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3|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深慮論


昨天早上(2024年8月2日),在公園散步。

邊散步邊胡思亂想。

突然想起很久以前讀過的一篇文章〈深慮論〉。


正好今天到公園散步,帶著手機。

就用手機,上網查一下,很容易就查到這篇文章。

現在有手機,查詢資料真方便。


這篇文章作者是明代的方孝孺,是他早年的文章。

在明太祖洪武七年(西元1374年)寫的。

《古文觀止》中,有收錄這篇文章。


這裡不談方孝孺這個人,純粹只談這篇文章。


這篇文章,談從秦到宋,各朝代滅亡原因。

各朝代的君主,都清楚看到前朝滅亡的原因,都做了準備,但還是不免滅亡。


文章中,最重要的幾句話如下:


“古之聖人,知天下後世之變,非智慮之所能周,非法術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謀詭計,而唯積至誠、用大德,以結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釋。”


這就是方孝孺深慮的結果。

他最後是連結到神秘力量,也就是天、天道、天心。要得到天心,必須積至誠、用大德。


是不是有天、天道、天心這種神秘力量的存在,暫時不討論。

積至誠、用大德,是否國家就能長治久安,也暫且不說。


最起碼,方孝孺以他的智慧,深慮的結果,就是要積至誠、用大德,這是沒疑問的。


我也很希望國君積至誠、用大德,就會得到神秘力量的幫助。

雖然,這似乎有點迷信,但國君能這樣做,也算是聖君,對人民有利的。


似乎有點談遠了。


我想起這篇文章,主要是最近遇到一些事情,讓我需要深入思考。


當然我遇到的不是國家大事,而只是個人的一些私事。

我深入思考的結果,答案是“所悲者未必不喜,所喜者未必不悲“。

簡單說,也就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反過來說:”塞翁得馬,焉知非禍“。


人無法預知未來。


一件事情,現在看來是悲哀的事情,誰知道將來反而可能是件讓人高興的事。

而一件事情,現在看來是高興的事情,說不定將來反而是件悲哀的事。

簡單說,也就是任何事都要看開一點,不要太受事情的影響,或被事情綁住了。


舉個例子。

當我讀大學第四年,快要畢業的時候,突然有一門3學分的課被死當,要重修,必須多讀一年。

在當時來看,這是件悲哀的事,是重大的打擊。


結果,我利用大五這一年,準備考研究所,後來也如願考上研究所。

我這個人並沒有什麼雄心壯志,或是很強的企圖心。


如果我順利畢業,當完兵後,可能就找所國中或高中,教書一輩子,不會去考研究所。

在我那時代,研究所不多,考研究所也不容易,和現在不同。


上面說的就是”所悲者未必不喜“的例子。

我也可以舉出“所喜者未必不悲”的例子。

似乎沒必要舉太多例子,有一個例子也就夠了。


前面提到不談方孝孺這個人,主要是他的結局,實在太過淒慘,讓人不忍心談。


他是明代開國功臣宋濂的學生,很有學問。

但因為不肯幫明成祖寫即位詔書,還寫「燕賊篡位」,罵明成祖。

結果是被誅十族,宗族親友被殺873人,數千人受牽連。

在過去數千年的中國歷史上,還沒有這麼悲慘的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