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盛號金工」,隱身於於工業區靜巷內,不僅是一間專業金工教室,也是金工藝術家創作與學習者實作的天地。而這一切的背後,是創辦人闕承慧(阿關)的熱忱與堅持。身為一名金工藝術家,阿關對器物創作懷有深厚的熱情,同時熱愛教學與傳承。畢業於工藝系的她,透過不斷探索與嘗試,成功以藝術家與教育者的雙重身份,在金工界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踏入金工領域,是一個意外的契機,當時還在就讀台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系四年級的闕承慧,因爲系上來了一位金工老師,因著他的啟蒙,踏入金工鍛敲的世界,「當時學校沒有任何鍛敲資源,既沒有鍛敲室也沒有鍛敲這門課,想想當時老師根本自找麻煩,要花自己的午休時間,一邊吃便當一邊看學生敲的很醜的東西,不過我就是這樣慢慢地學出了興趣,其實真的很感謝他推我入坑。」阿關笑著說。
因著對金工的創作熱愛,阿關開始在「闕承慧金屬工作室」創作帳號更新作品和展覽資訊,同時經營另一個教學空間的帳號,也就是一哩當天採訪前往的工作室──小盛號。
談起創立小盛號的原因,她真誠的分享:「我其實本來沒有想過要走教學,只是畢業後就一直接到體制內或體制外的邀約,體制內就是從國小、國中、高中、大學去當業師或者是合作藝術家;體制外就是類似森林小學,或不同的民間單位,也有企業邀請去辦工作營等,教過各個年齡層、各種不同的內容後發現,好像一直做重複的事情,這些技術都沒有辦法累積,就覺得,我好像有能力去提供這個更後面的東西。」
這個起心動念即成了小盛號的核心概念,於是,主打著任性共享工作空間及全方位名師金工課程的小盛號金工在 2020 年誕生了。
小盛號的課程設計參考了大學修課的方式,定位就像是個「迷你工藝系」,與體制內的傳統教育不同,小盛號沒有學位證書,不受制於主流的課程安排,而是以靈活且深入的方式進行金工技術的傳授。
每個技能單元都是獨立的、完整的學習模塊,同時與多位專業老師和藝術家合作,提供多元化的教學內容,每一個科別都有專門的老師與資源,學員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自由選擇課程,比如說,學員若想提升大型物件焊接能力,可以選修「物件焊接課」;若想學習蠟雕技巧,可以選擇「蠟雕課」等等,小盛號將這些內容拆分為細緻的獨立課程,讓學員在每個單項技能上都能深入學習,掌握完整的技術,並有足夠的時間處理細節。
而除了技術面的課程,還有概念性的課程,比如:當代首飾課程會希望老師多去談談材質,不要只侷限在貴金屬,或是去談談佩戴物件跟身體的關係,怎麼發散想法、怎麼收斂,怎麼做模型等等,最後才是怎麼做作品,把每一個藝術家他創作的方式去跟大家做一個交流分享;這樣對於合作師資上來說也不是單純做一個市場服務,更是一個平台,他們也能有地方勇敢的去想像,在這裡實驗或嘗試或執行什麼。
「小盛號的市場定位是專題,精專的講一個技法,目的是讓參與的人,從概念上到技術上,得到的培養回去是能受用的,而不是來這裡沾醬油就結束,希望可以延續每個人創作的養分。」阿關不疾不徐,有自信而堅定的分享著。
幾乎沒有花錢在招生與宣傳,阿關說當時就是開了一個小盛號的臉書,打了鍛敲課就發出去了「我當初的目標只有先活過三個月,其實很刺激,因為從想到要做小盛號到這裡簽約,只有兩個禮拜,後來就想說既然裝修好了,那就招生看看,兩個禮拜後開課吧,就開了兩班。當時的目標是一班只收四個學生。」
小盛號選址方面也是別有心裁,阿關說原本就有預計做國際市場,因為這邊是工業區,可以24小時進行鍛敲,再來則是交通考量,這裡要怎麼來都很方便,機場捷運、橘線、公車都可以到之外,汽車附近有三個大型停車場;巷子內也能停機車,所以連海外學生都可以來,「我把交通條件都過濾一輪後就選在這邊了。」
或許一開始確實是運氣,但課程能一直持續開下去就絕非偶然,「我覺得這歸功於很多人的幫忙,學員就會說是買工具時老闆推薦的,或是材料商都推薦說來這裡學,在業界好像真的做出了一些口碑,就繼續苟延殘喘到現在。」阿關自嘲的說。
而是什麼原因讓阿關堅持到現在,她則說:「我覺得這個可以有兩種答案,一個是很認真的,一個是很好笑的,先講好笑的,好笑的是我就只會這個,比較認真答案是因為我一直在想優化的事情,就沒有想過放棄啊。」
創業的過程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的事情,阿關用一種無奈又風趣的神情說:「每天都很難啊。」調適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心態,「我覺得只要是在創造的人,一定會不斷地去推進那個邊界,永遠都會不滿足,但推進的過程中一定會有阻力,不然就不好玩了,去享受那個阻力後,去接受自己現在能力不足,然後透過訓練和自我提升,就可以把邊界再往前挪動一點點,回過頭就會發現很不一樣了。」
要留時間創作,要給不同的藝廊作品之外,同時還需要教學,付出的心力與時間想必很驚人,而想讓金工這份技術傳承下去的執著是什麼?阿關幽默又坦承的說:「因為我覺得我遇到的人都太棒了,老師很認真教、藝廊很認真牽成,藏家很用力支持,就像當初我沒有資源,自己這麼辛苦的這樣子走過來,就很希望自己可以在能力範圍內,一邊成長一邊回饋,好像會賦予自己這種意義跟使命感,廣結善緣吧,我本來就是很有愛的人!」廣結善緣這四個字,也是阿關歸納出她成功很大的原因。
採訪當日,阿關一邊處理日常工作,一邊耐心回答每個問題。看著她對寵物、空間跟器物的眼神,深刻的感受到她對生命的熱愛,她的幽默與真誠也讓人印象深刻。當被問及創業的心法時,她說:「我覺得歡喜做甘願受,每個人腳底下的安全網厚度都不一樣,別人人生該怎麼走,我不能去干涉,或長或短你會走到你要走的地方,你不敢踏地出去,那就不要,就等自己準備好,至於準備好的標準,每個人也都不一樣 。」
正是這份智慧與溫暖,讓阿關不僅成為一位成功的金工藝術家,也讓小盛號成為金工界不可或缺的平台。在她的教室裡,技藝與情感的交融,正構築著金工傳承的未來。
撰稿編輯:李亞璇 / 攝影:張之馨 / 協力編輯:Ch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