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使用便利貼,能培養日本人在職場上缺乏的重要敏銳度,也就是“雛形設計”的能力。」
「很多人不自覺地認為用掉很多便利貼很浪費,因而產生抗拒,從而錯過早期快速失敗的機會。」
「用便利貼這種低成本的方式,將點子具體化後的產物稱為“雛形”。」
「“雛形”勢將失敗風險講到最低,且讓我們有效一步步修正方向的工具。」
「不必一開始就在紙上寫下完美個點子。」
「創造力只有在漫無目的的狀況下行動才能產生。」
「在筆記本寫下創意,無論結果如何,都只是花自己一點時間而已。」
「從筆記開始做起,不僅風險相當低,而且很有用。」
「將點蓻晚成看得見碰得到的形式,就能確認這個想法是否具有價值。」
「這個過程中很重要的心態是“設計雛形,及早失敗並從中學習”。」
這段討論,節錄於日本作者柏野尊德 [1]出版的"讓腦袋大躍進的史丹佛超級筆記術"[2]的第15-22頁,
引發我對「筆記本使用」與「快速失敗」的思考。
我一直都蠻喜歡買筆記本,
像是日本KOKUYO出品的 Campus筆記本[3],
美國出品的 Moleskine 筆記本 [4],
都是我一直有在購買的筆記本。
但我買了這些筆記本後,
也常常會掉入柏野尊德說的這種“怕浪費”的心態,
導致筆記本買了捨不得用,
或者用幾頁就沒用的狀況。
如果套入柏野尊德說的這個「雛形心態」,
或許情況就會很不一樣。
前陣子也在萬維綱老師的課中讀到,
「失敗其實就是嘗試」,
我們常說的「失敗為成功之母」,
或許改成「嘗試為成功之母」會更貼切且更有行動力。
而筆記本,便利貼這些文具,
其實提供了相當好的條件讓我們在做「思考上的嘗試」,
把想法勾勒出來,接著細化,
只需要再有一些好習慣,
幫助自己去發展各種想法,
那麼持續嘗試,走量,就會遇到好的創意,好的想法。
筆記本其實相當便宜,利用筆記本去創造各種雛形,
從中快速失敗,快速學習,
真的會是最快通往成功的方式。
Reference
[1] https://x.com/takanorikashino
[2]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18464
[3] https://www.kokuyo.co.jp/
[4] https://www.moleskine.com/en-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