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在學校被貼上搗蛋鬼的標籤,我們要如何自救呢?【親子共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你是 #搗蛋鬼

兒子在學校因為調皮愛講話,被老師體罰處理多次,手舉高不准放下、罰站都有,但兒子就是「態度堅強」,所以直接進入「黑名單」,被貼上名為「搗蛋鬼」的標籤🥲。

有時候搗蛋行為只是孩子的另一種表達方式:「這裡的學習很無聊。」可惜不容易發現這一點,也就更難做出教學的改變或有耐心陪伴這樣的孩子。

希望兒子在學校能夠有機會遇到⋯能正向影響他一生的老師(不太想轉學)

學習與改變

同時我們也要反求諸己,學習友好地與老師相處(不一定要認同),但尊師重道是品格的基本。

我送了一本 Google 與 均一教育平台聯名的方格筆記本,跟兒子說:

如果你在課堂中聽講感到無趣,你可以將知識用塗鴉筆記畫出來,整理下來,晚上回家來跟爸爸分享你的新發現吧!

希望能用一個「表達自己」的新行為來替代另一個「愛講話」的行為。我深信兒子是熱愛學習與創造事物的小孩,可惜學習的場所不適合而已。

加油!我們先改變自己,創造自己的玩心學習體驗,等更有能力的時候,就能選擇與創造適合自己的學習環境。


照片假日故事:用寶可夢做期末考複習,生活中處處都是學習

1. 國文:用寶可能故事融入的閱讀國字填空(謝謝老婆的用心良苦),玩寶可夢(朱與紫)要自己講出「故事對話」內容


2. 英文:用 Goodnotes 的學習卡組(圖像學習)+間隔重複學習,接著與爸爸的對話練習,加深記憶。


3. 數學:就交給均一的任務技能和錯題自組卷吧!

raw-image


【用數位與玩味,共創玩心學習體驗】 哈囉!我是樂尼,一位熱愛學習策略與圖像思考的教育工作者。 【學習玩家教育創作室】專注於運用數位工具和玩心設計,創造既有深度又充滿樂趣的學習體驗,激發教育者與學習者共同探索,讓學習成為一場玩心十足的冒險! 要 playone 嗎?成為學習玩家,創造屬於你的玩心學習體驗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篇文章介紹了家庭成員之間如何平衡數位娛樂與親子時間的重要性。透過一則父子對話和園藝的故事,呈現了家長如何引導孩子認識到恰當的螢幕時間和親子時光。文章提出了引導親子對話的有效溝通策略,並給出了具體的對話例子,幫助父母在平衡中找到一個合適的方法。
《離開火龍果的火龍狗》是我連假第一天與ChatGPT共創的小繪本故事。在這個充滿生氣與色彩的花園裡,火龍狗遇到了一個迷路的芒果小貓,並幫助小貓找到回家的路。這個故事很適合親子共讀,充滿冒險的樂趣和溫馨的情感。
這篇文章討論瞭如何覺察與管理自己的情緒,並與孩子共同學習。作者分享了一個早晨的情緒事件,如何教訓孩子後,意識到孩子的想法和情緒。同時,作者也與 ChatGPT 討論與反思。最終意識到創造支持玩心的學習環境與體驗的重要性,並對此提出了一些想法。這篇文章探討了親子關係、學習環境和情緒管理的議題。
在陽光普照的早晨,小旭即將參加學校的科學展。他選擇製作一輛太陽能驅動的小型車,但在製作過程中遇到了許多困難。透過他和同學們的努力、合作,最終呈現出一個成功的項目。這個故事講述了成長與合作的重要性。
故事中小旭(兒子)向爸爸分享:「他想開一間『適合』自己的學校。」 故事的開始,小旭說學校引進了一個稱為 Aria 的小鳥型 AI 學習助理。小旭很開心分享與 Aria 一日共學的故事。故事中穿插了多元的 AI 應用學習場景,還能看到只有爸爸(教育工作者) 才能給予的「有溫度地」陪伴💕。一起來看看
今天早上,我本來打算在孩子們仍然沉浸在甜美夢鄉的時候,全心全意地喝杯咖啡,愜意地投入教育咒語(prompt)的開發工作。然而,命運似乎有些不同的計劃😅。 當我正在專注於我的工作時,突然聽到我兒子(小旭)的聲音,他在旁邊吵著:「好無聊喔!」我的心揪了一下,因為我知道我需要尋找一個方法,讓他「有事情
這篇文章介紹了家庭成員之間如何平衡數位娛樂與親子時間的重要性。透過一則父子對話和園藝的故事,呈現了家長如何引導孩子認識到恰當的螢幕時間和親子時光。文章提出了引導親子對話的有效溝通策略,並給出了具體的對話例子,幫助父母在平衡中找到一個合適的方法。
《離開火龍果的火龍狗》是我連假第一天與ChatGPT共創的小繪本故事。在這個充滿生氣與色彩的花園裡,火龍狗遇到了一個迷路的芒果小貓,並幫助小貓找到回家的路。這個故事很適合親子共讀,充滿冒險的樂趣和溫馨的情感。
這篇文章討論瞭如何覺察與管理自己的情緒,並與孩子共同學習。作者分享了一個早晨的情緒事件,如何教訓孩子後,意識到孩子的想法和情緒。同時,作者也與 ChatGPT 討論與反思。最終意識到創造支持玩心的學習環境與體驗的重要性,並對此提出了一些想法。這篇文章探討了親子關係、學習環境和情緒管理的議題。
在陽光普照的早晨,小旭即將參加學校的科學展。他選擇製作一輛太陽能驅動的小型車,但在製作過程中遇到了許多困難。透過他和同學們的努力、合作,最終呈現出一個成功的項目。這個故事講述了成長與合作的重要性。
故事中小旭(兒子)向爸爸分享:「他想開一間『適合』自己的學校。」 故事的開始,小旭說學校引進了一個稱為 Aria 的小鳥型 AI 學習助理。小旭很開心分享與 Aria 一日共學的故事。故事中穿插了多元的 AI 應用學習場景,還能看到只有爸爸(教育工作者) 才能給予的「有溫度地」陪伴💕。一起來看看
今天早上,我本來打算在孩子們仍然沉浸在甜美夢鄉的時候,全心全意地喝杯咖啡,愜意地投入教育咒語(prompt)的開發工作。然而,命運似乎有些不同的計劃😅。 當我正在專注於我的工作時,突然聽到我兒子(小旭)的聲音,他在旁邊吵著:「好無聊喔!」我的心揪了一下,因為我知道我需要尋找一個方法,讓他「有事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農曆新年將至,本文介紹寶可夢世界中的蛇形寶可夢,包含阿柏家族、沙包蛇家族、藤蛇家族和飯匙蛇,並以其特性和技能,結合 2025 蛇年,提出新年祝福和相關討論。
寶可夢中心(Pokémon Center)是由寶可夢公司負責直營的寶可夢專賣店,目前在日本共有16間分店,新加坡1家。而日前確定開店的「寶可夢中心台北(Pokémon Center TAIPEI)」,終於在2023年12月8日對外營運,地點為台北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 A11 三樓。
傳說的寶可夢帝牙盧卡和帕路奇亞已經在太晶團體戰當中降臨啦,即日起到12月22號的7點59分為止,《寶可夢朱版》的玩家可以挑戰五星太晶的帝牙盧卡;《寶可夢紫版》的玩家則可以挑戰五星太晶的帕路奇亞。
不禁佩服寶可夢與任天堂,無論是以「怪獸向前走」、「神奇寶貝」、還是「寶可夢」之名印在受眾記憶底層,不甘只以舊回憶去消費舊受眾,寶可夢在名作曾出不窮的世代交替下,仍能以各種媒介抓住各年齡層粉絲的喜好、勾起懶散許久的冒險心、感受得到寶可夢願意與受眾共同創造新回憶
《名偵探皮卡丘 閃電回歸》是接續2016年在任天堂掌上型遊樂器3DS上面推出的《名偵探皮卡丘》系列續作。講述少年提姆為了找尋下落不明的爸爸,與爸爸的寶可夢夥伴名偵探皮卡丘,展開一系列的冒險。接續前作的風格,名偵探皮卡丘與提姆這次又會捲入怎樣的寶可夢與人類之間的事件之中,並且從中發現失蹤父親的身影呢。
農曆新年將至,本文介紹寶可夢世界中的蛇形寶可夢,包含阿柏家族、沙包蛇家族、藤蛇家族和飯匙蛇,並以其特性和技能,結合 2025 蛇年,提出新年祝福和相關討論。
寶可夢中心(Pokémon Center)是由寶可夢公司負責直營的寶可夢專賣店,目前在日本共有16間分店,新加坡1家。而日前確定開店的「寶可夢中心台北(Pokémon Center TAIPEI)」,終於在2023年12月8日對外營運,地點為台北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 A11 三樓。
傳說的寶可夢帝牙盧卡和帕路奇亞已經在太晶團體戰當中降臨啦,即日起到12月22號的7點59分為止,《寶可夢朱版》的玩家可以挑戰五星太晶的帝牙盧卡;《寶可夢紫版》的玩家則可以挑戰五星太晶的帕路奇亞。
不禁佩服寶可夢與任天堂,無論是以「怪獸向前走」、「神奇寶貝」、還是「寶可夢」之名印在受眾記憶底層,不甘只以舊回憶去消費舊受眾,寶可夢在名作曾出不窮的世代交替下,仍能以各種媒介抓住各年齡層粉絲的喜好、勾起懶散許久的冒險心、感受得到寶可夢願意與受眾共同創造新回憶
《名偵探皮卡丘 閃電回歸》是接續2016年在任天堂掌上型遊樂器3DS上面推出的《名偵探皮卡丘》系列續作。講述少年提姆為了找尋下落不明的爸爸,與爸爸的寶可夢夥伴名偵探皮卡丘,展開一系列的冒險。接續前作的風格,名偵探皮卡丘與提姆這次又會捲入怎樣的寶可夢與人類之間的事件之中,並且從中發現失蹤父親的身影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家長面對小孩說難聽話的困擾,以及採取的教育方式。從嚴厲的懲罰到轉變為鼓勵誠懇的教導,希望能夠改善小孩的言行舉止。
Thumbnail
行為不良,自暴自棄,成績低落,永遠墊底。 擁抱其心,給其台階,給其解方,給其自信。 不再自棄,開始自愛,開始唸書,成績進步。 同學發覺,無人墊底……
實在有點沮喪,小孩兒們好需要用許多方法 一直不斷Hold住,這堂內容恰好有些無趣 硬要帶動小孩專注有難度 然後這次小孩又回到調皮的狀態 覺得要一直管秩序讓自己感覺很無能 小孩不聽話自作主張做指令之外的話 一開始好像很害羞的小孩 突然像是覺得我是可以胡來的老師 開始往瘋小孩邁進
在校園裡 偶而就會有一些狀況發生 例如小朋友跑不見了 小朋友發脾氣 小朋友跟導師頂嘴 這時候 通常我們大人都會很急的想把事情處理好 於是就會變成指責的話語 讓小朋友就更加反抗 耳朵就關起來了 很多時候 這時的小朋友 會變得更難以克制自己的情緒
Thumbnail
在現今社會,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後,為了怕孩子被貼標籤,往往選擇護短,甚至對受害人/檢舉人找碴。殊不知,犯錯是讓孩子學會負責的機會,若父母保護過當,會讓孩子形成用護短和找碴來面對錯誤的腦迴路。 這樣的態度不僅會對孩子不利,當孩子將這樣的教養方式複製到下一代,就會形成代際循環。
Thumbnail
當孩子抓狂,自己又很忙或是很累,往往容易理智斷線,然後就變成親子衝突,其實爸爸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班上有個過動加情障的學生,某一天他從早自修開始就不對了,同學提醒他,手不要伸進褲子內那動作很噁,他聽了生氣對女孩說威脅要揍她的話。 接著上我的國語課,整節課拿著一隻紅筆,拆開筆拿出筆芯折彎,我要求他跟上抄寫筆記,他就用那隻紅筆在筆記本上畫,書寫成草字飛舞,這在平時不曾出現這樣學習態度。 下課了同
Thumbnail
不寫作業,我不知道從哪裡可以看出我是個壞學生。
Thumbnail
時常聽到許多家長都會抱怨小孩講一次兩次都無法改進缺點,甚至設定第三次講不聽就會直接打下去的規定,每次聽在我耳裡都為孩子感到心疼,忍不住告訴這些家長很多時候並不是孩子不願意做,可能是沒有「能力」做到,或是還沒有找到有效的方法去持續執行,而身為家長的我們應該做的並不是打罵,而是去找出孩子做不到的原因
Thumbnail
對一位十歲以下的孩子來說,他所接收到的,往往就是「對事『也』對人」,當父母說孩子的行為是壞的,孩子會認為「我是壞的」,當父母說孩子的行為是不好的,孩子會認為「我是不好的」。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家長面對小孩說難聽話的困擾,以及採取的教育方式。從嚴厲的懲罰到轉變為鼓勵誠懇的教導,希望能夠改善小孩的言行舉止。
Thumbnail
行為不良,自暴自棄,成績低落,永遠墊底。 擁抱其心,給其台階,給其解方,給其自信。 不再自棄,開始自愛,開始唸書,成績進步。 同學發覺,無人墊底……
實在有點沮喪,小孩兒們好需要用許多方法 一直不斷Hold住,這堂內容恰好有些無趣 硬要帶動小孩專注有難度 然後這次小孩又回到調皮的狀態 覺得要一直管秩序讓自己感覺很無能 小孩不聽話自作主張做指令之外的話 一開始好像很害羞的小孩 突然像是覺得我是可以胡來的老師 開始往瘋小孩邁進
在校園裡 偶而就會有一些狀況發生 例如小朋友跑不見了 小朋友發脾氣 小朋友跟導師頂嘴 這時候 通常我們大人都會很急的想把事情處理好 於是就會變成指責的話語 讓小朋友就更加反抗 耳朵就關起來了 很多時候 這時的小朋友 會變得更難以克制自己的情緒
Thumbnail
在現今社會,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後,為了怕孩子被貼標籤,往往選擇護短,甚至對受害人/檢舉人找碴。殊不知,犯錯是讓孩子學會負責的機會,若父母保護過當,會讓孩子形成用護短和找碴來面對錯誤的腦迴路。 這樣的態度不僅會對孩子不利,當孩子將這樣的教養方式複製到下一代,就會形成代際循環。
Thumbnail
當孩子抓狂,自己又很忙或是很累,往往容易理智斷線,然後就變成親子衝突,其實爸爸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班上有個過動加情障的學生,某一天他從早自修開始就不對了,同學提醒他,手不要伸進褲子內那動作很噁,他聽了生氣對女孩說威脅要揍她的話。 接著上我的國語課,整節課拿著一隻紅筆,拆開筆拿出筆芯折彎,我要求他跟上抄寫筆記,他就用那隻紅筆在筆記本上畫,書寫成草字飛舞,這在平時不曾出現這樣學習態度。 下課了同
Thumbnail
不寫作業,我不知道從哪裡可以看出我是個壞學生。
Thumbnail
時常聽到許多家長都會抱怨小孩講一次兩次都無法改進缺點,甚至設定第三次講不聽就會直接打下去的規定,每次聽在我耳裡都為孩子感到心疼,忍不住告訴這些家長很多時候並不是孩子不願意做,可能是沒有「能力」做到,或是還沒有找到有效的方法去持續執行,而身為家長的我們應該做的並不是打罵,而是去找出孩子做不到的原因
Thumbnail
對一位十歲以下的孩子來說,他所接收到的,往往就是「對事『也』對人」,當父母說孩子的行為是壞的,孩子會認為「我是壞的」,當父母說孩子的行為是不好的,孩子會認為「我是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