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驚跳,這是一種科學還是魔法?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有沒有這樣的經驗?你正準備進入夢鄉時,身體突然像踩空一樣猛地抖了一下,甚至被嚇醒。


其實,這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叫做「入睡抽動」(Hypnic Jerk),也有人稱它為「臨睡肌抽躍症」。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了解這個特別的小插曲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又該怎麼面對它吧!


raw-image



什麼是入睡抽動?有多普遍?


入睡抽動是一種人在剛準備睡著時,肌肉突然不受控制地抽動的現象。


大約七成的人在一生中都會經歷這種情況!通常這個抽動還伴隨著奇怪的感覺。


比如突然下墜、觸電,或者有時會閃過一些模糊的夢境。雖然可能讓人有點害怕,但大多數情況下,這只是睡覺過程中的一個小插曲,並不需要太擔心。


為什麼會突然抖一下?原因很有趣!


要解釋這個現象,得先了解身體在入睡時發生了什麼變化:當你準備睡覺時,心跳和呼吸變慢,肌肉開始放鬆。


但有時候,大腦會「誤會」這個過程,覺得身體好像正處於危險中,比如從高處掉下來。


因此,大腦會發出「緊急訊號」,讓肌肉突然動一下,就像要「抓住你」一樣,這就是入睡抽動。


造成這個現象的可能原因有:


  • 大腦的誤判:科學家認為,這可能是祖先從樹上睡覺時留下的防禦機制,避免睡著後摔下來。
  • 過度疲勞或壓力:太累或壓力大時,神經系統會變得更敏感,抽動的機率也會增加。
  • 咖啡因或尼古丁過量:像咖啡這類刺激物,會讓神經變得過於興奮。
  • 營養不足:缺乏鎂、鈣或鐵,可能讓肌肉更容易抽動。
  • 不良睡眠環境:比如睡姿不舒服或睡眠品質不好,也可能引發這種現象。


哪些人更容易經歷入睡抽動?


這種現象幾乎每個人都可能碰到,但以下幾種人群特別容易:

夜貓子


熬夜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打亂了生物鐘,導致入睡時的大腦和身體不同步。


當我們的生理節奏出現紊亂,大腦處於半清醒狀態,往往會更容易對肌肉放鬆的信號做出錯誤反應。


尤其是經常「補覺」或者睡眠不規律的人,他們的睡眠結構可能會有明顯的改變,導致入睡抽動的頻率增加。


壓力大的人


壓力大的時候,你可能會發現不管怎麼調整姿勢都難以入睡,甚至在快睡著時被「抖醒」。


這是因為精神緊張會讓交感神經持續興奮,大腦無法輕鬆進入深層睡眠狀態。


壓力來自生活、工作、甚至人際關係,它們無形中提高了神經系統的敏感性,讓大腦隨時處於「準備戰鬥」的模式。


愛喝咖啡的人


過量的咖啡因和尼古丁不僅會影響入睡時間,也會讓入睡抽動的情況變得更為頻繁。


這些物質會刺激中樞神經系統,讓身體難以進入完全放鬆的狀態。尤其是下午或晚上攝取大量含咖啡因的飲品,可能讓入睡時的肌肉抽動更加明顯。


成長中的孩子


青少年處於成長高峰期,特別是鈣和鐵的需求量增加。


如果營養攝取不足,他們的肌肉可能因電解質失衡而更容易出現抽動。此外,學業壓力或睡眠不足,也可能讓他們成為「抖一下」的高發人群。


需要擔心嗎?什麼時候該看醫生?


大多數入睡抽動都是正常的,無需特別擔心。但如果以下情況發生,可能需要就醫:


頻繁驚醒


偶爾的入睡抽動是正常的,但如果每晚都因為抖動而多次驚醒,可能意味著睡眠品質已經受到影響。


這可能進一步導致白天精神不濟,甚至出現長期的睡眠障礙。


伴隨其他症狀


如果抽動同時伴隨頭痛、頭暈,甚至四肢麻木,可能不單純是入睡抽動。


這些情況可能與神經系統的異常活動有關,比如腦部病變或神經退化等,需要及時尋求醫療評估。


可能有睡眠呼吸中止症


有些情況下,入睡抽動可能與更複雜的睡眠障礙有關,比如睡眠呼吸中止症或不寧腿症候群。


如果你發現自己或伴侶睡覺時經常被抽動干擾,甚至出現夜間憋氣的情況,應立即就醫檢查。


遇到以上情況,可以到神經內科或睡眠醫學科找醫師幫忙。


如何改善?試試這些方法!


雖然完全避免入睡抽動不太可能,但可以透過以下方法降低發生的頻率:


規律作息

固定的起床和就寢時間可以幫助身體形成穩定的生理節奏,減少大腦在入睡過程中的「誤判」。即使是假日,也儘量不要大幅調整作息時間。


少喝咖啡

睡前八小時內避免咖啡因或尼古丁的攝取,這些物質會干擾神經系統的正常運作,讓身體難以完全放鬆。


補充營養

缺乏鎂、鈣或鐵的飲食可能導致肌肉的過度敏感,進一步增加抽動的風險。多攝取富含這些營養素的食物,例如乳製品、深綠色蔬菜和瘦肉。


放鬆身心

睡前的放鬆活動,可以幫助大腦更快進入休息模式。試著在入睡前洗個熱水澡、做幾組伸展運動,或者靜靜地聽舒緩音樂。


優化睡眠環境

舒適的床墊和枕頭,對於改善睡眠品質至關重要。保持臥室安靜、昏暗,並遠離手機和其他3C產品,可以幫助身體和大腦更快進入深層睡眠。


結語


睡覺時的「抖一下」,大多只是身體的小反應,無需過度擔心。


如果偶爾發生,記得放鬆心情;但如果情況頻繁,可以尋求專業建議。


最重要的是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讓每晚都能睡得香甜,精神滿滿地迎接新的一天!希望這些資訊對你有幫助,祝你一夜好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德魯平台
0會員
20內容數
歡迎來到德魯平台。 在這裡,每周會有至少一篇有趣、實用的文章,有興趣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了!
德魯平台的其他內容
2024/12/17
執行力,是讓一個想法真正實現的關鍵。 如果沒有執行力,再完美的計劃也只是空談,終究什麼都做不成。那麼,我們該怎麼做,才能提高執行力,讓自己一步步達成目標呢? 這篇文章會提供一些小技巧,幫你把“想法”成功轉變成“行動”!
Thumbnail
2024/12/17
執行力,是讓一個想法真正實現的關鍵。 如果沒有執行力,再完美的計劃也只是空談,終究什麼都做不成。那麼,我們該怎麼做,才能提高執行力,讓自己一步步達成目標呢? 這篇文章會提供一些小技巧,幫你把“想法”成功轉變成“行動”!
Thumbnail
2024/11/23
在現代生活越來越忙碌地當下,不管是為了工作、家庭、娛樂還是其他因素,許多人會選擇犧牲睡眠,好讓自己有更多時間去做自己喜歡,或需要做的事。 但是,長時間缺乏睡眠,會導致引起許多身心靈上的問題。而這本《為什麼要睡覺?》,總結了數十年來的睡眠研究成果,及最新科學突破,替我們揭開睡眠的神秘面紗。
Thumbnail
2024/11/23
在現代生活越來越忙碌地當下,不管是為了工作、家庭、娛樂還是其他因素,許多人會選擇犧牲睡眠,好讓自己有更多時間去做自己喜歡,或需要做的事。 但是,長時間缺乏睡眠,會導致引起許多身心靈上的問題。而這本《為什麼要睡覺?》,總結了數十年來的睡眠研究成果,及最新科學突破,替我們揭開睡眠的神秘面紗。
Thumbnail
2024/11/16
這次要推薦的,是《精準成長》這本書,本書作者整理了15個成長法則,並且在這些方法中,也設計了不同的問題,來幫助讀者釐清自己的情況。 作者在書中提到:「成長具體情況因人而異,但每個人的原則相同。」 我會從書中15個法則中,挑選出令我印象深刻的2個方法,並加上一些自身的看法,歸納出重典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2024/11/16
這次要推薦的,是《精準成長》這本書,本書作者整理了15個成長法則,並且在這些方法中,也設計了不同的問題,來幫助讀者釐清自己的情況。 作者在書中提到:「成長具體情況因人而異,但每個人的原則相同。」 我會從書中15個法則中,挑選出令我印象深刻的2個方法,並加上一些自身的看法,歸納出重典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我們都經歷過這樣的情況:鬧鐘一響,您便從床上爬起來,跌跌撞撞地度過一天的第一個小時,感覺頭腦混亂、笨拙而煩躁。這種令人不快的狀態通常被稱為“睡眠慣性”或“睡眠惰性”(sleep inertia),它是睡眠和完全清醒間的昏昏沉沉過渡期。但,如果您只需透過管理臥室的燈光就能以神清氣爽、精神飽滿的感覺開始
Thumbnail
我們都經歷過這樣的情況:鬧鐘一響,您便從床上爬起來,跌跌撞撞地度過一天的第一個小時,感覺頭腦混亂、笨拙而煩躁。這種令人不快的狀態通常被稱為“睡眠慣性”或“睡眠惰性”(sleep inertia),它是睡眠和完全清醒間的昏昏沉沉過渡期。但,如果您只需透過管理臥室的燈光就能以神清氣爽、精神飽滿的感覺開始
Thumbnail
有沒有這樣的經驗?你正準備進入夢鄉時,身體突然像踩空一樣猛地抖了一下,甚至被嚇醒。 其實,這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叫做「入睡抽動」(Hypnic Jerk),也有人稱它為「臨睡肌抽躍症」。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了解這個特別的小插曲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又該怎麼面對它吧!
Thumbnail
有沒有這樣的經驗?你正準備進入夢鄉時,身體突然像踩空一樣猛地抖了一下,甚至被嚇醒。 其實,這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叫做「入睡抽動」(Hypnic Jerk),也有人稱它為「臨睡肌抽躍症」。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了解這個特別的小插曲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又該怎麼面對它吧!
Thumbnail
今天早上起床後,我忽然發現自己的頸部僵硬,而且一轉動就感到疼痛不已。這已不是我第一次有這樣的情況了。而這樣的生理症狀就是我們俗稱的"落枕”。我因此想起了英語之中有關"落枕”的一些說法,也希望藉由本週的節目向各位一一介紹,同時期盼大家都能夠有所收穫。
Thumbnail
今天早上起床後,我忽然發現自己的頸部僵硬,而且一轉動就感到疼痛不已。這已不是我第一次有這樣的情況了。而這樣的生理症狀就是我們俗稱的"落枕”。我因此想起了英語之中有關"落枕”的一些說法,也希望藉由本週的節目向各位一一介紹,同時期盼大家都能夠有所收穫。
Thumbnail
響應農曆七月的主題,來分享自己經歷過最可怕的一次鬼壓床經驗。 電視節目從科學角度宣導,鬼壓床應該稱作「睡眠癱瘓」 (英:Sleep Paralysis 日:金縛り)。睡眠癱瘓被醫學認為是一種疾病,根據統計,全球有4/10的人一生至少會經歷一次。而我本人可能因為天生的過度高敏感,從很小的時候(大概9
Thumbnail
響應農曆七月的主題,來分享自己經歷過最可怕的一次鬼壓床經驗。 電視節目從科學角度宣導,鬼壓床應該稱作「睡眠癱瘓」 (英:Sleep Paralysis 日:金縛り)。睡眠癱瘓被醫學認為是一種疾病,根據統計,全球有4/10的人一生至少會經歷一次。而我本人可能因為天生的過度高敏感,從很小的時候(大概9
Thumbnail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有些人,睡著了,就會一直在睡夢中翻來覆去,而有些人睡著了,卻像死豬一樣一動也不動? 我們正常「每晚睡覺時,大約會翻身20次左右」,但這也因人而異。 睡眠狀態中,一般都是無意識的翻身,而這種翻身動作不僅會提高睡眠品質,也為維持健康身體,但其實,過度翻身,卻也可能是一種睡眠
Thumbnail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有些人,睡著了,就會一直在睡夢中翻來覆去,而有些人睡著了,卻像死豬一樣一動也不動? 我們正常「每晚睡覺時,大約會翻身20次左右」,但這也因人而異。 睡眠狀態中,一般都是無意識的翻身,而這種翻身動作不僅會提高睡眠品質,也為維持健康身體,但其實,過度翻身,卻也可能是一種睡眠
Thumbnail
無法有一個完整的睡眠,這件事最近困擾我滿嚴重的。
Thumbnail
無法有一個完整的睡眠,這件事最近困擾我滿嚴重的。
Thumbnail
其實我被鬼壓床的次數不多,活了數十年至今只有兩三次。 之前的狀況都是睡著醒來發現全身動不了,耳邊會有好似很多人說話的吵雜聲,有意識卻動不了,而且眼睛也睜不開,大概掙扎了幾秒鐘,應該不到一分鐘就能動了。 而這次的鬼壓床跟之前的經驗不太一樣,倒比較像是做了惡夢。
Thumbnail
其實我被鬼壓床的次數不多,活了數十年至今只有兩三次。 之前的狀況都是睡著醒來發現全身動不了,耳邊會有好似很多人說話的吵雜聲,有意識卻動不了,而且眼睛也睜不開,大概掙扎了幾秒鐘,應該不到一分鐘就能動了。 而這次的鬼壓床跟之前的經驗不太一樣,倒比較像是做了惡夢。
Thumbnail
忘了那時候是什麼樣的情形,好像是當天特別累吧!早早就上床睡覺了。可能是睡得早,半夜居然就醒了,醒來後迷迷糊糊,想翻個身卻發現自己動彈不得。 不是吧?再動一下,還是不能動,這時我清醒了,有點害怕。心想,難不成見鬼了?真有鬼壓床?心裡開始呼喊神明,也努力放鬆身體。對,努力,因為會有些緊張。
Thumbnail
忘了那時候是什麼樣的情形,好像是當天特別累吧!早早就上床睡覺了。可能是睡得早,半夜居然就醒了,醒來後迷迷糊糊,想翻個身卻發現自己動彈不得。 不是吧?再動一下,還是不能動,這時我清醒了,有點害怕。心想,難不成見鬼了?真有鬼壓床?心裡開始呼喊神明,也努力放鬆身體。對,努力,因為會有些緊張。
Thumbnail
*本文為逐字稿,為使閱讀流暢,有將譯文潤飾過,跟影片版本不同。       *影片中文CC字幕已提交,正在審核中。 原影片:眠くて仕方がない... 過眠症 「ナルコレプシー」 を精神科医が解説! 作者:メンタルドクターSidow 讓精神科的知識,更貼近你!大家好,我是Mental Doctor S
Thumbnail
*本文為逐字稿,為使閱讀流暢,有將譯文潤飾過,跟影片版本不同。       *影片中文CC字幕已提交,正在審核中。 原影片:眠くて仕方がない... 過眠症 「ナルコレプシー」 を精神科医が解説! 作者:メンタルドクターSidow 讓精神科的知識,更貼近你!大家好,我是Mental Doctor S
Thumbnail
你有沒有發現,早上起床後,仍然感覺迷迷糊糊的?你有沒有發現,當你正沈睡,忽然被突然叫醒後反應變遲鈍了?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過的體驗,大家都會說昨晚沒有睡好。 我們平常知道,物品都會有「慣性」,我們卻不知道我們的睡眠,也是有慣性的! 這些從睡覺中的過程,忽然被抽離自己的睡眠狀態,表現出就是睡眠中醒
Thumbnail
你有沒有發現,早上起床後,仍然感覺迷迷糊糊的?你有沒有發現,當你正沈睡,忽然被突然叫醒後反應變遲鈍了?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過的體驗,大家都會說昨晚沒有睡好。 我們平常知道,物品都會有「慣性」,我們卻不知道我們的睡眠,也是有慣性的! 這些從睡覺中的過程,忽然被抽離自己的睡眠狀態,表現出就是睡眠中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