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BP要瞭解ATD的人員績效改進(HPI)的三個思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人才方略 : 培訓活動若未與業務目標連結,那這個培訓是假的!

人才方略 : 培訓活動若未與業務目標連結,那這個培訓是假的!

過去在企業擔任訓練主管時,有時會收到事業單位的培訓需求,而這些培訓需求有時模糊不明確不然就是事業單位主管直接指定要甚麼樣的培訓課程。而這樣一開始沒有確認組織內部問題的發生根因就直接接受培訓需求或開辦培訓,一來無法真正解決事業單位的痛點來對症下藥,二來使用對的方案解決錯誤的問題界定而造成培訓資源的浪費,以及事業單位和培訓單位之間的不信任提升。

本人擁有ATD Human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HPI)的認證資格,在這裡我內心有感而發想寫這一篇文章,讓台灣的HR夥伴或培訓管理人員能夠認識ATD的HPI模型(The ATD Human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Model),以及瞭解HPI實際應用HR實務之中,讓HR夥伴能夠清楚判斷與分析找出那些是培訓可解決的?以及那些是培訓不可以解決的?進而讓HR夥伴或培訓管理人員具有系統思維,以及避免HR夥伴或培訓管理人員犯下錯誤問題界定和正確解方的第三類型錯誤發生。(註: 雷發(H. Raiffa)所稱之「第三類型錯誤」係指在分析問題過程中,發生了認定錯誤的現象,於是用正確的手段解決錯誤建構的問題,即「頭痛醫腳,腳痛醫頭」。)

首先,我想要為各位介紹The ATD Human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Model(HPI)的思維模式:

思維一、培訓需求要以結果(Outcome)為基礎

培訓人員在收到事業單位或業務單位的培訓需求時,往往都是模糊不明確或者僅是表達出需要此項技能培訓或課程學習,也因此不知道事業單位真正的問題時甚麼?倘若培訓人員接受事業單位的要求而不做進一步的確認,對於培訓人員來說是非常一件危險的的事情。因此,培訓人員應當與事業單位主管確認真正問題原因之外,還要評估培訓方案是否與業務目標或業務結果(outcome)有很強的關聯性?再來,若要協助事業單位主管界定問題時,其所需的資訊需求和必要的資料分析,而事業單位主管是否願意配合提供以及參與分析過程都是很重要的。

思維二、關注業務目標和績效而非人員行為

培訓人員過去在進行學習成效評估到Level3就很難得,因為要做到Level3除了要有很多的行為事例或者技能應用案例等佐證之外,還要事業單位主管的觀察與認可,但事業單位主管希望能夠解決績效的問題而非僅是行為的改善,因此往往要做到Level4的評估來證明培訓和業務績效提升的關聯性。就HPI的思維來看,組織績效要提升必須依賴頂尖或是高績效的一群人來維持(組織80%業務結果來自於20%高績效的人)。因此,探討高績效的一群人的績效達成和組織業務目標的關聯性,比起一般員工行為改善和提升與業務目標的關聯性還來得重要。也就是說,組織業務結果的達成來自於一群高價值績效人所產生的業務結果,而這群高價值績效人的業務結果(績效)是如何被達成的,也就是HPI所想要探討和分析的。所以,績效和行為的區分更是HPI首先要處理的問題。因為績效可以被具體衡量、比較和量化,而行為往往不容易被觀察、比較及量化。

思維三、組織是系統性而非單一線性去考量

培訓人員最容易犯的問題就是單一線性思考而非系統性思考,往往收到事業單位主管需求時就很容易從個人的知識、技能和行為去想解決方和或培訓方案,也因此容易犯下第三類型錯誤。組織是一個系統,而系統本身有內部的結構也有需要適應的外部環境。因此培訓人員在思考事業單位所提出的培訓需求時,應當利用系統思考,並與事業單位主管合作去找出影響問題的根因,並嘗試從系統的組織結構、系統中的各項流程和系統中的人員來思考,進而提出解決問題或提升業務績效的解決方案或培訓方案。

人才方略 : 培訓活動若未與業務目標連結,那這個培訓是假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人才方略的沙龍
5會員
7內容數
人才方略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1/05
數位轉型不在於科技取代人力,而在於專注透過數位科技、方法和技能來賦於同仁因應未來環境變化的能力進而提高同仁敬業度和客戶滿意度。如何賦予員工數位技能?根據我過去所執行過的數位轉型專案中,可以發現數位轉型能否成功取決於願景策略、組織文化、高階主管支持、數位科技與流程以及人才轉型。
Thumbnail
2021/01/05
數位轉型不在於科技取代人力,而在於專注透過數位科技、方法和技能來賦於同仁因應未來環境變化的能力進而提高同仁敬業度和客戶滿意度。如何賦予員工數位技能?根據我過去所執行過的數位轉型專案中,可以發現數位轉型能否成功取決於願景策略、組織文化、高階主管支持、數位科技與流程以及人才轉型。
Thumbnail
2020/12/19
人才方略 : 人才發展離不開這五個活動,溝通、評鑑、發展、應用、評估、佈署。 目前國內有很多家公司都在推動儲備幹部計畫(儲備幹部通常稱為MA或MT),我過去在某全球知名國際物流集團公司擔任訓練發展主管時,就開始策劃台灣地區儲備幹部(MT)培訓計畫
Thumbnail
2020/12/19
人才方略 : 人才發展離不開這五個活動,溝通、評鑑、發展、應用、評估、佈署。 目前國內有很多家公司都在推動儲備幹部計畫(儲備幹部通常稱為MA或MT),我過去在某全球知名國際物流集團公司擔任訓練發展主管時,就開始策劃台灣地區儲備幹部(MT)培訓計畫
Thumbnail
2020/12/19
人才方略 : 內部培訓師應學習敏捷開發課程,並不斷地迭代優化 我本身為ATD Master Trainer 認證的培訓師,並且過去有多項企業內部培訓師養成計畫之規劃和執行經驗,深刻體會到企業內部培訓師梯隊建置的重要性,無論是為企業進行知識與經驗的傳遞之外,更為企業內部培養一群優秀的培訓師人才
Thumbnail
2020/12/19
人才方略 : 內部培訓師應學習敏捷開發課程,並不斷地迭代優化 我本身為ATD Master Trainer 認證的培訓師,並且過去有多項企業內部培訓師養成計畫之規劃和執行經驗,深刻體會到企業內部培訓師梯隊建置的重要性,無論是為企業進行知識與經驗的傳遞之外,更為企業內部培養一群優秀的培訓師人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教育訓練無非是為了提升公司整體的產能,並且是針對式的,不同需求或對象會有不同形式與課程,通常沒有一種訓練課程適合所有人員。 來快速認識你所需要的訓練目的吧
Thumbnail
教育訓練無非是為了提升公司整體的產能,並且是針對式的,不同需求或對象會有不同形式與課程,通常沒有一種訓練課程適合所有人員。 來快速認識你所需要的訓練目的吧
Thumbnail
身為人資或是用人主管都一定清楚找到"對的人"很重要,找到"對的人"不但可以減少公司各項成本,幸運的話,還可能馬上替企業帶來不錯的績效! 但現實總是殘酷,不一定每次招募都這麼順利,難免都會看走眼,找到"不對的人"進到公司。而另一種狀況更是特別,所謂"對的人"不一定永遠都是"對"的,也可能未來變成"不對
Thumbnail
身為人資或是用人主管都一定清楚找到"對的人"很重要,找到"對的人"不但可以減少公司各項成本,幸運的話,還可能馬上替企業帶來不錯的績效! 但現實總是殘酷,不一定每次招募都這麼順利,難免都會看走眼,找到"不對的人"進到公司。而另一種狀況更是特別,所謂"對的人"不一定永遠都是"對"的,也可能未來變成"不對
Thumbnail
523|《戰略視角的培訓管理全景圖》書摘觀點|培訓者如何取得組織信任? 培訓落實在企業戰略,是HR或L&D在規畫學習專案的引領指標,更延伸出,培訓需要「上接戰略;下接績效」的學習設計理念。 【1】培訓戰略與組織戰略的重疊 印象最深刻的是對於培訓者,要能了解培訓全景圖前的「組織戰略閉環」
Thumbnail
523|《戰略視角的培訓管理全景圖》書摘觀點|培訓者如何取得組織信任? 培訓落實在企業戰略,是HR或L&D在規畫學習專案的引領指標,更延伸出,培訓需要「上接戰略;下接績效」的學習設計理念。 【1】培訓戰略與組織戰略的重疊 印象最深刻的是對於培訓者,要能了解培訓全景圖前的「組織戰略閉環」
Thumbnail
你是知識工作者還是產線工作者?真心建議HR真的要學習運算思維,就算對於數位科技與數據分析沒有興趣,也要掌握運算思維的解構化、抽象化、流程化、模式化核心,這對你的解決員工問題能力以及設計出有用的制度相當有幫助。反覆做是電腦的工作,不是知識工作者的工作。
Thumbnail
你是知識工作者還是產線工作者?真心建議HR真的要學習運算思維,就算對於數位科技與數據分析沒有興趣,也要掌握運算思維的解構化、抽象化、流程化、模式化核心,這對你的解決員工問題能力以及設計出有用的制度相當有幫助。反覆做是電腦的工作,不是知識工作者的工作。
Thumbnail
周末花了點時間重複聽了MAYO創辦人 簡士評在 商業思維學院 中的講座「人力資源工作者如何創造高價值」。James從過去在科技業的豐富經驗中思考HR應如何從人事行政的工作解放,並從策略、人才布局的面向為企業帶來價值。我筆記了一些相當具啟發性的思考與大家分享,這些觀點非常寶貴,值得反思自己的工作內容。
Thumbnail
周末花了點時間重複聽了MAYO創辦人 簡士評在 商業思維學院 中的講座「人力資源工作者如何創造高價值」。James從過去在科技業的豐富經驗中思考HR應如何從人事行政的工作解放,並從策略、人才布局的面向為企業帶來價值。我筆記了一些相當具啟發性的思考與大家分享,這些觀點非常寶貴,值得反思自己的工作內容。
Thumbnail
績效管理系統是一個 4 步驟的循環,「設定績效目標」,可確保主管與員工期望一致;「績效溝通與改善」,讓雙方在過程中能不斷溝通、修正、改進績效;並在「績效考核與面談」時驗收成果;「獎懲與訓練發展」則可以為提升來年績效做預備。
Thumbnail
績效管理系統是一個 4 步驟的循環,「設定績效目標」,可確保主管與員工期望一致;「績效溝通與改善」,讓雙方在過程中能不斷溝通、修正、改進績效;並在「績效考核與面談」時驗收成果;「獎懲與訓練發展」則可以為提升來年績效做預備。
Thumbnail
人才方略 : 培訓活動若未與業務目標連結,那這個培訓是假的! 過去在企業擔任訓練主管時,有時會收到事業單位的培訓需求,而這些培訓需求有時模糊不明確不然就是事業單位主管直接指定要甚麼樣的培訓課程。而這樣一開始沒有確認組織內部問題的發生根因就直接接受培訓需求或開辦培訓,一來無法真正解決事業單位的痛點
Thumbnail
人才方略 : 培訓活動若未與業務目標連結,那這個培訓是假的! 過去在企業擔任訓練主管時,有時會收到事業單位的培訓需求,而這些培訓需求有時模糊不明確不然就是事業單位主管直接指定要甚麼樣的培訓課程。而這樣一開始沒有確認組織內部問題的發生根因就直接接受培訓需求或開辦培訓,一來無法真正解決事業單位的痛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