。

我學會很累很煩之餘,盡量避免讓對方陷入「因為沒有依循的準則而造成的混亂」裡。即便伴侶很大機率還是會感到難受,但對於減輕她內心的自我否定很有幫助。

【舉例】
很謝謝你今天也願意告訴我你在想的事情,其實今天我很累,因為一整天下來太多事了,我怕我現在沒辦法好好回你,我怕把情緒帶給你,我想要先冷靜一下。

💡 關鍵是:表達重視、陳述事實、表達我們的需求



② 主動表達「談話意願」其重要性:

表達「我的狀態」讓伴侶理解我不是沒來由地想推開她後,如果心力允許,我再會主動找個「適合談話的時間」,讓伴侶(傾訴對象)知道我們仍然非常願意傾聽。

主動的意願能協助伴侶認知到:「陪伴者沒有要斷開關係、沒有要拒絕情感流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與疲累狀態,但這不影響對他們的重視。」明確表達「談話意願」能讓他們感到安心,也比較不會陷入自我責備、自我羞辱,或自我否定等念頭。

【舉例】
你明天願意再跟我分享一次嗎?我很想知道你的想法,只是我今天真的太累了。

💡 關鍵是:表達傾聽的意願





☞ 如果自己狀態正常

確認自己身心有餘裕關懷對方時,才會進入「該如何陪伴」的階段。我會想盡量做到 3 件事


① 保持好奇

之於我而言,願意說出自己內在感受的人很是勇敢。如你所說,願意說出來是因為他想改變,需要的是身邊人的支持。在陪伴伴侶的過程中,我學習到「支持」有許多面向,其中包含「理解」她的內在世界,而我理解伴侶的方式就是保持好奇心。

我喜歡透過「提問」理解伴侶的想法,除了可以和她一起「梳理思緒」,同時讓我有機會「校正」自己內心的胡亂猜測。當彼此對卡住的「問題點」有共同認知,我們才有機會站在相同視角指出其他面向,「鬆動」舊有的認知。

鬆動舊有認知,內心才餘裕聽進我們所謂的「其他可能性」。例如你提到父母用大道理說教,卻對解決「問題點」沒有幫助,我猜是還沒釐清你的手足在想什麼,就急著跳轉到展示「其他可能性」的緣故(可明明對「問題點」的認知都還沒對齊呀 XD)。

【問例】
你從什麼時候開始有這樣的想法呢?當時有發生什麼事嗎?爸爸媽媽表達的愛,與你感受到的落差在哪呢?(隨著回答,我會試著循線提問。因為無法預測別人的回答,只能分享我通常會從哪裡切入。)

💡 關鍵是:保持好奇是為了對齊彼此對「問題點」的認知、一起梳理思緒。

一開始可能會有說不出來、放棄表達的時候,但沒有給出答案也沒有關係~因為他可能會在生活中突然想到答案。不過在這方面,你們是手足,有相似的歷程與經驗,優勢是能夠提出你的感受,並且與他核對。



② 找出需求

我也會透過提問,試著釐清伴侶想如何被對待。這能夠協助對方「知道」自己在意什麼、想要什麼,可以如何協調需求與實際情況的落差?透過讓對方親口說出來,他們有爲自己發聲的空間,也能降低「無力感」與「被動感」。

【問例】
• 具體而言,這種時候你覺得爸爸/媽媽怎麼回,你會覺得比較好呢?
• 你提到的問題很有趣,今天怎麼會想和家人分享你的感受呢?
• 他們怎麼回應你,能幫助你舒緩或減少負面的想法呢?

💡 關鍵是:陪他找出真正渴望的互動模式



③ 專屬的時間與空間

如你觀察到說話常被打斷、面對沒耐性的神情,久了都會讓人「懶說」。我擅自猜想,擁有「專屬的表達空間與時間」對於建立「自我認知」非常重要。如果說話時常被「否定、打斷」,就像在暗示「我說的話不重要」,所以「我的想法不重要」,伴侶狀態不好的時候會直接認定「原來我不重要,是個沒價值的人」。

我們總是從日常互動中,觀察能不能「安心地說想說的話、做自己想做的事」,來確認自己在群體環境中是否安全,或只能縮小到剩下孤獨。如你希望父母的關懷不要帶上責備一樣,一個人「表達自我」也不需要被批判。我們所能做的,便是專注地、不帶批判地與對方相處。

💡 關鍵是:專注地、不帶批判




結語

我分享的只是個人陪伴經驗,不一定適合你們的狀況,請參考就好。每個個體所面臨的難題不同,我認為不會有最好的「正確答案」,因此陪伴時能做的依然只是保持開放、釋出善意,並且尊重自己的意願(然而這個結論可能只是我的極限所致)。但一切如你在討論中提到的:不需要求快,不要因為效果不彰而太快放棄。

由於您提到的是未成年家人,對於就醫有所疑慮,這部分我無法代替您決定。因此我想建議您,適度求助「學校輔導室」的資源,經輔導老師評估您家人的狀況後,說不定能夠提出更切身於您們的行動方案。如有需要,也能更快、更好地判斷是否需要轉介給專業醫師,接受治療。

祝福平安:)



💡 若您或身邊的人有遇到心理困擾:各縣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都可以提供或轉介心理諮詢的服務,亦可撥打衛生福利部安心專線 1925(24小時免費心理諮詢服務),或撥打生命線 1995 及張老師1980,提供適當的心理支持。



感謝讀者的提問,並且同意讓閒人分享出來,為需要的陪伴者提供一點靈感。本篇之後會有附錄篇,補充閒人與讀者訊息往返時,除了「如何陪伴」之外的對話與反思。

你也有悄悄話想跟閒人分享嗎?歡迎透過 線上表單 私訊閒人。




【延伸閱讀】


一個普通人
陪伴憂鬱伴侶的日常

👉🏻 如果喜歡文章請鼓勵一顆【愛心】❤️
👉🏻 持續來點靈感歡迎您按下【追蹤】✅
👉🏻 鼓勵閒人寫相關主題【成為伯樂】👼🏻

每個慷慨的行動,都是我持續前行的燃料🚀

🌟 閱讀更多相關內容👉🏻憂鬱你好,這是我女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sunnielei-avatar-img
2024/05/20
我也曾走過這段 感受不到情緒,不知道什麼是開心與悲傷,也不知道什麼是愛,有時候覺得活著很沒有意義。甚至 連我認為最愛我的父親 我也排拒心門之外 因為他無法 懂我 也因此放棄做最好的自己直到 某個時間(上帝的時間)發生作用祂必擦去你所有的眼淚(有個無形的??愛著你) 這句話成了我沉淪生命中的浮木 也成了我生命的尋找 而這份尋找使我不再放棄生命我無法給出焦慮和關心的陪伴者答案只能說: 相信上帝的時間 祂的奧秘和祂的奇蹟愛到極致是放手 https://leilei45226.wixsite.com/website/post/%E6%84%9B%E5%88%B0%E6%A5%B5%E8%87%B4%E6%98%AF%E6%94%BE%E6%89%8B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20
sunnie lei 感謝 sunnie 分享如此珍貴的生命歷程,你提到的心境轉折也是這位讀者手足所感受到的狀態。對於 sunnie 提到「愛到極致是放手」很有共鳴,您分享的圖文內容也是我與讀者對話漣漪的反思。很開心能夠得到如此真切的分享與留言:)
宇牛-avatar-img
2024/05/20
覺得找出需求很重要‼️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21
carol. Kao 謝謝 carol 的閱讀,並且整理濃縮了重點(文章好像有點冗長XD):傾聽、陪伴與關懷,建立信任與安全感後,再往下一步,但一切都急不得。(在急不得畫星號⭐️)
Essie-avatar-img
2024/05/20
這個很重要!在陪伴的部份,首先要點是要先了解自己的狀態可不可以,以免造成二次傷害。正巧我最近就為這樣的問題倍受困擾。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23
Essie 謝謝 Essie 的回覆,這樣太好了🥰我也曾被說「你就是太堅強了」,但其實我知道,我也是有需要被關懷與陪伴的時刻,因此當時百感交集,滿像 Essie 提到的,「原來我看起來是這樣」(真的會很想好好檢討一下)。不知道你聽到別人眼中自己的狀態時,會不會感覺到孤獨呢?
Red-avatar-img
2024/05/20
不知現在學校的輔導室有沒有作用?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20
Red 早安紅哥~其實我不知道,也懷疑過,學生時期也沒使用過這個功能(只有陪同學去,自己在看裡面書XD),但近期有閱聽到幾位輔導老師的分享,覺得或許是個平易近人的資源~
沐沐-avatar-img
2024/05/20
會關心家人的,一定不是閑人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20
沐沐 原來~沐沐是專業的助人工作者!
avatar-img
碎進時間的裂縫
22.3K會員
323內容數
捕捉稍縱即逝的覺察時刻,分享陪伴憂鬱伴侶的日常。不想改變他人價值觀,只期望在生活淤塞不前時提供一點靈感。認為事情是中性的,若能鬆動僵固信念,就能更輕鬆面對關係、自在的活著。☞ 常見主題:陪伴憂鬱伴侶 |自我覺察 |鬆動信念
碎進時間的裂縫 的其他內容
2025/04/12
問完事的當下,伴侶感覺若有所思。終於在返家的路上,伴侶說:「其實我聽完一點都不療癒,覺得很沈重。我不知道怎麼辦,覺得很煩。」內容紀錄伴侶算命過後感到焦慮的時刻,並分享我是如何陪伴這樣的她?
Thumbnail
2025/04/12
問完事的當下,伴侶感覺若有所思。終於在返家的路上,伴侶說:「其實我聽完一點都不療癒,覺得很沈重。我不知道怎麼辦,覺得很煩。」內容紀錄伴侶算命過後感到焦慮的時刻,並分享我是如何陪伴這樣的她?
Thumbnail
2024/12/31
最後,所幸我們都還活著,生命還有機會為每個無法承受的當下,展示適用於每個階段的療癒訊息,進入我們的生活裡。
Thumbnail
2024/12/31
最後,所幸我們都還活著,生命還有機會為每個無法承受的當下,展示適用於每個階段的療癒訊息,進入我們的生活裡。
Thumbnail
2024/10/31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因生理不適而影響情緒,對身邊的人表現出不耐煩。這篇文章記錄了身體不適而引發的情緒波動,如何在伴侶面前坦誠自己的感受,並最終道歉。透過這段經歷,讓我們反思如何在困難時期保持溝通與理解,並學會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與壓力。
Thumbnail
2024/10/31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因生理不適而影響情緒,對身邊的人表現出不耐煩。這篇文章記錄了身體不適而引發的情緒波動,如何在伴侶面前坦誠自己的感受,並最終道歉。透過這段經歷,讓我們反思如何在困難時期保持溝通與理解,並學會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與壓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今年開始,我不斷嘗試顯化【人】。 一開始是朋友、家人,後來顯化新SP,我都成功了。 《顯化家人的部分》 我的家族中某位長輩有憂鬱症,情緒很不穩定,有段時間經常在家族群組裡暴走。而且他會針對我媽,所以我特別看不慣。 但其實這位長輩在我小時候有照顧過我,我們的關係是不錯的。 這讓我很兩難:
Thumbnail
今年開始,我不斷嘗試顯化【人】。 一開始是朋友、家人,後來顯化新SP,我都成功了。 《顯化家人的部分》 我的家族中某位長輩有憂鬱症,情緒很不穩定,有段時間經常在家族群組裡暴走。而且他會針對我媽,所以我特別看不慣。 但其實這位長輩在我小時候有照顧過我,我們的關係是不錯的。 這讓我很兩難: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訴說關於父親去世的感受,充滿了對人生矛盾的思考,以及對父親的情感細膩描繪。文章內容豐富,情感濃烈。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訴說關於父親去世的感受,充滿了對人生矛盾的思考,以及對父親的情感細膩描繪。文章內容豐富,情感濃烈。
Thumbnail
近期,家裡發生了一些小事 親戚小孩的父親打電話向小孩借錢。 我又傻眼又憤怒,我向家人講了我的生氣和價值觀 大人就該有大人的樣子,我這樣說。 再怎樣沒錢,都應該自己好好想辦法,向外求救 而不是找上自己的小孩,尤其,孩子還沒有出社會,還在就學中   媽媽不同意我的觀點 她認為,父母沒錢了
Thumbnail
近期,家裡發生了一些小事 親戚小孩的父親打電話向小孩借錢。 我又傻眼又憤怒,我向家人講了我的生氣和價值觀 大人就該有大人的樣子,我這樣說。 再怎樣沒錢,都應該自己好好想辦法,向外求救 而不是找上自己的小孩,尤其,孩子還沒有出社會,還在就學中   媽媽不同意我的觀點 她認為,父母沒錢了
Thumbnail
「閒人您好,我的未成年家人跟我說他感受不到情緒,不知道什麼是開心與悲傷,也不知道什麼是愛,有時候會說他覺得活著很沒有意義。請問這種時候,我該怎麼做會比較好?他有跟父母說過這些話,可是我覺得父母只會情勒跟說教,他被唸了一堆之後,看起來更不快樂。我該怎麼陪伴他?謝謝。」
Thumbnail
「閒人您好,我的未成年家人跟我說他感受不到情緒,不知道什麼是開心與悲傷,也不知道什麼是愛,有時候會說他覺得活著很沒有意義。請問這種時候,我該怎麼做會比較好?他有跟父母說過這些話,可是我覺得父母只會情勒跟說教,他被唸了一堆之後,看起來更不快樂。我該怎麼陪伴他?謝謝。」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家庭和愛的故事,作者在夢中體驗到了對家人的懺悔和改變態度的過程。藉由作者的夢境經歷,提醒我們珍惜與家人相聚的每一刻,並勇敢地表達愛意。這篇文章具有溫馨感人的情感連結,值得分享和思考。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家庭和愛的故事,作者在夢中體驗到了對家人的懺悔和改變態度的過程。藉由作者的夢境經歷,提醒我們珍惜與家人相聚的每一刻,並勇敢地表達愛意。這篇文章具有溫馨感人的情感連結,值得分享和思考。
Thumbnail
面對生命的轉折與終結,如何以盡孝的方式求安?生死間,人生空寂、愛與苦難難以磨滅。若我們曾經能夠讓他免於死前一場痛,卻因為愛......
Thumbnail
面對生命的轉折與終結,如何以盡孝的方式求安?生死間,人生空寂、愛與苦難難以磨滅。若我們曾經能夠讓他免於死前一場痛,卻因為愛......
Thumbnail
父母會這麼講:「要去養老院,不要麻煩子女,或者如果感染瘟疫,就算救好了,也怕身體狀況變得相當不好,麻煩子女,就跟子女交代不要搶救......」這個年老的人已經有問題,已經被(子女)傷心了!做子女的要檢討、檢視,正常老人不講這種話。不是百分之百,但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這樣!
Thumbnail
父母會這麼講:「要去養老院,不要麻煩子女,或者如果感染瘟疫,就算救好了,也怕身體狀況變得相當不好,麻煩子女,就跟子女交代不要搶救......」這個年老的人已經有問題,已經被(子女)傷心了!做子女的要檢討、檢視,正常老人不講這種話。不是百分之百,但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這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