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9|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從《第一本建築故事書》談遺忘形上學的建築

raw-image


  恭喜鄭晃二老師出新書!!本書內容如同封面寫道,「這書是寫給對建築有興趣的人,當作接觸建築的第一本故事書。」適合作為認識建築的啟蒙書。


  然而,要將建築知識濃縮、提煉為一本適合大眾閱讀的啟蒙書,是最困難的。如同哲學系或建築系,教最基礎的哲學概論、建築概論課程多為系上的資深大老(筆者建築系大一時的「建築概論」由周家鵬老師(目前任教於福建理工大學)授課)。因為最基礎的課程,除了需要將知識融會貫通外,還需要知道哪些知識是對於建築門外漢而言最具啟發、最必要的,並去蕪存菁地以大眾的口吻(如本書以故事的方式),建構一套既實用又能點燃學生興趣,作為學生往後在建築之路上持續精進的基礎。 


  本書共分為八篇,其內容大致為:  


  第一篇「地心引力」:介紹建築構造材料,如磚、木、石、混凝土(鋼筋)與鋼。 


  第二篇「防災避災」:介紹建築與之互動的外在自然環境,如水、風、氣、火與地震。 


  第三篇「躲避壞人」:介紹建築隨外在環境改變而隨之改變的功能,如因著武器、交通工具的發明,產生不同兼具防禦、安全、堅固與避難的城市規劃和建築設計。 


  第四篇「住在一起」:介紹建築與社會發展的關係,如隨著都市人口密度提高,提出都市計畫、都市更新,發明電梯、興建高樓等相關的建築與都市發展策略。


  第五篇「敬畏與愛」:介紹建築與宗教神聖性的關係,如透過建築配置、形式、開窗等,反映背後人與超越者的關係。


  第六篇「追求創新」:介紹東西文化背後產生的建築差異,如西方(羅馬)因生活飲水、洗浴、社交與健康需求,建造獨有的公共浴場、飲水噴泉、下水道、飲水道,及東方(中國)因提高遮風避雨及空氣對流的功能,建造獨有的斗拱系統。


  第七篇「摩登年代」:介紹現代建築,如玻璃材料、工業化生產、數位製造技術等的發展,及對現代建築產生之後現代、在地性的反思。


  第八篇「美的思考」:介紹建築的美學,如結構、比例、裝飾、AI的美,及讓人感動、反思的美。


  然而,在八篇共36個故事中,唯獨第八篇「美的思考」僅有一個故事,或許是因來不及寫或其內容屬進階課程而未收入其中,且一般俗稱「真、善、美」,美僅是三者之一,文中未見對於真和善的討論。另文末雖寫道柏拉圖的「洞穴比喻」,卻僅作為反思虛擬實境中「感受」的真實,未將柏拉圖「善」的形上學展開,殊為可惜,筆者以下簡單補充柏拉圖「善」的形上學,以此探討在柏拉圖哲學下,「感受」的真是否是真實的?


  首先,柏拉圖之所以提出一套形上學的原因在於,靈魂與道德的完整性、協調性,需有存有學、形上學作為基礎,才可支撐《理想國》中提及的「正義」概念(正義是智慧、勇敢、節制三種德性的協調,不同於現代重視量化、分配的正義),因而提出「善」的形上學。


  柏拉圖對於善的比喻除了多數人熟知的「洞穴比喻」外,另外還有「日光喻」及「線喻」,需將三者作為整體,才可較整體地認識何謂柏拉圖的形上學及「真、善、美」的關係。


  在「日光喻」中,柏拉圖將善比喻為日光,日光照在人眼及物體上,讓人得以看見物體。而善的「真理性」便是讓人的「理性」得以認識事物的「理念」(理型),讓人得以看見理念(理型)的「美」(靜態),及看見理念(理型)與理念(理型)之間的協調關係(動態)。


  在「線喻」中,柏拉圖將世界區分為「智性世界」與「感性世界」(後被亞里斯多德誤認為是兩重世界),線段由下而上分別為感性世界的幻象(假象)→感覺(信念)→智性世界的知性(分析性,如數學)→理性(理念)→善(無預設的起點)。理念是本質的、是具普遍性的、是由理性所認識的、是不變的、其方法是辯證的。反映在「洞穴比喻」中,即是囚犯掙脫鐵鍊後,由洞穴內至外的過程;從假象的影子、到感覺到實在的現象(火堆前的物體),再到洞穴外經歷光線適應的痛苦,最後看見太陽本身;即善本身(因陽光太過刺眼,故不可完全認識)。差別在於,囚犯非停留在善(理念)的世界,而是返回到洞穴中實踐正義,及告訴世人何謂善(此預設不管人們理性與否,無不追求善)。


  回到感受的真實是否是真實本身?由「日光喻」、「線喻」和「洞穴比喻」可知,感受僅是「感性世界」中的一部分,尚未涉及理念的「智性世界」。在柏拉圖的形上學中,世界只有一個,就是真實的、意義的「智性世界」。「智性世界」與「感性世界」的關係為,普遍與特殊、整體與個別、本質與現(表)象、理性與感覺、不變與變動的關係,故感受的真實僅是特殊的、個別的、表象的、變動的真實,而非真實的理念本身。另「真、善、美」三者的關係為,善透過真理之光,讓人們得以透過理性看見理念的美,及理念與理念之間的協調關係(真)。


  綜上,作為一本建築的啟蒙書,從感覺、故事性出發是可行的。但不管是建築或哲學,最後都必須關聯於、奠基於一套可支撐現象(關係)的形上學;唯有關聯於理念的實踐,才可能達到真正的認識。然而,現行建築教育多與之背道而馳,僅處理特殊的、個別的、表象的、感覺的、變動的建築,而不敢或沒有能力碰觸普遍的、整體的、本質的、理性的、不變的建築(形上學),導致建築自我閹割為與世界無關、與他人無關、與生命無關的無機物,而非追求建築的真善美。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