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經常面臨各種選擇,如何在這些選擇中做出明智的決定,成為了一個至關重要的課題。羅振宇在《羅輯思維(認知篇)》一書中,談到一個有趣的觀點-「什麼時候該孤注一擲」。
羅振宇在書中提出了一個看似違反直覺的觀點:越有錢的人膽子應該越小,而越窮的人反而應該更勇於冒險。這個觀點乍聽之下可能讓人感到困惑,但是通過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就能理解其中的邏輯。
想像一下,如果你是一個高爾夫球的外行,要和一位世界冠軍比賽,你會怎麼設計比賽規則?羅振宇認為,明智的選擇是只比一個洞,一桿定輸贏。為什麼?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你還有可能碰巧贏一把,賭世界冠軍偶然失手。相反,如果比賽整整18個洞,你幾乎沒有任何獲勝的機會。
這個例子揭示了一個重要的原理:弱者應該孤注一擲,而強者則應該依靠穩定的機率。這與我們的直覺相反,但卻是非常合理的策略。擁有優勢的人應該讓機率慢慢、穩定地發揮作用,這是他們保持優勢最好、最理性的策略。反之,處於劣勢的人如果按部就班,很難改變現狀,所以他們更應該尋找突破口,勇於冒險。
這個原理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應用。比如,在職場中,如果你是一個剛入行的新人,面對一個重大項目,你可能會傾向於採取保守的策略。但實際上,這可能是你展現自己能力的最佳機會。你應該勇於承擔風險,提出創新的想法,因為即使失敗,你也沒有太多可以失去的。相反,如果你已經是行業內的資深人士,你可能會更傾向於採取穩健的策略,因為你有更多需要保護的東西。
羅振宇還指出,這個原理解釋了為什麼世界上總是有新的力量崛起。優勢者的優勢本身就是他們的繩索,他們天然是沒有勇氣的,結果自然也就不會有驚喜。因為他們不賭運氣。不管他們優勢多大,他們也攔不住敢賭一把的黑馬。這就是這個世界的後門,這就是這個世界內含的一個邏輯悖論。這個世界就是靠這個後門和邏輯悖論來完成結構更替,避免被鎖死,避免已經享有優勢的人持續享有優勢。
在學校裡,我們經常看到成績最好的同學往往選擇去了穩定的地方工作。這不是他們的無奈,而是一種理性選擇。他們選擇了一個能夠穩定發揮自己智力優勢和先發優勢的環境。相反,那些最後有大驚喜的人,往往是那些起點較低,但敢於和命運賭一把的人。當然,在這樣的賭局中,絕大多數人都輸了,只是少數贏了的人比較顯眼而已。
這個原理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機會。有的人會更多地利用機率躲過不確定性,走學霸的道路;有的人則會擁抱不確定性,走創業者的道路。關鍵是要根據自己的資源和稟賦,選擇適合自己的路徑。
然而,並非所有的選擇都可以依靠機率來決定。羅振宇提到,還有一種沒有機率依據的選擇,就是那種很重大的,甚至一生只有一兩次的選擇。比如關鍵時刻的職業選擇,或者是否要和某個人結婚的婚姻選擇。這些選擇往往涉及無窮豐富的因素,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別人的經驗和過往的機率參考價值不大。
面對這種重大選擇,羅振宇引用了哲學家和機率學家 Charles Peirce 的一個建議:跳出個體的視角,站在整個群體、整個人類、全部時空的角度來思考。雖然對個人來說,這是一次性的、不可重複的選擇,但對整個人類群體來說,這是可重複的選擇。
舉個例子,如果你得了某種疾病,醫生給你兩個治療方案,各有利弊和風險,讓你自己選擇。這時候,聰明的做法是反過來問醫生:如果是給整個病人群體建議一個治療方案,你會怎麼選?這樣的選擇雖然可能不是對個人最優的,但從群體的角度來看,即使最終證明選錯了,也是為這個群體貢獻了一個治療樣本,從群體的角度來看,還是有收益的。而這個收益最終會以各種方式重新落到個體上。
羅振宇認為,所有的選擇難題,本質上都是視野狹窄帶來的。當我們的偏好不夠用時,可以擴展視野看看機率。當機率不夠用時,可以擴展視野看看運氣。當運氣也看不清時,可以擴展視野看看公共利益。甚至當公共利益也看不清時,可以擴展視野,思考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總之,格局越大,選擇就越容易。
這個觀點在工作中也有很大的應用價值。當我們面臨重大的職業選擇時,不妨跳出個人利益的局限,思考這個選擇對整個行業、整個社會可能產生的影響。這不僅能幫助我們做出更明智的決策,也能讓我們的工作更有意義和價值。
羅振宇所提出的觀點給了我們一個全新的思考角度:在面對選擇時,要根據自己的處境來決定是否該孤注一擲。處於劣勢時,反而應該更勇於冒險;而擁有優勢時,則應該採取更穩健的策略。同時,對於那些重大的、一生只有一兩次的選擇,我們應該跳出個人視角,從更宏觀的角度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