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秋季,#MeToo 運動持續影響全球。在全球已發展國家的性別平等排行榜總是敬陪末座的日本,因為伊藤詩織,終於,響起了起跑槍鳴。
2015 年 4 月,當時 26 歲的伊藤詩織,遭 TBS 電視台海外分部長山口敬之性侵。兩年間,因為警方偵查過程漫長拖沓,以及檢方以證據不足為由,宣判刑事訴訟不起訴,伊藤詩織決定提起民事訴訟,此案成為日本有史以來首件女性以公開方式控訴的性侵案件,最後法院在 2019 年裁定判決。
《黑箱日記》(Black Box Diaries,2024)即是由伊藤詩織自己導演的紀錄片,記錄她在這四年的心路歷程。
當然,伊藤詩織不是素人,她曾執導並掌鏡 CNA 電視台的《Undercover Asia》系列其中一集〈Lonely Deaths〉,報導日本當今的「孤獨死」,並拿到紐約藝術節紀錄片部門銀獎。但相比在旁記錄清潔人員如何擦拭孤獨死者的屍水,以及清理遺物的繁復,將鏡頭對準自己的《黑箱日記》,顯然是更為艱鉅的任務。
身為性侵事件當事人的伊藤詩織,在這四年間經歷過無數次的崩潰,內心也遭遇種種浮動。但是,身為報導記者的伊藤詩織,卻覺得自己有必要記錄這一切,這正是片名之所以取作《黑箱日記》的緣由:這些影像是她這四年身處「黑箱」的個人日記。
《黑箱日記》在理性與感性裡,擦出了不同於透過大量旁觀視角所刻劃的鏡頭人物,寫實的火花是伊藤詩織以極度誠懇的自剖,在鏡頭裡呈現她最真實的人生經歷。
更可貴的是,《黑箱日記》是被害者伊藤詩織四年間經歷的紀錄片,同時也是「山口敬之性侵案」的紀錄片,伊藤詩織並沒有讓《黑箱日記》成為私小說般的影像紀錄,她並未拋下不知道案情的觀眾,而是也發揮報導記者的專業,在片中帶領著觀眾爬梳案情發展。
《黑箱日記》從案發現場、當晚飯店外的監視器畫面開始記錄:毫無聲響的影像,看來格外冷靜克制,但無需解釋,觀眾都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山口敬之挽著幾乎失去意識的伊藤詩織進入飯店;有不少篇幅是伊藤詩織與報案後偵查此案的調查員、證人往來的紀錄,還有自己被監視、在住處找到竊聽器的畫面──她甚至還想自己去採訪始終迴避媒體的山口敬之。
原本對此案一頭霧水的觀眾,在看《黑箱日記》的過程裡,同時也補完了四年來的案情發展。甚至,還可以在追逐與諜對諜攻防戰的畫面,得到一絲絲諜報電影的緊張刺激感。
但若要觀看這些客觀理性的影像紀錄,在 2018 年由 BBC 製作的紀錄片《日本之恥》也能略知一二,而伊藤詩織的感性層面,便成為了《黑箱日記》最動人的部份。
面對日本新聞媒體界的權勢名人,她要對抗的不只是當時還任職於 TBS 的高層山口敬之,而是山口敬之背後的政商關係──他替當時還是總理的安倍敬三撰寫自傳;更麻煩的是,日本當時面臨總理大選,這起性侵案被迫成為政治籌碼,身為被害者的伊藤詩織,選擇以刑事訴訟公開身分,自然也就成為當時執政的自民黨的頭號公敵。
伊藤詩織的一舉一動都遭受批評:有人批評她只是想用身體換取好工作,但仙人跳失敗;有人批評她在記者會上露出微笑,穿著太暴露⋯⋯沒有受害者理應要有的悲苦哀戚,而這個受害者的「標準」樣貌,便是伊藤詩織要打破的標準。
日本社會普遍認定受害者應該自我檢討,是自己穿著太過暴露導致「被」強暴,然後不該大聲張揚,應該繼續沉默下去,並且要放下這些痛苦,直到世人遺忘。但是,伊藤詩織選擇與這些陋習 Say No,她不想成為沉默的受害者,這代表伊藤詩織真正要對抗的大魔王,不是政黨,而是整個日本社會長久以來的價值觀與歧見。
《黑箱日記》非常忠實地記錄下伊藤詩織的對抗過程,大量的自照影片,詳實地記錄她悲觀負面的狀態,憤怒、自怨、痛哭──也曾有過輕生的念頭,以及不得不緊急就診的情況。但她仍決定努力下去,一如她在前往刑事法庭的計程車上,聽的那首〈I Will Survive〉,她會活下去。
儘管抵毀者眾多,但也有不少民眾願意支持伊藤詩織,他們清楚知道她所經歷的痛苦,並且釋出善意、提供幫助──特別是,讓案情出現轉機的兩位男性:因調查性侵事件而被調職的調查員,以及事發當晚在飯店的接應門房。
儘管他們在一來一往的對話上,有一些略顯不妥的用詞(比方說「妳可能要娶我才能彌補我」這類的玩笑話,或是「好險那晚是我值班」這種隱約的上對下視角),這也某程度地說明了根深蒂固於日本社會的大男人思維──就算你是正義的一方,也難以擺脫。這讓《黑箱日記》除了是伊藤詩織四年來的日記,同時間,也記錄下日本國民性平意識不足的現況。
在《黑箱日記》最後,2019 年冬季,刑事法庭判決伊藤詩織勝訴,伊藤詩織在法院外感動含淚的模樣,成為日本社會開始討論女性議題以來,近年最具象徵意義的抗爭場景;2022 年夏季,伊藤詩織在車上得知安倍晉三遇刺,而山口敬之在社群上悼念安倍。時代的巨輪仍持續推進,不斷前進。
劇照提供/天馬行空
責任編輯/黃曦
核稿編輯/張硯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