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新醫革命》與臺灣醫療:人本照護的理想與現實差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新阿姆斯特丹醫院進行的醫療改革是社會革命、是天方夜譚,是在臺灣幾乎遙不可及的夢想。

紐約新醫革命已經第五季了,仍是每次看每次落淚,是嘆息台灣的醫療如此落後嗎?還是痛苦的醫院經驗觸發的怨嘆?回想每當女兒病發住院在醫院裡陪病看到的現實景象,往往與影集中所呈現的醫護行為格格不入。不能以人本核心出發的工作態度難道是業務太過繁忙造成的嗎?

影集中醫院竟將寶萊塢舞團影片拍攝搬到醫院進行,只為幫癌末病童圓夢;為了拯救稀有血型的病患,醫療團對不惜遠赴百慕達說服捐血者,並將她帶回遠在紐約的醫院為病患輸血;協調城中所有醫療資源成為能相互支援的系統......。新阿姆斯特丹醫醫療團隊的理想,在現實中如海市蜃樓遙不可及。

比較日劇(如派遣女醫X)多以精湛的專業手術和對白色巨塔的腐敗制度來吸精,台劇(如暴走女外科及生命捕手)聚焦在醫生角色的自我及社會認同,紐約新醫革命的劇情往往著重於醫療人員在專業、理想與人性之間的矛盾與衝撞。在扮演專業醫療人員的身分之前,他們都是一個有血有淚有個人情感與生理需要,甚至也可能是自己成為病人的普通人,這樣的他們更能同理病人的人權及心理上需求。跨越科別整合的專業合作模式與情誼,不僅在醫院更是每一個職場令人神往的工作場域。

我特別喜愛看精神科伊吉醫師照護他的病人、醫療伙伴以及他自己的段落。印象深刻有一集伊吉醫師為了一個病童是否能停藥以便能好好瞭解觀察他的真實病灶,而不惜上法庭打官司。最後發現原來孩子的暴力行為是在學校受到罷凌所致。而校醫用藥壓制孩子違反社會規範的行為,是最經濟快速有效的方法。這樣的思考方式似乎也常出現在臺灣的精神疾病治療上。用一種藥之後如果有其他反應,再用另一種藥來抑制前一種藥的副作用,這樣導致用藥越來越多,也越來越不能釐清真正的病因對症下藥。除此之外,新阿姆斯特丹在處理重大救傷事件時,會有精神科醫師進駐支援,立即給予經歷創傷的急診病人診斷與治療。 我不知道臺灣的醫院是否也會如此,但我深知或許我們的社會對於精神疾患需要與權益的認識及同理遠遠不及歐美國家,我們尚無法將精神疾病與其他疾病等同視之。

我曾看見過兩個整晚充滿微笑的年輕護理師安撫了病房內所有病人焦躁不安的情緒,化解了可能發生的暴力衝突場面;也見過一群資深護理師對於發生在眼前的病人需求卻是視而不見,最後只能以強制用藥、束縛來平息讓她們無法安靜度過的值班夜。我相信醫護人員如果願意多用一點心,抱持初入職場的工作熱誠,專業與人性平衡的工作態度,絕對可以突破臺灣醫院制度的陳疴,為病患帶來痊癒的希望與與醫院制度改革的曙光。

avatar-img
1會員
4內容數
曾是教育工作者、聲樂演唱者、媒體素養教育推動者、教會敬拜團主領,絮絮叨叨只為對信仰的熱心,對家國的熱愛,對生活的熱衷,對社會的關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學不嚴哲居 的其他內容
前半生投入歌唱事業,為李泰祥老師復出音樂會獻唱後淡出舞臺,轉而專注於教育行政及推廣媒體素養教育。女兒生病後開啟人生第二章,將對教育、弱勢族群的關懷及對藝文的熱情,透過寫作持續傳遞,期待與更多人交流學習。
在醫院裡窩了兩個月,女兒幸而能趕上期待已久的江老師音樂會,並能如償所願地與江老師合照,遞上她用心撰寫的祝福與感恩卡。感謝江老師的經歷激勵了她的生命。
前半生投入歌唱事業,為李泰祥老師復出音樂會獻唱後淡出舞臺,轉而專注於教育行政及推廣媒體素養教育。女兒生病後開啟人生第二章,將對教育、弱勢族群的關懷及對藝文的熱情,透過寫作持續傳遞,期待與更多人交流學習。
在醫院裡窩了兩個月,女兒幸而能趕上期待已久的江老師音樂會,並能如償所願地與江老師合照,遞上她用心撰寫的祝福與感恩卡。感謝江老師的經歷激勵了她的生命。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手肘髁發炎(Epicondylitis),俗稱網球肘 (Tennis Elbow) 評估、身體檢查、處理邏輯保母級指南,看完別還跟我說你不會。
又到了準備過年的熱門出國時段,必不可少的一定需要網路呀~ 來分享一下我曾經使用過的各家網卡及心得還有注意事項
農曆新年將至,本文介紹寶可夢世界中的蛇形寶可夢,包含阿柏家族、沙包蛇家族、藤蛇家族和飯匙蛇,並以其特性和技能,結合 2025 蛇年,提出新年祝福和相關討論。
手肘髁發炎(Epicondylitis),俗稱網球肘 (Tennis Elbow) 評估、身體檢查、處理邏輯保母級指南,看完別還跟我說你不會。
又到了準備過年的熱門出國時段,必不可少的一定需要網路呀~ 來分享一下我曾經使用過的各家網卡及心得還有注意事項
農曆新年將至,本文介紹寶可夢世界中的蛇形寶可夢,包含阿柏家族、沙包蛇家族、藤蛇家族和飯匙蛇,並以其特性和技能,結合 2025 蛇年,提出新年祝福和相關討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牆裡牆外 專業怎麼舖得平崎嶇路嗎? 參加一場專業人員醫療專業人員照護的類似紀錄片的首映會 現場老中青的醫療人員齊聚一堂 也邀請了極少數的受照護者 據我觀察 現場超過八成是這個領域的醫療人員 像個嘉年華會 放映前有茶會交誼 有醫療團隊利用這聚會片刻討論他們手上個案 當然 也是
Thumbnail
在醫療這一塊,其實台灣的處境真的蠻悲慘的,因為時常會遇到很多事情是護理師自己要處理,而常常在處理過程,就是學會獨立之外,有時候資源也有限,所以就會發生更多的事情,真的覺得大家要更重視護理師。
Thumbnail
今天歐醫師蒞臨醫院演講,他是一位外科醫師去西雅圖行醫,回來和我們分享美國以及台灣之間醫療的差別以及未來外科醫師的展望。
Thumbnail
小艾科普|未來醫療|Future Medical|遠距醫療|Telemedicine|台大醫院遠距照護中心|NTUH Telehealth Center
從《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看社會議題及人生哲學,包含醫護人員之間既對立又協作的關係、社會對精神病患的不友善以及對於工作的熱愛和人生選擇,一部戲劇是人生的縮影,或有誇大,但總有甚麼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Thumbnail
關於這次看到的新聞開錯刀事情,有著非常多的爭論,當看完整篇新聞的介紹後,我只能覺得有一點驚訝,但沒有到很吃驚的程度,為何我會這麼說,是因為自身為醫療人員?還是看了太多類似的案例?就讓我以護理師看到的世界慢慢說起。
Thumbnail
急診的外科和內科的病患到底哪一個會讓我們醫療干擾的多少,我想,運氣真的很重要,因為有時候運氣好,今天一帆風順的一天,而今天不適合上班,在不對時間遇上不對的人,那你一整天都猶如地獄。
Thumbnail
醫病關係緊繃的台灣社會,重溫上個世紀末的電影《心靈點滴》,除了滿滿的觀影觸動,更覺得若能「以病患為中心」來思考後續的醫療行為,即便根本問題仍在,藥到未必能病除,但透過對話交談讓心靈先被撫慰,這一切才會有良好醫病關係的可能。我知道站着説話不腰疼的矛盾,但一路上幸運遇見的好醫生,讓我堅信這是真實的存在。
Thumbnail
目前終於寫了30篇臨床故事(含衛教篇),雖然點閱率是真的不高,但其實寫著寫著,就會回想起當初及現在的點點滴滴,好多事情都忘記了,現在就慢慢回想起更多護理的回憶,希望能有更多人能夠更關注這麼產業的重要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牆裡牆外 專業怎麼舖得平崎嶇路嗎? 參加一場專業人員醫療專業人員照護的類似紀錄片的首映會 現場老中青的醫療人員齊聚一堂 也邀請了極少數的受照護者 據我觀察 現場超過八成是這個領域的醫療人員 像個嘉年華會 放映前有茶會交誼 有醫療團隊利用這聚會片刻討論他們手上個案 當然 也是
Thumbnail
在醫療這一塊,其實台灣的處境真的蠻悲慘的,因為時常會遇到很多事情是護理師自己要處理,而常常在處理過程,就是學會獨立之外,有時候資源也有限,所以就會發生更多的事情,真的覺得大家要更重視護理師。
Thumbnail
今天歐醫師蒞臨醫院演講,他是一位外科醫師去西雅圖行醫,回來和我們分享美國以及台灣之間醫療的差別以及未來外科醫師的展望。
Thumbnail
小艾科普|未來醫療|Future Medical|遠距醫療|Telemedicine|台大醫院遠距照護中心|NTUH Telehealth Center
從《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看社會議題及人生哲學,包含醫護人員之間既對立又協作的關係、社會對精神病患的不友善以及對於工作的熱愛和人生選擇,一部戲劇是人生的縮影,或有誇大,但總有甚麼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Thumbnail
關於這次看到的新聞開錯刀事情,有著非常多的爭論,當看完整篇新聞的介紹後,我只能覺得有一點驚訝,但沒有到很吃驚的程度,為何我會這麼說,是因為自身為醫療人員?還是看了太多類似的案例?就讓我以護理師看到的世界慢慢說起。
Thumbnail
急診的外科和內科的病患到底哪一個會讓我們醫療干擾的多少,我想,運氣真的很重要,因為有時候運氣好,今天一帆風順的一天,而今天不適合上班,在不對時間遇上不對的人,那你一整天都猶如地獄。
Thumbnail
醫病關係緊繃的台灣社會,重溫上個世紀末的電影《心靈點滴》,除了滿滿的觀影觸動,更覺得若能「以病患為中心」來思考後續的醫療行為,即便根本問題仍在,藥到未必能病除,但透過對話交談讓心靈先被撫慰,這一切才會有良好醫病關係的可能。我知道站着説話不腰疼的矛盾,但一路上幸運遇見的好醫生,讓我堅信這是真實的存在。
Thumbnail
目前終於寫了30篇臨床故事(含衛教篇),雖然點閱率是真的不高,但其實寫著寫著,就會回想起當初及現在的點點滴滴,好多事情都忘記了,現在就慢慢回想起更多護理的回憶,希望能有更多人能夠更關注這麼產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