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夢中奪走寶貝性命的「嬰兒猝死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嬰兒猝死症好發在2~3個月大的嫩嬰,原因不明,學界普遍認為可能緣自於有些嬰兒於睡夢中驚醒的神經反應不佳,當發生窒息事故時可能無法反應而死於睡夢中。

每年10月,是提醒全世界父母一起關心「嬰兒猝死症候群」的月份。

嬰兒猝死症候群 (SIDS, 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是指發生在一歲內、不明原因的嬰兒死亡,根據美國兒科醫學會的定義:

“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SIDS) is defined as the sudden unexplained death of an infant younger than 1 year of age. It usually occurs in a previously healthy infant, and the cause of death remains unexplained despite a thorough case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a complete autopsy, death scene investigation, and review of the clinical history.”

 台灣兒科醫學會幫大家翻譯好了:『一歲以下嬰兒突然死亡,且經過完整病理解剖、解析死亡過程並檢視臨床病史等詳細調查後,仍未能找到死因者。』學界經過多年的調查、研究,發現SIDS很少發生在一個月內、好發在2-3個月大的嫩嬰時期。

SIDS有若干危險因子:

  • 趴睡
  • 二手菸、三手菸
  • 睡在鬆軟的床、沙發上
  • 嬰兒身上/床上擺放平安符、項鍊、玩偶
  • 任何家人與嬰兒同床睡眠(包含嬰兒的雙胞胎手足)

SIDS的保護因子:

  • 仰睡在堅硬(支撐度夠)、乾淨的床面
  • 懷孕時接受例行的產前檢查
  • 哺餵母乳
  • 讓嬰兒接種常規疫苗
  • 睡眠時使用奶嘴

歐醫師從前在兒童加護病房工作時曾照顧過這樣的孩子(被CPR回來但是沒有醒⋯),父母完全無法接受只是幾個小時沒有看到孩子而已,憾事就發生了⋯⋯希望透過這篇衛教,讓更多家長知道什麼是「嬰兒猝死症候群」、如何預防憾事發生。更多衛教內容大家可以參考兒科醫學會的網站(文字有超連結可以點選),有更詳細的說明喔^^

另外歐醫師也特別錄製了一集Podcast,針對SIDS說明之外,還邀請了寶貝的睡眠顧問Peggy在節目中跟各位分享關於 #如何讓孩子睡過夜 的相關知識喔~

兒科女醫艾蜜莉的 Premiu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兒科的診間一年四季都有尿布疹的病人,因為寶寶的屁屁肌膚很嬌嫩,容易因為外在刺激產生各種疹子。 最常見問題之是黴菌感染、悶熱潮濕的尿布區讓念珠菌有滋生的溫床。 兒科的診間一年四季都有尿布疹的病人,因為寶寶的屁屁肌膚很嬌嫩,容易因為外在刺激產生各種疹子。最常見問題ㄧ之是黴菌感染,悶熱潮濕的尿布區讓念珠
首先說說懷孕期間肺功能的變化吧! 懷孕時因為子宮+胎兒的體積會愈來愈大,把胃往上頂的時候也把橫膈膜往上頂了4~5公分,整體而言肺活量可能不變或者會些微降低。
歐醫師在門診時不時會被爸爸媽媽問到這個題目,「請問寶寶需要喝水嗎?」「請問寶寶幾個月可以喝水呢?」通常歐醫師會針對眼前的寶寶月齡回答,因為根據嬰兒不同的月齡對應的進食能力、營養需求、生長發育會有不同的解答,除了喝水也希望爸爸媽媽能正確認識不同月齡寶寶的飲食內容。
在診間偶爾會有家長問歐醫師「可以給孩子喝果汁嗎?」「寶寶可以喝鮮奶嗎?」一般來說歐醫師的回答通常會是:「不建議給果汁,直接吃水果比較好。」或是「一歲內的寶寶主食還是以母奶或配方奶為主,不可以用鮮奶取代。」歐醫師明白爸爸媽媽想要盡力為寶寶準備最好食物的心意,不過對歐醫師來說,果汁跟鮮奶都不是必須的食物
有一天一個大腹便便、即將當媽媽的朋友傳了訊息這麼問歐醫師。聽說水解奶粉對寶寶比較好,但有些廠商又說沒必要喝水解,否則會造成負擔,所以想問我到底該怎麼選?
歐醫師的門診中腸胃炎的患者年齡從3個月大的嬰兒到86歲的阿嬤都有,對照顧者來說,除了感冒以外,腸胃炎大概是最常讓爸爸媽媽頭痛的疾病了,因此歐醫師簡單幫大家歸納出幾個重點。 腸胃炎可以吃什麼? 這個應該是所有照顧者迷思最深的一個問題,不敢喝奶、泡半奶、只吃粥、不敢吃蛋/奶。常有家長會問:『是不是
兒科的診間一年四季都有尿布疹的病人,因為寶寶的屁屁肌膚很嬌嫩,容易因為外在刺激產生各種疹子。 最常見問題之是黴菌感染、悶熱潮濕的尿布區讓念珠菌有滋生的溫床。 兒科的診間一年四季都有尿布疹的病人,因為寶寶的屁屁肌膚很嬌嫩,容易因為外在刺激產生各種疹子。最常見問題ㄧ之是黴菌感染,悶熱潮濕的尿布區讓念珠
首先說說懷孕期間肺功能的變化吧! 懷孕時因為子宮+胎兒的體積會愈來愈大,把胃往上頂的時候也把橫膈膜往上頂了4~5公分,整體而言肺活量可能不變或者會些微降低。
歐醫師在門診時不時會被爸爸媽媽問到這個題目,「請問寶寶需要喝水嗎?」「請問寶寶幾個月可以喝水呢?」通常歐醫師會針對眼前的寶寶月齡回答,因為根據嬰兒不同的月齡對應的進食能力、營養需求、生長發育會有不同的解答,除了喝水也希望爸爸媽媽能正確認識不同月齡寶寶的飲食內容。
在診間偶爾會有家長問歐醫師「可以給孩子喝果汁嗎?」「寶寶可以喝鮮奶嗎?」一般來說歐醫師的回答通常會是:「不建議給果汁,直接吃水果比較好。」或是「一歲內的寶寶主食還是以母奶或配方奶為主,不可以用鮮奶取代。」歐醫師明白爸爸媽媽想要盡力為寶寶準備最好食物的心意,不過對歐醫師來說,果汁跟鮮奶都不是必須的食物
有一天一個大腹便便、即將當媽媽的朋友傳了訊息這麼問歐醫師。聽說水解奶粉對寶寶比較好,但有些廠商又說沒必要喝水解,否則會造成負擔,所以想問我到底該怎麼選?
歐醫師的門診中腸胃炎的患者年齡從3個月大的嬰兒到86歲的阿嬤都有,對照顧者來說,除了感冒以外,腸胃炎大概是最常讓爸爸媽媽頭痛的疾病了,因此歐醫師簡單幫大家歸納出幾個重點。 腸胃炎可以吃什麼? 這個應該是所有照顧者迷思最深的一個問題,不敢喝奶、泡半奶、只吃粥、不敢吃蛋/奶。常有家長會問:『是不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夢見我想要製作一個短片。這時候有個嬰兒在地上爬,然後撞到頭。我看到他頭上有個洞,接著他的頭看起來都是血。 一開始我以為是戲劇的效果,因為那嬰兒明明就戴著安全帽啊!即使撞到頭,也不可能血流成這樣子,所以我繼續拍攝。 後來那嬰兒開始哭,哭到在地上滾來滾去。我心想那紅藥水在他頭上,這樣子滾來滾去,弄得
Thumbnail
有些朋友睡覺時總是嚴重打呼、呼吸困難,隔天睡醒還是覺得很疲勞、精神不濟,其實這些可能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徵兆,今天這篇文章就來簡單與大家聊一聊這個疾病。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自從第一次抱睡之後,我們陸陸續續抱睡了好多次,以為會一直很安全,實則沒有。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說明了熬夜與猝死有關,長期熬夜會增加健康風險。本文介紹了熬夜後如何保護自己,包括避免激烈運動、減少認知負荷、選擇適當的休息方式。提供了三個緊急應對方法:早上完成重要任務、中午小睡、輕斷食。最終強調充足睡眠的重要性。
Thumbnail
已經能 #自行入睡 的三歲以上的小孩,從嬰兒床畢業之後,可以自己上下床,可以自己離開自己的房間,擁有了這麼自由自在的活動能力後,馬上就把本來親子之間相安無事的就寢時間,瞬間轉換成為親子關係之間最緊張的戰場之一! 每天家長和幼童一起完成睡前儀式、關燈道晚安後,即將開啟的,不是家長輕鬆追劇的自由時
Thumbnail
睡眠呼吸中止症是一種在睡眠中呼吸中止或異常淺的疾病,通常由喉嚨後部的軟組織在睡眠時阻塞氣道導致。 這種疾病不僅會導致日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波動等問題,更嚴重的是它會對心臟造成巨大負擔,增加患者心臟病、高血壓甚至中風的風險。 研究表明,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中風的風險是一般人的四倍。 心臟負
Thumbnail
因為嬰兒睡眠週期的輪替性不同,寶寶睡著後很快就進入了深層睡眠,然後才是淺層睡眠,於是有很多父母說:「天呀!我家寶寶超淺眠,睡一下就醒!」,或是「是不是我家寶寶不需要睡很多?」,或是「我家寶寶是不是特別難帶?!」其實家長的擔心不一定是真的,很多時候寶寶都很正常、也並不是高需求或是高敏感寶寶!
Thumbnail
嬰幼兒不論是在睡覺時間突然睜開雙眼、肢體突然抽動,或是在睡覺時間發出泣語般的聲音,但這些很正常的狀況,除了讓照顧者一個晚上無法好好睡一覺以外,也會擔心自己的寶寶是不是在做惡夢?是不是夜驚?是不是有什麼生理上的狀況?才會在夜間休息時間睡不安穩?
Thumbnail
睡眠呼吸中止症是一種在睡眠中呼吸中止或異常淺的疾病,通常由喉嚨後部的軟組織在睡眠時阻塞氣道導致。 這種疾病不僅會導致日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波動等問題,更嚴重的是它會對心臟造成巨大負擔,增加患者心臟病、高血壓甚至中風的風險。 研究表明,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中風的風險是一般人的四倍。 心臟負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夢見我想要製作一個短片。這時候有個嬰兒在地上爬,然後撞到頭。我看到他頭上有個洞,接著他的頭看起來都是血。 一開始我以為是戲劇的效果,因為那嬰兒明明就戴著安全帽啊!即使撞到頭,也不可能血流成這樣子,所以我繼續拍攝。 後來那嬰兒開始哭,哭到在地上滾來滾去。我心想那紅藥水在他頭上,這樣子滾來滾去,弄得
Thumbnail
有些朋友睡覺時總是嚴重打呼、呼吸困難,隔天睡醒還是覺得很疲勞、精神不濟,其實這些可能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徵兆,今天這篇文章就來簡單與大家聊一聊這個疾病。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自從第一次抱睡之後,我們陸陸續續抱睡了好多次,以為會一直很安全,實則沒有。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說明了熬夜與猝死有關,長期熬夜會增加健康風險。本文介紹了熬夜後如何保護自己,包括避免激烈運動、減少認知負荷、選擇適當的休息方式。提供了三個緊急應對方法:早上完成重要任務、中午小睡、輕斷食。最終強調充足睡眠的重要性。
Thumbnail
已經能 #自行入睡 的三歲以上的小孩,從嬰兒床畢業之後,可以自己上下床,可以自己離開自己的房間,擁有了這麼自由自在的活動能力後,馬上就把本來親子之間相安無事的就寢時間,瞬間轉換成為親子關係之間最緊張的戰場之一! 每天家長和幼童一起完成睡前儀式、關燈道晚安後,即將開啟的,不是家長輕鬆追劇的自由時
Thumbnail
睡眠呼吸中止症是一種在睡眠中呼吸中止或異常淺的疾病,通常由喉嚨後部的軟組織在睡眠時阻塞氣道導致。 這種疾病不僅會導致日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波動等問題,更嚴重的是它會對心臟造成巨大負擔,增加患者心臟病、高血壓甚至中風的風險。 研究表明,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中風的風險是一般人的四倍。 心臟負
Thumbnail
因為嬰兒睡眠週期的輪替性不同,寶寶睡著後很快就進入了深層睡眠,然後才是淺層睡眠,於是有很多父母說:「天呀!我家寶寶超淺眠,睡一下就醒!」,或是「是不是我家寶寶不需要睡很多?」,或是「我家寶寶是不是特別難帶?!」其實家長的擔心不一定是真的,很多時候寶寶都很正常、也並不是高需求或是高敏感寶寶!
Thumbnail
嬰幼兒不論是在睡覺時間突然睜開雙眼、肢體突然抽動,或是在睡覺時間發出泣語般的聲音,但這些很正常的狀況,除了讓照顧者一個晚上無法好好睡一覺以外,也會擔心自己的寶寶是不是在做惡夢?是不是夜驚?是不是有什麼生理上的狀況?才會在夜間休息時間睡不安穩?
Thumbnail
睡眠呼吸中止症是一種在睡眠中呼吸中止或異常淺的疾病,通常由喉嚨後部的軟組織在睡眠時阻塞氣道導致。 這種疾病不僅會導致日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波動等問題,更嚴重的是它會對心臟造成巨大負擔,增加患者心臟病、高血壓甚至中風的風險。 研究表明,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中風的風險是一般人的四倍。 心臟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