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想像,在十五世紀末歐洲人才知道煙草是什麼,而且當時他們也不覺得有什麼值得注意的(哥倫布把那些「發出香味的乾葉子」給扔下海了),卻在幾年內就讓許多人無法離開它。到了現代,我們已經充分知道煙草造成的危害,甚至為了幫助癮君子戒煙,還發明了口服藥、貼片等方法,可是能成功戒煙的還是少數...說真的,這棵不很高的茄科植物,還真是超厲害的。
由於尼古丁的高成癮性,使戒煙成為困難的事;也由於發現煙草對健康的危害時,各國的煙草產業已經成了養活百萬人的「巨獸」,導致於各國無法像禁絕毒品一樣乾脆地禁煙。
除了醫療,各國的政府無不各出奇招,想要透過媒體宣傳,讓癮君子願意戒煙。畢竟,如果沒有動力,要戒煙可說是幾乎不可能。
媒體宣傳常見的包括要求在香菸外包裝印上警語、播送前吸煙者的心得等等。但是,這些方法究竟效果如何呢?
最近有個有趣的研究,探討要引發癮君子的什麼樣的情緒,才會讓癮君子有戒煙的動力。
他們先收集美國以及另外87個國家的資料並進行分析。結果發現,感恩情緒與好像相關性最大。
竟然是感恩,而不是悲傷或同情?於是研究團隊進行了兩種實驗。
第一種,他們招募了546位成年吸煙者,把他們隨機分為四組:感恩、同情、悲傷、中性(控制組)。這些人透過看影片以及寫文章來引發這四種情緒中的一種,而吸煙的渴望則在實驗前後進行測量。
感恩組看《Awakening》中,一個人在無預期的情況下,受到同事幫助的片段;他們的寫作任務則是寫下自己得到他人幫助的經歷。
同情組看兒童遭受營養不良和飢餓的影片;他們的寫作任務則是寫下發現他人遭受不應得的苦難,並希望幫助他們的經歷。
悲傷組看《Up》裡面一個人失去人生伴侶的片段;他們的寫作任務則是寫下自己經歷重大損失的時刻。
中性組看製作家具的影片:他們的寫作任務則是寫下自己一天中常規的活動安排。
這些任務都與吸煙無關。
研究團隊發現,感恩組顯著地降低了吸煙渴望,但同情組並未改變吸煙渴望;而悲傷組的吸煙渴望反而增加了。進一步的重複驗證顯示,引發感恩的情緒的確可以降低吸煙渴望。
接著,他們進行另外一個實驗。這個實驗他們招募了169個有戒煙意願的參與者,將他們分為兩組:感恩組與中性組,讓他們看影片跟寫文章。
然後,他們讓這些參與者為兩位吸煙者提供建議。這兩位吸煙者,其中一個問如何在感到無聊或壓力時避免吸煙;另一個則是問參與者有沒有什麼戒煙的好方法。
另外,他們也讓這些參與者認識一個免費的線上戒煙網站,並以彩票鼓勵他們在下週建立帳戶並上傳註冊截圖。
結果發現,雖然感恩組並不需要提供更多彩票,但是感恩組有40%去那個網站註冊了,而中性組只有24%;不過,感恩組給其他吸煙者的建議,雖然字數比較多,但並不顯著。
後來研究團隊招募了更多人(450人),結果感恩組實際去網站註冊的人,還是比中性組多(28%比22%)。
為什麼引發感恩情緒會有助於戒煙?研究團隊以「評價傾向框架」(Appraisal Tendency Framework)理論來解釋,認為感恩的特殊評價維度是造成這個情緒特別適合抑制成癮行為。
那麼,現在的媒體宣傳,能不能引發吸煙者的感恩情緒呢?
研究團隊招募了194個成年吸煙者來看CDC的81隻「前吸煙者的建議」(Tips from Former Smokers)影片,請他們評估這些影片會引其什麼樣的情緒反應。
結果發現,引發最多的情緒分別是:同情心、憐憫、悲傷,而感恩的引發強度排第21名,還不到同情心的一半。根據這篇論文的結果,同情心並不能減少吸煙的渴望,而悲傷反而會讓他們更想吸煙(糟了!)
所以,如果要讓癮君子們戒煙,要想辦法引發他們的感恩情緒。要怎麼做呢?或許可以讓成功戒煙者講述自己戒煙後變得更健康,表達自己對重獲健康的感恩;或是讓成功戒煙者分享自己戒煙後能更好地照顧家人或實現夢想;或者讓成功戒煙者分享自己在不抽煙以後,因為減少支出而有更多金錢可以運用;或者讓成功戒煙者分享家人在他們決定戒煙時所展現的支持?
無論如何,這些影片必須要真實、細膩,避免過於說教或太刻意,如果可以在播放之前先找人來測試,或許會有更好的效果。當然,如果能配合醫藥與心理支持(例如讓戒煙者每天寫感恩日記),相信能讓戒煙成功率有進一步的提升。
當然,成癮行為不只是吸煙,所以這個研究成果也可以試用在其他的成癮行為上,真的令人非常期待!
參考文獻:
Wang, K., Rees, V. W., Dorison, C. A., Kawachi, I., & Lerner, J. S. (2024). 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 in harmful health behavior: Implications for theory and public health campaign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21(28), e2320750121. https://doi.org/10.1073/pnas.232075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