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中到博士後研究員:我的英文學習心路歷程】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雖然現在 GPT 等工具可以協助英文寫作,但我深刻體會到,寫出真正有深度的英文文章,還是依賴多年來的積累。回顧我的英文學習之路,從高中到如今在 UCLA 擔任博士後研究員,這一路上的點滴對我英文能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以下分享我的學習經驗,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raw-image


▋ 高中啟蒙:用實際需求推動英語學習


我的英文學習起點源於高中時參加數學科展。當時,我被選為台灣代表,需要將科展報告翻譯成英文,並準備在美國加州聖荷西參賽時,用英文向評審介紹作品。那時,我的英文程度只在全民英檢中級左右,面臨全英文的學術報告與問答挑戰,我只能加速提升自己的英語表達能力。


為了這次比賽,每週我從屏東坐高鐵到新竹清華大學,向數學教授學習研究方法。週末還會到台北的科學教育館接受訓練,準備如何用英文陳述研究成果。這樣的密集訓練持續了三個月,雖然辛苦,但我因應這個實際需求,不得不強化英文閱讀和口說,這也成為我英文進步的關鍵一步。


▋ 擴充詞彙:每日記單字的習慣


在高中的時候,我的英文老師非常強調詞彙的重要性,於是我每天抄寫五十個不認識的單字並查詢意思。雖然也會使用單字書,但我更重視從閱讀中學習詞彙。當時,我經常閱讀台灣出版的英語學習雜誌,並且隨手標記不懂的單字。隨著詞彙量增加,我開始挑戰更高難度的材料,比如《時代雜誌》和《經濟學人》。


這些刊物的用字和文章結構遠比高中的英文教材複雜,但我堅持閱讀,試圖在理解中提升自己。同學們覺得沒必要讀這麼艱深的內容,但我相信,這種深度學習會在未來帶來好處。


▋ 培養英文審美:多讀好文章,提升表達層次


進入大學後,我持續保持英文閱讀習慣。後來在美國攻讀統計學博士期間,我對語言學產生興趣,還選修了語法學和語用學等科目。這些學習讓我對英文的理解更加深刻,尤其在英文寫作的用字、句型和段落結構方面變得更有敏感度。


我逐漸認識到,英文寫作不僅僅是表達想法,更需要「審美」。當你懂得用簡單的語句表達時,其實還不夠;要能寫出引人入勝的文章,則需要對優秀英文作品有深入的理解。這種英文審美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經年累月地閱讀好作品,並體會其中的精妙之處。


在閱讀過程中,我會仔細觀察作者如何選詞、如何呈現邏輯和情感,並試圖還原他們的寫作思維。只有多讀、多分析,才能讓自己的英文表達更具層次。


▋ 內功為本:技術是輔助,真正的實力來自積累


如今在 UCLA 擔任博士後研究員,寫作依然是日常工作的重心之一,無論是論文撰寫還是專業報告,都需要精準且流暢的英文表達。儘管 GPT 這樣的工具能夠輔助寫作,但若對英文好壞缺乏敏銳的鑑別力,很難從工具生成的內容中辨別品質。技術確實讓寫作更高效,但如果缺乏紮實的英文功底,使用 AI 的效果依然有限。


這讓我想到一句話:「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無論技術如何進步,真正的實力來自於個人長期的積累。只有透過紮實的閱讀、寫作練習,才能真正提升英文寫作水平,即便在使用 GPT 等工具時,也能保持內容的深度和質感。


▋ 英文學習的核心:培養內功,追求長遠的進步


學習英文不只是記憶單字或練習會話,而是需要長期的「內功」修煉。從高中的實際需求推動,到大學和博士階段的不斷閱讀和研究,我的英文能力一步步提升,這些都離不開日積月累的努力。技術輔助固然重要,但真正的表達能力,源於紮實的基本功。只有不斷強化內在的積累,才能在寫作中發揮自如,達到高水準的英文表達。

avatar-img
531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忙碌生活中找到時間閱讀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找到「閱讀的能量」。根據我的經驗,早晨起床後的前兩小時,以及通勤上班的路上,是我「能量高峰」的時段,最適合進行閱讀。然而,回家通勤的時間和睡前則不適合閱讀,這時候更適合用來寫作。這種因應不同能量狀態安排閱讀和寫作的方式,讓我在生活中更有效地吸收知識和產
1. 過度擔心自己在「低谷」 - 事實上,根據最優化理論,你無法真正確定自己所在的位置是「低谷」或「高原」。感覺到的「停滯」也許只是過程的一部分,而不是終點。 2. 沒找到新的前進方向 - 停滯不前時,不妨考慮「另一個維度」的提升,比如強化數據分析、說故事的能力、編程或
研究所裡總有些「自嗨型碩博士生」,說話口若懸河、好像什麼都懂,但每當一問具體文獻或理論出處,便顯得支支吾吾、無法給出有根據的回答。其實,這些人若能善用像 Obsidian 這類筆記軟體來建構自己的學術工作流,將有助於系統化地整理和深化知識,避免淪為只在表面「自嗨」的窘境。以下來看看他們的三大常見
▋從美國博士生活理解文明與文化:台灣優勢到異鄉挑戰 作為台灣人,我在美國 Purdue University 攻讀統計學博士的經歷,讓我對「文化」和「文明」有了全新的體會。這樣的環境讓我逐漸意識到,台灣的生活中我們身為「漢人」的文化優勢不僅帶來資源和機會,還賦予我們「優勢群體」的視角。然而
▋師徒互動中的學習機制:專家—新手關係如何幫助研究生成長 對於碩博士生而言,找到能夠引導自己學術成長的師長非常重要。研究所生活中,「專家—新手」關係,尤其是指導教授和學長姐的帶領,成為新手快速成長的關鍵。這段師徒互動不僅是技術和知識的傳授,更是一種「實戰經驗」的傳遞,讓新手在真實情境中逐步
▋理解「最有價值的技能」:穩定執行並交付結果 什麼是「最有價值的技能」?這個問題不僅僅是尋找一項技術或知識,而是關於一種能力:無論外部條件多麼嚴苛,仍然能穩定地交付結果,這樣的技能是經得起壓力考驗的。Matt Beane 認為,這種技能的特點在於「穩定執行」。它讓擁有者在他人面前顯得游刃有
在忙碌生活中找到時間閱讀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找到「閱讀的能量」。根據我的經驗,早晨起床後的前兩小時,以及通勤上班的路上,是我「能量高峰」的時段,最適合進行閱讀。然而,回家通勤的時間和睡前則不適合閱讀,這時候更適合用來寫作。這種因應不同能量狀態安排閱讀和寫作的方式,讓我在生活中更有效地吸收知識和產
1. 過度擔心自己在「低谷」 - 事實上,根據最優化理論,你無法真正確定自己所在的位置是「低谷」或「高原」。感覺到的「停滯」也許只是過程的一部分,而不是終點。 2. 沒找到新的前進方向 - 停滯不前時,不妨考慮「另一個維度」的提升,比如強化數據分析、說故事的能力、編程或
研究所裡總有些「自嗨型碩博士生」,說話口若懸河、好像什麼都懂,但每當一問具體文獻或理論出處,便顯得支支吾吾、無法給出有根據的回答。其實,這些人若能善用像 Obsidian 這類筆記軟體來建構自己的學術工作流,將有助於系統化地整理和深化知識,避免淪為只在表面「自嗨」的窘境。以下來看看他們的三大常見
▋從美國博士生活理解文明與文化:台灣優勢到異鄉挑戰 作為台灣人,我在美國 Purdue University 攻讀統計學博士的經歷,讓我對「文化」和「文明」有了全新的體會。這樣的環境讓我逐漸意識到,台灣的生活中我們身為「漢人」的文化優勢不僅帶來資源和機會,還賦予我們「優勢群體」的視角。然而
▋師徒互動中的學習機制:專家—新手關係如何幫助研究生成長 對於碩博士生而言,找到能夠引導自己學術成長的師長非常重要。研究所生活中,「專家—新手」關係,尤其是指導教授和學長姐的帶領,成為新手快速成長的關鍵。這段師徒互動不僅是技術和知識的傳授,更是一種「實戰經驗」的傳遞,讓新手在真實情境中逐步
▋理解「最有價值的技能」:穩定執行並交付結果 什麼是「最有價值的技能」?這個問題不僅僅是尋找一項技術或知識,而是關於一種能力:無論外部條件多麼嚴苛,仍然能穩定地交付結果,這樣的技能是經得起壓力考驗的。Matt Beane 認為,這種技能的特點在於「穩定執行」。它讓擁有者在他人面前顯得游刃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承蒙過去在準備研究所推甄的過程中, 從網路上蒐集到許多人的經驗分享, 同時受到很多幫助而能順利到達理想的目的地。 因此想將這段經歷及個人反思記錄下來, 讓對自己感到不自信、對未來感到不安的我們, 能夠與起伏不定的心情和平共處而持續邁進! 之前曾經在諮商社群及Dcard蒐集大家的疑問, 感謝大
自2017年7月來到美國讀博士, 今年2024年已經是在美國的第七年了。 2017-2022這五年, 我在美國印第安納州西拉法葉的普渡大學統計系攻讀博士學位。 當時的研究課題是線上機器學習(Online Machine Learning)以及強盜演算法(Bandit Algo
Thumbnail
開始工作後深深有感領域內的學海無涯,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專業工作者永遠都能夠強化自身領域能力變得更優秀,在退休或死亡之前達到屬於自己的頂峰,在大部分的領域皆是如此,鑽得越深就越能體會自己的不足,這點就跟我有稍微在練習的畫畫一樣😄
1. 製造知識的能力: - 在學術研究中,寫學術文章與寫社群文章有很大的不同。學術文章需要設計實驗、製作論據,並與相關的研究比較,展示自己的貢獻。這種製造知識的能力,奠定了研究生能夠研究並學會任何感興趣的東西的基礎,不需要依賴「知識代理人」的二手精華版知識。例如,我在普渡大學和UCLA的研
Thumbnail
對於我的學歷,雖然偶有提起,卻不是非常喜歡掛在嘴邊,就是很擔心自己太過於執著於過去而成為無法前進的人。會開設「不是學霸沒關係」這個分類,是想將自己從小到大的學習心得記錄下來,而今天這篇文章,想將自己的成長經歷寫一寫,因為我開始覺得,這會是這個分類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Thumbnail
https://www.technice.com.tw/new-submissions/?openExternalBrowser=1&p_code=F123966007 為了讓年輕學子能夠順利踏入科技產業、掌握職場競爭力的關鍵,科技島要開闢「學長姊帶路」專區,讓業界前輩分享求職與任職的珍貴
考在職專班是自己的人生規劃之一,只是不知道這一天會這麼快到來,不曉得自己的衝動是好還是不好。 現在的我,很喜歡研究所科系,但心裡面總是會擔心,不知道會不會失敗、英文作文好難,所以有時候都會逃避讀書,但深深了解只有去克服困難,才能更進一步。 從現在開始,給自己的短期目標就是:考到在職專班研究所,降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承蒙過去在準備研究所推甄的過程中, 從網路上蒐集到許多人的經驗分享, 同時受到很多幫助而能順利到達理想的目的地。 因此想將這段經歷及個人反思記錄下來, 讓對自己感到不自信、對未來感到不安的我們, 能夠與起伏不定的心情和平共處而持續邁進! 之前曾經在諮商社群及Dcard蒐集大家的疑問, 感謝大
自2017年7月來到美國讀博士, 今年2024年已經是在美國的第七年了。 2017-2022這五年, 我在美國印第安納州西拉法葉的普渡大學統計系攻讀博士學位。 當時的研究課題是線上機器學習(Online Machine Learning)以及強盜演算法(Bandit Algo
Thumbnail
開始工作後深深有感領域內的學海無涯,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專業工作者永遠都能夠強化自身領域能力變得更優秀,在退休或死亡之前達到屬於自己的頂峰,在大部分的領域皆是如此,鑽得越深就越能體會自己的不足,這點就跟我有稍微在練習的畫畫一樣😄
1. 製造知識的能力: - 在學術研究中,寫學術文章與寫社群文章有很大的不同。學術文章需要設計實驗、製作論據,並與相關的研究比較,展示自己的貢獻。這種製造知識的能力,奠定了研究生能夠研究並學會任何感興趣的東西的基礎,不需要依賴「知識代理人」的二手精華版知識。例如,我在普渡大學和UCLA的研
Thumbnail
對於我的學歷,雖然偶有提起,卻不是非常喜歡掛在嘴邊,就是很擔心自己太過於執著於過去而成為無法前進的人。會開設「不是學霸沒關係」這個分類,是想將自己從小到大的學習心得記錄下來,而今天這篇文章,想將自己的成長經歷寫一寫,因為我開始覺得,這會是這個分類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Thumbnail
https://www.technice.com.tw/new-submissions/?openExternalBrowser=1&p_code=F123966007 為了讓年輕學子能夠順利踏入科技產業、掌握職場競爭力的關鍵,科技島要開闢「學長姊帶路」專區,讓業界前輩分享求職與任職的珍貴
考在職專班是自己的人生規劃之一,只是不知道這一天會這麼快到來,不曉得自己的衝動是好還是不好。 現在的我,很喜歡研究所科系,但心裡面總是會擔心,不知道會不會失敗、英文作文好難,所以有時候都會逃避讀書,但深深了解只有去克服困難,才能更進一步。 從現在開始,給自己的短期目標就是:考到在職專班研究所,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