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這本書是去年的事情,但因為還有不少書想看的,雖然不少人推薦,卻一直沒下手,直到某次在書店看發現,但看見標價之後嚇一跳……香港書真的很貴。
總之遇到跳樓大特價活動才把它買下手……
其實我不是第一次讀Cox的書,有一本我很多年前就看過,但拖很久才寫書評的書信仰的未來:宗教的興衰與靈性時代的復甦就是他的作品,其實我對這本書有不少意見,讓我在閱讀的時候總覺得哪裡怪怪的,雖然作者真的學術底子非常深厚,的確提供了不少很不錯的觀點給我。
那麼這本很多人推薦的書又如何呢?
只能說,我也很推,雖然他的神學觀念我不見得滿意,但就怎麼讀聖經這件工具性的技術,這位專家的確不愧為大師,提供了非常多種可以採用的角度。
說起讀經方法,其實我以前介紹過華理克讀經法--享受讀經樂趣的12種方法,但這兩本書取向不大一樣,華里克的書更單純一點,在告訴我們有哪些可以操作的實際模式,不管是自己靈修還是小組查經都有其實用性。但Cox這本不同,這本重點在於思考的路徑,不管你用哪種方式查考聖經,我們還有很多不同的思考邏輯策略可以運用。
可以說,這兩本書多少可以互補,因為取向完全不同,卻一樣可以實際操作。
我要先推薦一篇文章,新使者雜誌裡的「如何閱讀《新世代來了,我們該如何讀聖經》」,這文章大概把這本書的核心做了一點介紹,不過我在這邊想要延伸一點東西。
讀聖經,最糟糕的就是「單純讀」,然後號稱你有哪種感動,認為這是天啟。
好吧!說不定真有這回事,只是我極度懷疑就是了,因為這種所謂感動,十之八九只是剛好你個人的背景資訊跟聖經文本有交叉,所以得到一點認同感而已,但這種解讀十之八九會搞錯,尤其用這種讀經法的人有相當高機率讀的是和合本,那是很舊的翻譯版本,很多內容早不合於現代語境了,是最容易讀歪的中文聖經。
不過,這種讀經法受到某些特定教派推崇,畢竟這類教派以「要大家不要思考只要感覺」聞名,基本上跟詐騙集團沒兩樣……
其實跟我們「正常唸書」一樣,讀聖經你至少要能以自身能力做最基本的文本分析,簡單說,至少要顧及前後文,甚至整本聖經從頭到尾的一致性脈絡。當然,這一點已經是門檻了,有把整本聖經從頭到尾讀過一次的基督徒說不定不到1/3,如果還要扣掉那種速讀快讀卻不思考的亂讀狀況……
但通常,至少讀完某卷書可能是大多數基督徒做過得事情,比方說新約最開頭的馬太福音可能就是很多人敢說他至少讀過一遍的內容……
當你以卷為單位在讀的時候,很多人就會提性歷史脈絡的問題,簡單說,這本書是誰寫的?給誰看的。
這要先區分,因為聖經作者當然是寫給當時他的讀者看,給我們看根本是順便,甚至根本沒想過會被人家到處放送(尤其是那些書信,是有明確收信人的)。
所以這時就要注意我們會不會有「誤會」或者「對號入座」的狀態。於是,文本的原始目的跟對我們有什麼意義,就是兩個很好的思考參照,我們可以讀出兩種不同意含,同時又可以避免會錯意。只是,文化與歷史脈絡代表著很多額外功課,我們要了解歷史地利,甚至那個年代的自然科學風土民情,乃至於文本裡的不同民族之間的恩怨情仇……
但還有更深入的一層,因為聖經在歷史上臂無數人看過,影響無數人,所以作者在這邊提出一個新的挑戰,要我們也去關注這些文本在歷史上曾被如何詮釋。
所以,文本對當年目標讀者的意義、文本在歷史上曾經有過得意義跟文本在現代的意義,以及文本對我們自身有什麼意義,就全都要一併考慮了……這真的是工程浩大,難怪我已經讀過好幾變了還在繼續,而且一直有新東西被領悟到,因為讀經工程永遠不可能結束阿!
但這也是「聖徒的相通」的真義,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像上帝的真理在邁出一步。
只能說,聖經真的值得花一輩子不斷重讀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