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0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為什麼不想工作的啃老族愈來愈多?

    這些年企業界一直在喊大缺工,不管是工廠或服務業,幾乎各行各業都面臨找不到工作人員的困境,但是另一方面,學校畢業後不願工作賺錢的年輕人卻愈來愈多,這是怎麼回事?

        以前沒有勞基法與勞工人權觀念的時代,離開學校後,即便當學徒,或者工作環境再差,再委屈也會乖乖地去上班,幾乎聽不到親朋好友或街訪鄰居裡,有那個年輕人沒去工作在家裡啃老的。

        這顯然不是個人性格或家庭的問題,(同一個社會上不會突然出現那麼多好逸惡勞遊手好閒的人類),而是整個時代的影響。

        首先,以個人的心理狀態來說,在沒有網路、沒有手機,電視剛普及沒有多少節目的時代,一個人沒工作待在家裡絕對會無聊到把人逼瘋,再爛的工作起碼可以碰到別人,有一些人際互動,也不至於在那純樸的社會裡因不工作變成異類遭人排擠。

        現在呢,不工作開心極了,網路上有超多好玩或好看的影片可供消磨時間,周邊的人也不會管你到底有沒有在工作,能夠自由自在隨時到處玩到處旅行,多麼棒的日子呀!相反的,上班看人臉色心累壓力大又痛苦。

        而且因為少子化,年輕人從小被長輩捧在手心呵護,父母從小法律就規定不能打罵孩子(每個孩子在校就被教導防家暴專線113),在長期主張快樂學習不給孩子壓力的教養氛圍下,父母習慣順著孩子,孩子不想上班也不敢說甚麼話,反正家裡也不差那一份薪水。

        當孩子對將來生存沒有危機感,心理想著―反正父母現在會給零用錢,至於以後等著父母留下的遺產就好,幹嘛讓自己活得太痛苦。

        可是當孩子剛畢業不找工作,等到開心地過了三年五年安逸的玩樂生活後,要他們再去過朝九晚五,高壓忙碌的上班生活,就愈來愈難了。總之,啃老啃久了之後,就回不去了。

        當然,人還是喜歡有成就感,也希望活出有意義的人生,可是台灣的社會雖然大缺工,但是卻大都是低薪可替代性高的工作,若要找好的工作必須面對激烈競爭,很多年輕人就卡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狀態,企業主管對這群眼高手低的新手也搖頭嘆息,所以也有不少啃老族是在嘗試過幾個工作都不滿意後,不知不覺就成了在家的啃老族。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