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喜拯救范仲淹-我並不獨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渴望獨特讓你把自己與其他造物分離,然後你又抱怨孤獨。」-Sadhguru
From FB.

人為什麼要渴望獨特?

因為一開始沒有,所以擁有的一切,都是從別人身上學習到的原因嗎?

從學習語言文字的過程裡,就能知道差異,自己是否獨特,一問便知。 如果擁有特別好的寶藏,那就會開始疑惑,為什麼全人類不能同情共理,只願對方能與自己一樣,看到那最美麗的風景。 

就在上述的歷程裡,就會發現不是獨特帶來孤獨,而是想分享美好的心,於是學會創造、適時給予,感謝造物與造物主,除讓自己擁有外,還學會愛與給予。

從《論語·季氏》裡也可以看出原由:「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爲下矣。」,從孔子的時代就有生來就知道的人,所以這樣的人並不獨特,反而有很多要學習的地方。

而更多的人,是主動選擇忘記獨特,以便融入參與給予,而在這過程中因總總原因失敗的嬰兒,就容易有ADHD以及亞斯伯格症,甚至是自閉症,一切都是因為想抱持著給予的歡喜心,並無法融入這個世界,所做的調整而已。

我們總以為那是對方的問題,其實在即便是最獨特的人,也並不獨特的視野看來,人類早已是一體,如果最美好還未到來,只是人們覺得自己還不值得罷了。

當這麼一想時,就不禁想問:「我們現在所做的事情,會讓未來的自己,覺得可以匹配到美好嗎?」,世界這麼好,我們不該自暴自棄,自暴自棄最後只會導致世界還是包容著我們,而我們卻包容不下自己。 

即便是最獨特的也不獨特時,「微斯人! 吾誰與歸!」的感嘆就會變成肯定的歡喜,誰說我們在未來無法拯救過去的范仲淹



在未來拯救過去

在未來拯救過去


avatar-img
31會員
890內容數
呼吸不同的空氣,彷彿自己可以從零開始重新架構,進而活出那個環境最美的可能,看見不同的最美未來。 與其說是旅行到某個地方,不如說是某個地方會帶我去旅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始力拼達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精神的無限能在現實中持續建造出抽象化的實體,讓我們能具體相信,世界正在往更美好前進。
經由解析現代社會產生的現象,找出自主創新的藍海特性,再將這一切回歸到工作裡時,在工作時就會產生奇異點,感激幸福的被愛著,只因為已經看見我們要去的方向與目的地。
應該做的事很多,但冥想卻能帶來周全的同步、增進Vision的能力,最後脫離線性成長而成為指數型成長。 但這些都不是目的地,目的地是給予,而給予的來源是愛。
藉由融合我的永恆靈魂,以及在我認知裡,「宰相有肚能撐船」的由來,兩篇文章。 才發現已完成的事,即便做到了,也不敢相信自己能做到,那就是-「將掌握時空的能力,成為人類後,給予到全人類。」。 即便永恆靈魂能做到的事,也不確定成為人類是否能行,重點是「以全人類都能同情共理的方式,完成能力的給予」,所以前
經由分析被動隨機與主動選擇的差異,發現擁有生死之外選擇權的本質,有著Lucky與Fortune的Lottery一樣,因此每一個花費都是投資,而即使是投機,也會自然成為建設,而被當成投資。 命定論屹立不搖的原因,因為在通曉無限的美好未來,而擁有無止盡的遠見時,就會促成命定,而命定也只是想找到歸屬而已。
從原罪中的嫉妒走向無為而治,樂天是心態、給予是關鍵,而擁有能給予的歡喜,無論是有為無為,終能大治。
精神的無限能在現實中持續建造出抽象化的實體,讓我們能具體相信,世界正在往更美好前進。
經由解析現代社會產生的現象,找出自主創新的藍海特性,再將這一切回歸到工作裡時,在工作時就會產生奇異點,感激幸福的被愛著,只因為已經看見我們要去的方向與目的地。
應該做的事很多,但冥想卻能帶來周全的同步、增進Vision的能力,最後脫離線性成長而成為指數型成長。 但這些都不是目的地,目的地是給予,而給予的來源是愛。
藉由融合我的永恆靈魂,以及在我認知裡,「宰相有肚能撐船」的由來,兩篇文章。 才發現已完成的事,即便做到了,也不敢相信自己能做到,那就是-「將掌握時空的能力,成為人類後,給予到全人類。」。 即便永恆靈魂能做到的事,也不確定成為人類是否能行,重點是「以全人類都能同情共理的方式,完成能力的給予」,所以前
經由分析被動隨機與主動選擇的差異,發現擁有生死之外選擇權的本質,有著Lucky與Fortune的Lottery一樣,因此每一個花費都是投資,而即使是投機,也會自然成為建設,而被當成投資。 命定論屹立不搖的原因,因為在通曉無限的美好未來,而擁有無止盡的遠見時,就會促成命定,而命定也只是想找到歸屬而已。
從原罪中的嫉妒走向無為而治,樂天是心態、給予是關鍵,而擁有能給予的歡喜,無論是有為無為,終能大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使命和風格,不要因為別人的優秀而看低自己。
Thumbnail
良好的觀察理解,培養出優秀的同理心。
Thumbnail
每個人來到這世界上 , 都有不同的緣份不同的原因 , 為何有的人是多采多姿 , 有的人卻坎坷多變 , 一個最重要的原因 相同的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得看法 , 老子曾說 :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同樣是聽到一個道裡,有的人聽到那刻就悟道了, 就起來親
Thumbnail
師與資為學習成長不可或缺的兩類人,需在能相互對照的環境方能識別。
要嘛孤獨 否則庸俗 叔本華也好 愛蜜莉·狄金生也好 陶淵明也一樣 我所知道最有智慧的人 都不會活在別人的嘴裡或眼底 「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後來我就幾乎忘記投稿、忘了參加文學獎⋯⋯。
Thumbnail
這幾天除了被家裡的人評價為「無用的廢人」專門讀「無用的書」因此陷入漫長的爭吵之外。我因為心靈被俗務所困,又回到《論語集註》的旅程中。 每每想起我這個讀者跟兩千年前的編者群間的落差,還有連文字本身可能都不是這樣的楷書,讀起書來不免覺得自己只是在閱讀自己的幻想。
Thumbnail
我從來不知道別人的想法 因為我活在自己的天地之中 孤獨的生活早已經習慣 為了理想我必須學會關懷別人 在不斷的付出與關心之中 我就叫它為菩薩行誼   我依然不知道別人的想法 因為我不想瞭解別人的想法 單純的生活努力的營造 為了使命我必須學會成全別人 在不斷的付出與關心之中 我就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使命和風格,不要因為別人的優秀而看低自己。
Thumbnail
良好的觀察理解,培養出優秀的同理心。
Thumbnail
每個人來到這世界上 , 都有不同的緣份不同的原因 , 為何有的人是多采多姿 , 有的人卻坎坷多變 , 一個最重要的原因 相同的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得看法 , 老子曾說 :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同樣是聽到一個道裡,有的人聽到那刻就悟道了, 就起來親
Thumbnail
師與資為學習成長不可或缺的兩類人,需在能相互對照的環境方能識別。
要嘛孤獨 否則庸俗 叔本華也好 愛蜜莉·狄金生也好 陶淵明也一樣 我所知道最有智慧的人 都不會活在別人的嘴裡或眼底 「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後來我就幾乎忘記投稿、忘了參加文學獎⋯⋯。
Thumbnail
這幾天除了被家裡的人評價為「無用的廢人」專門讀「無用的書」因此陷入漫長的爭吵之外。我因為心靈被俗務所困,又回到《論語集註》的旅程中。 每每想起我這個讀者跟兩千年前的編者群間的落差,還有連文字本身可能都不是這樣的楷書,讀起書來不免覺得自己只是在閱讀自己的幻想。
Thumbnail
我從來不知道別人的想法 因為我活在自己的天地之中 孤獨的生活早已經習慣 為了理想我必須學會關懷別人 在不斷的付出與關心之中 我就叫它為菩薩行誼   我依然不知道別人的想法 因為我不想瞭解別人的想法 單純的生活努力的營造 為了使命我必須學會成全別人 在不斷的付出與關心之中 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