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與壞是同時存在的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前篇貼文提到,我覺得自我價值建立在看到自己需求背後的善意。


然而,當我深入思考時,發現一件矛盾的事:那我所認為的自我價值,其實是建立在「我無法接納自己的陰暗面,所以才只看到自己善的一面」嗎?


如同心理學中的「投射」:當我們無法接受自己某些特質或感受時,會無意識地將負面感受丟給外界。「他們都是壞的,這樣我才會是好的。」如此一來,我們便能避免直接面對自己消化不了的情緒或議題。


這個矛盾讓我思考了很久,最後我意識到:

1.自我價值應該在於看見自己的「需求」,找到被自己理解的心安感。

2.自我接納是除了看到自己需求背後的善意外,也要接受自己的所有面向,包括我們通常不想面對的陰暗面。


例如,有次跟主管討論事情,最後我脫口說了一句:「我都可以。」事後我卻擔心這句話是否太隨便,主管會不會認為我辦事不負責任,但其實我的善意在於不想讓事情變得更複雜,所以選擇不提出意見。

當然,這句話從不同觀點的確也可以解釋成輕浮,但畢竟我沒辦法控制他人如何解讀,如果對方看到的是我壞的一面,我也只能接受。


而這正是自我接納的一部分:明白既是一種善意的表達,也是一種可能被誤解的行為。但不論是好或壞,我都勇敢地看見自己所有的面向,並承認它們同時存在

-


隨著心理學越學越多,我漸漸明白,活得自在是知道好與壞是同時存在的,不僵固而有所彈性。


年輕時看到討厭的大人,總會告訴自己:「我絕對不要變得跟他們一樣。」像不要遷怒、不要固執、不要變得現實...等。然而,隨著年紀增長,我發現這樣的信念好像沒有讓我更快樂,甚至有時不小心表現得像他們時,心中忍不住想:「我是不是也變成小時候我最討厭的大人了?」


當時我不懂得在環境與脈絡中看訊息,其實他人可能面臨各種限制,甚至我,也是有限制的。


終於,我理解世界的視野變大了、理解世界是複雜的,不再固守某個單一觀點。當我找到內心的安定,也能更真誠地與他人互動。


avatar-img
2會員
35內容數
來到星球的我們,與不同的心相遇;這些相遇有好有壞,大家都在尋找生命的意義;而生命的存在與相遇,就是意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心球引力 的其他內容
「我的自我價值在我心中。」這句話乍聽之下像是廢話,但確實是我現在才越來越領悟的道理。
某次跟老公吵架,原因是我覺得他抱怨的言詞有些過重,然而,老公立馬生氣反過來指責我,說我站在道德制高點檢討他。我靜靜聽他對我發火5分鐘,直到他心情平復,隔天一早,他跟我道歉一時情緒時控,我不怪他,也原諒他。(老公我愛你^_^)
外界發生的事會引起我們的情緒波動,以前,我也覺得一定是對方做了不適當的行為,才讓我感到不舒服,把感受往外攻擊。然而,現在我明白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思維裡,其實這些情緒、感受與內在的我有關,跟外界的關係並不大。
在思考自己想要過什麼生活時,都會有個功課是要排序自己的價值觀。當遇到需要做抉擇的時刻,價值觀排序是一種很好的決策依據,幫助我們走在自己想要的人生道路。我發現,價值觀排序似乎也對應著自己的人生課題。
標題是啟點文化的線上課程「回家」玉婷老師所說,我多加了2個字:「美好」。這句話很觸動我,讓我聯想兩個相似寓意的說法。
前陣子我聽了一個關於職場社交的podcast,主持人落落大方的談論在職場上如何表現的「合宜」,我覺得心裡有點悶悶的、不太舒服,發現裡面有些東西值得我探討。
「我的自我價值在我心中。」這句話乍聽之下像是廢話,但確實是我現在才越來越領悟的道理。
某次跟老公吵架,原因是我覺得他抱怨的言詞有些過重,然而,老公立馬生氣反過來指責我,說我站在道德制高點檢討他。我靜靜聽他對我發火5分鐘,直到他心情平復,隔天一早,他跟我道歉一時情緒時控,我不怪他,也原諒他。(老公我愛你^_^)
外界發生的事會引起我們的情緒波動,以前,我也覺得一定是對方做了不適當的行為,才讓我感到不舒服,把感受往外攻擊。然而,現在我明白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思維裡,其實這些情緒、感受與內在的我有關,跟外界的關係並不大。
在思考自己想要過什麼生活時,都會有個功課是要排序自己的價值觀。當遇到需要做抉擇的時刻,價值觀排序是一種很好的決策依據,幫助我們走在自己想要的人生道路。我發現,價值觀排序似乎也對應著自己的人生課題。
標題是啟點文化的線上課程「回家」玉婷老師所說,我多加了2個字:「美好」。這句話很觸動我,讓我聯想兩個相似寓意的說法。
前陣子我聽了一個關於職場社交的podcast,主持人落落大方的談論在職場上如何表現的「合宜」,我覺得心裡有點悶悶的、不太舒服,發現裡面有些東西值得我探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自我價值的關鍵在於我們如何看待自己。我們經常將自己的價值與外在成就聯繫在一起,卻忽略了內在的肯定。
在自己眼裡可能是大事,但別人眼裡是小事。 每個人看事情的輕重性本來就不一樣也沒有對或錯。 如果希望自己不好時也會有愛自己的人,因為這樣一直幫助別人,而去施壓別人,造成不舒服感這樣不是本末倒置,一個人的付出本質上是美意,對方要怎麼看待的就並不需要太多期待,如果對方想報答,表示對方心存感激,這樣
Thumbnail
自我價值不是恆久不變,它是一種對內在自我有足夠的認識及了解。不單單是可以被量化或透過比較的表面價值。 價值必須建立在「你」「我」共同的認知上。如果沒有他人的存在,自認為有價值,但別人並不這麼想,就只是「自以為是」、「孤芳自賞」。 如果能用別人能明白的方式將「你的價值」表達出來,讓彼此在價值的認知及
Thumbnail
你不會只有光明面,也不會只有陰暗面, 當你看到自己的缺點,就能發現自己擅長的地方, 當你發揮自己的優點,就能洞察還有成長的地方, 我們是自身成長的一面鏡子, 如實反應自己的內在狀態,也映照別人最真實的樣貌。
Thumbnail
我們都從自己的角度在看人 這個應該是好人 那個可能是壞人 判斷的條件可能是 政經地位 社會名望 長相衣著 文筆談吐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了愛自己和自私的區別,並強調了愛自己意味著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自己,接納自己的完整,而不是隻滿足小我的自私。該文章還提供了具體的例子和情境,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這兩者之間的區別。
Thumbnail
如果說不該用是非對錯、善惡去定義任何人。那麼該如何分善什麼是對的環境、對的人。既然不該有二元對立存在,我們接觸的人、所處的環境應該就是所謂的「有益於我」的。「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句話很好的詮釋了內心的疑惑。 一切都來自於自己如何看待身邊的人、事、物。分別心也是由既定存在的價值觀形成的。在自己的
Thumbnail
當你發現周遭出現負面情況時,試著將「照顧環境」納入日常生活,這樣可以改善你的生活品質。提倡愛護生命,這樣你會看到更多美好事物。同時,要學會體諒他人,保持正面的價值觀,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
Thumbnail
你的人生不應只為討好他人,而是要善待自己、愛自己。關於如何在維護愛自己與展現善良之間找到平衡的建議。
Thumbnail
關係裡,沒有一個人的使命是要滿足另一個人, 關係的和諧或磨擦,要回到自己之內去看見, 自己是如何看待自己、定義自己,自己的價值觀是什麼, 你是否尊重自己,信任自己,願意親近自己, 是否仁慈而不批判,彈性而不僵化, 是否誠實面對真實的自己; 關係之間,是獨立且完整的個體之間的相會, 是在價值觀不
Thumbnail
自我價值的關鍵在於我們如何看待自己。我們經常將自己的價值與外在成就聯繫在一起,卻忽略了內在的肯定。
在自己眼裡可能是大事,但別人眼裡是小事。 每個人看事情的輕重性本來就不一樣也沒有對或錯。 如果希望自己不好時也會有愛自己的人,因為這樣一直幫助別人,而去施壓別人,造成不舒服感這樣不是本末倒置,一個人的付出本質上是美意,對方要怎麼看待的就並不需要太多期待,如果對方想報答,表示對方心存感激,這樣
Thumbnail
自我價值不是恆久不變,它是一種對內在自我有足夠的認識及了解。不單單是可以被量化或透過比較的表面價值。 價值必須建立在「你」「我」共同的認知上。如果沒有他人的存在,自認為有價值,但別人並不這麼想,就只是「自以為是」、「孤芳自賞」。 如果能用別人能明白的方式將「你的價值」表達出來,讓彼此在價值的認知及
Thumbnail
你不會只有光明面,也不會只有陰暗面, 當你看到自己的缺點,就能發現自己擅長的地方, 當你發揮自己的優點,就能洞察還有成長的地方, 我們是自身成長的一面鏡子, 如實反應自己的內在狀態,也映照別人最真實的樣貌。
Thumbnail
我們都從自己的角度在看人 這個應該是好人 那個可能是壞人 判斷的條件可能是 政經地位 社會名望 長相衣著 文筆談吐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了愛自己和自私的區別,並強調了愛自己意味著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自己,接納自己的完整,而不是隻滿足小我的自私。該文章還提供了具體的例子和情境,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這兩者之間的區別。
Thumbnail
如果說不該用是非對錯、善惡去定義任何人。那麼該如何分善什麼是對的環境、對的人。既然不該有二元對立存在,我們接觸的人、所處的環境應該就是所謂的「有益於我」的。「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句話很好的詮釋了內心的疑惑。 一切都來自於自己如何看待身邊的人、事、物。分別心也是由既定存在的價值觀形成的。在自己的
Thumbnail
當你發現周遭出現負面情況時,試著將「照顧環境」納入日常生活,這樣可以改善你的生活品質。提倡愛護生命,這樣你會看到更多美好事物。同時,要學會體諒他人,保持正面的價值觀,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
Thumbnail
你的人生不應只為討好他人,而是要善待自己、愛自己。關於如何在維護愛自己與展現善良之間找到平衡的建議。
Thumbnail
關係裡,沒有一個人的使命是要滿足另一個人, 關係的和諧或磨擦,要回到自己之內去看見, 自己是如何看待自己、定義自己,自己的價值觀是什麼, 你是否尊重自己,信任自己,願意親近自己, 是否仁慈而不批判,彈性而不僵化, 是否誠實面對真實的自己; 關係之間,是獨立且完整的個體之間的相會, 是在價值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