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5|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歡喜拯救范仲淹-我並不獨特

「渴望獨特讓你把自己與其他造物分離,然後你又抱怨孤獨。」-Sadhguru
From FB.

人為什麼要渴望獨特?

因為一開始沒有,所以擁有的一切,都是從別人身上學習到的原因嗎?

從學習語言文字的過程裡,就能知道差異,自己是否獨特,一問便知。 如果擁有特別好的寶藏,那就會開始疑惑,為什麼全人類不能同情共理,只願對方能與自己一樣,看到那最美麗的風景。 

就在上述的歷程裡,就會發現不是獨特帶來孤獨,而是想分享美好的心,於是學會創造、適時給予,感謝造物與造物主,除讓自己擁有外,還學會愛與給予。

從《論語·季氏》裡也可以看出原由:「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爲下矣。」,從孔子的時代就有生來就知道的人,所以這樣的人並不獨特,反而有很多要學習的地方。

而更多的人,是主動選擇忘記獨特,以便融入參與給予,而在這過程中因總總原因失敗的嬰兒,就容易有ADHD以及亞斯伯格症,甚至是自閉症,一切都是因為想抱持著給予的歡喜心,並無法融入這個世界,所做的調整而已。

我們總以為那是對方的問題,其實在即便是最獨特的人,也並不獨特的視野看來,人類早已是一體,如果最美好還未到來,只是人們覺得自己還不值得罷了。

當這麼一想時,就不禁想問:「我們現在所做的事情,會讓未來的自己,覺得可以匹配到美好嗎?」,世界這麼好,我們不該自暴自棄,自暴自棄最後只會導致世界還是包容著我們,而我們卻包容不下自己。 

即便是最獨特的也不獨特時,「微斯人! 吾誰與歸!」的感嘆就會變成肯定的歡喜,誰說我們在未來無法拯救過去的范仲淹



在未來拯救過去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