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1:照顧是專業,而成年子女照顧者的專業是?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國預估在2025年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換句話說,再過3個月就到了。另一方面,在華人社會下長大的我們,根深柢固的認知中,照顧家中年老父母或是長輩,是所有成年子女無法推辭的責任,近年對這類族群最具代表的稱謂,就是”三明治世代”。但綜觀現況,是不是每個家庭在面對此議題時,心態上或是執行上都是游刃有餘?還是後繼乏力?

我們在觀念上、情感上甚或是下意識的承接照顧這份工作時,經濟條件好的辭去工作,全職攙任照顧者,但大部份可能都需要邊工作邊擔任才行。這類的工作內容,從較簡易的陪病、看診、與醫師溝通、叮嚀被照顧者吃藥、飲食控制、每日活動等,到較複雜的臥床照顧、管罐餵食、傷口護理、翻身拍痰….細數下來似乎沒有一項不專業,每個單項背後要學習與理解的都不簡單。

為何會有此心境呢?日前送高齡父親急診,為了緩解他腹脹排便困難的問題,醫生決定進行灌腸處理,但要求我先為家父包尿布,之後順利排便至尿布上,再將其換除,並用濕紙巾擦拭乾淨,這些看似簡單的動作,在母親離世三年半的今日再次”複習”時,當下真的全忘了,除了懇請護理師全程指導外,手忙腳亂可想而知,當然順便吞下了護理師些許不耐煩的口氣。

事後在思考的是,這些都是技術性的工作,我不是完全不會,只是時間久了疏於練習,再來個幾次,我肯定會像之前一樣的迅速確實,並且會想辧法將濕紙巾的用量減到最少,以節省成本。

往往子女在處理完龐大的技術問題後,精疲力盡之外,若是再接收到被照顧者投出的負面情緒,長期下來若是照顧者無力承接,則會導致長照悲歌頻傳;或是照顧者無奈接受、認命咬牙苦撐,這時候也會出現照顧者有可能因長期照顧過於勞累,或是自己罹病的情況下先行離世,留下被照顧者獨活的窘境。試想若是如此,此時的被照顧者才會考慮應送至安養中心,接受專業的照顧。

那麼,我個人覺得,照顧者是不是一開始輕忽了這條路的難易程度,導致沒有仔細評估自身能力就埋頭苦做?而我們的上一代,對於養兒防老的觀念應該多數是認同的,更可能沒想到,其實自身的狀況在照顧上沒那麼簡單,若是願意在一開始就交給專業,或是聘請外籍看護進來,給自己與子女多一個選擇的機會,是不是會減少上述事件的次數,應是值得考慮的。

當然,對於目前的現況已無法改變,我認同照顧是一項專業的領域,在這過程中,身為子女的能發揮的專業是什麼?其實我沒有答案,反而引導我思考另一個問題是,將來自己老了需要人手照顧時,要何去何從呢?

至少目前粗淺的方向是,看好專業的機構,將自己人生的最後交給他們,承如之前看到的93歲日本老太太提及,安排熟年生活最後一哩路,是入住自己挑選的安養中心,不要子女擔任辛苦的照顧工作,光是這一點在我心中就留下極深刻的印象,也激發我對晚年安排有新的思考方向。

正在擔任照顧者的你,這條路上都是辛苦的走著,請相信照顧者要喘息是必需的,流淚也請盡情釋放,在此是我最近的心情隨筆,沒有正確答案,祝福大家都記得以保重自己為優先。

這是個人過往生活經驗的感受與分享,人生都不是順遂的,跌倒想辦法爬起來,期許自己是這樣的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長者隨著年齡增長會經過許多生理、心理和社會發展的改變,也許要處理來長者自於年齡、健康或家庭的壓力源。以「人在情境中」觀點來看,社工人員對於老人的多面向評估應該是一個「全人」的評估,包括個人生理、心理、情緒、靈性、經濟與社會環境等層面。
Thumbnail
照顧家人是一份充滿辛苦和責任的工作,本文描述了獨生女照顧老母親的不易,無論是經濟壓力、身體操勞、心靈承受,甚至被照顧者自身的難處,都成為了她的負擔。建議照顧者適時使用社會關懷資源和喘息服務,並且重視心情和心理的調適,和其他照顧者互勉互助,減輕個人負擔。
Thumbnail
身為照顧者,承擔著很大的責任和壓力,但是大部分的照顧者往往是因為心軟,捨不得父母受苦,或是禁不起別人的眼光,所以只好自己承擔了。這篇文章分享了照顧者的故事和經驗,並提出了一些應對的方法和建議。
Thumbnail
現在富裕國家的中年人,可能會變成「三明治世代」,對上,要照顧因為活得夠久最後失智的年邁父母,往下,要擔心小孩錢賺得夠不夠用,要協助他們置產、付房貸、給生活津貼。 我們常認為歐美國家就是讓成年子女獨立自主,但物價上漲、房貸利率高昇,加上許多年輕人賺錢能力遠不如父母,有資產的父母,現在歐美年輕人依
Thumbnail
老年人口的增加意味著,社會需要承擔更多的養老和醫療費用,隨著壽命的延長,老年人對醫療和護理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這將給社會福利系統帶來巨大壓力。
Thumbnail
全球高齡少子化的現象已逼近至必須面對,過往世代的社會生活方式也需要改變, 近三十年內,小家庭的情況也是一種趨勢,身為長輩的若能幸運的漸漸老化沒有其他重症,是長者與晚輩的福氣,不過相對這樣的人口也逐漸增長,甚至會超過這樣的比例。 夾在中間像是三明治一樣,上有長輩、下有晚輩要照顧的話,除非經濟無虞,
Thumbnail
「每次你來我們家,媽媽就特別開心。」「你來了之後,我們鬆一口氣,終於有了解的人了。」以上這些話,真實地發生在照顧的家庭裡。除了提供實際的照顧專業服務,照服員的來訪,對於許多長輩與家屬而言,都是默默支持的力量。
Thumbnail
1965-1980年出生的人,有三分之一還要負擔21歲以上小孩的生活?要照顧父母、也要呵護成年小孩的「三明治」壓力,打亂這些中年人的退休計畫。這是美國研究,但也很可能是台灣未來的趨勢。 這個國外稱為X世代的年齡層,如果放在台灣,也是享受到經濟起飛(小時候就有雞腿吃?),然後出社會時已經進入網路
在我的工作領域,看了非常多的長照家庭,我有時像局中人情緒陷入其中,有時又像第三者必須客觀看事情,有時更像站在至高點看人生縮影,從事個管這份工作自己的內在能量必須很強大,有信仰更佳。
Thumbnail
居家照護是什麼?與家庭托顧、日間照顧有哪些不同呢? 各種照顧模式,究竟要怎麼選擇呢?其實可以從家人的失能(或失智)程度、家庭的人力與經濟資源,甚至是生活型態做綜合評估,以下先與大家介紹居家照護、家庭托顧、日間照顧是什麼?再來評估您的家庭適合哪一種照顧方式。
  長者隨著年齡增長會經過許多生理、心理和社會發展的改變,也許要處理來長者自於年齡、健康或家庭的壓力源。以「人在情境中」觀點來看,社工人員對於老人的多面向評估應該是一個「全人」的評估,包括個人生理、心理、情緒、靈性、經濟與社會環境等層面。
Thumbnail
照顧家人是一份充滿辛苦和責任的工作,本文描述了獨生女照顧老母親的不易,無論是經濟壓力、身體操勞、心靈承受,甚至被照顧者自身的難處,都成為了她的負擔。建議照顧者適時使用社會關懷資源和喘息服務,並且重視心情和心理的調適,和其他照顧者互勉互助,減輕個人負擔。
Thumbnail
身為照顧者,承擔著很大的責任和壓力,但是大部分的照顧者往往是因為心軟,捨不得父母受苦,或是禁不起別人的眼光,所以只好自己承擔了。這篇文章分享了照顧者的故事和經驗,並提出了一些應對的方法和建議。
Thumbnail
現在富裕國家的中年人,可能會變成「三明治世代」,對上,要照顧因為活得夠久最後失智的年邁父母,往下,要擔心小孩錢賺得夠不夠用,要協助他們置產、付房貸、給生活津貼。 我們常認為歐美國家就是讓成年子女獨立自主,但物價上漲、房貸利率高昇,加上許多年輕人賺錢能力遠不如父母,有資產的父母,現在歐美年輕人依
Thumbnail
老年人口的增加意味著,社會需要承擔更多的養老和醫療費用,隨著壽命的延長,老年人對醫療和護理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這將給社會福利系統帶來巨大壓力。
Thumbnail
全球高齡少子化的現象已逼近至必須面對,過往世代的社會生活方式也需要改變, 近三十年內,小家庭的情況也是一種趨勢,身為長輩的若能幸運的漸漸老化沒有其他重症,是長者與晚輩的福氣,不過相對這樣的人口也逐漸增長,甚至會超過這樣的比例。 夾在中間像是三明治一樣,上有長輩、下有晚輩要照顧的話,除非經濟無虞,
Thumbnail
「每次你來我們家,媽媽就特別開心。」「你來了之後,我們鬆一口氣,終於有了解的人了。」以上這些話,真實地發生在照顧的家庭裡。除了提供實際的照顧專業服務,照服員的來訪,對於許多長輩與家屬而言,都是默默支持的力量。
Thumbnail
1965-1980年出生的人,有三分之一還要負擔21歲以上小孩的生活?要照顧父母、也要呵護成年小孩的「三明治」壓力,打亂這些中年人的退休計畫。這是美國研究,但也很可能是台灣未來的趨勢。 這個國外稱為X世代的年齡層,如果放在台灣,也是享受到經濟起飛(小時候就有雞腿吃?),然後出社會時已經進入網路
在我的工作領域,看了非常多的長照家庭,我有時像局中人情緒陷入其中,有時又像第三者必須客觀看事情,有時更像站在至高點看人生縮影,從事個管這份工作自己的內在能量必須很強大,有信仰更佳。
Thumbnail
居家照護是什麼?與家庭托顧、日間照顧有哪些不同呢? 各種照顧模式,究竟要怎麼選擇呢?其實可以從家人的失能(或失智)程度、家庭的人力與經濟資源,甚至是生活型態做綜合評估,以下先與大家介紹居家照護、家庭托顧、日間照顧是什麼?再來評估您的家庭適合哪一種照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