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問什麼樣的問題,就會得到怎樣的答案!
如果今天你收到一份顧客滿意度調查,結果有將近 40% 的人抱怨排隊等待入座的時間太長,這時你會怎麼辦?
你可能會問:「要怎樣加快入座的時間」,想出的解決方法大概會有以下這些:
接下來,你可能會再做一些調查,詢問其他人覺得上面哪一個比較能解決問題,然後開始著手進行改善。
這樣的方式沒有不對,也是普遍大家會做的。
但要是我們換個方式問問題,會不會得到完全截然不同的答案?
如果我們問的是:「既然等待入座的時間很長,有沒有辦法讓顧客覺得這個等待時間很有趣?」
這時你想出來的解決方法可能就變成:
你會發現這邊的解決方法跟前面完全不同,因為我們切入問題的角度不同,所以能找到的解決方法就有可能變得更好玩。
所以遇到狀況時,與其急著找答案,我們可以透過幾個方式更好地釐清問題:
以上面的例子來說,去找到那些抱怨等待時間過長的顧客進行深度訪談,了解他們討厭等太久的背後原因是什麼,可能是還要趕回家作報告、穿高跟鞋一直站著會腳痛等。
這些深入的原因可以給我們不同的角度去看問題,也才能找到更有意思的解決方法。
有時候顧客並不一定會告訴你真的答案,又或者他們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此時你能做的就是小範圍的嘗試,藉由無傷大雅的測試,看看顧客的實際反應來得到答案。
其實做行銷也是一樣的,很多時候當一檔行銷活動做得不理想,可能是瀏覽數太少、註冊會員數不夠、轉分享不夠踴躍等,我們往往也會以很直線的思考方式去找答案。
但要是我們都能先不急著找答案,而是慢下來重新想想可以怎麼看這個問題,然後多試幾個角度,我們就能得到全然不同的視野與做法。
這也是我們平常在跟客戶工作時很需要建立的一種心態,我們要問很多的問題、很多的為什麼,來釐清到底什麼才是客戶真正遇到的問題和挑戰,在做定位時也是同樣的道理。
套句愛因斯坦說的:「如果我有一小時來解決問題,我會花 55 分鐘來確認問題,剩下的 5 分鐘來找解決方法。」
今天的文章剛好有感而發,也希望對你們是個提醒,下次遇到難解的事不仿多問一些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