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28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石頭留不住(馬可福音13:1-4)

待降節第一主日:期待、希望

聖誕節是慶祝耶穌降生的日子。在聖誕節前的四個主日,我們進入待降節(Advent)的時期。待降節第一主日的意義在於「期待與希望」,象徵我們對耶穌降生和再臨的盼望。今天是待降節第一主日,大家心中有什麼期待呢?

或許有人期待報佳音。對於教會來說,報佳音是許多人共同的美好回憶。三十年前的報佳音,從晚上走到凌晨,多是靠雙腳完成的。一路上,總會發生許多趣事,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密。而在近二十幾年,報佳音多改成開車,最大的樂趣反而成了收集餅乾和糖果,並在最後一站享用宵夜。

每個時代的報佳音都有獨特的回憶。有些人期待的是聖誕晚會或聖誕聚餐,因為這是難得的機會讓大家聚在一起娛樂、吃飯,還能品嚐鳳妹姐的茶葉蛋! 

然而,我們的期待似乎都圍繞在「吃喝玩樂」這些活動上,卻很少提到對耶穌再臨的期待。生活在這個幸福的時代,我們很少思考耶穌再來的意義。

因為提到耶穌的再臨,往往會聯想到世界末日或審判的日子,這些話題似乎令人感到不安。然而,待降節的核心,正是要提醒我們:耶穌不僅曾經降生,祂也應許將會再來。今天,讓我們透過馬可福音13章來一起思考:耶穌再來前,我們應該如何預備自己?

 

馬可福音13章的啟示文學:過去、未來與現在


馬可福音第13章是一段啟示文學。

啟示文學的特點是使用大量象徵性的語言,聚焦於未來的啟示,就像末日的預言一般。因此,在閱讀馬可福音13章時,我們會感覺耶穌是在講述末世將要發生的事情。

然而,啟示文學的目的並不僅僅是對未來的預測,更是要鼓勵當時受逼迫的信徒,提醒他們要滿懷信心,期待耶穌再來所帶來的救贖與審判。

一般來說,對於啟示文學的解釋有三種主要模式:

  • 聚焦於過去的歷史
  • 聚焦於未來的預言
  • 聚焦於現今的生活

 

第一種:聚焦於過去的歷史

有些人認為馬可福音13章描述的是過去的歷史事件。

例如,公元70年,猶太人在耶路撒冷發起第一次起義戰爭,試圖反抗羅馬的統治。然而,猶太人無法敵過強大的羅馬軍隊,導致聖殿被毀,耶路撒冷也失去了作為宗教中心的地位。

因此,有人認為這段經文在講述當時的歷史情境,提醒信徒不要將盼望寄託於人手建造的聖殿或世上的權力。

 

第二種:聚焦於未來的預言

馬可福音13章的象徵性語言也讓許多人將其解釋為末日的預言。

這種解讀尤其受到信徒的喜愛,因為它探討了與末世相關的種種徵兆,例如戰爭、瘟疫及大自然的異常現象(如地震、颱風、海嘯等)。

在人類歷史中,類似的末日恐慌不時出現。例如,2020年的新冠疫情曾讓許多人將之解釋為末日的前兆;14到16世紀的黑死病也是如。

此外,與戰爭相關的末日預言也時有所聞,例如1995年台灣閏八月中國今犯台引發末日恐慌,或宗改家馬丁路德也因戰爭而認為末日將近。

時間相關的末日預言更是數不勝數。千禧年時,全球擔心電腦系統出問題導致災難;1999年,台灣甚至出現了「上帝拯救地球飛碟會」,宣稱台灣會有大災難,上帝會派飛碟來拯救信徒。

不僅如此,第一個千禧年的時候(公元1000年),歐洲也曾瀰漫著恐懼與焦慮,甚至出現集體自殺的情形。

因此,這種模式將馬可福音13章解釋為描述未來末日的預言。

 

第三種:聚焦於現今的生活

另一些學者認為,耶穌已經藉著祂的死、復活與升天將上帝的國帶到世上,但這尚未完全實現。

我們現在的處境可以視為「現在進行式」的狀態:我們正行走在通往耶穌再臨的過程中(祂的第二次再臨)。

在這個過程中,基督徒需要警醒禱告,並在生活中實踐上帝國的誡命,以回應祂的救恩與使命。例如,我們今天參與聖餐時,藉著葡萄汁與麵包,提醒自己警醒等候耶穌的再來。

這是一種將信仰實踐於現今生活中的方式。

 

我的解讀:聚焦於現今的生活

今天,我選擇以第三種方式來解釋馬可福音13章。

我認為,這段經文不僅是對過去或未來的描述,更重要的是提醒我們在現今的生活中預備主的再來。我們無法預測耶穌何時再臨,但我們可以努力活出基督的樣式,在每日的生活中實踐上帝國的價值,並持續警醒禱告,期盼那榮耀的日子來到。

 

經文中的思考:看見偉大建築?還是警醒修正自己?


馬可福音13:1-4記載:

1耶穌從聖殿出來的時候,他的一個門徒對他說:「老師,你看,這是多大的石頭,多宏偉的建築!」2耶穌說:「你在欣賞這些偉大的建築嗎?這地方的每一塊石頭都要被拆下來,沒有一塊石頭會留在另一塊上面。」3耶穌在橄欖山上,面對聖殿坐著。彼得、雅各、約翰,和安得烈私下來問他:4「請告訴我們,何時會發生這些事?這一切發生的時候會有什麼預兆呢?」(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如果我們將這段經文中的「聖殿」替換成「新港教會」,將「橄欖山」改成「橘子山」,是否會引發不同的感受?

如果耶穌的預言針對的是我們自己的教會,我們可能會產生這些疑問:

  • 為什麼教會要被拆?
  • 教會是否犯了什麼錯?
  • 這件事什麼時候會發生?
  • 發生之前會有什麼預兆?
  • 我們能做什麼來改變未來,避免教會被拆毀?


這些問題的出現,有助於我們更深刻地理解這段經文的意涵。

聖殿是否只是空有宏偉的外表,卻缺乏真正的信仰行為?

馬可福音中提到,經學教師愛慕名聲,甚至侵佔窮寡婦的財產(可12:38-44);聖殿也被耶穌形容為「賊窩」,而非禱告的殿(可11:15-19)。

神學家加爾文在《基督教要義》中提到:

「我們每一個人都大同小異,我們都因為一些外表偉大的虛無離棄了獨一的真神。」(《加爾文基督教要義(上、下冊)》,約翰.加爾文(Calvin John),加爾文基督教要義翻譯小組,台北:加爾文出版社,2007,p28-29)

這些「外表偉大的虛無」包括人類追求的名聲和宏偉的建築。加爾文提醒我們,正是這些表面的偉大,容易讓人忽略或遠離上帝。

同樣地,澳洲莫林神學院廷思立研究所(The Tinsley Institute)創辦人邁克.福斯特(Michael Frost)也警告說:

「有一些會友則是著迷於教會建築物,更甚於愛上帝。」(《有身體的教會:在疏離的數位時代擁抱群體生活》,邁克.福斯特(Michael Frost),童貴珊譯,出版社:校園書房,2023,博客來電子書)

這種情況從加爾文的時代到今天都屢見不鮮。

如果我們到歐洲旅遊,經常會見到許多宏偉的教堂,其中一些甚至花了上百年的時間才建造完成。

以12世紀法國修士敘熱(Abbot Suger)修建的聖但尼聖殿為例,該建築被認為是哥德式建築的鼻祖。聖但尼聖殿的門上刻有一句話:

「遲鈍的頭腦透過物質事物接近真理。」(《宗教統治(上+下:基督宗教如何塑造世界,一部橫跨兩千五百年的人類史)》,湯姆.霍蘭(Tom Holland),蔡怡佳、陳正熙、陳愷忻譯,台北:啟示,2022,p364)

不可否認,透過宏偉的建築可以讓人感受到上帝的偉大與神聖。然而,關鍵在於內心是否有上帝。

如果內心充滿信仰,這些建築便能成為頌讚上帝的媒介;如果缺乏信仰,我們可能只會讚嘆人類的智慧或技術,而非看見上帝的偉大。

例如,面對埃及金字塔的壯觀,我們常讚嘆的是古人的智慧,甚至懷疑是否有外星人參與建造,而不是感受到上帝的作為。

因此,加爾文與福斯特的提醒是重要的:我們可能不知不覺地著迷於外在的建築,卻忽略了對上帝的愛與信仰的本質。

我很喜歡哲學家賽內卡在《書信集》中的一段話:

「因財富和名聲而取得崇高地位的人,沒有一個是真正偉大的。那麼,為什麼他看起來很偉大呢?因為你把他的地位一起納入考量。矮人即使站到山上依然不高;巨人即使站在井底,身高也不會改變。是我們自己測量錯誤,這也是我們蒙受欺騙的原因。我們不重視本質,反而看重裝飾。」(《給焦慮世代的哲學處方》,沃德.法恩斯沃斯(Ward Farnsworth),李斯毅譯,出版社:麥田,2023,博客來電子書)

這段話提醒我們,人們往往忽略了對本質的認識,卻只專注於外在的裝飾、頭銜、名聲、地位和人脈。

就像內心空洞的矮人,雖然站在山頂,依然是矮人,但人們因為看見他的高度而誤以為他偉大;而內心充滿智慧的巨人,即使站在井底,智慧的高度也不會因此減少,只是我們的視角使我們錯看了他的價值。

因此,我們需要訓練自己,忽視那些表面的外在裝飾,而專注於尋找信仰的真實本質。基督教是一個追求真理的信仰,而非透過行銷或包裝來彰顯自身的偉大。

如果教會僅僅讓人看到宏偉的建築,卻忽略了謙卑和警醒的教導,那麼有一天,可能會如同耶穌所預言的:「這地方的每一塊石頭都要被拆下來,沒有一塊石頭會留在另一塊上面。」

而門徒當時的提問:「何時會發生?發生時有何預兆?」提醒我們要常常警醒,反思自己的生命與信仰。

最後,我引用社會心理學家戴瑞.凡.湯格蘭(Daryl Van Tongeren, PhD)的一句話讓大家反思:

「如果想不起來自己最後一次改變思維是什麼時候,那麼這就是一個警訊,表示需要培養謙遜心了。」(《謙遜:讓自己從自戀世界的陷阱中解放》,戴瑞.凡.湯格蘭(Daryl Van Tongeren, PhD),朱浩一譯,出版社:大田,2023,博客來電子書)

我們是否還記得自己最後一次改變思維的時刻?所謂的「改變思維」,正是提醒我們要警醒自己信仰的思維。

有可能我們的思維仍停留在二十年前的信仰觀念中,而缺乏進一步的反思與更新。

今天是待降節的第一主日,這是提醒我們警醒的時刻。藉著主的話語中,警醒反省自己的生活,並以警醒的心等候主再來的日子。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