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冥想?7個簡單步驟讓你快速上手

如何冥想?7個簡單步驟讓你快速上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冥想,是一種能幫助我們放鬆身心、提升專注力,並找到內心平靜的方式。


在這個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我們常常,被各種壓力和焦慮所困擾。冥想,作為一種古老而有效的放鬆方法,近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在這篇文章中,你能夠瞭解到什麼是冥想,為什麼它對身心健康如此重要,以及如何開始進行冥想,通過簡單的步驟,讓你快速進入狀態、輕鬆掌握這項有益身心的技能。


raw-image



冥想是什麼?


冥想(Meditation),是一種心靈訓練的方式,能夠幫助我們專注於當下,靜下心來觀察自己的想法、感受和情緒。它源自古老的東方智慧,但現在已經被科學研究證實具有多方面的益處。


焦點在於,通過專注和放鬆,將心思放在自身的呼吸,來達到身心平衡的練習。它可以幫助我們減少焦慮、穩定情緒,並增強專注力和創造力。


帶來的好處


在深入了解冥想方法之前,讓我們先來看看冥想能為我們帶來哪些好處:

  • 減輕壓力和焦慮
  • 提高專注力和注意力
  • 改善睡眠品質
  • 增強情緒控制能力
  • 降低血壓
  • 增強免疫系統
  • 提高自我意識


實行簡單步驟


現在,跟著以下步驟,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如何進行簡單的冥想練習。


1.選擇一個安靜的環境

選擇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這個地方可以是你的臥室、客廳,甚至可以是戶外,只要是讓你感覺到放鬆的地方即可,並確保在接下來的時間內,不會被打擾。


2. 找一個舒適的姿勢

可以坐在椅子、地板或瑜伽墊上,你也可以選擇盤腿而坐,找到一個讓你感到舒適的姿勢。重要的是保持脊椎挺直。但不要太緊張,保持放鬆的心情,雙手自然地放在大腿上。


3. 設定時間

對於初學者來說,不需要設定過於長的時間。你可以從每天5分鐘開始,然後逐漸增加到10分鐘、15分鐘。隨著你越來越熟悉這個過程,時間自然會變得更長。


使用計時器的目的,是為了幫助你專注於冥想本身,而不是擔心時間。


4. 專注於呼吸

輕輕閉上眼睛,深呼吸。將注意力集中在你的呼吸上。可以專注於鼻子感受到的空氣流動,或者腹部的起伏。不需要刻意控制呼吸,只需要自然而然地呼吸即可。


當你的思緒開始漂移時,溫和地將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上。


5. 保持開放和接納的態度

在冥想過程中,你可能會有各式各樣的想法出現,發現自己腦海中充滿了各種雜念。不要試圖抑制它們,而是以開放和接納的態度觀察它們,然後讓它們自然消失。


當你注意到自己分心時,輕輕地將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上。這是一個訓練專注力的過程,隨著練習次數的增加,你會發現自己越來越能夠專注於當下。


6. 緩慢結束

當時間到了,不著急馬上睜開眼睛。先慢慢地移動你的手指和腳趾,感受身體的存在。然後深呼吸幾次,再慢慢睜開眼睛,結束這次冥想。


隨後,可以簡單花幾分鐘時間,反思冥想過程中的感受


7. 保持耐心與持續練習

冥想,需要一個長期練習的過程,初學者可能會覺得很難進入狀態,但只要你持之以恆,冥想的效果會逐漸顯現出來。


重要的是,保持耐心,給自己足夠的時間去適應這種新的習慣,不要過於苛責自己。


不同的冥想模式


在學習冥想的過程中,你可以嘗試不同的冥想方式,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以下是幾種常見的冥想方式:


  • 正念冥想

正念冥想是一種專注於當下的冥想方式,目的是讓我們全神貫注於眼前的時刻,無論是呼吸、身體的感覺,還是環境中的聲音,讓自己完全沉浸在當下的體驗中。


這種冥想方式特別適合初學者,因為它不需要複雜的技巧,只要保持對當下的覺察即可。


  • 呼吸冥想

呼吸冥想是最基礎的冥想方式之一,主要是專注於自己的呼吸。這種冥想能幫助我們快速放鬆心情,減少焦慮感。當你專注於呼吸時,身心會自然進入一種平靜的狀態。


思緒飄走時,不用馬上強行將注意力移回呼吸上,整個冥想的過程應該是平靜的、放鬆的。


  • 引導冥想

引導冥想,是透過聆聽專業的聲音或音樂的引導,來進行冥想,這種方式特別適合初學者。


市面上有許多專門的冥想APP,例如Headspace、Calm等,它們能幫助你逐步掌握這項技巧,並提供具體的步驟,讓你更加專注於冥想的過程。


常見問題


Q1: 我應該多久冥想一次?

A: 理想情況下,每天進行冥想是最好的。但即使每週只冥想幾次,也能帶來顯著的好處。關鍵是要保持規律。


Q2: 冥想時我總是胡思亂想,這正常嗎?

A: 完全正常!思緒漂移是人類大腦的自然狀態。冥想的目的不是停止思考,而是學會觀察自己的思緒,並溫和地將注意力帶回到當下。


Q3:我無法專注於呼吸,如何解決?

這是很常見的問題,不要氣餒。當你發現自己無法專注於呼吸時,只需輕輕地將注意力帶回到呼吸上。隨著練習次數的增加,你會發現自己越來越能夠專注於呼吸。


Q4:我沒有時間冥想,怎麼辦?

即使是每天5分鐘的冥想,也能帶來很大的好處。你可以在早晨起床後或晚上睡前進行冥想,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時間。


Q5: 冥想需要多長時間才能看到效果?

A: 這因人而異,但許多人在開始冥想後的幾週內就能感受到一些積極的變化。堅持練習是關鍵。


結語


冥想是一項簡單而強大的工具,可以幫助我們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平靜和專注。


記住,冥想是一種技能,需要時間和耐心來掌握。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享受這個過程,你會逐漸發現冥想為你的生活帶來的積極變化。


隨著持續持續的練習,在時間的推移下,你會發現自己越來越能夠專注於當下,對於提升身心健康,緩解焦慮,追求內心的平靜都有益處。


趕快開始你的冥想之旅吧,讓這種新的生活習慣,成為你面對生活挑戰的力量源泉!

avatar-img
德魯平台
0會員
20內容數
歡迎來到德魯平台。 在這裡,每周會有至少一篇有趣、實用的文章,有興趣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德魯平台 的其他內容
有沒有這樣的經驗?你正準備進入夢鄉時,身體突然像踩空一樣猛地抖了一下,甚至被嚇醒。 其實,這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叫做「入睡抽動」(Hypnic Jerk),也有人稱它為「臨睡肌抽躍症」。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了解這個特別的小插曲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又該怎麼面對它吧!
執行力,是讓一個想法真正實現的關鍵。 如果沒有執行力,再完美的計劃也只是空談,終究什麼都做不成。那麼,我們該怎麼做,才能提高執行力,讓自己一步步達成目標呢? 這篇文章會提供一些小技巧,幫你把“想法”成功轉變成“行動”!
在現代生活越來越忙碌地當下,不管是為了工作、家庭、娛樂還是其他因素,許多人會選擇犧牲睡眠,好讓自己有更多時間去做自己喜歡,或需要做的事。 但是,長時間缺乏睡眠,會導致引起許多身心靈上的問題。而這本《為什麼要睡覺?》,總結了數十年來的睡眠研究成果,及最新科學突破,替我們揭開睡眠的神秘面紗。
5/5為什麼要睡覺
有沒有這樣的經驗?你正準備進入夢鄉時,身體突然像踩空一樣猛地抖了一下,甚至被嚇醒。 其實,這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叫做「入睡抽動」(Hypnic Jerk),也有人稱它為「臨睡肌抽躍症」。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了解這個特別的小插曲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又該怎麼面對它吧!
執行力,是讓一個想法真正實現的關鍵。 如果沒有執行力,再完美的計劃也只是空談,終究什麼都做不成。那麼,我們該怎麼做,才能提高執行力,讓自己一步步達成目標呢? 這篇文章會提供一些小技巧,幫你把“想法”成功轉變成“行動”!
在現代生活越來越忙碌地當下,不管是為了工作、家庭、娛樂還是其他因素,許多人會選擇犧牲睡眠,好讓自己有更多時間去做自己喜歡,或需要做的事。 但是,長時間缺乏睡眠,會導致引起許多身心靈上的問題。而這本《為什麼要睡覺?》,總結了數十年來的睡眠研究成果,及最新科學突破,替我們揭開睡眠的神秘面紗。
5/5為什麼要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