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本書抵達我們生命的時刻都有它的意義。有些書像燈塔,照亮迷霧中的方向;有些書則像一條安靜的小溪,悄悄地滋潤著我們心底那些不常被注意到的角落。而蔣彝(啞行者)的《牛津遊記》於我,更像一面不經意的鏡子,翻閱之間映照出一段熟悉又遙遠的時光。
牛津,作為英國的文化名片,對許多人來說象徵著古老學術殿堂、或是《哈利波特》的電影場景。然而,蔣彝筆下的牛津截然不同。他摒棄了對名勝學府的炫目描寫,取而代之的是外來者的細膩目光,記錄街巷裡的日常,捕捉那些常被忽略的小事,將平凡化為耐人尋味的文字。
書名本身就讓人眼前一亮。在華文旅遊書的世界裡,倫敦和劍橋似乎是常駐主角,而牛津卻常常被忽略,或許是因為徐志摩的《再別康橋》過於深入人心,讓劍橋的光芒掩蓋了牛津的風采。而「牛津還是劍橋更好?」這個無數次在學術圈引爆爭論的話題,同樣也成為不少旅人規劃行程時的難題之一。透過蔣彝的筆觸,得以走進學府之外的英式生活,感受戰時背景下牛津的日常片段。這樣的記述既新鮮又溫暖,提供了一種超越觀光書寫的深刻視角。
1933年,蔣彝初次抵達倫敦,三年後因德國轟炸輾轉來到牛津,原本短暫的停留意外延續至15年。他身為外來者,並未試圖掩蓋這層身份,而是以冷靜的旁觀者姿態,細膩書寫牛津的街道、書店、咖啡館,以及居民的日常。這份坦然旁觀的視角,在閱讀中深深打動了我。
他的旁觀者視角,凸顯了文化差異帶來的不同感知與思考,既不盲目讚嘆國外的月亮比較圓,也不無條件批評異文化,而是採取一種中立的分析態度。透過他的文字,能感受到一位異鄉人那若隱若現的感嘆——他既熟悉當地的文化氛圍,又時刻提醒自己那份外來者的身份。尤其是在中西文化衝突的背景下,這些感嘆潛藏在看似平靜的描寫之中,卻無聲地流露出微妙的情感,讓人不自覺地感受到那份既親近又疏離的張力。
這也不禁讓我想起與朋友討論異鄉生活時的情景:那種無法完全融入當地的遺憾與無奈,總令人心生沮喪。但有位朋友的一句話改變了我的看法:「為什麼一定要融入?身為異鄉者,保持旁觀未嘗不是件好事。」這份距離感反而讓我開始珍惜那些短暫而珍貴的瞬間,用觀光客的眼光欣賞那些不同之處,也不用像當地人一樣,不經意就陷入對生活的怨懟之中。心態的轉變,不僅讓我的生活變得輕鬆,也讓我更自在地接納了自己的角色。
這樣的體悟,讓我聯想到《被討厭的勇氣》中提到的課題分離。當我以旁觀者的姿態生活時,便能為自己留下一片不被干擾的空間,而不再過度在意是否討好或融入他人。蔣彝的文字中傳遞的那份距離感,讓我找到深深的共鳴,也讓我更有勇氣坦然面對自己的選擇。
除了視角上的啟發,蔣彝的文字風格同樣令人印象深刻。他的語調雖平淡卻極具韻味,細膩中帶著直白,詩意與溫和交織,卻又不失力量。讀他的文字,仿佛真的漫步在牛津的街頭,觸摸每一片磚瓦的溫度,嗅到晨霧裡瀰漫的青草香氣。他用筆觸重構英國日常,讓我彷彿再次回到那片霧氣氤氳的土地,透過他的視野重新認識那裡的生活。而他穿插在書中的短詩與插畫,更鮮活地呈現了當時英國生活的場景,為文字添上了獨特的情感層次。
讀完這本書,不僅讓我仿佛再次漫遊於牛津的街頭,也讓我體會到,即便是那些我曾認為平凡無趣的日常瑣事,都可能成為見證一個時代風貌的縮影。而蔣彝的《牛津遊記》則為遊記作者提供了一個極佳的寫作範例:他不僅捕捉了旅行的風景,更深入挖掘了背後的人文與情感,讓每個瞬間都充滿了生命的質感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