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社群媒體可能真的有個「壁」,直到今天早上,我的河道上才出現了兩天前在 FB 鬧得沸沸揚揚的「洗碗文」。
原文已經被刪掉了,但為了讓大家可以更快進入這篇文章,我還是將我從網路上撈到的截圖放在底下,
其實,這篇「洗碗文」只是典型的「薩提爾文體」。
「薩提爾文體」的邏輯核心在於情緒的探索。
當 A 事件引發某種情緒波動,作者通常會追溯這波動背後的原因,可能是 B 事件,甚至是更深層的情緒。接著針對 B 事件或更深層次進行梳理,而 A 事件的解決則並非重點。
因此,有網友去洗碗文主角(專業諮商師)FB 底下留言詢問「後續呢?」
他回答「後續就是沒有後續了。」
廣大網友就更激動了,「你一個專業諮商師,繞了一大圈,還是沒有解決洗碗專責的問題呀!」
那網友們的反應會影響到這為諮商師嗎?
我估計是不會的,因為他跟他老婆說,她會期待他去洗碗,就是因為她的原生家庭帶給她的影響,她要去學會處理跟放下。
(白話點就是,「你覺得我該洗碗,那是你的問題,跟我無關」)
而網友們的情緒也可以視為是網友們原生家庭,或是其他B事件引起的情緒波動,網友們應該要自己好好的梳理 B 事件,或自己更深層次的情緒。這也不是原發文者他的問題。
我曾經在文理補習班引入薩提爾系統,這也是我跟薩提爾體系接觸的開始。
受過薩提爾訓練的老師們負責的是作文課,他們會引導孩子感受自己的情緒,然後再將情緒融入作文內,這樣孩子就會寫出獨樹一格,帶有溫度的文章來。而且訓練久了,孩子的情緒也可以較穩定,自然在整體的課業上也可以有明顯的進步。
我會用「薩提爾文體」來稱呼「洗碗文」,是因為我在那段時間之內確實有閱讀到很多相似的文章(沒有貶抑的意思,因為我認為可以讓孩子探索自己的情緒源頭,並寫出來,是一件超棒的事情)
但將薩提爾與教育現場,特別是補教業作結合,這在當時是一個很特別的試驗,我也確實在實施不到一年的時候就遇到了一個孩子……
這個女孩兒,就她自己還有她媽媽的形容,是個「小太妹」(不是我貼的標籤,是他們自己說的),她對課業一點都不上心,只是聽說我們的作文老師很有名,所以來報班。
她來的時間剛好是要升小六的暑假,她媽媽想讓她順便補考私中的課程內容,因為她覺得台中的教育環境裡,私立中學比較不會讓她的小孩學壞。
我跟媽媽還有孩子解釋,孩子原本的底子就比較弱,要進入到升私中班高強度的教學環境可能會有些吃力,但她們仍想要試試看。
果然入班沒多久,孩子可能就因為壓力跟同學起了衝突,課後被薩提爾老師留下來一對一談話。
我記得,談了一個多小時之後,孩子出來時沒有特別的表現,還跟我說了再見才離開。
由於當時兩週後就是段考週,我忙著幫各年級的學生準備段考複習卷,這孩子也才補兩科,一週只來三天,我就沒再多注意這個孩子了。
想不到段考過後,媽媽打電話來告知,「她女兒每科都考及格了!這是她從小到大成績最好的一次!」
聽完我當然很高興呀,這樣媽媽就會認定補習班是有效果的,也會繼續繳費上課。
但想不到的是半年後的私中考試放榜,這孩子考上了明道,成為我們的榜單之一!
事後我打電話恭喜媽媽的時候,媽媽有提到,孩子那天跟薩提爾老師談完之後,回家抱著她一直哭,好像很委屈的樣子,但隔天之後就一樣去上課,也沒有再跟媽媽說起那天的事情。
可是過沒多久,媽媽發現這孩子開始會自己主動安排念書的時間,連原本週末都會跟同學出去玩的,也都很少往外跑了。
她媽媽擔心小孩一直念書也不是很好,所以想勸小孩多放鬆點,小孩就只有跟她說「我覺得唸書還挺酷的,我想試試」,要她媽媽不要再干涉她了。
後來,我詢問薩提爾老師,到底那晚跟這孩子聊了些什麼?老師回我說「這是我跟孩子的秘密」。
但老師也有提到,當把孩子的情緒給梳理好之後,其他的都不是問題了。
雖然我推崇薩提爾系統對於孩子的教育,還有家長的幫助是正向的!但我自己的經歷卻並不順利。
當初提議將薩提爾系統引入文理補習班,是我的合夥人的建議,在這之前我完全沒有接觸過薩提爾,在引入的期間,雖然我對薩提爾充滿了好奇,但沉重的工作壓力,著實也沒讓我有機會去學習更多。
當時我們擴展分校的速度有點快,我又希望可以短時間之內交出不錯的績效,不論是對學生家長的承諾,還有對於合夥人投入的金錢,所以壓力非常的大。
每天下班時間都超過凌晨 12 點,若遇到招生熱潮期,隔天早上 7 點就還要帶工讀生去學校外面發放課程宣傳單。
長期睡眠不足與壓力,讓我開始出現說話障礙,這對於得站在第一線的老師而言,影響是很大的。
當時,我的合夥人幫我緊急聯繫上了我們的薩提爾名師,跟我作了一對一對談,希望可以改善我的狀況。
對話過程中,我想起了小時候很疼我的姑姑。小時候爸爸媽媽忙,所以我是被寄養在姑姑家,直到上小學的時候才被接回到爸爸媽媽身邊,可是我長大後卻很少撥時間回去陪姑姑。
後來,我姑姑是乳癌擴散過世的。
那一瞬間對她的想念讓我整個崩潰大哭,哭到最後也沒法繼續談下去,時間也已經很晚了,對話就匆忙結束。
這場對話對我而言是有幫助的,它讓我想起了很多深埋的情緒與記憶,也開啟了我在身心靈上的追求。
但它對我當時的工作是沒有幫助的,因為週圍的人感受到我的情緒波動更大了,偶爾仍會出現沒法說話的狀況。我的合夥人也很困惑,無法理解這到底跟我想念我姑姑有什麼關連?
總之,撐了三年後,我就跟合夥人以我想跟正常人一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為裡由 say good bye 了。
後來的後來,我跟諮商師朋友談起這段經歷,她是很生氣的。
她覺得,對方貿然在時間不充足,環境也不確定安全的狀況下,讓我去碰觸這麼深層的情緒(痛苦),又不一定有能力可以「接住」我,又很匆忙得結束對談,這是很危險的。
她希望我下次若想要再嘗試對談,一定要尋求正規的協助。
(但事實是,我當時也不知道自己的情緒會這麼一發不可收拾)
僅管我不想再回到教育第一線,但我是認可薩提爾對於孩子的教養,還有家長們是有正向幫助的,只要給予足夠的時間沉浸其中,對彼此都會有幫助的!
但對我這種,已經產生固有思考模式,又遇到極大的壓力的成人,可能效果就很有限吧!
我後來是靠「與神對話」那系列的書,誘發我的寫作慾望,才慢慢將自己的情緒給梳理清晰,徹底改善了失語的狀態。
所以說到底,寫作還是身心靈的萬靈丹呀!
當我把「薩提爾文體」的看法發表在 Threads,引起了超多討論的。
讓我很想回頭再多補充一下,我對於洗碗文原PO諮商師的想法:
我會說通篇文章是「薩提爾文體」,就是因為礙於它發表的平台 (FB),讀者可能有文章字數的喜好,導致原PO諮商師沒有提到更多的細節,或是展示出他的專業。
當然更有可能的是,他過往故事講到這裡,就會有許多人買單了(買他的課程),所以他也用相同的寫作方式來處理「洗碗」這個經驗。
但他的文字,不僅讓我們感受不到薩提爾追求的「一致性」,只覺得他不斷的「打岔」,只偏重敘述自己的難過(失去母親的愛)。我之前訂閱好幾個 Wordpress 上的 薩提爾教養類部落格,他們就有足夠的空間把後續追求一致性的過程寫出來,閱讀起來就不會讓人覺得哪裡怪怪的。
另外,還有一位學習過薩提爾的香港心理師留言給我
學習薩提爾的香港心理師路過,以我所知薩提爾模式是聚焦在正向的改變,即使就算因著事件回顧原生家庭也好,到最後還是要回到當下以更好的選擇回應事件。沒有參與過原文作者的課,但參與過旭立那邊的薩提爾工作坊,暫未這種薩提爾文體出現,反而跟我學習的認知近似。讀過原文也讀過不同的評論,我覺得怪怪的位置,將「洗碗」引申到代表「分離媽媽的愛」是有點不理解,也會想這是自圓其說的想法抑或真正經驗對媽媽的不捨呢?
如果是自圓其說,只能說作者不是以一致性的姿態對待跟伴侶的相處,只是在打岔;如果是真正經驗不捨,那便是文章撰寫的粗疏,畢竟文章的事件是關於洗碗,與原生家庭的分離是離題,最後說成體諒而洗碗也是有不通啊
我的 Threads 底下諸多的筆戰,但最吸引我,也讓我最喜歡的一段話,超精闢!
他的媽媽如此愛他,結果再生產出來的的人竟然是如此拒絕付出愛,而沒有對自己的遺憾,真的是情何以堪。
有趣的是兩天前的 【TODAY 看世界|小發明大革命】的節目也才剛有提到家事領域內性別角色的議題:
「寫男男戀小說就犯法? 中國50名作家因BL小說面臨判刑? 打壓耽美文學是經濟壓力下的文化審查?」
主持人有提到有的女性喜歡看BL小說,是因為兩個主角雖然有攻受之分,但相比言情小說來說,BL小說裡沒有明顯的上下或是強弱之分,兩人會共同分擔家事,一起烹飪...... 然後主持人還接了一句「到底是有多低標?」 (影片5:04~5:31)
但事實就是都 2025 年了,我們竟然還需要為了「男性為什麼該洗碗花時間討論這麼久!」(嘆氣)
你是否也有薩提爾的經驗呢?或是你也想針對洗碗文回應些什麼,都歡迎你留言給我!
【作者介紹】漫閱讀
若不想錯過我最新的文章,歡迎直接訂閱我的網站或電子報
網站|電子報 | 方格子 | Threads
若你喜歡我的文章請按下愛心,這可以讓更多人能看到這篇文章也歡迎直接 小額打賞本文將同步刊載於 漫閱讀筆記
若你對文章有任何疑問,或是想討論的,歡迎直接寫信給我:manread.che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