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03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BOOK | 悉達多】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永遠流浪的悉達多

我聽遍靈魂與肉體的安排,去經歷罪孽,追逐肉慾與財富,去貪慕虛榮,以陷入最羞恥的絕望,以學會放棄掙扎,學會熱愛世界。我不再將這個世界與我所期待的,塑造的圓滿世界比照,而是接受這個世界,愛它,屬於它。


好久沒有看到讓我折很多書頁做記號的書了,還書期限快到了,本來要續借,結果發現,已經有人預約,索性六天讀完這本書,看著悉達多從追求出世到入世、再到真正出世的人生,我想說,要愛具體的生活,不要愛生活的意義。之前在《少有人走過的路》那本書,我好像也有寫過這樣的心得,有句話說:未經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但我想,過度反省的人生是過不下去的,悉達多秉棄雜念,一心追求內心的平靜,不為七情六慾而影響,其實我會想著:這樣的人生,意義又是什麼呢?


當然每個人都有他追求的人生狀態,但人生對我來說是體驗與創造,如果一生像是一條平靜的河流,不覺得有些乏味嗎?人就是因為七情六慾才是人啊,可以在吃到喜愛的食物時開心、見到好朋友時喜悅、遇到困難時難過、戰勝挫折時成長等等,我想要活,我就要體驗活著的所有感受,當然很多時候它不是令人感到愉悅的,比如今天經期來,什麼事都不想做,想要運動但是身體不允許,想要好身材但仍需努力,不過走在變好的過程,本身就是一件很厲害的事情了。


不過我也懂平靜時刻的必要性,今天因為什麼都不想做就滑了很久的手機,並沒有覺得收穫什麼,因為都是片刻消息與無關痛癢的東西,把手機關掉時,也會有一種浪費人生的厭惡感,然後把視線轉移到真實生活,我的周遭,我與我的真實生活就這樣擦身而過,我覺得好不舒服。至於內心充滿平靜與富足的時刻,就我目前的生活來說,一是早起時看著朝霞慢慢融入藍夜;二是運動完酣暢淋漓的時候(尤其是跑完步);三則是寫日記時,這些時刻都讓我感覺到自己真真正正的活在這個世界中。


悉達多最後出世時,他體驗到萬事萬物的圓融統一,所有生命的不可摧毀的本性,他將自我融入了瞬間的永恆之中,我想或許就是所言:這個世界是怎樣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這個世界。但我還沒有到這個境界,我現在23歲,我覺得世界有美好也有殘破不堪的一面,我沒辦法愛所有、愛這世界上的一切,雖然我也曾經想過,如果我心夠大,大到能把整個世界都裝下,那是不是就代表我擁有了全世界?畢竟喜歡,不一定要親自擁有。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悉達多唯一的目標是墮入空無。無渴慕,無願望,無夢想。無喜無悲。「我」被去除,不復存在。讓空洞的心靈覓得安寧,在無「我」的深思中聽便奇蹟。這是他的目標,當「我」被徹底征服,當「我」消亡,當渴求和慾望在心中寂滅,那最終的、最深的非「我」存在,那個大秘密,必定覺醒。
禪定是什麼?什麼是脫離肉體?齋戒是什麼?什麼是屏息歛氣?那不過是逃避「我」,是暫時從「我」的折磨中逃出來,是對生命的虛無和痛苦暫時麻醉。這種逃避、麻醉,即便是驅牛者也能在客棧中找到。他只消喝上幾杯米酒或發酵的椰子奶就能忘掉自己。
如果一個人要在一本書中探尋意義,他便會逐字逐句去閱讀它,研習它,愛它;他不會忽視每一個辭、每一個字,把它們看作表像,看作偶然和毫無價值的皮毛。可我哪,我這個有意研讀世界之書、自我存在之書的人,卻預先愛上一個臆想的意義。我忽視了書中的語辭,我把現象世界看作虛妄。我視眼目所見、唇齒所嘗的僅為沒有價值而表面的偶然之物。
難道一個沙門或婆羅門會害怕有人來強奪他,侵吞他淵博的學識、他的虔誠和他深奧的思想嗎?不會。因為這些只屬於他自己。歡愛亦如此。情愛可以乞得,可以購買,可以受饋,也可在陋巷覓得,卻唯獨不能強奪。
不付出情慾就難收穫情慾是《愛經》的根本。
時常,他感到內心深處有一個垂危的聲音正在輕聲提醒,輕聲抱怨。輕到幾乎無從捕捉。他開始在某些時刻意識到自己正過著荒謬的生活。所有這些他做的事情無非是遊戲。這遊戲令他快活,偶爾讓他愉悅。但是真實的生活卻擦身而過,無法觸及。
飽食終日,靈魂焦渴。
一個探求之人,往往只關注探求的事物。他一無所獲,一無所納。因為他一心想著探求,被目的左右。探求意味著擁有目標。而發現則意味自由、敞開、全無目的。可敬的人,你或許確實是位探索者。但你卻因為努力追求目標,而錯過了些眼前事物。
對於隱匿的意義來說,言說無益。他總在言說中歪曲,變異,變蠢。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