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參加心理劇工作坊啦!但是上台扮演輔角、替身到底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差別呢?[同場加映] 替身和同理心的差別又在哪裡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參加過心理劇的朋友們都會有上台扮演角色的經驗,有時候是上台扮演一個完整的角色(例如主角的爸媽、寵物、甚至是一盞燈),有時候卻只是扮演一個角色的某個聲音(例如站在主角背後幫他罵人、或者給予他支持)。都是上台扮演,到底這兩個的差別在哪裡呢?

輔角是心理劇中的一個構成元素、替身是心理劇中的一個技術。用珍珠奶茶來比喻的話,輔角就好像是牛奶、珍珠等材料;而替身就好像是沖泡、攪拌等製作技巧。一場心理劇的基本構成要素要五個,包含導演、主角、輔角、觀眾、舞台;就好像一杯珍珠奶茶是紅茶、牛奶、珍珠、冰塊、杯子構成的。一場心理劇中也會運用到許多技術,基本的技術有角色交換、替身、鏡觀、獨白等四種;就好像珍珠奶茶也是透過沖泡、混合、攪拌等技巧製作出來的。

在心理劇的舞台上扮演輔角,是在某個場景中扮演一個完整的角色。這個角色可以是一個曾經存在的人物或動物(爸媽、上司)、也可以是想像中的人物或物品(檯燈、死神)、或者甚至是一個概念(生命力、勇氣)。這個角色通常會有一個比較完整的入角過程,如透過幾句話來作基本資料的獨白(我幾歲、什麼職業)、一個動作來呈現角色的態度和行為(打人、指責、求饒)。

而在舞台上,常常會有使用替身技術的時候,這個技術可能在數個不同的元素之間運用。例如邀請主角扮演某個角色的替身,去體會這個角色內在的感受;或邀請觀眾上台來扮演主角內在感受的替身,例如憤怒的罵人、質疑對方等等。替身可以呈現一個角色同時存在的不同面向、可以催化角色的感受與推進心理劇、促進成員間的凝聚力與參與感、示範可能的行動等。

很多人在參加心理劇都有上台參與的經驗,有時候其實是扮演輔角、有時候是成為替身。心理劇沒有特定的標準流程,常常是因著劇中某個場景的需要而出現各種不同的作法,或者是各個不同的元素與技術之間的交錯使用與切換。也因此常常有人在參與過後只體會到魔力、但卻對發生了什麼事情一頭霧水:不都是上台演戲嗎?怎麼每一次演的方式都不一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希望看過這篇文章之後,能讓你對心理劇裡發生的事情更清楚,不會參加得一頭霧水囉!


[同場加映] 替身和同理心的差別又在哪裡哩?

有人詢問我扮演主角的替身和同理主角又有什麼不同:好像都是站在對方的立場感同身受,看起來也都會說我很難過、我想罵人…等等的話?

確實替身和同理的技術有一些相似的地方,兩者都嘗試在對方的立場換位思考,都需要我們去和對方的經歷產生共鳴,能夠設身處地的在對方的立場去說出對方內心的感受、想法、作法。

但兩者最主要的差異在於:替身需要我們去成為對方、而同理則是在自己的立場去感受,兩者在行為主體的出發點上有所不同。替身是完全進入對方的角色之中,去成為某個角色,例如扮演內在憤怒的替身;同理則是在自己原本的角色,去體會對方內在的角色,例如能好好體會到對方的憤怒。當然兩者還有很多細微的差異,但簡單的補充如上囉。

專業、心理、諮商、成長、心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藐視國會或是藐視民主?對自己的政治意見太有自信,可能會影響到和持有不同意見的人的溝通喔
小被被治癒的魔力在你投入情感的多少喔
我在督導或教學的時候,時常會分享幾個概念,包含:「心理師是以自己作為改變的工具」、「諮商是互動的過程」等等。一位心理師的態度與信念會體現在與案主互動的過程裡,許多不經意的話語會影響到兩人在諮商之中隱而未顯的關係、以及諮商能帶來多少改變。
藐視國會或是藐視民主?對自己的政治意見太有自信,可能會影響到和持有不同意見的人的溝通喔
小被被治癒的魔力在你投入情感的多少喔
我在督導或教學的時候,時常會分享幾個概念,包含:「心理師是以自己作為改變的工具」、「諮商是互動的過程」等等。一位心理師的態度與信念會體現在與案主互動的過程裡,許多不經意的話語會影響到兩人在諮商之中隱而未顯的關係、以及諮商能帶來多少改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人的一生會不會其實都在假裝?裝模作樣使自己最後不是自己,連該成為什麼模樣都不清楚,如同《鬼才之道》裡的同學一樣,連到死後的世界,也仍然不知道自己該是什麼模樣。於是隨著眾人的期望,演著一場又一場旁觀的眼睛們想看的戲。
Thumbnail
在別人的人生裡 就懂分寸做好陪考腳色 千萬別亂了別人的劇本 怎樣也奪不了主角戲份 那是主角該去演繹專注的戲份 在自己的人生裡 別做陪考腳色 沒有主角的人生 一齣有靈魂的戲是演不成 場內陪考從不是配角 只是入錯戲 走錯場 主角也不一定是主角 場內陪考心態上身 成
透過角色,我們更認識自己,更完整自己, 我們如何看待自己、對待自己, 我們才是真正能夠定義自己的人。
表面上好像是人改變了,但或許只是骨子裡的想法更清晰了,「人格一致性」一直都沒有改變太多的。
Thumbnail
存在主義的傳統是在「人類存在的限制和悲劇性」和「人類生命中的機會和可能性」之間尋求平衡。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人的一生會不會其實都在假裝?裝模作樣使自己最後不是自己,連該成為什麼模樣都不清楚,如同《鬼才之道》裡的同學一樣,連到死後的世界,也仍然不知道自己該是什麼模樣。於是隨著眾人的期望,演著一場又一場旁觀的眼睛們想看的戲。
Thumbnail
在別人的人生裡 就懂分寸做好陪考腳色 千萬別亂了別人的劇本 怎樣也奪不了主角戲份 那是主角該去演繹專注的戲份 在自己的人生裡 別做陪考腳色 沒有主角的人生 一齣有靈魂的戲是演不成 場內陪考從不是配角 只是入錯戲 走錯場 主角也不一定是主角 場內陪考心態上身 成
透過角色,我們更認識自己,更完整自己, 我們如何看待自己、對待自己, 我們才是真正能夠定義自己的人。
表面上好像是人改變了,但或許只是骨子裡的想法更清晰了,「人格一致性」一直都沒有改變太多的。
Thumbnail
存在主義的傳統是在「人類存在的限制和悲劇性」和「人類生命中的機會和可能性」之間尋求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