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愛人便是仁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廿字真言的組成雖是空前,本質並非獨創,而是融合五教精神的舊瓶新裝。開頭的「忠恕」兩字,但凡對《論語》稍有涉獵,大抵不難嗅出其中的儒家意味。不僅忠恕如此,自「忠」以迄「信」字,乃至廿字其餘的幾個字,幾乎都貼著大大的儒家標記。

攝影師:the name is karupu: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1114112/

攝影師:the name is karupu: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1114112/


果不其然,《廿字真經》在鋪排廿字時,很快便點出「配之儒德,各得其仁」──忠、恕以降種種條目,不僅是儒家崇奉的美「德」,也是「仁」的闡發與示現。

儒學即仁學,大抵算是基本的文化常識。即使刻意忽略最古老的《詩》、《書》,光從時代較晚的孔子算起,也有兩千五百年的歷史。源遠流長的正面意義,等同歷史悠久,身價自然不凡。可就現實來看,源既遠,流既長,必然摻和不少雜質,難保原初的清淨本色。兩千多年的雜染,遂使「仁」逐漸脫離本來面目,戴上假仁假義的假面。

究其實,惹人厭憎的是假仁;一旦弄清仁的真面目,相信不會有人對仁心生反感。歸屬學術的儒家重仁,宗教屬性極強的天帝教依然重仁,《教綱》直指天帝教的教旨就在「體天心之仁」。

敢問「仁」是什麼?

我們且把宋明理學對「仁」那一大套學究式的解釋拋開,儒學宗主孔子對「仁」有最為素樸的解答:愛人。

孔門濟濟多才,年輕一輩的樊遲顯然是悟性較差的。孔子似乎特別疼惜這個年輕人,經常帶在身邊,時不時點撥一下。有一次樊遲問老師,老師這麼看重仁,同學與當代賢哲也常就此向老師請教,但「仁」的定義究竟是什麼呢?老師在不同時間,面對不同對象,給出的答案好像都不大一樣,弟子始終無法掌握確切的答案。

面對這個秉性忠厚,可資質駑鈍的弟子,孔子給了一個極其親切,卻又極其貼切的答案:愛人。

仁就是愛人,由衷的愛人。不必訴諸高蹈的理論,就只是簡簡單單,誠誠懇懇地愛人。

生而為人,必有愛人的本能與潛質。這種本能或潛質,原是天地所賦,是人性本有。儒家稱為「明德」,佛教稱作「佛性」,天人教主在《平等真經》說是「儿中仁」。

一切生命自有天賦的「仁」,稱之為「靈根」、「善性」亦無不可,只是或隱或顯,程度不一而已。源於中原古音的閩南語把蛋黃念作「卵仁」,反映的是古人通透的智慧。從寂靜無聲的卵到小雞破殼而出,成就活活潑潑的新生命,正是「仁」的發用。不僅動物如此,植物的果實同樣有仁,從小小的果仁生發成參天的大樹。而人,憑藉天性之仁,愛人一旦成為天道的落實,人間的現實,便是眾人仰望的「大人」。

愛人只是清淨本性的發顯。

如此說法,似乎又過於高蹈。上溯孔子心儀的政治家子產的說法,「人之愛人,求利之也。」如果我們真心愛一個人,具體的操作不難推知,當是基於愛人之心,因此想方設法利益對方、迴護對方。

一旦偏離仁即愛人因而利人的本來設定,悖離人性、扼殺人性的禮教,只能視作歷史發展不可避免的流弊,絕不能以本源視之。話說回來,歷史發展只是流弊的因由之一,任何一種思想的奧義,原須極高的智慧才能盡得其中三昧;莫說後世,即便在孔子駐世的時代,錯解就已經不可避免地發生。

魯哀公算是不恥下問的,經典中不乏魯哀公頻頻討教的記錄。此公頗有自覺,經王國維引用而廣為人知的名言「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就是魯哀公的自白。

魯哀公有一次問孔子,請問帝舜戴什麼樣的帽子?他的強烈好奇只換來孔子的沈默。魯哀公很納悶,寡人虛心求教,為什麼夫子卻緘默以對?

孔子這才正色回答:君上問的不是重點,臣下正在思索如何答覆才妥當……

大舜是孔子至心仰慕的聖王,但成為聖王的關鍵與穿戴無關。孔子在魯哀公追問後展開一段論述,大抵是說舜作為天子,施政以仁德為本,以愛民為訴求的政策使天下太平,風調雨順,不但百姓安居樂業,連帶鳥獸也悠游自在,這才是萬民擁戴帝舜的關鍵所在。

這段敘述換成孟子的文字,實即「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仁心在前,仁政在後。而仁政的義涵,實即愛人的普遍實施。

魯哀公儘管勤於討教,畢竟不是孔門中人,代表性或許有限。孔教傳承的雜染,在自家師門依舊有跡可循。

《禮記.檀弓》收錄了一段故事。

有若突然想起孔子對於丟官不知如何因應。曾參回說,這我倒聽夫子說過,「喪欲速貧,死欲速朽。」丟官之後最好家財散盡,死後屍體越快腐朽越好。

有若一聽立刻皺起眉頭,這不是君子說的話呀!曾參很堅持,這可不是道聽塗說,是我親耳聽見的。有若也堅持,君子不可能說出這樣的話,我就是沒法相信。

曾參在腦中搜索了好一會兒,嘿,我想起來了,當時子游也在場。

有若這才勉為其難地說:果真如此,那麼夫子一定有他的道理。

曾參找到子游,轉述了兩人的對話。子游先拋出一聲讚嘆:有若真是高明啊!夫子當時住在宋國,看到桓司馬調動民工去修築自己的石槨,百姓埋頭苦役三年都沒能完成,氣得夫子大罵:與其這樣,死了之後屍體早點爛了算了。「死欲速朽」這話是針對桓司馬說的。南宮敬叔丟官之後,只要有機會進宮就載著寶物去巴結魯君,「喪欲速貧」就是針對南宮敬叔說的。

聖人出格的評論,原有特殊語境,切莫以為可以放諸四海而皆準,完全不管時空人條件。〈易傳〉有云:「苟非其人,道不虛行。」大道能否如願推行,不失本來,關鍵還在有無適當的傳人。

孔子最屬意的傳人顏回早夭,情緒向來節制的孔子哭得呼天搶地,大喊「天喪予,天喪予!」除了師生朝夕相處的情感面,也有大道傳承的現實面。最為理想的傳道人選顏回一死,孔子一生的學問雖然不至全數落空,可要如實薪傳,終有困難。

 

《廿字真經讀經筆記》-53。釋「配之儒德,各得其仁」

avatar-img
35會員
168內容數
深信汲引經典,可以灌溉生活;回首傳統,足以應對當下。如此信仰究竟是只能仰望的星空,還是腳下踏實的土壤?一系列當代生活的實例正是此一信念的註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田心耘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非「義」之「信」,不必信守。知常是「經」,能變是「權」。即使是信,也得運用智慧通權達變。「信」與「義」一旦脫鉤,礙於情面或腦袋一時發熱,最後不是作了背信的小人,便是守信的壞蛋或笨蛋。
《廿字真經讀經筆記》-51。釋「曰義曰信」的「信」 尋常人間對應,人言為信。此中甚至有超越生死而不渝者,如諸葛之輔佐阿斗劉禪,如季札在徐君墳前掛劍。
古典經籍所載的信,不僅是對人,也對天。對人,不論生、死,一言既出,必然信守。對天,謹記天命的承擔,因此活出「超人」的格局。前者有范式,後者有大名鼎鼎的周公。
影響李斯一生最深的,恐怕是年少目睹的兩隻老鼠。躲在廁所的不僅見人就躲,飲食也可憐;可若在糧倉,腦滿腸肥不說,見了來人照樣大搖大擺。李斯因此立志作肥碩的倉鼠。可惜如願以償的最後,並不如最初的預期。 他離開故國之前,業師百般規勸,奈何動搖不了李斯的名利之心。李斯當下沒說出口的,是荀
孔子教人生具兩雙眼:一雙向上,以這把高標的尺嚴格規範己身;另一雙向下,看著同胞,看著眾生,心懷悲憫,因此以低標要求他者。至於遇事,該說的話,該做的事,當聞斯行之。反之,不該做的,不該做的,且克制一下衝動。如此日久,也能走上義的大道。
「義」即「宜」,大白話便是做該做的事。但所謂該不該,還得學會以智慧審時度勢,而不是死抱教條,一意蠻幹。 孔子大弟子子路作地方官,調動百姓修築溝渠。子路不但身先士卒,與百姓同甘共苦。眼看百姓肩挑背扛,極其勞苦,還主動發給每人一簞飯一壺漿慰勞。 夠義氣吧? 猜猜孔子聽聞之後的反應如何?
非「義」之「信」,不必信守。知常是「經」,能變是「權」。即使是信,也得運用智慧通權達變。「信」與「義」一旦脫鉤,礙於情面或腦袋一時發熱,最後不是作了背信的小人,便是守信的壞蛋或笨蛋。
《廿字真經讀經筆記》-51。釋「曰義曰信」的「信」 尋常人間對應,人言為信。此中甚至有超越生死而不渝者,如諸葛之輔佐阿斗劉禪,如季札在徐君墳前掛劍。
古典經籍所載的信,不僅是對人,也對天。對人,不論生、死,一言既出,必然信守。對天,謹記天命的承擔,因此活出「超人」的格局。前者有范式,後者有大名鼎鼎的周公。
影響李斯一生最深的,恐怕是年少目睹的兩隻老鼠。躲在廁所的不僅見人就躲,飲食也可憐;可若在糧倉,腦滿腸肥不說,見了來人照樣大搖大擺。李斯因此立志作肥碩的倉鼠。可惜如願以償的最後,並不如最初的預期。 他離開故國之前,業師百般規勸,奈何動搖不了李斯的名利之心。李斯當下沒說出口的,是荀
孔子教人生具兩雙眼:一雙向上,以這把高標的尺嚴格規範己身;另一雙向下,看著同胞,看著眾生,心懷悲憫,因此以低標要求他者。至於遇事,該說的話,該做的事,當聞斯行之。反之,不該做的,不該做的,且克制一下衝動。如此日久,也能走上義的大道。
「義」即「宜」,大白話便是做該做的事。但所謂該不該,還得學會以智慧審時度勢,而不是死抱教條,一意蠻幹。 孔子大弟子子路作地方官,調動百姓修築溝渠。子路不但身先士卒,與百姓同甘共苦。眼看百姓肩挑背扛,極其勞苦,還主動發給每人一簞飯一壺漿慰勞。 夠義氣吧? 猜猜孔子聽聞之後的反應如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不不不,這不是孔子的教法。德政絕不是要百姓都得做仁人君子,而是主事者必須有德,由此理出嘉惠百姓的德政。先養而後教。先滿足飽食暖衣的基本需求,再談其他更高層次的追求,讓人活得更像一個人!(釋人生守則的「德」)
Thumbnail
《論語》是記錄孔子言行的經典著作,強調仁愛與同理,並對禮貌與尊重提出重新定義。此外,書中還提倡修齊治平的觀念,以及個人修養的重要性。文章通過介紹書中主要觀點,並結合個人的學習體會,呈現了孔子思想的核心價值。
Thumbnail
 原文: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這一段很多解釋,大道廢,假仁義就出來了,假智慧就有了,六親不認,孝順有了,國家社會亂,忠孝仁愛出來了。   先說說什麼是大道?這裡所講的大道應該是公共道德。當社會缺乏公共道德,所有的仁義都是假仁義。打著仁義
Thumbnail
從「德畜之」出發,重視個體、私有、自主、創新、治理與服務。
Thumbnail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裡仁第四)。  孔子常將君子和小人的品性對比,增強說服力和訓誡效果。  懷,內心存有;土,家鄉。孔子認為,君子內心常懷有道德,而小人則懷有鄉土;君子做事會考慮會不會違反刑法,而小人做事則考慮有沒有實惠。『君
Thumbnail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裡仁第四)。  適:適合,適從;莫,不肯;比,親近,靠近。  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沒有一定要適從的,也沒有一定要拒絕的,朝著義去做就對了』。  孔子所謂天下,就是指天下世道,講君子對於世道應當採取
Thumbnail
電子書:《論語漫讀》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裡仁第四)。   這一段,歷來解讀都含混不清。前面說『未見好仁者』,後面又說『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
Thumbnail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裡仁第四)。  孔子說:『唯有仁德之人才能發自內心地喜愛與憎惡他人。』按現在的話說,就是『愛恨分明』,『敢愛敢恨』,『敢於對壞人壞事做堅決的鬥爭』。   這裡孔子所言『好人』或『惡人』,一定是出於內心的真實感受而表露出來。
Thumbnail
『裡仁第四』這一篇主要是孔子關於『仁』的論述。『仁』是儒學中很重要的一個概念,主要由孔子所闡發。在孔子之前,忠孝悌這些價值和相應的禮儀早已存在,但人們為什麼應當忠孝悌呢?並沒有更深層面的解釋;是孔子為忠孝悌等價值提供了一個共同的根本,就是『仁』。孔子認為人的本性是
Thumbnail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第三)。  孔子說:『一個人如果沒有仁愛,他會怎麼對待禮呢?一個人如果沒有仁愛,他會怎麼運用樂呢?』言外之意,就是沒有仁愛,就不會守禮,就不會正確選用樂曲。   按孔子對仁的理解,仁是人性中的愛,『樊遲問仁。子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不不不,這不是孔子的教法。德政絕不是要百姓都得做仁人君子,而是主事者必須有德,由此理出嘉惠百姓的德政。先養而後教。先滿足飽食暖衣的基本需求,再談其他更高層次的追求,讓人活得更像一個人!(釋人生守則的「德」)
Thumbnail
《論語》是記錄孔子言行的經典著作,強調仁愛與同理,並對禮貌與尊重提出重新定義。此外,書中還提倡修齊治平的觀念,以及個人修養的重要性。文章通過介紹書中主要觀點,並結合個人的學習體會,呈現了孔子思想的核心價值。
Thumbnail
 原文: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這一段很多解釋,大道廢,假仁義就出來了,假智慧就有了,六親不認,孝順有了,國家社會亂,忠孝仁愛出來了。   先說說什麼是大道?這裡所講的大道應該是公共道德。當社會缺乏公共道德,所有的仁義都是假仁義。打著仁義
Thumbnail
從「德畜之」出發,重視個體、私有、自主、創新、治理與服務。
Thumbnail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裡仁第四)。  孔子常將君子和小人的品性對比,增強說服力和訓誡效果。  懷,內心存有;土,家鄉。孔子認為,君子內心常懷有道德,而小人則懷有鄉土;君子做事會考慮會不會違反刑法,而小人做事則考慮有沒有實惠。『君
Thumbnail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裡仁第四)。  適:適合,適從;莫,不肯;比,親近,靠近。  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沒有一定要適從的,也沒有一定要拒絕的,朝著義去做就對了』。  孔子所謂天下,就是指天下世道,講君子對於世道應當採取
Thumbnail
電子書:《論語漫讀》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裡仁第四)。   這一段,歷來解讀都含混不清。前面說『未見好仁者』,後面又說『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
Thumbnail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裡仁第四)。  孔子說:『唯有仁德之人才能發自內心地喜愛與憎惡他人。』按現在的話說,就是『愛恨分明』,『敢愛敢恨』,『敢於對壞人壞事做堅決的鬥爭』。   這裡孔子所言『好人』或『惡人』,一定是出於內心的真實感受而表露出來。
Thumbnail
『裡仁第四』這一篇主要是孔子關於『仁』的論述。『仁』是儒學中很重要的一個概念,主要由孔子所闡發。在孔子之前,忠孝悌這些價值和相應的禮儀早已存在,但人們為什麼應當忠孝悌呢?並沒有更深層面的解釋;是孔子為忠孝悌等價值提供了一個共同的根本,就是『仁』。孔子認為人的本性是
Thumbnail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第三)。  孔子說:『一個人如果沒有仁愛,他會怎麼對待禮呢?一個人如果沒有仁愛,他會怎麼運用樂呢?』言外之意,就是沒有仁愛,就不會守禮,就不會正確選用樂曲。   按孔子對仁的理解,仁是人性中的愛,『樊遲問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