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5|閱讀時間 ‧ 約 27 分鐘

真心愛人便是仁

廿字真言的組成雖是空前,本質並非獨創,而是融合五教精神的舊瓶新裝。開頭的「忠恕」兩字,但凡對《論語》稍有涉獵,大抵不難嗅出其中的儒家意味。不僅忠恕如此,自「忠」以迄「信」字,乃至廿字其餘的幾個字,幾乎都貼著大大的儒家標記。

攝影師:the name is karupu: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1114112/

攝影師:the name is karupu: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1114112/


果不其然,《廿字真經》在鋪排廿字時,很快便點出「配之儒德,各得其仁」──忠、恕以降種種條目,不僅是儒家崇奉的美「德」,也是「仁」的闡發與示現。

儒學即仁學,大抵算是基本的文化常識。即使刻意忽略最古老的《詩》、《書》,光從時代較晚的孔子算起,也有兩千五百年的歷史。源遠流長的正面意義,等同歷史悠久,身價自然不凡。可就現實來看,源既遠,流既長,必然摻和不少雜質,難保原初的清淨本色。兩千多年的雜染,遂使「仁」逐漸脫離本來面目,戴上假仁假義的假面。

究其實,惹人厭憎的是假仁;一旦弄清仁的真面目,相信不會有人對仁心生反感。歸屬學術的儒家重仁,宗教屬性極強的天帝教依然重仁,《教綱》直指天帝教的教旨就在「體天心之仁」。

敢問「仁」是什麼?

我們且把宋明理學對「仁」那一大套學究式的解釋拋開,儒學宗主孔子對「仁」有最為素樸的解答:愛人。

孔門濟濟多才,年輕一輩的樊遲顯然是悟性較差的。孔子似乎特別疼惜這個年輕人,經常帶在身邊,時不時點撥一下。有一次樊遲問老師,老師這麼看重仁,同學與當代賢哲也常就此向老師請教,但「仁」的定義究竟是什麼呢?老師在不同時間,面對不同對象,給出的答案好像都不大一樣,弟子始終無法掌握確切的答案。

面對這個秉性忠厚,可資質駑鈍的弟子,孔子給了一個極其親切,卻又極其貼切的答案:愛人。

仁就是愛人,由衷的愛人。不必訴諸高蹈的理論,就只是簡簡單單,誠誠懇懇地愛人。

生而為人,必有愛人的本能與潛質。這種本能或潛質,原是天地所賦,是人性本有。儒家稱為「明德」,佛教稱作「佛性」,天人教主在《平等真經》說是「儿中仁」。

一切生命自有天賦的「仁」,稱之為「靈根」、「善性」亦無不可,只是或隱或顯,程度不一而已。源於中原古音的閩南語把蛋黃念作「卵仁」,反映的是古人通透的智慧。從寂靜無聲的卵到小雞破殼而出,成就活活潑潑的新生命,正是「仁」的發用。不僅動物如此,植物的果實同樣有仁,從小小的果仁生發成參天的大樹。而人,憑藉天性之仁,愛人一旦成為天道的落實,人間的現實,便是眾人仰望的「大人」。

愛人只是清淨本性的發顯。

如此說法,似乎又過於高蹈。上溯孔子心儀的政治家子產的說法,「人之愛人,求利之也。」如果我們真心愛一個人,具體的操作不難推知,當是基於愛人之心,因此想方設法利益對方、迴護對方。

一旦偏離仁即愛人因而利人的本來設定,悖離人性、扼殺人性的禮教,只能視作歷史發展不可避免的流弊,絕不能以本源視之。話說回來,歷史發展只是流弊的因由之一,任何一種思想的奧義,原須極高的智慧才能盡得其中三昧;莫說後世,即便在孔子駐世的時代,錯解就已經不可避免地發生。

魯哀公算是不恥下問的,經典中不乏魯哀公頻頻討教的記錄。此公頗有自覺,經王國維引用而廣為人知的名言「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就是魯哀公的自白。

魯哀公有一次問孔子,請問帝舜戴什麼樣的帽子?他的強烈好奇只換來孔子的沈默。魯哀公很納悶,寡人虛心求教,為什麼夫子卻緘默以對?

孔子這才正色回答:君上問的不是重點,臣下正在思索如何答覆才妥當……

大舜是孔子至心仰慕的聖王,但成為聖王的關鍵與穿戴無關。孔子在魯哀公追問後展開一段論述,大抵是說舜作為天子,施政以仁德為本,以愛民為訴求的政策使天下太平,風調雨順,不但百姓安居樂業,連帶鳥獸也悠游自在,這才是萬民擁戴帝舜的關鍵所在。

這段敘述換成孟子的文字,實即「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仁心在前,仁政在後。而仁政的義涵,實即愛人的普遍實施。

魯哀公儘管勤於討教,畢竟不是孔門中人,代表性或許有限。孔教傳承的雜染,在自家師門依舊有跡可循。

《禮記.檀弓》收錄了一段故事。

有若突然想起孔子對於丟官不知如何因應。曾參回說,這我倒聽夫子說過,「喪欲速貧,死欲速朽。」丟官之後最好家財散盡,死後屍體越快腐朽越好。

有若一聽立刻皺起眉頭,這不是君子說的話呀!曾參很堅持,這可不是道聽塗說,是我親耳聽見的。有若也堅持,君子不可能說出這樣的話,我就是沒法相信。

曾參在腦中搜索了好一會兒,嘿,我想起來了,當時子游也在場。

有若這才勉為其難地說:果真如此,那麼夫子一定有他的道理。

曾參找到子游,轉述了兩人的對話。子游先拋出一聲讚嘆:有若真是高明啊!夫子當時住在宋國,看到桓司馬調動民工去修築自己的石槨,百姓埋頭苦役三年都沒能完成,氣得夫子大罵:與其這樣,死了之後屍體早點爛了算了。「死欲速朽」這話是針對桓司馬說的。南宮敬叔丟官之後,只要有機會進宮就載著寶物去巴結魯君,「喪欲速貧」就是針對南宮敬叔說的。

聖人出格的評論,原有特殊語境,切莫以為可以放諸四海而皆準,完全不管時空人條件。〈易傳〉有云:「苟非其人,道不虛行。」大道能否如願推行,不失本來,關鍵還在有無適當的傳人。

孔子最屬意的傳人顏回早夭,情緒向來節制的孔子哭得呼天搶地,大喊「天喪予,天喪予!」除了師生朝夕相處的情感面,也有大道傳承的現實面。最為理想的傳道人選顏回一死,孔子一生的學問雖然不至全數落空,可要如實薪傳,終有困難。

 

《廿字真經讀經筆記》-53。釋「配之儒德,各得其仁」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