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閱讀觀點101】認同、肯定、溫情,不只媽媽,爸爸也該懂的溝通技巧--《媽媽的說話練習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關於教養的書籍,西恩之前分享過《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高情商媽媽的說話術》。這次看的《媽媽的說話練習術》是韓國擁有17年資歷的國小老師尹智映所寫,雖然有多年的資歷,作者卻也曾被女兒說過覺得學校的老師「教得比較好」,原因是學校的老師不會生氣,媽媽會。

raw-image


《媽媽的說話練習術》主軸環繞在「認同-肯定-溫情」。

很多時候,會對小孩子造成影響的事物,在大人來看可能是沒什麼的,所以如果以大人角度來看,可能會覺小孩大驚小怪,以否定、壓迫、禁止、駁斥的方式,說出「哪裡會燙?一點都不燙」、「這麼晚不准吃」、「不准哭」、「不要那麼多問題」,所以第一步可以先直接承認孩子的感受,引發共鳴,將上面的轉為「很燙是吧?我幫你妳弄涼一點」、「很想吃是吧?明天早上再吃好不好?」、「想哭就哭,沒關係」、「我知道你很好奇」。

在承認孩子感受後,第二步則是以肯定的方式進行溝通,什麼都要肯定,用正面表述,看起來有點難,重點在於把這些不足或缺點看成一個過程,而不是永遠的問題,要看到從中看到未來的可能性,而非聚焦在現有的問題。所以比如像小孩襪子亂丟,就可以說「是習慣還沒養成才這樣的吧?」之後再提出正面的指導,這樣對於改善問題更有幫助。

最後溫情部分,重點在於尊重小孩。像牽手、擁抱、打勾勾都是父母尊重孩子的表現。小孩在得到充分尊重下,也比較敢於承認自己的錯誤、道歉跟改進。書中舉例,小孩犯錯時,一般父母常做的是要小孩「快說對不起」,改用溫情的方式,可以變成「如果知道自己錯了就來牽媽媽的手」、「如果覺得道歉就過來抱媽媽」。


西恩後見

《媽媽的說話練習術》作者說:「家庭和睦不是白白得來的,而是透過溝通得到的產物。」雖然教養的書籍很常以「媽媽」為主體,不過家庭不是只有媽媽,連爸爸也應該要了解這些,大家慢慢進步,家庭才會和諧。

加上文頭提到三本教養書籍,最大的共通點在於要先理解小孩的感受,而不是用大人的角度去看,有了這個前提,才能夠有良好的溝通,這是最重要也是最難的。這本書讓我學到最多的是,把孩子現有的不足看成是一個過程,裡面有很多話,包含「快說對不起」,好像都是自己曾說過的(汗),能夠改用「如果覺得錯了,可以過來抱抱爸爸」的方式,以小孩的角度來看,想來勢必更容易接受,也不會把親子關係弄得劍拔駑張。

avatar-img
86會員
139內容數
閱讀面向會包含時間管理、工作效率、習慣強化、閱讀寫作技巧與人際關係等面向,並希望整理不同作者的觀點,內化成自己的想法,打造適合自己的系統。如果這也是你(妳)追求的目標,歡迎一起加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滾石西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原子習慣》過去這段時間長期霸榜,之前看過一次不過沒寫心得,心想如果【超閱讀觀點】第100篇的書要有一定代表性的話,那麼想必《原子習慣》再適合不過,於是把《原子習慣》速讀一次,再檢視從2021年8月發表第一篇【超閱讀觀點】至今,這本書帶給我的啟發點,分享給大家。 身分認同的重要性--我是誰,所
隱居山林的經濟學家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在26歲事業成就達到頂峰時,發現成功與快樂是兩回事,他的成功沒有帶來相等的心靈富足,因而開始了17年的森林寺院修行,返鄉後的憂鬱巨浪、與漸凍症並肩走向死亡的日子,作者把它記錄下來,集結成《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這本書。
《內在原力》是金石堂2023年度TOP20暢銷書第1,書中提供9個設定,讓讀者可以活出最好的人生版本,這9個設定在書中的排序是,一人公司、三種工作、利他共贏、成功方程式、站對地方、無限思維、沒有壞事、包容力與常保初心。 作者愛瑞克提到,這9個都是彼此獨立的,前五項較偏向對外,後五項較偏向對內,建議
《墨菲定律:如果有可能出錯,那就一定會出錯!》這本書雖然有「墨菲定律」,但其實「墨菲定律」只佔了全書一小部分。 《墨菲定律》蒐整68則心理學相關的實例故事及知名的實驗,包含認識自我、人際交往、職場、談判等,西恩選出一些比較有心得的內容跟大家分享。 野馬結局 非洲草原上的吸血蝙蝠會在野馬上吸
看了《大腦喜歡這樣學》後,突然對大腦產生興趣,因緣際會找到《大腦簡史》這本書,作者是臺灣認知精神科學/腦科學家謝伯讓,這本書探討的議題,主要是人腦重量只占體重的2%,但是卻需要全身20%的血氧和25%的葡萄糖,這樣「掠奪」資源的能力從何而來? 從這本書的章節「序 章:植黨營私的大腦」、「第一章
學習要有成效,我們想到的可能是要「Study Hard」,除了努力學習外,還有其他要注意的地方嗎?又或者一直拼命努力,真的就會有所回報,有好的成效嗎? 了解大腦的模式 在認真學習前,如果可以先了解大腦運作的模式,將能更有效率學習。《大腦喜歡這樣學》指出,大腦有兩種不同的神經網路,分別是專注式思考
《原子習慣》過去這段時間長期霸榜,之前看過一次不過沒寫心得,心想如果【超閱讀觀點】第100篇的書要有一定代表性的話,那麼想必《原子習慣》再適合不過,於是把《原子習慣》速讀一次,再檢視從2021年8月發表第一篇【超閱讀觀點】至今,這本書帶給我的啟發點,分享給大家。 身分認同的重要性--我是誰,所
隱居山林的經濟學家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在26歲事業成就達到頂峰時,發現成功與快樂是兩回事,他的成功沒有帶來相等的心靈富足,因而開始了17年的森林寺院修行,返鄉後的憂鬱巨浪、與漸凍症並肩走向死亡的日子,作者把它記錄下來,集結成《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這本書。
《內在原力》是金石堂2023年度TOP20暢銷書第1,書中提供9個設定,讓讀者可以活出最好的人生版本,這9個設定在書中的排序是,一人公司、三種工作、利他共贏、成功方程式、站對地方、無限思維、沒有壞事、包容力與常保初心。 作者愛瑞克提到,這9個都是彼此獨立的,前五項較偏向對外,後五項較偏向對內,建議
《墨菲定律:如果有可能出錯,那就一定會出錯!》這本書雖然有「墨菲定律」,但其實「墨菲定律」只佔了全書一小部分。 《墨菲定律》蒐整68則心理學相關的實例故事及知名的實驗,包含認識自我、人際交往、職場、談判等,西恩選出一些比較有心得的內容跟大家分享。 野馬結局 非洲草原上的吸血蝙蝠會在野馬上吸
看了《大腦喜歡這樣學》後,突然對大腦產生興趣,因緣際會找到《大腦簡史》這本書,作者是臺灣認知精神科學/腦科學家謝伯讓,這本書探討的議題,主要是人腦重量只占體重的2%,但是卻需要全身20%的血氧和25%的葡萄糖,這樣「掠奪」資源的能力從何而來? 從這本書的章節「序 章:植黨營私的大腦」、「第一章
學習要有成效,我們想到的可能是要「Study Hard」,除了努力學習外,還有其他要注意的地方嗎?又或者一直拼命努力,真的就會有所回報,有好的成效嗎? 了解大腦的模式 在認真學習前,如果可以先了解大腦運作的模式,將能更有效率學習。《大腦喜歡這樣學》指出,大腦有兩種不同的神經網路,分別是專注式思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家有小學生之親子溝通手冊:資深小學教師教父母聰明回話,避免親子衝突,成為孩子的溫暖靠山 金善浩   2021 大樹林出版社 分類:論說--實用  ★★★★☆
Thumbnail
兒童教育書籍,天下文化,是玄眞妸(현진아)的語言治療師的兒童溝通課:從對話×遊戲培育孩子的表達力、人際關係和社會性發展 (엄마의 소통력 공부) ,整體評分:★★★☆☆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一位師姐來信分享,以下來文照登:    師兄師姐你們好,精舍黃師姐之前跟我說可以將我家的孩子讀誦佛經的過程寫一篇文章和大家分享,現今我已經整理好,如果你們覺得有不妥的地方,請你們指導更正。    這兩三年來,女兒對韓國明星有著深深地迷戀,一直嚮往著演藝世界中光鮮亮麗的一面,殊不知.......
Thumbnail
《父母的語言》一書強調自我調整能力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涵蓋控制衝動、情緒管理等關鍵元素。作者提倡三T原則—共情關注、多說一點、輪流說話—作為培養此能力的有效方法,透過共情理解、詳細解釋增進理解,以及鼓勵表達,來引導孩子學會自我控制。這不僅對孩子的學業成就有益,更對其終身發展至關重要。
Thumbnail
51 篇文章|77560 字 育兒觀|親職教育|親子溝通 簡介 在這個時代,孩子的成長再也不是學習知識那麼簡單,在《十歲前の親子聊心》一書中,我們將與每一位父母和教育者,一起探索如何在孩子的成長旅程中扮演最佳的引導者。 從建立自我肯定感,到親子溝通的藝術,再到日常生活中的學習,本書綜合性涵蓋
Thumbnail
身為家長或老師的您,一定曾有這個疑問:到底該用什麼方式協助孩子讀懂課文,讓學習更有效?
Thumbnail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
Thumbnail
書背語錄-- 教養,不必總是筋疲力盡、兩敗俱傷 以「尊重小孩」為內涵的教養,是從信任、接納,甚至欣賞小孩的能力前提出發。 從孩子的「需要」來理解他們的行為,進而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成為自己。 方法用對了,父母不必再發狂、吼叫,孩子將因你而不一樣。
Thumbnail
在教養孩子的挑戰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或許面對他人評論時會有困惑,但只要我們確信自己的教養對孩子有正向影響,日後不會後悔,之於自己與孩子就是最好的方式。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家有小學生之親子溝通手冊:資深小學教師教父母聰明回話,避免親子衝突,成為孩子的溫暖靠山 金善浩   2021 大樹林出版社 分類:論說--實用  ★★★★☆
Thumbnail
兒童教育書籍,天下文化,是玄眞妸(현진아)的語言治療師的兒童溝通課:從對話×遊戲培育孩子的表達力、人際關係和社會性發展 (엄마의 소통력 공부) ,整體評分:★★★☆☆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一位師姐來信分享,以下來文照登:    師兄師姐你們好,精舍黃師姐之前跟我說可以將我家的孩子讀誦佛經的過程寫一篇文章和大家分享,現今我已經整理好,如果你們覺得有不妥的地方,請你們指導更正。    這兩三年來,女兒對韓國明星有著深深地迷戀,一直嚮往著演藝世界中光鮮亮麗的一面,殊不知.......
Thumbnail
《父母的語言》一書強調自我調整能力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涵蓋控制衝動、情緒管理等關鍵元素。作者提倡三T原則—共情關注、多說一點、輪流說話—作為培養此能力的有效方法,透過共情理解、詳細解釋增進理解,以及鼓勵表達,來引導孩子學會自我控制。這不僅對孩子的學業成就有益,更對其終身發展至關重要。
Thumbnail
51 篇文章|77560 字 育兒觀|親職教育|親子溝通 簡介 在這個時代,孩子的成長再也不是學習知識那麼簡單,在《十歲前の親子聊心》一書中,我們將與每一位父母和教育者,一起探索如何在孩子的成長旅程中扮演最佳的引導者。 從建立自我肯定感,到親子溝通的藝術,再到日常生活中的學習,本書綜合性涵蓋
Thumbnail
身為家長或老師的您,一定曾有這個疑問:到底該用什麼方式協助孩子讀懂課文,讓學習更有效?
Thumbnail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
Thumbnail
書背語錄-- 教養,不必總是筋疲力盡、兩敗俱傷 以「尊重小孩」為內涵的教養,是從信任、接納,甚至欣賞小孩的能力前提出發。 從孩子的「需要」來理解他們的行為,進而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成為自己。 方法用對了,父母不必再發狂、吼叫,孩子將因你而不一樣。
Thumbnail
在教養孩子的挑戰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或許面對他人評論時會有困惑,但只要我們確信自己的教養對孩子有正向影響,日後不會後悔,之於自己與孩子就是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