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經驗屬實的第二個印證是作為普遍心理現象。談到心理學,許多基督徒聞之色變,並會擺出防衛姿態。這可能是因為翻開今天的心理學教科書,我們會發現書中所引用的心理學大師,不乏以人為中心而非以神為中心的人文主義者;所闡述的心理學理論大多基於演化論,甚至是排除上帝存在的自然主義世界觀。但其實,心理學思想不都否定宗教經驗的真實性,關心靈性的心理學家也大有人在。
榮格(Carl Jung)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心理學家之一,今天但凡涉獵心理學尤其是精神分析學派的人,都一定會接觸過他所建構「陰影」、「原型」、「集體無意識」等重要概念。榮格生於一八七五年的瑞士,父親在這個改革宗傳統的大本營擔任牧師。他從小在教會長大,對屬靈的事情感興趣,可惜父親無法有效地培育他的靈命,加上他喜歡思考、飽讀哲學書籍,成年之後便一直與基督信仰保持距離。在八十五歲高齡離世前的一年半,榮格接受英國廣播公司訪問,一代心理學大師的童年往事、與弗洛伊德等大師之間的八卦、對人類心靈世界的洞見,透過聲音和影像風靡全球觀眾。他在訪問中表示,小時候是基督徒,並且每主日到教會聚會。然後主持人問:「你現在相信上帝嗎?」他淡定地遲疑了,彷彿要為自己整個人生的信仰下一個終極結論:「難以回答呢。我知道,我不需要相信上帝。我知道。」(John Freeman, The "Face to Face" Interview, in C. G. Jung Speaking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7), 427-428.)
這位牧師之子措辭曖昧,似乎宣告自己最終離教,對於基督徒而言大概是個不光彩的見證。可是,他經過多年研究,強調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宗教經驗無分對錯,是真實存在的,這反而印證宗教經驗,包括基督徒宗教經驗的真實性。在《榮格論心理學與宗教》,榮格先預設心智(mind)的真實性,肯定宗教是人類心智「最古老且最具普世性的表達方式之一」。(頁12)他表示自己過現象學和科學立場,來分析宗教。這種做法所「處理的是情況、事件、經驗,一言以蔽之就是『事實』(fact),在此所指的真相(truth)是『事實』而非『判斷』(judgement)。舉例而言,當心理學談到『童女生子』(virgin birth) 的主題時,它唯一關心的是『有此觀念存在』之事實,但它並不討論其他意義下『此觀念是對錯』的問題,該觀念在心理學意義上的真實,僅僅是因為它存在。」(頁13~14)
最後,我們可以透過超驗現實與物理現實的關係,得見宗教經驗的真實性。戴森(Freeman Dyson,1923~2020)是個特立獨行的基督徒科學家。他出生於英國,十五歲領獎學金到劍橋大學修讀數學,二次大戰期間在軍隊服役,協助盟軍有效地轟炸德國。三十歲之前,在沒有博士學位的情況下(之後都沒有)獲著名物理學家奧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邀請,進入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從事核子物理學研究,與奧本海默和愛因斯坦共事。戴森早年成名,科研能力超卓,更善用辯才文采,在學界和文化界建制的地盤點起火頭,衝擊固有的思維。由於他得享高壽,直至晚年仍耳聰目明,演講筆耕不輟,可想而知,他的惹火戰績斑斑。
一九八五年,戴森擔任吉福講員,以「多方無限」(Infinite in All Directions)為題,在亞伯丁大學的講堂,以資深科學家的眼光,分享對於宇宙本質、生命本質的獨到見解,進而推論現有的倫理觀和政治生活應該如何改變,才能造福人類福祉。他的講稿在三年後修訂成書,在引言部分先大方表達自己「因為出身和習慣而尚算是基督徒,但並不委身於任何特定的教義」,並自信滿滿地說許多一流的科學家都跟他一樣是基督徒。(Freeman Dyson, Infinite in All Directions, p.5)
戴森在講座中抨擊科學界對自然主義和科學方法的迷信,認為這種迷信忽視宇宙和生命本質的多樣性和當中人類所未知的部分。他認為科學唯物主義(scientific materialism)和宗教超驗主義(religious transcendentalism)並不互相排斥,兩者所針對的物理現實和超驗現實似乎只有程度之別而非性質(kind)之別。因此,我們可以根據他的創建進一步說,當今天社會科學掛帥,理所當然地肯定物理現實和以其為內容的感官經驗的真實性的時候,也應該肯定超驗現實和以其為內容的宗教經驗的真實性。他簡單說明:「作為物理學家,我研判『物質』(matter)是個不精確的過時概念。簡單來說,物質就是大量粒子聚在一的表現。當我們在粒子物理實驗檢視物質最細微之處,就會發現物質更像活性劑( active agent)甚於惰性物質(inert substance)。物質的活動準確而言是無法預測的,在不同可能性當中做看似任意的選擇。我們在實驗室所觀察到的物質,與我們在自我意識中所觀察到的心智,兩者似乎只有程度之別而非性質之別。」(頁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