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13閱讀時間約 33 分鐘

從高中生媒體素養營,聊聊媒觀對「媒體素養」的反思

raw-image

媒體素養的定義是什麼?「媒體素養」是人應對媒體的一種能力,而當「媒體」這個概念,隨著報章雜誌、廣播電視到社群媒體,這些改變也讓「媒體素養的內涵」必須有相應調整。從台灣脈絡來看,2002年首度提出「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到2023年第二版「數位時代媒體素養教育白皮書」,就可以嗅出「從傳統媒體往數位媒體轉」的更新味道。

不過想到「數位媒體」,你會想到什麼?大概是:臉書、網路新聞、YouTube、LINE…

可是,2022年底「生成式AI」正式進入日常生活後,所謂「數位媒體」又遭遇巨變,因為我們所面對的「文本」,背後可能不再是一個「人」,而是難以形容的「機器」。那麼,「媒體素養」需要有怎樣的再更新,我們才能好好地面對「充斥機器」的媒體世界呢?

高中生已經有答案了!

這次我們從高中生對AI的憂慮出發,萃取出他們認為「重要的AI學習點」,接著先回顧「媒體素養的理論概念」,最終引入新的想像視角,試圖建構「想像AI時代媒體素養的新路徑」。

如果你有任何建議、觀點、心得想分享,歡迎留言一起交流!😎


文長,但別怕!這樣看少負擔:
找有興趣的數字標題0️⃣→看內文→延伸閱讀




焦點快報

-關於AI,高中生擔心什麼?想怎麼解決?有哪些學習知識點?


1️⃣ 先說,我們的高中生資料這樣來

媒觀在2024年8月舉辦第6屆高中生媒體素養營「善良的考驗」,希望在「AI將革新世界」的主流進步論述中,帶領高中生發揮想像力,思考看看「假如出問題了」、「生活反而變糟」等被社會忽略的議題。也就是,當我們站在分岔路口、還有餘裕做選擇的此時此刻,面對那些最不好、最棘手、最不如預期的糟糕結果,我們可以怎麼準備?

所以,這些高中生經歷了一場思想實驗——他們得先思考AI可能會被怎麼使用?這些使用如何威脅他們認為的「善良」?這些「善良」的假設及想像背後,代表著什麼樣的、他們期待的世界觀?以及,面對這些AI可能造成的「威脅」,他們可以設下哪些「防線」,來規範AI走在維護善良的路上?

最終,6組高中生分別針對「教育」、「新聞」、「影視」這三個領域進行想像,他們都試著描述AI可能造成的威脅跟問題,最終制訂出一些因應的規範。接下來,我們會綜合耙梳這些成果,最終萃取出具體的「學習知識點」。


2️⃣ 高中生,擔心哪些AI問題?

基本上,他們的擔心可以區分為5大類:「威脅人類地位」、「造成錯誤和歧視」、「有人操控卻無人負責」、「缺乏原創性的創作機器」、「對AI理解不足」。


📌威脅人類地位

AI因為產製速度比人類快,因此可能威脅到像是記者、編輯、內容創作者等的工作,最終「取代」部分工作,造成這些人面臨失業。又或者,過度仰賴AI會導致人類失去獨立思考及判斷力,缺乏應付複雜問題及挑戰的能力,所以將威脅到「人類自主性」。最終,人類因為喪失(或放棄)自主決策、產製的能力,導致威脅到「人類存在的主體性」,像是學生作業若都由AI完成,又或者影劇是由AI生成或仿製,那麼將根本挑戰原本以「人」為核心的運作模式。

另外,AI的出現也恐打破以人為核心的「倫理道德」,例如當AI可以複製亡者的形象與性格、變項地讓亡者復活,甚至持續與活著的人們有情感上的交流、持續發展新的關係,「它」算是人?還是機器?


📌造成錯誤和歧視

由於AI是基於預先訓練的模型運作,所以「訓練資料」將大大影響AI長成什麼樣子。當訓練資料無可避免會具備某種特定偏向時,例如「英文>華文」、「中國>台灣」,那麼AI可能就會呈現某種偏誤或刻板印象。事實上,在使用ChatGPT時,它處理英文問題處理的比較好、常常用簡中回覆,都是這種偏誤的具體展現;又或者,當請他描繪「恐怖主義」時,它也會隱約呈現出更多中東及伊斯蘭教的特徵,這便反映了某種刻板印象。

當這些錯誤或歧視「明顯可見」的時候,往往不太會是大問題,因為多數人都能敏銳察覺到瑕疵的存在。然而,ChatGPT這類生成式AI最註明的特徵就是「一本正經講幹話」,也就是它會把真假資訊攪和在一起、特別強調/弱化某種觀點,也就是這些錯誤或歧視是「很隱微的」,那這就是一個大問題。

例如,在新聞業它可能會提供錯誤或誤導的報導,在教育界它可能會給予學生錯誤或偏頗的評分結果,在影劇界它可能會呼應或強化某種現存的刻板印象。


📌有人操控卻無人負責

從上面的說明中,可以明確發現「AI並非價值中立的」,因為在訓練的過程中,不論有心或無意,「給它的訓練資料、訓練它的方向」的環節中,都將讓AI被建構成某種特殊的模樣。換句話說,AI往往是「被操控」的,例如社群平台的演算法雖然往往聲稱是「為用戶好」,但眾所皆知,它運作的其中一個重要目標是「把用戶留下,讓平台賺最多廣告利潤」。

然而,當AI造成嚴重錯誤、或被用來傷害社會時,誰該為它負責?這時,該負責的人往往會聲稱「AI是中立的,像把刀子,是使用者的問題」,或者辯解「AI只是個非人的機器,這只是一種技術問題,更何況技術會進步,問題就會改善」。

綜上所述,AI一方面很明確地是受特定人所操控的,但另一方面,這些特定人卻又將AI出問題的責任怪罪在機器身上。換句話說,這可能讓AI造成的社會問題成為黑數,讓受害者不知道找誰負責。


📌缺乏原創性的創作機器

當AI的能耐決定於「訓練資料」,那AI究竟是「模仿人類」的無機體?還是「站在人類肩膀上前進」的有機體?AI生成的內容,到底算不算有「原創性」?它是否可以主張「智慧」財產權?這是一個大哉問,現在你問100個人,可能得到200個答案。

但是,在這個問題還沒得到具共識的解答時,AI卻越來越有可能被當成一個「創作機器」,例如參加攝影比賽、取代真人主播和演員,甚至是代替真人歌手唱他沒唱過的歌。在這個狀態下,AI生成的內容,到底有何價值?是否具智財權?是否侵害版權?是否對人類創作造成傷害?


📌對AI理解不足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所以這是一個最根本的問題,也就是我們對「AI」的瞭解有多少,將影響我們怎麼看待上面提出的幾項憂慮。舉個例子,當過去人們不瞭解「日蝕」是什麼的時候,往往認為這是「天狗食日」、甚至覺得這是一種上天的「警示」。

回到AI的例子,如果今天我們認為「生成式AI」就是一個很會創作的機器「人」,那麼我們可能會把「他」當真人交流,甚至是猜測他的言外之意;但是,如果我們知道當前生成式AI不過只是一個很會算機率的「數學模型」,那我們大概會覺得「解讀言外之意」是一件有點愚蠢的事。


延伸閱讀: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AI可能帶來的6個社會問題|https://mediawatch.pse.is/6a4wxp


3️⃣ 高中生,想怎麼解決AI問題?

針對上述5大類擔憂,高中生們制訂了一些規範,來解決這些問題。首先,針對「威脅人類地位」方面,他們認為要「限制報導使用AI的比例」、「強化表演者對AI複製展演的知情同意權」、「國家應保障因此失業之勞工」、「強調AI只能用於制式作業(如翻譯),目標是提升效率而非取代學習」、「以實名制或浮水印方式強制標註AI使用」、「嚴格規範將已故人士之肖像使用於AI」等。

在「造成錯誤和歧視」、「有人操控卻無人負責」兩方面,高中生認為要「確保有人類為內容把關及負責」、「制訂對生成歧視內容的罰則」、「強制標示AI使用資訊」、「加強讀者的批判性思考、查證觀念及技巧的能力」、「納入第三方專家進行監督及把關」。而在「缺乏原創性的創作機器」上,他們指出「AI訓練資料應落實合法授權」、「訓練資料庫應適度公開,以供社會稽核」等。

最後是「對AI理解不足」的擔憂,高中生認為有必要設置「每週1小時的必修課」,增加學生對AI的「不同類型」、「使用技巧」、「運作原理」、「倫理規範」、「風險問題」等方面的理解,協助他們應對上述問題。


4️⃣ 所以,108課綱的「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如何因應AI問題?

台灣目前十二年國教最新「108課綱」的九大「核心素養」中,與AI最直接相關的莫過於B2的「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它的內涵是:具備善用科技、資訊與各類媒體之能力,培養相關倫理及媒體識讀的素養,俾能分析、思辨、批判人與科技、資訊及媒體之關係。

不過,畢竟「108課綱」是在2019年開始實施,所以最新的「生成式AI」議題還未能在其中被仔細討論。當ChatGPT等「生成式AI」已迅速進入教育現場,那麼在「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這項議題上,到底有什麼重要的「知識學習點」呢?我們試著從上述高中生的成果中,梳理如下:


📌技術原理:AI的種類?AI出現在哪?什麼是LLM?

從技術上而言,AI有很多更細緻的分類,例如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生成式AI、分辨式AI等等,尤其若拉出AI發展的歷史軸線來看,過去與現在的技術發展「方向」上更有巨大差異。另外,AI也需要被更明確地定義,也就是大家必須對「哪些包含AI、哪些不包含AI」有具體認知,如此大家的討論才會在同個平面。最後,當前生成式AI所仰賴的「大型語言模型LLM」技術,根本上是透過統計文字機率而運作的數學模型,這必須成為一種常識認知,才不會發生「把日蝕當天狗食日」的狀況。


📌資料驅動:資料品質如何?偏誤發生在哪?數大代表什麼?

在知道現在的生成式AI是一種「機率的數學模型」後,學生就會知道「資料」將是這類AI非常重要的原物料,因此我們要關心AI的表現,就必須先關心「訓練資料庫」到底裝了什麼、有何特徵、品質怎麼樣。不過,偏誤除了來自「資料庫」之外,其實也還來自兩個方面,第一是「訓練人員的判斷」,也就是告訴AI系統成果好壞的那個人的價值觀,將影響AI模型的發展;第二則是「使用者如何應用AI結果」,比如當老師或醫生過於依賴AI的判斷,可能就會加強其內心的偏見,最終導致誤判。

最後,所謂「大數據」呈現出來的結果,只能代表一種趨勢、一種統計上的相關性,這無法被詮釋為「絕對正確的真理」,或者作為「因果關係」的解釋,否則將落入統計學上的謬誤,甚至忽略少數卻相當關鍵的意見或訊息。


📌AI的政治性:誰能掌控?它的意識形態?用戶變成商品?

一如上述強調的,AI並不是價值中立的,它的訓練過程、設計目標、應用場域等方面,都充斥著人為的價值判斷及選擇,更何況它的背後往往是一個龐大的「私人企業」,甚至作為「國家戰略產業」。想想看:目前多數的AI公司背後是哪個國家?歐盟為何那麼快就通過「人工智慧法」?中國為何積極發展「體現社會主義價值的AI」?最近爆紅吐槽大師Monica的「中國背景」為何特別敏感?

於是,我們必須特別在意這些AI模型背後「開發者的背景」,並且試著推敲出它可能「強化或弱化的意識形態」,就如同過去我們不斷在問「媒體老闆是誰」一樣。

此外,「閱聽人商品論」的概念也依然適用,也就是雖然我們是AI的「消費者」,但同時我們也成為AI公司的「產品」,也就是我們在使用時所提供的對話、資料、批評指教等,都將成為AI壯大的重要原料,而且我們不斷被監控著。


📌哲學:我是誰?我的多重宇宙?什麼是信任、情感和愛?

最後,AI作為「人工的智慧」,它終究被期待成為一個「仿真的人」,因此AI之所以引發特別多關注的根本理由,在於它可能不再只是「機器」而是一個「類人」。換句話說,AI將迫使我們不得不思考「人活著的意義」。

於是,在思考「AI取代人類」、「AI威脅人類自主及主體性」、「AI打破倫理道德」等問題時,其實都會變成一道道哲學上的提問。包括:我存在的意義?我是否會在不同維度、以不同的形象活著?我跟AI之間的「信任、情感、愛」可能嗎?可以嗎?如何發生?




解讀焦點

-如何定義「媒體素養」?「歷史流變」為何?台灣有什麼困境?一次告訴你!


1️⃣ 關於「媒體素養」的定義和內涵,你有頭緒嗎?

首先關於「素養」的概念,已故政大傳院退休教授吳翠珍耙梳諸多文獻指出,素養是

「一種『有知』的狀態,即對某領域的了解程度或技能的精通熟練,也是對知識組織、累積、貯存與使用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素養並非「普同及自然天成」、「價值中立」的,它反而具備高度社會與文化的在地性格、是歷史的產物;而且,素養還是一種「論域」,也就是它具有權力鬥爭的性格,所以它的內涵及社會意義是特定情境時空的限定品,並非千古不變的真理。

素養的英文是「Literacy」,原意是識「字」,但隨著人類社會發展,素養也開始處理語言文字之外的內容,像是電視、電影等「傳播媒體」文本,因此「媒體素養」的概念便油然而生。而「媒體素養」之所以重要,有幾個原因:第一,當今我們處在無處不媒體的「媒體導向的資訊社會」中,例如電視、廣告、影劇、網路社群等;第二,媒介化的資訊充斥著意識形態,影響著我們的認知、喜好、價值觀等;第三,存在不平等關係,例如內容生產者vs消費者、社群平台vs用戶;第四,以新聞為主的媒體擔綱民主社會運作的重要角色。

不過,電視、電影、劇場、網路都可以是「媒體」,而且它們在形式與技術上都有不小差異,為什麼要通稱是「媒體素養」?吳翠珍認為,這些不同的媒介仍共享著相似的結構、慣例、成規、閱聽模式等媒體特質與功能,所以「媒體素養的核心概念應該是跨媒體形式的」,若要個別建立「電視素養」、「電腦素養」等概念,他認為是緣木求魚。

舉例來說,雖然不同傳播媒介會存在差異,像是「傳統廣播電視」跟「網路串流影音」,它們在技術或規模上都差異甚大,但是它們傳播的「影劇」終究都會有諸如「文化霸權」的議題可以討論。又如,生成式AI雖然是一項新科技,但它終究是透過新聞、社群媒體等傳統意義上的「媒體」進行傳播。因此,「媒體素養」應該一直都是我們面對所在意的媒體問題的核心能力,只是它的內涵會隨著媒介科技的變遷而持續調整。

簡單來說,「媒體素養」是「時下這個社會」認為人們在面對「媒體文本」時所應具備的一種「能力」。

然而,這項能力並不是如數學公式一般屬「理性知識」,反而是強調每個人在「行動中認識」的「實用知識」。換句話說,媒體素養教育強調的是「蘇格拉底式提問」:老師要引導學生在面對媒體現象時,持續探問表象背後的道理及意義,而每個人在這個「辯證過程」的經驗中,就在學習媒體素養。因為,未來在媒體行動中,將能主動萌生反思,甚至是更後設的反思該行動。

吳翠珍也指出「媒體素養的五大面向」,包括媒介文本、媒介再現、閱聽人、媒體組織、媒體近用。詳細請看附圖。


2️⃣ 來看看「媒體素養教育」概念在英美的歷史流變

基本上,「英國」常常被視為媒體素養教育的發源地,不僅有更完整的歷史脈絡,其強大的公共媒體制度更是媒體素養教育的重要根基。不過,「美國」卻也經常是一個重要的參考對象。

賴祥蔚曾盤點美國的媒體素養教育流變,雖然早在1930年代就有「威斯康辛更優廣播協會」成立,致力於提升受眾對廣播節目的認知、批判性評估與鑑賞,但一直到1970年代才有第一批課程被引入學校。美國政府雖在1978年開始推動媒體素養,但卻在4年後告終;一直到1992年才發起「媒體素養菁英會議」並發表報告,在1990年代媒體素養才紛紛被納入各州正規教育中。而1990年代晚期,幾份重要的學術期刊也陸續推出「媒體素養專刊」。

至於「英國」媒體素養教育的流變,吳翠珍引用Len Masterman在1985年的歸納,大致分為四個時期:


📌1930-1960發韌期:免疫式、家父長式的保護主義

這時會區分文化的高低,所謂「高文化」就是傳統由菁英主宰的品味,通常是比較細水長流的,像是莫札特的古典音樂;而「低文化」則是通俗的、大量的、流行的大眾文化,像是流行音樂。所以,這個時期的教育目標是培養閱聽眾「分辨品味的能力」,而且受到「古典制約反映理論」的影響,相信帶領閱聽眾多加接觸高文化內容、不斷檢討低文化內容,最終他們就會選擇高文化內容、而不會沉淪於低文化內容中。

事實上,這種免疫式的、家父長式的媒體教育深深影響全球社會近30年,台灣直到2020年都還有學者提醒並強調「避免再度落入保護主義式的媒體素養」,顯見影響之深遠。


📌1960-1970挑菁去蕪期:流行文化運動

一改上述否定流行文化的論調,1960年代開始出現「流行文化運動」,正視大眾媒體和流行文化是生活及文化實踐的一部分。不過,此時的保護主義色彩仍然很重,也就是媒體教育的重點還是放在「品味區辨」上,希望閱聽人能不斷區分「好/壞」電影、電視、報紙等媒體。然而,由於區分好壞是一種價值判斷,在「缺乏理論依據」的狀況下,「誰的標準才是標準」就成為一個嚴重的根本問題。

此外,要做價值判斷也還遇到兩個困境:第一,大多品味區辨的單位都是「一個文本」,但是文本往往與產製者及社會文化等「結構、制度面」密切相關,導致分析會過於單薄。第二,文本並非無機的,它的價值反而在閱聽眾「詮釋」的過程中,與社會、文化、制度互動之後才成立,因此它的樣貌複雜多元、並非「永恆價值」或「絕對真理」,與學校場域的教學模式有所扞格。


📌1970-1980:理論取向期

為了解決上述無理論依據的問題,這個時期開始引用符號學、意識形態分析、批判學派等理論,開始針對媒體再現、媒體的社會建構角色、流行文化與資本主義等議題分析。具體來說,這時會分析廣告文本,探究它再製何種社會潛藏的刻板印象,或者灌輸資本主義的「消費」思維;也可能會分析電影或小說,探討它如何塑造人們對性別的想像。

簡單來說,這個時期大家意識到「人的媒體行為就是一種文化實踐」,開始正視媒體作為「建構社會共識」的工具,而文化產品背後往往潛藏著資本主義的思維,所以希望帶領大家「破除」媒體欲建構的「虛假意識」。

必須強調,所謂「批判」並不等於「批評或不認同」,即便我們很認同一件事,我們還是能做出批判。也就是說,「批判」比較像是用找麻煩、鑽牛角尖、追根究底的方式,不斷探問所有可能潛藏的問題,以對抗「無意識、偏見、權威」的情況。


📌1980至今:閱聽人主體性

準確來說,「至今」應該只限於吳翠珍書寫的2004年當下。他指出,當媒體素養教育有了理論支撐後,開始有了比較宏觀的發展,尤其受惠於這些理論,此時大家開始強調閱聽人所握有的詮釋權、在意閱聽人的經驗及觀點,同時也強調閱聽人的近用權,教育目標開始從「讀者」往「作者」轉。此外,這個時期媒體素養教育也開始強化「多元文化主義」的觀點。


3️⃣ 嗯…那台灣呢?

如同上述所說「素養是一種論域,具有權力鬥爭的性格」,換句話說,媒體素養既然是一種特定情境時空下的限定品,我們就試著從回顧台灣從2000-2024年之間媒體環境變化開始,耙梳出「媒體素養教育論述流變」的輪廓,找找看哪些是明顯強勢的主宰論述。必須再次強調,以下內容是從媒觀推動媒體素養的第一人稱視角出發,分享我們對各時期較強勢論述的觀察。


📌1990s:檢視媒體產權與適格性

1988年解嚴後,台灣媒體產業面臨「政治解管制、商業接手」的態勢,於是1990年代開始台灣商業電視台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而且開始出現「集團化」的現象,也就是同個企業集團可能同時掌握多個電視頻道(水平壟斷),甚至掌握有線電視系統商、來決定哪些頻道可以上架(垂直壟斷)。也就是說,即便表面上台灣的電視產業出現百花齊放的熱鬧場面,但實質上,言論市場仍然是相當單調的。更不用說,這些集團背後可能潛藏著「外資勢力」或「政治勢力」,對言論市場的多元性帶來更大威脅。

在上述背景下,台灣社會從守護民主自由而多元的價值出發,特別在意「言論自由」、以及隨之而來的「新聞自由及倫理」這些議題,強調媒體應該作為社會大眾重要的公共討論空間,應該保持多元、為公共服務的特性,作為民主社會重要的監督力量,而這也是「第四權理論」的內涵。具體而言,在媒體素養上會特別強調:對媒體產權的認識,要找出可能干涉及介入內容產製的「媒體老闆到底是誰」;瞭解媒體總是刻意「再現」某些真實;閱聽人既是消費者,也是被賣給廣告主的商品等。


📌2000s:兒少權 vs 腥羶色與小報化

《蘋果日報》在2003年進入台灣後,其狗仔、聳動、腥羶色的新聞風格引來諸多批看出電視新聞台為何做出評,同時它也大幅改變台灣新聞媒體的生態,讓大家不得不來點「蘋果化」。面對蘋果日報造成的問題,台灣社會開始以「保護兒少」為由切入監督媒體,像是2010年就有人懸掛「拒閱蘋果爛報,救救青少年」的布條。又如在2011年修正的《兒少權法》也增定「新聞報導應新增自律機制,避免侵害基本兒少人權」後,民間也發起「兒少新聞妙捕手」的行動,加強社會對媒體報導的監督;甚至舉辦「金芭樂獎」,找出兒少新聞品質不佳的報紙,而蘋果日報多次「連霸」。最後,2014年台灣將「兒童權力公約」國內法化,當中更直接揭示國家有義務提供兒少優質的媒體環境。簡單來說,這個時期大家往往以「兒少權益及福祉」作為媒體素養的思考及著力點。


📌2010s:「使用者生產內容UGC」、「公民新聞學」與「不實訊息」

2009年臉書遊戲「開心農場」在台灣爆紅,讓「社群媒體」成為每個人的日常,而又隨著2014年4G網路開臺、智慧手機普及,人人既是傳播內容「消費者」也是「生產者」的「產消者(Prosumer)時代已經來臨。事實上,公視早在2007年就成立「PeoPo公民新聞網」一直營運到今天,不僅提供平台讓所有「公民」也能化身成「記者」,更透過培育系統,來幫助「閱聽人」透過網路輕易成為「生產者」。

同樣的,如今所謂「綜藝節目」也不再只有大企業能製播,就連小小的一人工作室都能在YouTube上得到百萬觀眾;所謂「成名」不再只能靠選秀節目,搞不好發個文、開地球,你就能成為網紅。也就是說,過去那種只在意「識讀」的媒體素養已經不夠了;以及,過去只在意規模化的傳播情境已經不敷使用了,因為現在「日常生活的一舉一動」都是媒體行動的一部分,這些行動甚至是非實體的、模擬的;更重要的是,「即時」也讓傳播環境的運作方式完全不同,例如過去報紙一定是新聞寫好才發出,但現在網路媒體可以先發標題+幾句話,隨後再慢慢補充、甚至修改。

最後,當使用者生產內容興盛,除了讓多元內容得以百花齊放外,也帶來「不實資訊」的威脅,像是「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就是在2018年成立,至今持續產出各式各樣查核報告。其他的著名案例比如,2016年「劍橋分析事件」濫用從臉書蒐集到的使用者資訊,將其用於政治廣告投放,成為幫助川普當選的一個可能助力;又如,台灣2018年的「衛生紙之亂」,也是導因於廠商刻意誤導、媒體錯誤報導,造成社會流傳衛生紙將大漲的錯誤訊息,以致出現無謂的搶購衛生紙亂象。


📌2020s:演算法、人工智慧、資料庫

同樣隨著網路的興起,全球化進入另一個階段,像是我們所接觸科技平台、所接觸的媒體內容可能都來自外國,而與你同享某種流行文化的同儕,也並不在你實體的生活圈。換句話說,我們所身處的媒體環境範圍更大,而且既更融合也更分裂,像是你可以跟韓國人一起追星,但你可能卻跟隔壁鄰居的媒體經驗完全沒有交集。除此之外,這波科技變遷對媒體環境的改變,還有人工智慧的加入,導致所謂媒體內容的背後,不一定只有「人」、可能還有「機器」的加入,甚至完全都是機器的傑作。例如,我們能看到哪些貼文,不只掌握在那些「發文者」手上,還掌握在中介其中的「演算法」;甚至,現在許多貼文或許根本就是AI自動生成。

總而言之,不論是2007年誕生第一支iPhone、2009年開心農場席捲全臺、2014年4G開臺、2022年ChatGPT普及化,不容忽視的是,科技變遷對媒體環境帶來的重大改變,也改變我們思考媒體素養的方式,包括:媒體是什麼?有哪些媒體使用的必備知能?我們應該在意哪些媒體問題?這也正是台灣為何在2002年首度提出「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後,在2023年要提出「數位時代」媒體素養教育白皮書的原因。


4️⃣ 台灣媒體素養教育,遇到什麼問題?

首先第一個問題就是「國家缺乏整體性政策思維」,提供媒體素養教育一貫的支持系統。林玉鵬、陳炳宏、王維菁就指出,2002年的媒體素養教育「委員會」或「研究小組」都沒有持續運作,直到2019才又成立「推動會」;此外,其他如「提升資訊素養」的項目雖與媒體素養有關,但政府卻未能有效與媒體素養政策整合;另外,不論是高等教育或社會教育都一直沒有得到相應的資源,導致媒體素養教育無法持續。因此,他們建議「各政府部門需通力合作」、「建立強大且能持續的媒體素養教育網絡」。

第二個問題則是「對『批判』媒體素養的誤解」,一如前面提到「批判不等於批評或不認同」,然而台灣社會長期將「批判媒體」等同於「責難媒體」甚至是「否定媒體」,最終導致「不信任媒體」的結果,像是在2024年英國牛津大學數位新聞報告中,台灣的媒體信任度只有33%、在47個國家排名第33。

最後一個問題是「媒體素養缺乏堅實的理論依據」,如同傳播學者吳翠珍曾耙梳台灣媒體素養的相關文獻後發現,絕大多數的文獻對媒體素養的內涵與實踐都採取「不明可喻」的立場,也就缺乏深入的探討;而賴祥蔚也指出,即便是教育部的「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當中也僅用數十字帶過媒體素養的理論基礎,而且竟未處理攸關媒體議題的「言論自由」。

不過2023年教育部提出的第二版「媒體素養白皮書」,雖然已經提供了一個公私部門得以共同協力的架構,但是社會各界對於「什麼是媒體素養」都仍有各自不同的論述及想像,這仍是必須正視的現實狀況——

我們都很有默契地疾呼「媒體素養教育很重要!」,但是大家卻往四面八方各自跑去,儼然像是鳥獸散一般。

也許台灣的當務之急,正是具體深化「媒體素養」的理論概念,讓社會中的不同角色,都能有一個明確、齊一的理解、以致於知道該如何往相同的方向前進。此外,英國或美國經驗雖然有其參考價值,但更重要的是,台灣從解嚴至今不超過40年,台灣電視媒體也只有短短60幾年的發展歷史,不僅要面臨科技的快速變革,「資訊戰」更是我們當前的迫切威脅,因此這個「在地脈絡的特殊性」,應該被特別加以考量。




洞悉未來

-當「機器」也成為媒體世界的主角,我們需要「新的觀看視角」!


1️⃣ 為什麼媒體素養需要「新的觀看視角」?

媒體素養在意的是「人」與「媒體文本」之間的關係,也就是人們在與報章雜誌、廣播電視、電影戲劇、短影片等文本互動時,他如何接收背後的資訊、進而如何影響其認知和行動。不過,媒體(media)一詞源自Medium,本意其實是「中介」的意思,所以精準地說,媒體素養或許可以被想像成:一個人,如何透過所謂「媒體」的中介物,與其他人互動的能力。

但這也不太正確,因為現在生產文本的人,不一定是「人」、反而可能有「機器」的參與。想想看,你在臉書上看到A貼文而不是B貼文,是B朋友故意不讓你看到、還是「演算法」認為A朋友跟你比較好?又或者,當你今天看一篇流露真情的影評推薦後決定要去看那部電影,後來才發現這根本是AI生成的,那麼你的感動還值得嗎?

換句話說,這些例子都凸顯出當代的「媒體文本」與過去出現極大差異,也就是非人的「機器」涉入的程度越來越多,甚至可能是完全出自機器之手,那麼這個時候,傳統以人為中心的思維就面臨挑戰,我們必須將「機器」也納入範疇考量。

於是所謂「新的觀看視角」,其實是引入曹家榮老師對「後俗民方法學」的想像,也就是結合人機互動、組裝理論、行動者網路等理論的思考模式。以下,我們將借用這個新視角,來重新認識「媒體素養」這個概念。


2️⃣ 新的觀看視角:重點不在打開「黑箱」,而是「理解」黑箱

首先,我們先來解構一下「平常我們與他人互動」的過程。基本上,我們內心都早已有一些「常識知識」,像是買飲料講「微微」、店員就知道是指糖跟冰的量,這些是集體社會共享的背景期待、形塑出我們的自然態度。接著,與他人互動時,當這些常識知識是齊平的,那我們便能順利互動下去;但是,當這之間存有落差,比方說「紅茶拿鐵」到底是紅茶牛奶還是咖啡牛奶,那麼這時互動會碰到阻礙、需要一些溝通,而這個「協商」過程最後會回頭調整我們的常識知識。

於是,當如今媒體文本的背後,有越來越多「機器」出現時,例如社群演算法、ChatGPT等,那我們在面對互動過程產生的「常識知識落差」時,就必須與這些科技物進行協商。不過,傳統「人類中心」的視角會認為,機器是被動的客體、中立的工具,因此實際上過去我們經常忽視「機器」的存在。然而,「新物質主義」的視角強調,機器一直都依循著人為設定的情境運作,使用者是依循機器所依循著的那條路徑,跟科技物不斷協商、通力合作。

簡單來說,在AI興起的此刻,我們不得不重視「科技物」的存在,因為機器是我們日常互動的重要夥伴,它深深影響我們的各個決策、也隨之造成一些問題。

不過,就算我們開始重視機器的存在,仍然不夠。因為我們過去常常會認為,機器這個「黑盒子」是早就擺在那邊、不會變動,只等著我們走過去把它打開的,於是我們努力想「打開黑箱」。然而,「行動者網絡」理論認為,我們身處在一個網絡中,人、機都可以是節點,而且每個節點之間的關係都是「異質的」,也就是說,不同人、不同次、不同情境面對同一個機器,所「拼裝」或「組裝」出的關係都不一樣。

換句話說,「打開黑箱」是不可行的,因為黑箱是活的、它會不斷變動。

這時,我們換個角度,既然每次連結的關係都不同,那重點就不只在瞭解「端點兩端(人或機)」的本質,而是「對關係的理解」,也就是試圖探究我們在與機器的「協商過程」中發生什麼事——去探究拼裝或組裝的「過程」,才是最重要的。

舉個例子,以「人類中心」的視角思考使用臉書的經驗,我們會忽略「演算法」對我們能看到什麼、沒看到什麼的干預,認為這只是因為「我」喜歡或不喜歡什麼東西;而「新物質主義」告訴我們「演算法居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而我們更可能透過刻意點擊某貼文的方式「跟演算法互動」,進而讓演算法能夠更依我們的想像運作。

為了對演算法有更好的理解,過去「打開黑箱」的思維告訴我們,應該要試著搞懂它的運作原理、可能問題、技術限制等;但是,「行動者網絡」指出「關係的異質性」,也就是每一個人、每一次、每個情境都會「拼裝或組裝」出不同的關係,所以打開黑箱並不可行,重點應該是理解「拼裝或組裝關係發生的過程」,從中探究自己抱持哪些常識知識、受到哪些(科技物的)「力」影響、最終做出何種協商。

總歸一句,從世新社發所曹家榮老師提供的新視角,重新觀看越來越多「機器」涉入的媒體文本世界,我們會發現除了看見節點上「科技物」不容忽視的重量之外,更重要的是:在每次關係組裝的過程中,人們應持續探知自己的所思所想及行動過程。

延伸閱讀:
曹家榮》演算生活的重組與解明:後人類處境中的俗民方法學|https://mediawatch.pse.is/6e72y4


3️⃣ 簡單來說,當代的「媒體素養」可能該長成怎樣?

2002年台灣提出「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而隨著網路匯流及社群媒體興起後,2023年提出更新版的「數位時代媒體素養教育白皮書」,這之中會有一些「知識學習點」的調整,例如增加對數位平台帶來「使用者生產內容UGC」、「數位足跡與演算法」等新現象的學習;又或者,面對生成式AI的崛起,對「AI原理」有基本認識也是非常關鍵的知識學習內容,例如了解大型語言模型「實際上是統計模型,而非有意識地表達」與否,將大大影響使用者如何看待和使用ChatGPT。

不過,上述提出的「新視角」,卻也會帶給我們其他思考媒體素養的啟發,例如不論媒體文本背後的技術怎麼改變,白皮書指出「批判性思考是核心能力」都不會改變。

具體來說,借用這個新視角來思考「批判性思考」,其實就是先釐清我們身處的這個「網絡」長什麼模樣,然後不斷反思,每一個關係的組裝究竟如何發生、為何這樣發生、對我有何影響等等問題。而這個反思所追求的目標,其實架構在我們作為一個公民,如何以「知情、負責、利他」的態度,回應我們所每日身處的「公共生活」。

總之,面對時下社會提出各式各樣的「素養」,例如資訊素養、數位素養、AI素養等等,我們認同因應不同科技物或情境,可能會有不同的知識學習點,例如「資訊安全」、「判讀網路錯假資訊」、「AI原理」等;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科技物的黑箱」恐怕永遠沒有被打開的一天。因此,以上述的知識學習點為基礎,更進一步,或許「媒體素養」更在意的是,培養人如何解構、反思與科技物(媒介物)互動關係的能力,這屬於更高維度、難以明言、強調反身性詮釋(每個人自我反思的歷程)的能力。


延伸閱讀:
教育部》2023數位時代媒體素養教育白皮書|https://mediawatch.pse.is/6e7gwf



支持我們🥰

⭐ 和我們一起塑造「更好的媒體,更好的社會」⭐

如果你喜歡這個專題,歡迎 單筆 或 定期定額 贊助我們 這將能支持媒觀持續關心並投入媒體環境監督觀察、兒少閱聽權益、關注新聞自由等工作,謝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

》關於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https://www.mediawatch.org.tw/about

》透過 媒觀官網 支持我們 💰

》歡迎在 Facebook  Instagram 上追蹤我們 👍


參考資料

1.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2024)/第六屆媒體素養營「善良的考驗」營隊簡章|https://mediawatch.pse.is/6cvqph
2.科技大觀園(2023)/「生成式 AI」和「分辨式 AI」有哪裡不一樣?|https://mediawatch.pse.is/6cxfta
3.中央社(2024)/中國審查AI大型語言模型 要求體現社會主義價值|https://mediawatch.pse.is/6cxfv7
4.聯合新聞網(2024)IG「吐槽大師」瘋傳 背後是大陸AI企業出海潮|https://mediawatch.pse.is/6cxfw7
5.Miltiadis D. Lytras(2023)/The Application of AutoML Techniques in Diabetes Diagnosis: Current Approaches, Performance, and Future Directions|https://mediawatch.pse.is/6cxg2y
6.Wikipedia(2024)/「History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條目|https://mediawatch.pse.is/6cxg8l
7.蔡清田(2021)108新課程綱要核心素養的「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https://mediawatch.pse.is/6cxg9s
8.科技大觀園(2015)/天狗食日怎麼辦?日食的古老傳說與科學解析|https://mediawatch.pse.is/6cxgbp
9.吳翠珍(2004)/媒體素養與媒體教育的流變與思辨|https://bookstw.link/6dql7a
10.林玉鵬、陳炳宏、王維菁(2020)/數位網路時代下媒體素養教育政策再思考|https://mediawatch.pse.is/6dqlan
11.賴祥蔚(2007)/媒體素養與言論自由的辯證|https://mediawatch.pse.is/6dqlfh
12.Wikipedia(2024)/「批判理論」條目|https://mediawatch.pse.is/6dqlj9
13.Wikipedia(2024)/「批判」條目|https://mediawatch.pse.is/6dqlkx
14.Wikipedia(2024)/「台灣電視史」條目|https://mediawatch.pse.is/6dqlp6
15.兒童少年權益網(2014)/兒童權利公約於台灣國內法化過程|https://mediawatch.pse.is/6dqlsf
16.Wikipedia(2024)/「蘋果日報(台灣)」條目|https://mediawatch.pse.is/6dqlwn
17.兒少新聞妙捕手(2024)/我們的故事|https://mediawatch.pse.is/6dqm25
18.iThome(2014)/跟上腳步,臺灣4G行動網路正式啟航|https://mediawatch.pse.is/6dqm5y
19.曹家榮(2024)/演算生活的重組與解明:後人類處境中的俗民方法學|https://mediawatch.pse.is/6dqwr9
20.教育部(2023)/數位時代媒體素養教育白皮書|https://mediawatch.pse.is/6e7gwf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