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7|閱讀時間 ‧ 約 27 分鐘

病態的索求 | 好好人的幼稚行為

病態的索求 | 好好人的幼稚行為 直播時間 7/27 pm 8:30

這個世界既競爭也合作聽起來是個合理的概念,但我相信90%的人根本過不了這種生活。


競爭的結果只有一個贏家,合作就是大家一起融洽的完成一件事。


這是99%台灣人對於競爭與合作的既定印象。


只要是透過正常的升學管道完成高中學歷,

應該就能理解身為台灣的學生為了名額有限的明星學校,

需要在同儕與師長之間承受多少心理的壓力。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這句話在台灣的學生眼裡只代表著『恐懼』。

恐懼來自於十幾年來師長們的耳提面命:「你們如果不好好讀書未來會找不到工作喔!」

言下之意就是:「你不把書讀好,等你出社會準備吃土吧!」

這對我們的大腦來說就是:

『無法取得優良的學歷,就代表我的基因不值得被傳承,就等於我不需要存在』。

換句話說,

在這個學識的價值體系中,

只要考不上『正當』的大學,

你的一切就會被否定的毫無價值,

並建議(數落)快去服完兵役,

進入職場磨練人生經驗(當廉價勞工度過悲慘人生)。

這就是台灣的教育體系所使用的『羞辱策略』。

 

這個系統將為數不多的名額高掛,

並向所有人宣稱無法達到標準的人都將一無所成,

而進入門檻的人就能輕鬆地坐享清福。

 

前20%的領先者優先取得80%的獲利,

中間60%的大眾與後20%的落後者爭奪剩下的資源,

雖然無法否認這就是世界的8:2基本法則,

但為了獲得有限的名額而產生的競爭關係,

卻不是這個社會唯一的運作方式。

 

校園與社會最大的不同在於價值的多元性,

在學識體系中擁有高學歷就代表著高價值,

但在現實社會中的高價值評判包含了各項能力,

如金錢、社會地位、外貌、社交能力等多面向的考量。

而多元的價值體系與有限的評判標準之間就形成了『創造價值與掠奪資源』的明顯落差。


在台灣的教育體系中,

學習資源多數被分配在前20%的學生身上,

而家長與老師為了爭取資源,

病態的將學生的專注力限制在課業與個人利益,

他們不斷的提醒孩子去爭取有限的名額,

將時間投注在提高自我的競爭力,

禁止社團、運動會等非學術類合作活動,

忽略人際關係的互助與連結,

將孩子形塑出極端自私的個性。

而這些孩子在過程中逐漸將的大腦養成零和賽局的習慣。

他們總認為自己如果想得到某項利益,

就必須讓另一個人失去獲得利益的機會,

就像升學的名額一樣。

【零和賽局】;有人獲得,必然有人失去,

我獲得+1的機會就代表另一個人必須-1,

整個環境的獲得與失去剛好合為零。

而這樣既有的零和思維加上過往養成的自私個性,

就會結合成一種『廣義掠奪』的習慣,

例如只問問題不提供意見,

或是極致追求CP值得兌現,

以及眼前沒有好處就不行動,

這一切「現代社會新鮮人」的特質,

都在執行某種零合且短期的策略,

傳達出『我憑什麼要對你好』的幼稚行為,

使所有可能合作的機會流失,

將自己的社會地位限縮在最下層。

就像在之前的直播提到的

【下流人踩人,二流人比人,上流人捧人】。

 

意思就是這個社會的階層其實是由『如何創造價值』而決定的,

因為正和思維的上流社會,

會盡量找出彼此可以合作的空間將市場的獲利擴大,

讓大家都拿到還不錯的好處。

雖然不代表不會因利益而發生衝突,

但能合作就盡量聯合起來一起做的策略,

確實也讓他們持續的保持領先地位,

並且因人際關係網的強大,

使自己群體如強盛的帝國一般,

防守與進攻的能力都不斷上升,

形成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反觀透過羞辱策略與零和思維教育而成的一般人,

卻只想著如何比別人多拿一點,

從沒想過整合大家的利益,

或是透過交易將彼此的價值交流,

創造出一個可以共善的體系,

甚至因為努力太過痛苦與漫長,

直接墮落為欺騙、強奪老百姓的油水,

不是成為體制下的貪官,

就是到鄉間做攔路劫財的山賊,

最後淪為朝廷懸賞剿滅的對象。

如果你曾經仔細觀察職場中的晉升方法,

就會發現能當上主管的人都能一定程度的發掘上層需求,

並且有能力清楚將自己的所求表達,

還能對下屬需求提供照應,

讓公司整體利益結合得以獲利發財。

而這其中的人際關係力學,

對於只有零和思維的「孩子們」是個無法理解的異世界,

他們只會覺得那些「大人」都好骯髒,

為什麼說話總是帶著另一種意思,

所有行動都帶有各自的目的,

根本沒辦法『真誠的交流』。

但這些孩子從未想過團隊合作中,

在信任對方之前本就該不斷的試探,

不會有人將自己想要的東西掛在嘴邊,

也不會直白的問你需要什麼,

因為會這麼做只是在吵著買玩具,

或是約同學一起溜滑梯、玩沙的小孩而已。

所以是否順利合作建立於良好的人際互動,

並培養出統合彼此需求、找出共同利益的能力,

而身受羞辱策略影響的人,

卻被教育成彼此利益無法共存,

以為這世界只有全贏與全輸的零和思維,

加上貧乏的社交能力,

使身邊可以合作的大人敬而遠之,

最後因長期的自卑與無價值感,

轉為扭曲的自大與自私,

徹底極化身邊的交友圈,

形成厚厚的同溫層,

並開始對圈子外的人施以羞辱策略,

試圖複製他們上一帶的競爭策略。

而我探究了他們想法與行為後,

發現這些人的內心都被深植了【自己無法變得更好】的制約,

(前幾期好好人制約中詳述)

所以只能選擇不合作、不助人,

因為他們深怕幫助別人之後,

自己就會落後給身邊的同學,

失去進入明星大學(AKA成功道路)的機會。

 

而最糟糕的是,

當他們認為你是可以合作的對象,

卻因零和思維的阻擾而不願讓利,

或是讓對方完全取得利益,

而自己成為犧牲奉獻的一方,

同時又因養成的自私個性,

暗自發誓要將失去的所有,

待日後機會加倍討回來。

 

這就是我看到好好人在職場中病態的零和思維。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