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表現不好,我就剝奪你。∣菜b導日記∣倒數551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對於孩子的不當行為,給予懲處,是常見的手段,其中有一種做法是「剝奪」。


剝奪孩子喜愛在意的物品、體驗或權力,讓他們有所警剔,讓他們痛定思痛,目的是打壓他們不當行為,希望他們記取教訓,行為能朝守規矩的方向發展。


但「剝奪」手段的使用還是有應注意的事項,例如,不可剝奪基本需求,像是罰他不准上廁所、不准吃飯,而且剝奪物必須和犯的過錯"有關聯",例如玩電腦沒在約定的時間結束,就取消下次玩電腦的資格,而不是沒收他的零用錢。


我一直以為「剝奪」這種處份方式,在年紀小一點的孩子身上比較常見,例如「不准下課」、「不准離開座位」、「不准沒吃完飯」、「不准沒寫完功課」……好像在國小階段比較常見。

我一直以為,是因為年紀小的孩子,較不易立即體認規範的意義,較難立即在下次就改善行為,所以藉由「剝奪」,可以快速地達到因著身心痛苦而立即改進的效果。


但我最近聽說一些同仁的作法,應該也是屬於「剝奪」的原理,卻是發生在高中課堂與教室。例如,

❧ 因為你們小考常常都考得太爛了,所以我們就不要小考了。

❧ 因為你們常常亂丟垃圾,所以班上就不要放垃圾桶了,把垃圾桶撤掉,不准在學校丟垃圾。

❧ 因為你們常常不遵守資源回收規範,所以就不准在班上丟資源回收類的物品了,把資源回收桶撤掉,所有資源回收相關容器物品,都自己帶回家處理。

❧ 因為你們這堂課常常遲到,所以遲到的同學,就不准立刻進教室,要在門外等到老師有空出去開門時你才可以進來。

❧ 因為你們中午聽歌太大聲,又亂看一些奇怪的影片,所以你們就不准再使用班上的公用電腦了。

❧ 因為你們上課睡覺,所以就扣你們平時成績。

❧ 因為你們打掃時間太快掃好就去球場打球,所以就關閉球場不讓你們去打球。


你表現不(符合我心中的)好,我就剝奪你,其實一直是一種不算少見的處份方式……




avatar-img
204會員
704內容數
學院 裡有 書、簿本、心得、高中生、社團、秘密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莊小昕❦祕密學院 的其他內容
小C在跟我說這件事的時候, 眼淚撲簌簌地落下來。
在沙漠裡沒有水,你說,能不能給我一瓶可樂, 這真的是只有感激的份,不能有嫌棄的份。
學校生活裡, 有些時間是老師與學生共同擁有的, 例如,課堂時光。 但是, 午休、放學時間、早自習,這都跟“課堂時光”不同, 這些是學生的時間。
就是「社交焦慮症」,這個詞是近幾年來才出生的,但學生們用得可上手呢! 我:「某生,你願意擔任班級幹部嗎?」 某生:「老師我不行,我社恐!」 舉凡找學生當幹部、代表班級比賽、上台報告、去別班幫我叫個同學來一下……他們都可以用「社恐」這個理由拒絕!
小C在跟我說這件事的時候, 眼淚撲簌簌地落下來。
在沙漠裡沒有水,你說,能不能給我一瓶可樂, 這真的是只有感激的份,不能有嫌棄的份。
學校生活裡, 有些時間是老師與學生共同擁有的, 例如,課堂時光。 但是, 午休、放學時間、早自習,這都跟“課堂時光”不同, 這些是學生的時間。
就是「社交焦慮症」,這個詞是近幾年來才出生的,但學生們用得可上手呢! 我:「某生,你願意擔任班級幹部嗎?」 某生:「老師我不行,我社恐!」 舉凡找學生當幹部、代表班級比賽、上台報告、去別班幫我叫個同學來一下……他們都可以用「社恐」這個理由拒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有時,我們在外面看見一個叛逆不受教的孩子,心中總是會有一個疑問,「這個孩子行為乖張,家長到底怎麼教的?」有些家長確實因種種原因疏於管教,孩子行為不檢點,家長難辭其咎。但是也有不少家長覺得委屈,因為他們沒有放任,而是嚴格管教,對老大老二有用,偏偏對老三完全沒效果,親子衝突天天上演,身心俱疲,不知如何是
  獎懲制度一直都是雙面刃,當我們採用此方法不外乎希望孩子能「主動」去做他本應該做之事。   問題是,既然是「應該做的事」何必有賞有罰?   到底我們是希望孩子「他律」還是「自律」呢?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家長面對小孩說難聽話的困擾,以及採取的教育方式。從嚴厲的懲罰到轉變為鼓勵誠懇的教導,希望能夠改善小孩的言行舉止。
Thumbnail
人際關係一直是孩子成長的必修課,可是如果遇到霸凌,身邊的大人要怎麼察覺到呢?以下分享孩子被霸凌可能的情緒反應。
Thumbnail
糾正孩子行為常常演變成親子衝突,火氣還在卻看到孩子尋求安慰,怎麼看待呢?
透過孩子小學時期的生活趣事,探討如何教導孩子珍惜時間和承擔責任。
如果哪天做了一些事情 吐口水啦 罵髒話啦 亂停車啦 不是說什麼默以善小而不為 默以惡小而為之 什麼的 後果怎樣大家都知道為啥要做不做的 因為很爽啊 離題 回來 有人會說你這樣我怎麼教育小孩 左思右想 記住啊 先想一下這個人會不會惱羞 如果會 看下會不會被打 總而言之 言論自
Thumbnail
在一次的輔導研習中,我向講師(精神科醫師)提出了一個問題: 「 我們應該在孩子犯錯之後,給他什麼處罰才不會傷害到孩子、又能達到處罰的目的? 」
Thumbnail
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其實無論是孩子或是家長,彼此都正在經歷一場學習之旅。 而在教養的過程中,我們時常會看到一個狀況: 許多人直覺認為應建立一套獎懲分明的機制,才能夠形塑孩子的正向性格,但在對孩子進行懲罰後,卻發現他開始對你感到害怕,不僅見到你就緊張,甚至開始迴避你。親子之間好像生疏了。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有時,我們在外面看見一個叛逆不受教的孩子,心中總是會有一個疑問,「這個孩子行為乖張,家長到底怎麼教的?」有些家長確實因種種原因疏於管教,孩子行為不檢點,家長難辭其咎。但是也有不少家長覺得委屈,因為他們沒有放任,而是嚴格管教,對老大老二有用,偏偏對老三完全沒效果,親子衝突天天上演,身心俱疲,不知如何是
  獎懲制度一直都是雙面刃,當我們採用此方法不外乎希望孩子能「主動」去做他本應該做之事。   問題是,既然是「應該做的事」何必有賞有罰?   到底我們是希望孩子「他律」還是「自律」呢?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家長面對小孩說難聽話的困擾,以及採取的教育方式。從嚴厲的懲罰到轉變為鼓勵誠懇的教導,希望能夠改善小孩的言行舉止。
Thumbnail
人際關係一直是孩子成長的必修課,可是如果遇到霸凌,身邊的大人要怎麼察覺到呢?以下分享孩子被霸凌可能的情緒反應。
Thumbnail
糾正孩子行為常常演變成親子衝突,火氣還在卻看到孩子尋求安慰,怎麼看待呢?
透過孩子小學時期的生活趣事,探討如何教導孩子珍惜時間和承擔責任。
如果哪天做了一些事情 吐口水啦 罵髒話啦 亂停車啦 不是說什麼默以善小而不為 默以惡小而為之 什麼的 後果怎樣大家都知道為啥要做不做的 因為很爽啊 離題 回來 有人會說你這樣我怎麼教育小孩 左思右想 記住啊 先想一下這個人會不會惱羞 如果會 看下會不會被打 總而言之 言論自
Thumbnail
在一次的輔導研習中,我向講師(精神科醫師)提出了一個問題: 「 我們應該在孩子犯錯之後,給他什麼處罰才不會傷害到孩子、又能達到處罰的目的? 」
Thumbnail
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其實無論是孩子或是家長,彼此都正在經歷一場學習之旅。 而在教養的過程中,我們時常會看到一個狀況: 許多人直覺認為應建立一套獎懲分明的機制,才能夠形塑孩子的正向性格,但在對孩子進行懲罰後,卻發現他開始對你感到害怕,不僅見到你就緊張,甚至開始迴避你。親子之間好像生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