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讀導演溫德斯的書,他在一個訪談裡被訪問到有什麼建議想給學電影的年輕學生?
他說,要多去思索自己覺察的東西,並寫下來,同時不要單單為自己留存這些文字,要發表,這個過程他覺得比任何電影學校學的東西還重要。而最後他說:「要盡量豐富自己的生活:思索發想、書寫、拍照、到世界各地旅行、跟別人互動、喝咖啡…。」
讀到最後一句,我邊讀邊笑,太贊成這一段話了。生活是養分,進入生活就是進入專業。描述生活的電影,和人就有一份親近。要知道電影專業的對象並不是電影,而是人;心理治療也一樣,對象也不是諮商理論和技術,而是某一刻想和你對話的人,那個從生活裡暫時走出來和你對話後渴望能回到生活的人。
所以到各地旅行、跟別人互動、喝咖啡、拍照、思考、發想、書寫….,可能可以放得比閱讀哲學、心理學、電影理論更前面一點。溫德斯說:「真實的生活只存在真實的生活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