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3Q資通安全管理顧問公司收到一個重要委託,客戶是一家負責管理關鍵基礎設施的企業。他們的困惑在於:「政府訂定的資通安全責任分級標準到底如何運作?我們的業務性質會被分在哪個等級?又該如何滿足相關義務?」
3Q團隊發現,許多企業對於第7條中「分級」與「稽核」的概念感到陌生,甚至誤以為這些規範僅僅是行政要求。為了讓條文的核心價值更貼近實務,團隊引入了「階層需求理論」(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將抽象的分級標準轉化為更易理解的日常比喻。
第7條提到,資通安全責任等級需考量資訊種類、系統規模與業務性質等多項因素。這如同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不同層次的需求對應不同的資安防護標準。
3Q團隊透過這樣的比喻,幫助企業理解分級標準不僅僅是行政要求,而是量身訂製的資安需求地圖。
第7條還強調了稽核的重要性,特別是針對特定非公務機關。心理學中的「回饋環理論」(Feedback Loop Theory)說明,持續的回饋與改進是提升行為表現的關鍵。
3Q團隊建議企業將稽核視為一種成長機會,而非懲罰機制。例如,在一次稽核後,他們協助客戶建立改善報告,針對稽核發現的漏洞進行優化,最終提升整體資安能力。
第7條的分級與稽核機制,體現了心理學中的「目標設定理論」(Goal Setting Theory):明確的標準與適當的挑戰能驅動企業持續進步。3Q團隊強調,企業應主動參與分級與稽核過程,將其視為強化資安文化的契機。
對一般消費者而言,了解分級與稽核的精神,可以幫助他們在選擇資安產品時更有方向。例如:
資通安全管理法第7條的核心在於通過分級與稽核建立一套動態的資安管理系統。3Q資通安全顧問公司相信,透過心理學的輔助解讀,不僅能讓企業更容易接受這些條文,也能幫助他們真正落實資安責任,守護數位時代的安全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