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3|閱讀時間 ‧ 約 26 分鐘

【心得】文理專題發表的不同與特色

學期快結束了,在過程中分別站上生物科技學院的國際會議廳發表專題,也很幸運的作為優良學生到中央研究院的人文講座十週年的發表會。

生物科技學院專題發表

首當其衝的是生技的專題發表。我想我會永遠記得國際會議廳偌大的舞台,從我接到麥克風走到舞台中間,少說也需要個兩、三秒,而我的時間只有三分鐘罷了。不過這確實算是一次鍛鍊心臟的機會。站在院所的國際會議廳,背後就像電影院的屏幕,而我就像站在布幕前的丑角,一排排越發往上的座椅,我幾乎看不見第一排後的人們,究竟以怎麼樣的表情看向我。這還不是最糟的部分。古代兵法講求天時、地利、人和,在地點如此令人「振奮」的狀態下,我的前一位講者是博士班的學長,後面緊接著的是系上的卷姐。我不得不在稍早知道演講順序時,感嘆自己的命途多舛。

不過,當我真正拿到麥克風,狂躁得像要吐出心臟忽然變得冷靜,整個空間彷彿浪漫電影,只剩下我和兩位評審。如果我的眼角餘光不要瞥見,倒數計時從我在麥克風試音那刻就往下扣除的話。我站在舞台中央,講述著我練習過五、六次的講稿,中間伴隨著一點點的結巴,但整體而言還是安全下莊。甚至,當時的我認為,兩位持續保持微笑,時不時在手邊做點紀錄的評審,對我是有點好感與鼓勵的。事後證明,這部浪漫電影只是我的一廂情願。

下了台的我經歷過幾次放空到專注的過程,終於等到大家都報告完畢。這時,主持人邀請評審替我們做些講評。我在聽講評時還是很興奮的,畢竟可以現場收到評審老師對我的回饋,加上在台上與他們確認過眼神,此時的我可是有相當足夠的信心。評審開口就客套的說著「大家都表現得很棒」等等鼓勵的話,接著另一位評審用「優點你們自己就知道了,所以我來講一些建議」來替我們做心理建設。然而,再多的建設,也無法讓心理狀態堪比危樓的我比較好過。他首先說站在舞台中間可說是勇氣與台風的表現,然而,過度的鋪張和表演性質,會讓這一切跟話劇表演一樣,而非科學報告。聽到這裡,下一位演講者不禁尷尬起來。其實,他是同學間公認會獲得獎項的人。

後面的故事就不有趣了。就是另外兩位同學得了獎,而那些殊榮跟我一點兒關係都沒有。

中研院人文講座成果發表

在中研院的發表可說是完全不一樣的體驗。首先,身為堅持不選早八的大學生,竟然在七點鐘起床梳理,準備赴中研院接受採訪和作優良學生發表。中研院對我們非常好,直接派轎車接送兩位新竹的學生到南港參加成果發表會。錯就在我。長期睡眠不足加上容易暈車的體質,雪上加霜的是我既沒吃宵夜也不吃早餐,一個半小時的路程中,我懊惱的不是訪問該說什麼,而是如何「憋吐」。

到了現場,我不得不在簽到完之後立刻去處理那擾人的嘔吐感。好不容易神清氣爽地走出廁所,立刻就像被舉報的嫌犯被同學和助理逮個正著。同學用「警察叔叔就是這個人」的手勢指著我,跟一旁的助教我說在這,而助教則匆匆領著三位頭學接受公視的採訪。採訪過程進行的很順利,一早還沒清醒的我,不是猶豫著要看鏡頭或看採訪的記者,而像趨光性的昆蟲一樣看著打在我臉上的光,彷彿可以看見通往天國的階梯下一刻便出現在眼前,直到我的採訪結束,視覺疲勞造成的黑影像漩渦一樣讓我暈眩。

接著快轉到下午的發表時間。但不得不提的是,計畫主持人在成果發表時,三番兩次的說:「看著各個醫學領域的佼佼者在台上相互較勁、比試,真的覺得是一場很棒的交流活動。」當下聽到的我別說是振奮,倒是直接嚇傻了。「什麼?我們是來這邊 battle 的嗎?不是來這邊聊聊天、吃吃點心的嗎?這跟我收到的訊息不太一樣啊?」本來已經消停的胸悶,現在又回歸懷抱。但講稿這種東西,沒準備就是沒準備,絕對不是一個午休就可以生出來,背好稿的。此時我只能拿出胡言亂語的看家本領,想到什麼,就說什麼。要一個華美豐富的演講,我沒有;要一個真情流露的演說,我倒是有一卡車的量。

輪到閉幕的環節,有三位同學被計畫主持人點名,並在最後揭露這些同學是令他印象深刻的。他特別提及,有些人的演講總是可以讓人「抬起頭」,離開關著美好世界的手機。他也說了一個過往的案例。在大家都準備了投影片的情況下,一位沒有準備投影片的牙醫系學生,站到了台前,用最近的距離和大家說話。看起來準備的最不充分,但實際上他順暢的完成了八分鐘的 TED 演講。他的話鋒又說回這次的報告。他認為現在做簡報很方便,但也讓好看的簡報顯得不特別了。也因此,更重要的是該如何在報告中抓住觀眾,同時言之有物。為此,他建議我們可以配合講題,比如有正、反方的,可以站在講台的左右側等等。

在這個場合中,我收穫了意外的稱讚,也讓我對發表更有信心。

總結

同樣一個人,在不同的場合收到了不同的回饋。雖然兩邊收到的結果不一樣,但我從中也更加清楚,不同的場合或領域下,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和表現形式去呈現。同樣的「話劇表演」一詞,在生科的專題發表是一個需要避免的狀態,而在人文講座就是一間值得鼓勵的事。在不同的領域中有不一樣的要求,而這些要求可能源自於專業領域中的人、行事模式,而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也可以感受這環境的氛圍是否和自己相合,自己能不能、想不想變成那類型的人。在每一次的訓練和機會中,希望能夠更加接近自己想要成為的模樣。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