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8|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打造第二大腦》的心得

筆者閱讀這本書的契機來自於參加《書店老闆》第三季讀書會,特別是第三場讀書會的講師所演講的主題。數位筆記法對筆者而言是一種較少使用的技術,這並非因為該技術不好,而是筆者在工作中主要使用線上 Word。聽完讀書會後,筆者對數位筆記軟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發現「筆記」與我們小時候所接觸的畫重點有很大不同。當時的筆記主要是為了應付考試,幫助自己記住考題的答案。然而,當講師在課堂上詢問學員時,發現大多數人對於過去考過的內容基本上已經遺忘,即使還記得的,可能也不到10%。

raw-image

在前往田野調查時,我過去一直使用紙本筆記,但聽完這堂課後,我覺得或許可以嘗試數位筆記本。透過手機進行同步紀錄,回到辦公室時,整理資料的速度可能會更快。此外,這堂課也讓我思考到「3×5=15」這樣的運算,我們可以很快在腦中算出來,但像「178×23」這種較複雜的運算則需要使用計算機來輔助。這個概念也許和數位筆記的功能類似,它能幫助我們突破實體筆記本的限制,提升教學或報告的效率。

策展人的心態

以前在美術館工作時,我常常需要思考展覽的布展方式。如果是參與大地藝術季,則要考慮使用哪些素材。現在,當我將這些經驗帶入課程時,需要思考預計展出的地點以及所使用的素材。因此,當我們前往場域時,更像是進入「發散模式」;而當轉化為展覽時,則需要運用「收斂能力」。這與筆記撰寫過程類似:筆記階段比較像是發散,培養我們的創造力,這時期往往充滿無序。然而,當我們寫文章時,就需要具備邏輯性,讓他人能夠理解。

那究竟怎麼樣可以培養發散的能力?筆者認為,或許是在發呆的時候。筆者會在開會與開會之間,或是剛睡醒時,處於自己的發散狀態。以前在金瓜石常常下雨,所以下雨天有助於我的創作,尤其是在將龐大資料逐漸萃取出自己的論點時,這應該是最困難的部分。

在表達上,對我來說其實很困難。從小到大,我在面對眾多人群時確實會緊張。所以在擔任老師時,我向許多前輩學習他們減緩壓力的方法。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位老師說,我們在報告時,盡量不要讓自己立正筆直的樣子,而要用放鬆的姿態,一手抓住麥克風,另一手作為肢體表達,這樣可以減緩自己的緊張。

此外,平時資料的累積也很重要。透過撰寫文章,以及舉辦讀書會等活動,讓自己把論點透過簡報說出來。隨著每年逐步的累積,其實也是一種減緩自己緊張的方式。以我為例,今年進入了第二學期,上學期教了 6 學分,這次有 4 學分的兩門新課,還有 2 學分延續上學期的課程。不過,其實兩者都是沿用過去自己所撰寫的文章或報告資料重新整理出來。無論是新課還是舊課,規劃好新學期的「遊戲規則」很重要。此外,還要思考學習對象的科系,調整上課的內容。期待這學期的課程能夠更為順利。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