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會開始把散落在wordpress、medium等空間的舊文搬來方格子,作為人生軌跡的回顧。這是其中一篇)
從上大學到台北唸書至今,我將近 30 歲的人生(編按:原文寫於2019)搬過 3 次家,因為職務調動的關係,在同一家公司換過 4 次辦公室。每一次遷移,就需要一次斷捨離。不要的東西除了垃圾桶,還可以去哪裡?
書可以拿到 TAZZE 一次拍賣掉(題外話是我在 5 年間賣掉了 322 本書。紙本書又重又占體積,是搬家時最大的負擔,一定要狠下心來斷捨離。我很認同居家規劃師林黛羚說過的一句話:「囤書一樣是囤物,並沒有比較高級」。),二手衣物可以拿去舊衣回收箱或者上網拍賣。但我手邊經常還有許多難處理的生活小物:開封過的彩色鉛筆、記者會贈送、只能裝冷水的水壺、沒在用的咖啡壺……等。
這些東西會出現在家中,多半是他人的贈禮或者曾經熱衷的興趣。因為物品還堪用,體積也多半不小,丟也不是,留也不是。正好2、3 年前,臉書上的換物社團興起。我加入的社團名為「不要再買了!免費的幻物與幻務」,宗旨是在除了金錢外,可以換任何物品或是勞務。這個社團後來又出現了各個地方的分板,可說是開枝散葉。
總結來說,我在換物社團裡換物過 7 次,只有 1 次失敗未換出物品。成功換出的物品包括:帆布包、防 Kiping 包、Lomo相機、儲水壺、咖啡壺、半罐通樂、色鉛筆、桌遊、無印良品筆記本、潤髮乳、DIY 木架組。換物失敗的物品則有:保險公司送的鑲金磁碗、把手S型鉤、不織布收納箱、兩部 DVD。
要怎麼把自己用不到的物品換出,甚至換回有用的東西?換物 3 年來,我整理了幾點心得:
半換半相送,不要執著於等值交換
「我給你的物品很好,你給我的東西有相同的價值嗎?」這個問題幾乎是換物社團最常見的爭議之一,也是許多換物徵求最後失敗的原因。
為了減少麻煩,不論要換出的物品是低價的文具或較高價的小家電,是全新的水壺或使用過多次的帆布包,我一律都要求對方換一袋抽取式衛生紙給我。有時即使對方只給我一包衛生紙,我也接受。對我而言,換物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減少自己身邊不會再使用的東西。一個東西再貴,沒有使用就等同於廢物。想清楚這點,就不會執著於換回的物品價值。
賣相不能太差,照片很重要
換物其實和做網拍很像,賣相好的東西一定能較快成交。早期我都是用手機隨便拍,但除非你的物品很好(例如 AVEDA 的護髮乳或是 Kipling的包包 XD)亂拍的照片很難換出。試試看在桌上鋪一張桌巾,找個自然光好的時候幫物品拍照,可以提高換物成交的機率。圖例是我幫待換的文具小物拍照,雖然其實佈景滿簡陋的,拍的也沒有特別美,但起碼看起來整齊乾淨。
多種物品一次換,提高斷捨離效率
為了可以一次清掉大量物品,我通常會在發換物文的時候標註「限全取」,或者優先換物給願意同時接收兩樣以上物品的人。訂定換物主題也可以吸引到較為明確的客群。例如,我曾經出清數本無印良品的空白筆記本、色鉛筆和一個用不上的音樂盒,標明「文具小物出清」,全部換給一個媽媽。 我採訪過的室內設計師兼零雜物專家 Phyllis 的做法則是一次列出所有需要出清的物品並發在噗浪上,並且限定自取 3 樣以上才能跟她約取。她的最高紀錄是一天曾經清掉 51 樣雜物!
選在交通方便、自己平時就會去的地點
我通常會將取物地點選在上下班會經過的捷運站。前一份工作的上班地點剛好在捷運松江南京站附近,是個四通八達的好地方,通常約在這取物對象都能配合。但如果是約在我家附近的永安市場捷運站,成交機率變成 0。(對不少人來說,要特別到新北太麻煩了)
設下底線,不要浪費太多時間
換物社團裡什麼樣的人都有,就像網購買家,也有些人會問非常細的問題,但最後不取。我遇過最極端的例子是要求我把剩下半罐的通樂拍給他看(通樂是贈送的,他不需要給我任何東西),並且一直想跟我更換取物地點。面對這種情況,我會設下自訂的換物期限。原則上,我希望聯繫換物的過程不要超過兩天。若對方在那之前沒有回覆,我就直接聯絡下一位想換物的人。
以上,大概就是我多次換物的心得,希望大家都能順利出清雜物,保持家中清爽,最好還能換回有需要的東西順便省點小錢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