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1|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從學習者邁向教育者的這條路#2|迥異的學習環境,帶來截然不同的轉變

小學階段,我歷經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學習環境與模式。因為當年台灣還沒有蒙特梭利小學的教育環境可以延續,因此一到四年級期間,我就讀的是傳統體制的小學,每天在意的事情不是「什麼時候下課?」就是「什麼時候考試?」。直到四年級上學期在準備期末考時,我看著眼前的練習卷,突然心想:「這樣為了考試而讀書,把這些東西硬塞進腦袋,考完試就漸漸忘記,直到下一次考試將至,再把這些東西重新讀一遍,到底有什麼意義?」這是我第一次開始思考傳統體制教育中考試的目的與意義,但沒過多久就因為接踵而來頻繁的學科課業學習壓力,而打消了繼續深入探究的念頭。


猶記四年級上學期的最後一天,班導發下了每個人的學期成績單,而她在評語的最後寫道:「如果你能多多閱讀各類的課外書籍,一定可以更上一層樓!」這句話可謂切實的點出了我在傳統體制小學四年來的學習上,最需要進步與加強的地方。小學四年級以前的我,除了會依照進度研讀學科課本外,完全對課外書的閱讀提不起勁,從來沒有完整閱讀完一本書,就算學校設有圖書館,開放學生自由借閱書籍,但很多時候我都只是走馬看花,把圖書館當成散步的公園,不曾願意拾起架上的任何一本書,也就更談不上能感受到閱讀的樂趣與文字的奧妙。


後來,隨著實驗教育三法的通過,經過不斷與爸媽的溝通討論,以及辦學園長的強烈邀請下,我從五年級開始揮別了傳統體制制式的教學模式,轉學到蒙特梭利實驗教育機構就讀,而不同的學習環境和迥異的教學方式,也開啟了嶄新的生命風貌。特別是在教學的理念與目標上,有別於傳統體制標準化的工廠教學模式,讓所有學生都必須依照相同的進度學習,難以顧及每位孩子的個別需求。而蒙特梭利教育是一個以孩子為中心的教育,教室中的成人會透過觀察,依照每位學生的個別需求,給予引導。


「閱讀興趣的培養」是我在蒙特梭利老師的幫助之下,進步最大的一個部分。小學五年級至六年級期間,老師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細心的引導與陪伴我閱讀完人生中第一本課外書—《魯賓遜漂流記》。儘管我在閱讀的過程跌宕起伏,多次萌生想放棄的念頭,但老師卻不斷想方設法的幫助我提升閱讀的興趣,甚至邀請我與其他幾位同樣有閱讀《魯賓遜漂流記》的同學約定,當我們都看完書以後,可以安排一個野營活動,實際到戶外體驗漂流的生活,感受閱讀的樂趣所在。這樣的學習方式,是我在傳統體制小學未曾經歷過的,而它帶給我的不再只是知識的充實,反而更像是一次又一次重新認識學習方式與意義的過程。


野營時去溪邊釣魚


綜觀兩年的蒙特梭利小學生涯,「混齡的學習環境」與「自由選擇工作」是我從中感觸最深的兩項改變。因為在這樣的條件下,我不再只和同年紀的同學相處,更多的時候,反而會因著各自的需求、興趣和能力,選擇一起工作與學習的對象,並練習為自己的學習負責,規劃工作內容和進度,因此培養敏銳的觀察力,了解周遭的人事物,練習與不同年齡層的人溝通和討論,學習與人互助合作。


而這些種種經驗的積累,更讓我對於「學習」有了別開生面的見解,發現原來學習還有分成「被動」和「主動」,以前的我在體制內接受的就是被動的學習,如今當我學會主動的學習之後,深切的體悟學習的樂趣,而關於「學習真正的意義是什麼?」、「究竟學習是為了考高分,還是學會如何學習?」這些問題我也一一在透過每天日常的工作當中,體會到了一套屬於我自己的觀點,也為我對教育的興趣與熱忱,埋下了至關重要的伏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高中自學生聊教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