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念佛三昧論 講記 (二) ‧ 黃念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釋論文:「念佛法門…同歸一乘云爾」


華嚴念佛三昧論 全文 ~ 清 ‧ 彭際清 著
華嚴念佛三昧論 講記 ~ 黃念祖 述



華嚴念佛三昧論 講記

~ 黃念祖 講述

(二) 釋「念佛法門…同歸一乘云爾」


念佛法門。諸經廣讚。約其總貫。略有二涂。一普念。一專念。
】「二涂」:兩個方面。「普念」:普念一切佛,如南無佛,密宗的南無布達亞。「專念」:專念某一尊佛叫專念。

如觀佛相海經。佛不思議境界經等。但明普念。
】此二經等都是講普念的。剛才所說的「南無佛」,「南無布達亞」都是普念。

藥師琉璃光如來經。阿閦佛經。無量壽經等。特明專念。
】《阿彌陀經》是專念阿彌陀佛。

今此華嚴。一多相入。
】《華嚴經》一多相入,一入多,多也入一。

主伴交融。
】一切世界有主。在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主,觀音、勢至、諸大菩薩都是伴。「主伴交融」,說主,則伴在其中;說伴,則主亦在其中。彼此交融,主伴不二。

即自即他。
】一切佛,阿彌陀佛即是釋迦牟尼佛,即是毘盧遮那佛。從阿彌陀佛看,阿彌陀佛是自佛,釋迦牟尼佛、毘盧遮那佛是他佛;他佛就是自佛。

亦專亦普。
】念阿彌陀佛就是念一切佛,說是專,也是普,此即不可思議之處。

略標五義以貫全經。
】以下提出五個勝義,來貫徹《華嚴》全部經,來總攝、來總結《華嚴》全經八十卷。

一 念佛法身。直指眾生自性門。
】念佛的法身,就是直指眾生的自性。此論的殊勝功德,在此很突出。從法身流出報身、化身。念佛最後是證法身。佛是凡夫所仰望最高的,而佛最高的是法身,「念佛法身」就是「直指眾生自性」。在學人份上,這十個字,前四個字,與後六個字,連不到一塊。連不到一塊,是眾生見;能融會,是佛知見

二 念佛功德。出生諸佛報化門。
】佛來顯現這一切佛剎、一切國土,顯現種種的佛身,這是佛的殊勝功德,佛的功德之所莊嚴、之所成就。為了攝受眾生,念佛的功德。佛因為有這種功德,所以才能流現出這些國土、這些法門。而佛能夠流現這些國土、這些法門,正是佛的殊勝功德。

三 念佛名字。成就最勝方便門。
】法身、報化身怎麼念呢?念名字就夠了,就念「南無阿彌陀佛」。彭居士是大智慧,用的字不多。這五條,大家若能吃得消,大家就大大的向圓人的路上邁進了一大步。最勝方便門:最殊勝的方便門。大家有時候往往總是不滿意,盼望哪一天得個什麼法、灌個什麼頂,現在彭居士在此處告訴你,念佛名字,這就是「最勝方便」

四 念毘盧遮那佛。頓入華嚴法界門。
】《華嚴》是毘盧遮那佛說的。毘盧遮那佛,即是本師釋迦牟尼佛。「頓入華嚴法界門」,一下就入了華嚴法界,十玄、四無礙。四法界:理、事、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十玄,重重無盡。這表示尊師重師。修行人不能忘本,本師啊,就是要遵師之教。釋迦牟尼佛教我們念佛,《阿彌陀經》、《無量壽經》都是佛說的,佛教我們念佛,應當發願往生。聽佛的話,才是尊師,不只是上供磕頭,上供磕頭是純皮毛的表現。根本是從內心中接受佛的教化、聽佛的指示,依教奉行,這才是尊師

五 念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圓滿普賢大願門。
】此處點到主題了。念名字,念誰的名字?最後,就念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圓滿普賢大願門」,這樣就圓滿了普賢的十大願,普賢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最近來了一位淨空法師,他在國外非常受人景仰,在美國、在加拿大、在台灣、在香港、在馬來西亞、在新加坡。他這個人本來是念哲學的,後來學了佛,講這講那,講《楞嚴》,講《華嚴》,後來從《華嚴》上醒悟了,念佛了。《華嚴》不離念佛,說來說去,導歸極樂。他現在變得是專修專弘淨土法門,專弘《無量壽經》,而且就是夏老師這一本。圓滿普賢大願,他就從普賢大願,轉向淨土,導歸極樂世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最後還是從《華嚴》的總結。

別申問答。豁破群疑。普與見聞。同歸一乘云爾。

】除了上述五條之外,又提了幾個問答,破解群疑。願一切見聞者,都同歸到一乘之法,都得成佛。


續… (三) 念佛法身直指眾生自性門

‧‧‧

本講記前身乃錄音帶,經整理成文,共有二稿: (一) 淨空老法師門人台大謝清佳教授錄,(二) 北京余居士等錄。二稿作者,均發殊勝菩提之心,為續佛命脈,普濟群萌,不辭勞苦,不厭繁瑣,專誠筆錄,令人欽仰,特於篇末一併致謝。念祖以第一種為基本,並參證第二種,進行校訂修改。但此論精深廣博,講解校訂,兩俱匆匆。疏漏必多,錯誤難免,敬乞棒正。
~ 一九九零年十一月廿三日 黃念祖 誌於北京蓮舍


佛號梵唄: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求生淨土

相關:

念佛的十種功德利益

往生淨土要訣 : 信願持名

認識西方極樂世界的真善美

依止善導大師 持念彌陀名號

什麼障礙我們學佛

>> 回主頁: 淨土法門經論必讀








avatar-img
13會員
356內容數
釋迦牟尼佛出興於世,就是為了要說阿彌陀佛的本願。真能究竟幫助眾生的,只有淨土念佛法門,是乘佛願力之法。就是這一生能夠了脫生死,能夠出離三界六道輪迴。一心堅信阿彌陀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念念不捨,如此念佛,定能往生至西方極樂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念相應一念佛 的其他內容
《華嚴》講四種法界: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只有《華嚴》講得最清楚透徹,《華嚴》的特點是事事無礙法界。《華嚴》有十玄,因此最尊。今此「論」名為《華嚴念佛三昧論》。
一心念佛。心佛雙泯。即心即佛。非佛非心。盡于十方三世及一一毛端量處。念念佛出世。念念佛說法。念念佛滅度。一以自心無邊智行而為其體。本具三身。一念相應。名為念佛三昧。入此三昧門。即能徧攝一切諸三昧門。入此三昧門。即能徧攝一切諸三昧門。
此品是淨宗最著名的四十八願,由夏蓮居老居士就五種無量壽經原譯本會集而成。原本艱澀繁複之文字,使之爽朗簡潔,但仍採用原文未改一字,謂千百年無量壽經之最善本。有此一經則大藏經均變成此經解釋之文。學佛終極目標就是導歸極樂。善導大師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所以本經為學佛最高指導原則。
以淨空法師宣說之《簡要必生十念法》,此法易集資糧,信願行之,個人往生在握,共同菩提大業。自修者,日中九次念十聲佛號,亦即晨起與睡前各一次,日中三餐各一次,午前開工及收工各一次,午後開工及收工各一次,共計九次。每次稱念十聲四字或六字彌陀名號,而原有之日常定課可照常行之。
般若是體。體它一定要起用,要有作用,波羅密就是用。「波羅密」咱們要把它翻譯出來,是「彼岸到」。這個外國的文法跟咱們中國文法常常是顛倒的,咱們說「到彼岸」,它是「彼岸到」,這叫「波羅密」。如果你這個般若,你不能夠「波羅密」,你就是不能夠解決問題,不能從此岸度過煩惱到達彼岸,那你這個般若有什麼用啊?
【一向專念是因,一心不亂是果。一向專念,人人能辦。】你說還有誰不能辦呢,只是他不肯辦。沒有說是,我就是天賦上有缺陷,我做不了沒有這人。所以老有這個,就【佛法時時現前 塵勞處處解脫】「佛法時時現前」,時時心裏頭都有佛法。佛法能够時時現前,「塵勞就處處解脫」。你只要時時都有佛法,你就處處都可以解脫塵勞。
《華嚴》講四種法界: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只有《華嚴》講得最清楚透徹,《華嚴》的特點是事事無礙法界。《華嚴》有十玄,因此最尊。今此「論」名為《華嚴念佛三昧論》。
一心念佛。心佛雙泯。即心即佛。非佛非心。盡于十方三世及一一毛端量處。念念佛出世。念念佛說法。念念佛滅度。一以自心無邊智行而為其體。本具三身。一念相應。名為念佛三昧。入此三昧門。即能徧攝一切諸三昧門。入此三昧門。即能徧攝一切諸三昧門。
此品是淨宗最著名的四十八願,由夏蓮居老居士就五種無量壽經原譯本會集而成。原本艱澀繁複之文字,使之爽朗簡潔,但仍採用原文未改一字,謂千百年無量壽經之最善本。有此一經則大藏經均變成此經解釋之文。學佛終極目標就是導歸極樂。善導大師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所以本經為學佛最高指導原則。
以淨空法師宣說之《簡要必生十念法》,此法易集資糧,信願行之,個人往生在握,共同菩提大業。自修者,日中九次念十聲佛號,亦即晨起與睡前各一次,日中三餐各一次,午前開工及收工各一次,午後開工及收工各一次,共計九次。每次稱念十聲四字或六字彌陀名號,而原有之日常定課可照常行之。
般若是體。體它一定要起用,要有作用,波羅密就是用。「波羅密」咱們要把它翻譯出來,是「彼岸到」。這個外國的文法跟咱們中國文法常常是顛倒的,咱們說「到彼岸」,它是「彼岸到」,這叫「波羅密」。如果你這個般若,你不能夠「波羅密」,你就是不能夠解決問題,不能從此岸度過煩惱到達彼岸,那你這個般若有什麼用啊?
【一向專念是因,一心不亂是果。一向專念,人人能辦。】你說還有誰不能辦呢,只是他不肯辦。沒有說是,我就是天賦上有缺陷,我做不了沒有這人。所以老有這個,就【佛法時時現前 塵勞處處解脫】「佛法時時現前」,時時心裏頭都有佛法。佛法能够時時現前,「塵勞就處處解脫」。你只要時時都有佛法,你就處處都可以解脫塵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此經是阿難尊者聽世尊所說而來,當時佛陀在靈山講經,許多人、天、菩薩等大眾都聚集在此聽聞佛法,佛陀在說完無量義經之後,進入不動三昧狀態,世界立刻出現各種瑞相與震動,並於佛陀的眉間放出大光明,照遍東方十方世界,上至各界諸佛世界,下至各層地獄,都因為世尊的佛光而照現。
Thumbnail
佛三種說法,一、方便說,二、譬喻說,三、因緣說。唯以方便說,為對最上機。今淨土法門,為方便中之方便,故曰異方便。三根普被,九界同收,乃諸佛之最上大法,為正法輪。
Thumbnail
與人無爭,於事無求,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只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古德常說:「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在這個世界,有什麼好比,有什麼好爭。凡是真有成就的人,與人無爭,於事無求。真正上根利智人,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只求生西方,沒有閑岔,沒有懷疑。
Thumbnail
修淨土法門,唯一的行持,就是誠心念佛。「為什麼要念佛?」現在先就字義上來說明這兩個字。「念」字是一個「今」字和一個「心」字合成的。分開來說,就是「今心」;合起來說,就是「念」。「佛」字是印度梵語,就是「覺悟」的意思。念佛是人人本分的事,也是人人本能的事。念佛的意義,就是求得現前一念心的覺悟與明白。
Thumbnail
「楞嚴經」云:世界,眾生,業果,三種相續不斷,無有窮盡(眾生業不盡,而依業受報,故眾生界不盡)。設言眾生界有盡,我願方盡,以無眾生可度,故度生願畢。菩提道成:即圓滿菩提,佛道成就。福足慧足,已成兩足之尊。自覺覺他,已得究竟滿覺。佛道既成,我願方成。如是發心,名之為大。
Thumbnail
「阿彌陀佛」這句名號,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通號,這四個字翻成中國意思叫無量覺,無量覺是自性的德號,念阿彌陀佛就是念自性。所以念這句阿彌陀佛,這是自性本體的音聲,功德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天親菩薩造的這部《往生論》,是要幫助我們在這一生念佛有所成就,能往生到極樂世界。
Thumbnail
阿彌陀佛幫助一切眾生在一生當中圓滿成佛,用什麼方法?用名號。念「阿彌陀佛」的方法,人人都會念,只要肯念,沒有不成就的,這個方法太妙了!所有一切諸佛都是幫助眾生圓成佛道的,但確實比不上阿彌陀佛這個方法。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佛教修行的心得與方法,包括唸佛、淨念相續、咒子求財求愛、以及具體的修行方法。藉由正確的意圖及頻率,來達到提升靈性意識的效果。
Thumbnail
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然則明心之要。無如念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復次淨心之要。亦無如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如此。念佛非淨心之要乎。
Thumbnail
念佛偈【四言十二首】 自性彌陀。彌陀自性。執性廢修。因樂成病。 彌陀自性。自性彌陀。皇風一片。帝網交羅。 佛非性外。性即佛中。如水投水。似空合空。 佛在性中。性豈佛外。本自圓融。云何隔礙。 極樂唯心。心唯極樂。離土論心。翻然大錯。 唯心極樂。極樂唯心。山自高高。水自深深。 未明唯土。豈達唯心。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此經是阿難尊者聽世尊所說而來,當時佛陀在靈山講經,許多人、天、菩薩等大眾都聚集在此聽聞佛法,佛陀在說完無量義經之後,進入不動三昧狀態,世界立刻出現各種瑞相與震動,並於佛陀的眉間放出大光明,照遍東方十方世界,上至各界諸佛世界,下至各層地獄,都因為世尊的佛光而照現。
Thumbnail
佛三種說法,一、方便說,二、譬喻說,三、因緣說。唯以方便說,為對最上機。今淨土法門,為方便中之方便,故曰異方便。三根普被,九界同收,乃諸佛之最上大法,為正法輪。
Thumbnail
與人無爭,於事無求,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只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古德常說:「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在這個世界,有什麼好比,有什麼好爭。凡是真有成就的人,與人無爭,於事無求。真正上根利智人,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只求生西方,沒有閑岔,沒有懷疑。
Thumbnail
修淨土法門,唯一的行持,就是誠心念佛。「為什麼要念佛?」現在先就字義上來說明這兩個字。「念」字是一個「今」字和一個「心」字合成的。分開來說,就是「今心」;合起來說,就是「念」。「佛」字是印度梵語,就是「覺悟」的意思。念佛是人人本分的事,也是人人本能的事。念佛的意義,就是求得現前一念心的覺悟與明白。
Thumbnail
「楞嚴經」云:世界,眾生,業果,三種相續不斷,無有窮盡(眾生業不盡,而依業受報,故眾生界不盡)。設言眾生界有盡,我願方盡,以無眾生可度,故度生願畢。菩提道成:即圓滿菩提,佛道成就。福足慧足,已成兩足之尊。自覺覺他,已得究竟滿覺。佛道既成,我願方成。如是發心,名之為大。
Thumbnail
「阿彌陀佛」這句名號,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通號,這四個字翻成中國意思叫無量覺,無量覺是自性的德號,念阿彌陀佛就是念自性。所以念這句阿彌陀佛,這是自性本體的音聲,功德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天親菩薩造的這部《往生論》,是要幫助我們在這一生念佛有所成就,能往生到極樂世界。
Thumbnail
阿彌陀佛幫助一切眾生在一生當中圓滿成佛,用什麼方法?用名號。念「阿彌陀佛」的方法,人人都會念,只要肯念,沒有不成就的,這個方法太妙了!所有一切諸佛都是幫助眾生圓成佛道的,但確實比不上阿彌陀佛這個方法。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佛教修行的心得與方法,包括唸佛、淨念相續、咒子求財求愛、以及具體的修行方法。藉由正確的意圖及頻率,來達到提升靈性意識的效果。
Thumbnail
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然則明心之要。無如念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復次淨心之要。亦無如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如此。念佛非淨心之要乎。
Thumbnail
念佛偈【四言十二首】 自性彌陀。彌陀自性。執性廢修。因樂成病。 彌陀自性。自性彌陀。皇風一片。帝網交羅。 佛非性外。性即佛中。如水投水。似空合空。 佛在性中。性豈佛外。本自圓融。云何隔礙。 極樂唯心。心唯極樂。離土論心。翻然大錯。 唯心極樂。極樂唯心。山自高高。水自深深。 未明唯土。豈達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