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朋友推薦我看的書,本來我是想了解一下樂理,結果看到後來,我反而對「音樂與心理層面」相關研究,很感興趣。
在「你有音樂天分嗎」這章,作者提到一項研究,
把研究對象分組:
A組學生,透過比賽,已經取得某音樂學院的資格
B組學生比賽成績不理想,無法進入音樂學院
C組學生很認真,也曾考慮申請音樂學院,但最後決定不參加比賽
D組學生只是玩票性質,自己或他人都認為自己不適合進音樂學院深造
E組學生曾學過音樂,後來放棄了
學者經過研究,他們發現,成功的關鍵不在於天分,
而是A組學生平均需要花費跟別組一樣多的時間來練習,才通過測驗
A組學生唯一有的「天分」,就是「勤奮」,
他們不但一開始投入練習的時間比其他組多,而且還逐年增加練習時間。
研究發現,
各組間的差異,就是練習時間的長短。
也就是說,從建築學到動物學,幾乎所有技能,
只要投入一萬小時的練習,任何人都可以達到專業程度。
作者引用知名電影製片山姆戈爾文(Sam goldwyn)的名言
「我愈是努力,就愈幸運」,
對音樂人而言,可以改成
「我愈是努力,就愈有天分」
但是每一組都有「少數特例」,
即使他們練習的時間比平均值少了五分之一,
卻依然通過考試,這就是天分吧?(我看到這,猛點頭!)
作者又繼續追問:
但這些人的天分究竟是什麼?
有音樂方面的天分?
還是在「有效練習」上,特別有天分?
如果他們這麼有天分,為何有人沒被分到A組?
研究發現,他們只不過是「比較懂得練習」罷了,
或是挑戰高難度的「刻意練習」,不厭其煩重複困難部分,直到能夠流暢演奏為止。
這難道不是另一種「天分」嗎?
雖然一般我們對天分的定義,都是「與生俱來的能力」,好像不用練習,輕鬆就會了
學生在孩提時代,第一位老師是否風趣又親切,
是這些學生最後能達到專業等級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為小朋友會很努力取悅自己喜歡的老師。
研究結果顯示,一百個交響樂團的團員中,只有十位是真正具備天分,
猶如鳳毛麟角。
所以作者認為,
很多人因為熱愛音樂而想學音樂,卻自認沒天分而卻步,
太可惜啦!也沒有必要。
==============
我完全認同這個研究,
強者我朋友(就是推薦我看本書的人),電子琴彈得極好,
雖不是科班出身,學琴只是興趣,
但看她表演,根本是專業水準!
她彈電子琴時,要靈活的踩很多腳踏板,
(我發現她腳不夠長,經常要微微彎一下身子,特意伸長腳才踩得到),
雙手遊走於眾多琴鍵中,
手、腳真的很忙,
根本像一隻靈活的魚!
我在她家親眼看了她的演奏,很讚嘆說:
「你身材嬌小,手也小,
但這些都不能限制住你,你依然彈這麼好!
那些學不好的人應該來看你怎麼彈的,
看了再也沒有藉口!」
朋友說,她從小練琴,彈不好的地方就是自己規定彈五十次,
一定要彈好。
我認識一些台大法律系的朋友,
他們都跟我聊到準備考試時,唸書唸多久。
就算不考試,平日喜歡閱讀,涉獵極廣。
沒有一個人跟我強調他有多聰明。
我可以證明,他們有非常努力、付出比一般人不知多了幾倍,
個個是實力取勝。
我覺得,說他有天分,反而是污辱他了!
我想起我看過幾集《主廚的餐桌(Chef's Table)》,
主廚都在講自己曾有的困境失敗、不斷練習、嘗試創新,
好像沒人講到天分喔?
相較之下,
我覺得台灣的相關報導,都喜歡把名人捧成高高在上的神,
就是天才、天選之人、永不犯錯。
永遠在歌功頌德。
也許造成我們的社會,總是喜歡看光鮮亮麗的表面,
而忽略背後要付出的巨大代價吧?
這書共兩本,
樂理部分,我建議可搭配上網看「NiceChord 好和弦」的影片,
會更容易理解。
===========================
《好音樂的科學I、II》(共兩本)
作者:約翰.包威爾
譯者:柴婉玲
出版社:大寫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