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2|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孩子越講越故意?別急,這其實是你的錯!

先問個問題,你是不是常常發現孩子越講越故意?你明明苦口婆心,他卻一副「我就偏不」的模樣?相信我,我也深有體會。有一次,我的女兒把整個牆壁變成了她的畫布。我對她說,「你再這樣,我就沒收你的畫筆一週!」你猜她是怎麼回應的?她微笑著揮揮手裡的畫筆,然後在冰箱門上來了一筆。那一刻,我意識到,我的威脅是完全沒有威脅性的!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們家長常常設定一些自己根本不會去執行的處罰。你知道的,那種「你再這樣我就不讓你看電視一整年」的誇張威脅,聽起來威風八面,其實是空話。孩子們可是聰明得很,他們很快就會發現,我們其實只是在「嚇唬」他們。

行動準則第一條:訂定的懲罰一定要執行!

當你告訴孩子某個行為會有後果時,你必須堅定地執行它。別再搞什麼「下次再這樣我一定…」,直接「這次」就來!例如,當你說「如果再這樣,我就收走你的玩具一個小時」,那麼到時鐘滴答作響時,玩具必須被沒收!如果你每次都輕描淡寫,孩子自然知道你只是在「做戲」。

別擔心,這並不代表你要變成一個冷酷無情的父母。你仍然可以溫柔堅定。記住,不要讓情緒操控你的決策。情緒化的指責反而讓孩子忽略你所傳遞的核心訊息。

行動準則第二:罵得少一點,講得多一點

我們在氣頭上時,往往會情緒爆發,大聲指責,甚至數落孩子的所有「罪行」。雖然懲罰是有效的,但適當的懲罰更重要。一個冷靜的解釋,比憤怒的咆哮更能讓孩子理解自己做錯了什麼。

想像一下:孩子在沙發上跳得正歡,你咆哮著:「你總是不聽話!我說了多少遍不准跳!這沙發要是壞了你能賠得起嗎?」孩子的反應可能會是滿臉疑惑,然後繼續跳。但如果你冷靜地走過去,輕輕拍著他的肩膀說:「跳沙發可能讓你摔傷,也會弄壞家具。摔下去是很痛的,說不定還要去住院,讓醫生打針。」這時,他就更有可能停止。

行動準則第三條:態度一致,賞罰分明

心理學的強化理論告訴我們,明確的賞罰體係可以讓孩子清楚知道哪些行為是被鼓勵的,哪些是需要調整的。賞罰分明意味著,當孩子表現好時,要及時表揚,而當行為不當時,也要給予適當的懲罰。關鍵是要保持一致,別今天因為你累了就放任孩子,明天突然大發雷霆,這只會讓孩子迷惑,搞不清楚到底哪條才是「真理」。

行動準則第四:堅持原則,孩子自會懂得

很多時候,家長總是希望孩子立刻改變。但真相是,行為改變是個長期過程。你得持續、堅定地貫徹你的原則。時間久了,孩子會漸漸明白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

記住,育兒就像打磨一塊石頭,不能急躁,要一點一滴慢慢來。即使今天孩子不聽話,明天依然調皮,但只要你堅持執行規矩,孩子最終會領悟到你的原則不是用來「談判」的。

結語

下次當你想大聲說出「你再這樣,我就…」時,不妨先停一下,思考自己是否真的會兌現。如果答案是「不會」,那就別說了!孩子需要的是明確一致的規則,而不是口頭上的責備。讓我們一起努力,做出讓他們真正能理解的教育方式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