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療遇|喜歡是一種互相緊密交織的情感;兼談人的改變與未知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24-60

2024-60



心靈的家人


我跟朋友說過,

特別的好友在我心中永遠有一個位置,

即使在我疲累低落時,

如果有事都還是可以打給我。


就像人總有多一個胃吃甜點,

通常我也總有多一個「備用電池」來陪伴好友。


對我而言,

好友們是無可取代的重要支持,

不只幫助我渡過人生最困難憂鬱的時期,

甚至拓展了我的生命,

讓我體驗到被愛的安全感,

對我而言就像心靈的家人吧。


當然人與人的交集還是有種種極限,

能相處的時間不多,

有些興趣或價值觀也會不同,

但是那都沒有關係——已經非常令人感恩。


我們互相陪伴彼此,

甚至可以開創傷的地獄梗…

比如當朋友說:

「我不確定能不能好好同理你的心情…」

我就回答他:

「其實光是你能聽懂我,

就已經是珍貴的陪伴了;

因為你有過類似的經驗,

所以我不用一直跟你解釋…XDDD」


理解某種絕望的滋味,

然後一起苦中作樂,

努力抓住希望感的尾巴,

告訴自己生活可以越來越好吧。


/


人多少都有未知我


有另一種關係,

當下彼此其實也滿真心的,

甚至一起走過某些低潮或挑戰,

可以說是有種革命情誼存在。


但是人會一直成長,

會有不同的境遇、考驗或轉捩點,

原本比較隱性或模糊的性格也會浮現,

讓人重新去思考

——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過怎樣的人生?


很奇妙,人還是那個人,

但是相處的感覺改變了,

甚至評價人事物的標準也改變了。


就像周哈里窗的理論,提出人有四個部分的自我:

(1)開放我(他知我知)

(2)隱藏我(他不知我知)

(3)盲目我(他知我不知)

(4)未知我(他不知我不知)


表面上好像是人改變了,

但或許只是骨子裡的想法更清晰了,

「人格一致性」一直都沒有改變太多的。

就像薩提爾模式的四種溝通模式,

雖然我們都有機會用到,

但總有那一兩項是自己最擅長、

也最認同的,

因為其中有我們看待自己、他人、世界的核心思想。

(類似阿德勒說的生命風格)


/


生命的成長與關係的磨合


有時候關係的轉變,

會讓人的信心遭受打擊,

懷疑是不是自己哪裡做不好,

所以別人才那樣對待自己?

關係的遊戲規則為何改變了呢?


其實並沒有什麼問題,

只是關係進入新一輪的磨合期,

也是更深一層的磨合期。

合則成,不合則淡然接受;

畢竟兩個人若要一直走同一條道路,

本來就是難得,那是緣分。


生命總會一直成長,

#只是成長的方向不一定會一致。

所以在你能做也願做的範圍內,盡力就好。


「喜歡是一種互相緊密交織的情感」,

順利的話,兩人的成長曲線也會交織在一起。

#相伴成長的感覺其實是特別幸福,

讓你在偶爾孤單、茫然、挫折時,

依然可以看到有人舉著一盞燈在等待你、照亮你,

讓你感到被相信、被鼓勵、被關心、被接納…。

這些溫暖的愛令人升起更大的勇氣,

即使害怕依然前進、不輕易放棄。


說到底,人生很多的路都得自己去走過。

有伴是幸運,沒伴也得繼續走;

走著走著,又會體驗新的緣分和世界。


#如果心還在一起,就不會走散。


如果有各自要前去的路,那就去走吧;

任何事總得嘗試過才有自己的體會,

誰對誰也都無法干涉,開心就好。


以上,祝福大家~歡迎幫我按讚、留言、轉貼,感謝支持!✨


PS.直覺畫還是很多鋸齒狀,不過最後的金銀色其實是繞圓⋯像在整合。


By諮商完累累的夜希

2024/3/6


––


🍀線上畫聚|3/17正念三角動態覺察(公益31)

https://reurl.cc/77lgol

🍀社團|夜希陪你藝起玩畫~生命即創作

https://reurl.cc/VDRz2Q


––


🏳️‍🌈夜希的談心空間🏳️‍🌈

~涵容陰影,常懷希望~


|藝術療遇|牌卡諮詢|催眠陪伴|

|雙性戀真人書|

https://linktr.ee/live_enlight


藝術連結內在與外在世界,協助遇見自己,啟動自我療癒。夜希從2013年開始接觸表達藝術,2021年完成直觀式歷程繪畫專訓,開始分享創作札記。創作沒有真正完成的一刻;它會跟著生命旅程而發展,融入日常生活的靈感與煩惱,直到最後時刻我們才會知道:到此一遊,留下什麼,帶走什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關於「 寬恕」的課題,在每一個痛苦的當下、每一個不敢去細想的當下、 每一個盡力去涵容的當下…我付出超乎原本所能做到的極限,我做到了;即使結果證明依然不夠好,但我用生命盡力了。
人與神聖的連結永不會斷裂。無論是你的生命力(摸摸你正在跳動的心臟)、你的信仰、你的高我、你的佛性、你的守護天使、你的神聖本源、還是你遇到貴人、或體驗到寵物與大自然無條件的愛…whatever你相信什麼啦!不相信就當作白日夢也可以啦,開心就好!
處於低谷的時候,就是最需要愛的時候;需要真實無條件的愛,而不是那種「裹著糖衣的毒藥」。
每一刻的選擇都是機會,帶來新的可能,甚至通往不同的平行宇宙。
「巨嬰」的本質就是如此脆弱而痛苦啊!「 我恨我需要他人的愛與幫助; 我更恨我無法完全掌控他人——所謂的安全感根本不存在!他人根本就不可靠!但我也不想只有自己一個人!」
關於「 寬恕」的課題,在每一個痛苦的當下、每一個不敢去細想的當下、 每一個盡力去涵容的當下…我付出超乎原本所能做到的極限,我做到了;即使結果證明依然不夠好,但我用生命盡力了。
人與神聖的連結永不會斷裂。無論是你的生命力(摸摸你正在跳動的心臟)、你的信仰、你的高我、你的佛性、你的守護天使、你的神聖本源、還是你遇到貴人、或體驗到寵物與大自然無條件的愛…whatever你相信什麼啦!不相信就當作白日夢也可以啦,開心就好!
處於低谷的時候,就是最需要愛的時候;需要真實無條件的愛,而不是那種「裹著糖衣的毒藥」。
每一刻的選擇都是機會,帶來新的可能,甚至通往不同的平行宇宙。
「巨嬰」的本質就是如此脆弱而痛苦啊!「 我恨我需要他人的愛與幫助; 我更恨我無法完全掌控他人——所謂的安全感根本不存在!他人根本就不可靠!但我也不想只有自己一個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即使外在沒有變化,我們仍然可以積極地做些什麼, 最起碼可以專注自身,穩定情緒,照顧自己的需要,改善內心狀態,切換觀看的角度與方式, 透過自我反思,做出調整與改變, 而信任和紀律,是邁向成功的關鍵。
Thumbnail
最近比較有不同的機會更走向 內在覺察 跟 自我對話 的層次,發現起承轉合還是蠻有趣的,而對於一些人事物的清除還是有持續進行,更加勇敢正視跟選擇合適的,感恩這樣的自己。 慢慢的,不再只是人云亦云,也更加精進自己的口語表達和思維方式。當然,還是要先做好 ‘’好好照顧自己的內在小孩‘’,好好療癒
Thumbnail
當我們懂得接受自己的性格特質 當我們懂得尊重和理解彼此差異 當我們相信自己的獨特並打破傳統標籤的限制 我們一定也會遇見一個更好版本的自己
Thumbnail
作者的話: 一旦把不同設定為理所當然的基調之後,就覺得每一次相同都感天動地的。
終其一生,不管對外,或是對內,與自己的關係, 都在學習設立界線與平衡度的拿揑, 都在讓我們意識到不被舊有的慣性綑綁,不再重蹈覆轍。
Thumbnail
是內在本質加外在環境的交互作用,逐漸形塑一個人?
生活實驗 六八○ 我已經不像我自己, 或許是目前我對自己最大的恭維, 沒有什麼比我還有很多空間改變, 更加現實的現實了。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即使外在沒有變化,我們仍然可以積極地做些什麼, 最起碼可以專注自身,穩定情緒,照顧自己的需要,改善內心狀態,切換觀看的角度與方式, 透過自我反思,做出調整與改變, 而信任和紀律,是邁向成功的關鍵。
Thumbnail
最近比較有不同的機會更走向 內在覺察 跟 自我對話 的層次,發現起承轉合還是蠻有趣的,而對於一些人事物的清除還是有持續進行,更加勇敢正視跟選擇合適的,感恩這樣的自己。 慢慢的,不再只是人云亦云,也更加精進自己的口語表達和思維方式。當然,還是要先做好 ‘’好好照顧自己的內在小孩‘’,好好療癒
Thumbnail
當我們懂得接受自己的性格特質 當我們懂得尊重和理解彼此差異 當我們相信自己的獨特並打破傳統標籤的限制 我們一定也會遇見一個更好版本的自己
Thumbnail
作者的話: 一旦把不同設定為理所當然的基調之後,就覺得每一次相同都感天動地的。
終其一生,不管對外,或是對內,與自己的關係, 都在學習設立界線與平衡度的拿揑, 都在讓我們意識到不被舊有的慣性綑綁,不再重蹈覆轍。
Thumbnail
是內在本質加外在環境的交互作用,逐漸形塑一個人?
生活實驗 六八○ 我已經不像我自己, 或許是目前我對自己最大的恭維, 沒有什麼比我還有很多空間改變, 更加現實的現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