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5|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心情雜談] 聊聊博愛座之亂|20240625

博愛座之亂,這個議題一直都是熱門話題,但最近尤為顯著,洗到台灣各大媒體、社群網站、意見領袖等等都在談論,有些說法讓我不禁皺眉,尤其將該議題的炒作與阿共的陰謀掛勾。

先說結論,我是很支持廢除博愛座的看法,畢竟禮讓這種事本就應是由人民素養的內而外,而非源於社會道德的綁架,畢竟大家都付了錢,自然都有權利使用座位。

或許有些人也認為,若不實施博愛座,那麼弱勢在社會上將更弱勢,冷血而殘酷的現實社會必然更無情的排擠他們,但我並不認同。

在我的生活經驗中,不乏觀察到在公車上、捷運上,年輕人低頭酣睡,不顧身旁的弱勢族群,諸如老人、孕婦、小孩等等,但也是有許多人願意讓坐,也鮮少遇到有人直言批評酣睡的青年不讓座有何不妥,這讓我認知到,社會上人們對於讓位這件事大多保持中立的態度。

選擇不讓位的人,在旁人眼裡或許觀感不太好,但並不會讓人完全無法接受,當然或許在大多數的人心底,讓不讓位根本事不關己,既然與我無關,自然完全不在意,最好是不要牽連到自己身上是最好。

選擇讓位的人,在旁人眼裡或許會在心底暗暗讚賞,但並不會有人高聲喝采,讓人認為這就是人性光輝的高光時刻,因為這樣的舉動根本稱不上善舉,只能算的上一件小小的好事,就好比不隨地亂丟垃圾的等級一樣。

從上述觀察,人們的讓位行為誘因並不大,因為讓不讓位根本對於自身沒有任何立即性的影響,除了某些正義魔人的咆哮與鐵拳之外,甚至方才舉例的亂丟垃圾還可能有罰則的風險,但不讓位又何從罰起?而且又如何判斷這個人是惡意的不讓位呢?

在我們得到的資訊來看,不讓位而吵上新聞的人,大多數是因為疲勞、難言之隱等問題而不讓位,而非刻意,而在這些資訊上,我反而觀察到,某些弱勢人士總是認為博愛座是他們的專屬座位,而非源於愛心的座位,比起普羅大眾,這群人更是將這個議題真正的發酵者,或許比起宣導禮讓弱勢,更應該讓弱勢的人們清楚的認知到,這份愛心絕非人們的義務,而是友愛。

說實話,我最常就是早上搭公車時,一群趕著去早市買菜的阿婆,他們總是拖著半身高的菜車,旁若無人地霸佔了所有的博愛座,當然她們的年齡給了她們這麼做的合理性,禮讓她們自然沒有任何問題,然而有時侯她們卻會以咆哮,甚至動手的方式驅趕坐在博愛座的少年或中年男性,尤其是當她們的菜車裝得滿滿時更是如此,她們完全不管這些人是不是剛值完大夜班,早已精疲力竭,甚至有些人酣睡到口水都滴了下來,都被活生生的推醒,而這些人睜眼看到是老婆婆,也沒了與之爭執的想法,只能無奈地站到一旁依靠著柱子繼續休息。

目睹這一切的我,沒有一絲怒意,更沒有任何同情,因為這在我們生活中習以為常,彷彿在我們心底便認為,博愛坐就是給弱勢坐的,一般人就是不能坐,無論再累再苦都坐不得。

因此我打從心底的贊同廢除博愛座,將愛心歸於愛心,而非如今這種以身份或年齡對大多數人霸凌的行徑。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透過「流浪者之歌」的故事,我充分的體認到,人生最重要的事便是「面對自我」、「認知自我」,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的活著,而非隨波逐流。或許,我的感悟,在你的眼裡很是膚淺,我的想法,在你看來太過單純,但這卻是我透過「自問」得到的答案。比起向人尋求人生解答,我更願意多點失敗,多繞點路,只為了找到屬於我的,「答案」。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銘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