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在學校被貼上搗蛋鬼的標籤,我們要如何自救呢?【親子共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你是 #搗蛋鬼

兒子在學校因為調皮愛講話,被老師體罰處理多次,手舉高不准放下、罰站都有,但兒子就是「態度堅強」,所以直接進入「黑名單」,被貼上名為「搗蛋鬼」的標籤🥲。

有時候搗蛋行為只是孩子的另一種表達方式:「這裡的學習很無聊。」可惜不容易發現這一點,也就更難做出教學的改變或有耐心陪伴這樣的孩子。

希望兒子在學校能夠有機會遇到⋯能正向影響他一生的老師(不太想轉學)

學習與改變

同時我們也要反求諸己,學習友好地與老師相處(不一定要認同),但尊師重道是品格的基本。

我送了一本 Google 與 均一教育平台聯名的方格筆記本,跟兒子說:

如果你在課堂中聽講感到無趣,你可以將知識用塗鴉筆記畫出來,整理下來,晚上回家來跟爸爸分享你的新發現吧!

希望能用一個「表達自己」的新行為來替代另一個「愛講話」的行為。我深信兒子是熱愛學習與創造事物的小孩,可惜學習的場所不適合而已。

加油!我們先改變自己,創造自己的玩心學習體驗,等更有能力的時候,就能選擇與創造適合自己的學習環境。


照片假日故事:用寶可夢做期末考複習,生活中處處都是學習

1. 國文:用寶可能故事融入的閱讀國字填空(謝謝老婆的用心良苦),玩寶可夢(朱與紫)要自己講出「故事對話」內容


2. 英文:用 Goodnotes 的學習卡組(圖像學習)+間隔重複學習,接著與爸爸的對話練習,加深記憶。


3. 數學:就交給均一的任務技能和錯題自組卷吧!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學習玩家|啟動玩心學習
119會員
173內容數
在學習玩家,學習不只是吸收知識,而是一場探索與創造的冒險!我們專注於玩心學習策略,透過塗鴉筆記、AI 學習夥伴與AI 融入教學,幫助教育工作者與學習者內化知識、靈活運用,並啟動玩心學習體驗。無論是打造沉浸式課程,還是提升學習成效,立即加入學習玩家,一起用數位與玩味,創造未來學習新可能!
2025/01/25
「ChatGPT,講出牠的特徵?」一個假日早晨,當我在閱讀時,七歲的兒子用手機拍下百科全書上一隻鳥的圖片,傳給 ChatGPT,並請牠解釋。「這隻鳥…能夠在森林中隱藏自己。行為習性…」ChatGPT 的回答不僅讓他理解生物特徵,還引導他思考:「為什麼鳥需要隱藏自己?」
Thumbnail
2025/01/25
「ChatGPT,講出牠的特徵?」一個假日早晨,當我在閱讀時,七歲的兒子用手機拍下百科全書上一隻鳥的圖片,傳給 ChatGPT,並請牠解釋。「這隻鳥…能夠在森林中隱藏自己。行為習性…」ChatGPT 的回答不僅讓他理解生物特徵,還引導他思考:「為什麼鳥需要隱藏自己?」
Thumbnail
2024/04/01
這篇文章討論瞭如何覺察與管理自己的情緒,並與孩子共同學習。作者分享了一個早晨的情緒事件,如何教訓孩子後,意識到孩子的想法和情緒。同時,作者也與 ChatGPT 討論與反思。最終意識到創造支持玩心的學習環境與體驗的重要性,並對此提出了一些想法。這篇文章探討了親子關係、學習環境和情緒管理的議題。
Thumbnail
2024/04/01
這篇文章討論瞭如何覺察與管理自己的情緒,並與孩子共同學習。作者分享了一個早晨的情緒事件,如何教訓孩子後,意識到孩子的想法和情緒。同時,作者也與 ChatGPT 討論與反思。最終意識到創造支持玩心的學習環境與體驗的重要性,並對此提出了一些想法。這篇文章探討了親子關係、學習環境和情緒管理的議題。
Thumbnail
2023/12/12
故事中小旭(兒子)向爸爸分享:「他想開一間『適合』自己的學校。」 故事的開始,小旭說學校引進了一個稱為 Aria 的小鳥型 AI 學習助理。小旭很開心分享與 Aria 一日共學的故事。故事中穿插了多元的 AI 應用學習場景,還能看到只有爸爸(教育工作者) 才能給予的「有溫度地」陪伴💕。一起來看看
Thumbnail
2023/12/12
故事中小旭(兒子)向爸爸分享:「他想開一間『適合』自己的學校。」 故事的開始,小旭說學校引進了一個稱為 Aria 的小鳥型 AI 學習助理。小旭很開心分享與 Aria 一日共學的故事。故事中穿插了多元的 AI 應用學習場景,還能看到只有爸爸(教育工作者) 才能給予的「有溫度地」陪伴💕。一起來看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有時,我們在外面看見一個叛逆不受教的孩子,心中總是會有一個疑問,「這個孩子行為乖張,家長到底怎麼教的?」有些家長確實因種種原因疏於管教,孩子行為不檢點,家長難辭其咎。但是也有不少家長覺得委屈,因為他們沒有放任,而是嚴格管教,對老大老二有用,偏偏對老三完全沒效果,親子衝突天天上演,身心俱疲,不知如何是
Thumbnail
有時,我們在外面看見一個叛逆不受教的孩子,心中總是會有一個疑問,「這個孩子行為乖張,家長到底怎麼教的?」有些家長確實因種種原因疏於管教,孩子行為不檢點,家長難辭其咎。但是也有不少家長覺得委屈,因為他們沒有放任,而是嚴格管教,對老大老二有用,偏偏對老三完全沒效果,親子衝突天天上演,身心俱疲,不知如何是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家長面對小孩說難聽話的困擾,以及採取的教育方式。從嚴厲的懲罰到轉變為鼓勵誠懇的教導,希望能夠改善小孩的言行舉止。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家長面對小孩說難聽話的困擾,以及採取的教育方式。從嚴厲的懲罰到轉變為鼓勵誠懇的教導,希望能夠改善小孩的言行舉止。
Thumbnail
兒子在學校因為調皮愛講話,被老師體罰處理多次,手舉高不准放下、罰站都有,但兒子就是「態度堅強」,所以直接進入「黑名單」,被貼上名為「搗蛋鬼」的標籤🥲。 有時候搗蛋行為只是孩子的另一種表達方式:「這裡的學習很無聊。」可惜不容易發現這一點,也就更難做出教學的改變或有耐心陪伴
Thumbnail
兒子在學校因為調皮愛講話,被老師體罰處理多次,手舉高不准放下、罰站都有,但兒子就是「態度堅強」,所以直接進入「黑名單」,被貼上名為「搗蛋鬼」的標籤🥲。 有時候搗蛋行為只是孩子的另一種表達方式:「這裡的學習很無聊。」可惜不容易發現這一點,也就更難做出教學的改變或有耐心陪伴
Thumbnail
人際關係一直是孩子成長的必修課,可是如果遇到霸凌,身邊的大人要怎麼察覺到呢?以下分享孩子被霸凌可能的情緒反應。
Thumbnail
人際關係一直是孩子成長的必修課,可是如果遇到霸凌,身邊的大人要怎麼察覺到呢?以下分享孩子被霸凌可能的情緒反應。
Thumbnail
在現今社會,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後,為了怕孩子被貼標籤,往往選擇護短,甚至對受害人/檢舉人找碴。殊不知,犯錯是讓孩子學會負責的機會,若父母保護過當,會讓孩子形成用護短和找碴來面對錯誤的腦迴路。 這樣的態度不僅會對孩子不利,當孩子將這樣的教養方式複製到下一代,就會形成代際循環。
Thumbnail
在現今社會,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後,為了怕孩子被貼標籤,往往選擇護短,甚至對受害人/檢舉人找碴。殊不知,犯錯是讓孩子學會負責的機會,若父母保護過當,會讓孩子形成用護短和找碴來面對錯誤的腦迴路。 這樣的態度不僅會對孩子不利,當孩子將這樣的教養方式複製到下一代,就會形成代際循環。
Thumbnail
當孩子抓狂,自己又很忙或是很累,往往容易理智斷線,然後就變成親子衝突,其實爸爸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Thumbnail
當孩子抓狂,自己又很忙或是很累,往往容易理智斷線,然後就變成親子衝突,其實爸爸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Thumbnail
時常聽到許多家長都會抱怨小孩講一次兩次都無法改進缺點,甚至設定第三次講不聽就會直接打下去的規定,每次聽在我耳裡都為孩子感到心疼,忍不住告訴這些家長很多時候並不是孩子不願意做,可能是沒有「能力」做到,或是還沒有找到有效的方法去持續執行,而身為家長的我們應該做的並不是打罵,而是去找出孩子做不到的原因
Thumbnail
時常聽到許多家長都會抱怨小孩講一次兩次都無法改進缺點,甚至設定第三次講不聽就會直接打下去的規定,每次聽在我耳裡都為孩子感到心疼,忍不住告訴這些家長很多時候並不是孩子不願意做,可能是沒有「能力」做到,或是還沒有找到有效的方法去持續執行,而身為家長的我們應該做的並不是打罵,而是去找出孩子做不到的原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