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25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探索《黑白大廚》三大核心:如何策劃和維持節目張力?(下)

上一篇文章中,我們探討了《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節目構成的三大核心元素:「衝突點」、「共鳴」和「效益」。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解析這三個核心目標是如何透過節目設計展現出來的。



1. 賽制維持「衝突點」:保持比賽張力和觀眾興趣

《黑白大廚》節目一開始便設定了80位「黑湯匙」廚師參與競賽,他們必須在限定時間內完成一道拿手菜,爭取進入20人座的生存者桌,從而成為正式的競賽選手。這樣的初賽設計不僅能篩選出具實力的「黑湯匙」廚師,讓他們得以與「白湯匙」廚師抗衡,更重要的是能夠展現這些參賽者的個性與背景,讓觀眾對他們的形象有更立體的認識。


節目後續採取一對一的賽事設計,進一步讓觀眾對「白湯匙」廚師的形象也有深刻印象,從而在觀眾心中建立「黑湯匙」與「白湯匙」兩者的平衡對立。節目共12集,其中安排了8次賽事,為了維持黑白廚師之間的抗衡張力,除了最終決賽為真正的一對一較量外,其餘比賽多為團體賽模式。尤其是兩場準決賽,採用「多數取一」的方式,讓畫面緊張感得以維持,同時也能有效控制最終進入決賽的選手人數。


最後,節目以黑湯匙廚師贏得決賽作結,這個結果與許多以階級為題材的影視作品相似,不僅增強了階級衝突的張力,還進一步深化了節目所傳遞的社會意涵。



2. 日常食材與真實人物引發「共鳴」與親近感

節目僅以廚藝競賽為核心,難以長時間維持觀眾的共鳴。因此,「人物訪談」成為了節目中的重要元素。透過參賽者的故事和形象塑造,觀眾能夠感受到每位廚師的獨特個性。例如,鄭智善強勢的形象、濃重的眼妝,與她在男性主導的廚房環境中的處境相互呼應,這樣的訪談內容深深觸動了許多職業女性,帶來了強烈的情感共鳴。


此外,評審安成宰的話語也拉近了觀眾與節目的距離,他表示自己不喜歡為了追求擺盤而添加不必要的食材,這樣的評論直接反映了許多觀眾的真實心聲,進一步增加了親切感。


節目大量使用韓國當地常見的食材,讓觀眾倍感熟悉。例如在準決賽中,廚師們使用豆腐創作各種創意料理,特別是Edward Lee的豆腐料理突破了大家對這種日常食材的想像,進而在大眾間引起熱烈討論。



3. 競賽內容多元化增加商業效益:不僅是廚藝競賽,更是行銷平台

《黑白大廚》不僅是單純的廚藝競賽,還成功運用競賽內容來提升商業效益。節目吸引了多家贊助商,從廚房器具、食材到調味料,如LG Signature冰箱、德國Fissler鍋具、Kitchen Aid攪拌機等。然而,節目獨特之處在於它的競賽項目突破了傳統。例如,在復活賽要求廚師使用便利商店的食品創作料理。使用麵包的奶油內餡做出來的提拉米蘇,引發了節目內外的廣泛討論,CU也順勢推出栗子提拉米蘇聯名商品,帶來了實質的銷售收益。


另一個具有代表性的項目是餐廳經營挑戰,參賽小組需要制定菜單並策略性地經營餐廳,目標是獲得最高的營業額。這樣的比賽不僅讓觀眾看到廚師們的烹飪技巧,也展示了他們在餐廳管理中的能力。這為參賽廚師後續的餐廳業務帶來了額外的曝光,間接推動了商業效益。


從品牌經營的角度來看,《黑白大廚》這樣的節目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平台來實現「品牌聯盟」。參與的品牌透過與節目的深度合作,成功借助節目的影響力擴展市場,並且行銷手法不顯得生硬或刻意,實現了品牌與節目雙贏的局面。


圖片來自Yahoo購物


結論

透過賽制設計、人物故事、與商業合作等元素,《黑白大廚》巧妙地結合了「衝突點」、「共鳴」和「效益」三大核心架構,成功打造了一檔在影視與商業領域都獲得高度關注的節目。在這些核心架構的支持下,節目不僅引起了廣泛的社會討論,還實現了長期的商業價值。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內容總結
鬧劇荒?Netflix片單推薦
5
/5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Salon de l'Ordinary Space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