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學情境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Photo by Dragos Gontariu on Unsplash

Photo by Dragos Gontariu on Unsplash

情境題:你寧願孩子在一線名校敬陪末座,還是在二、三線學校名列前茅?

你質疑,為甚麼非此即彼?不能在名校名列前茅嗎?如果孩子成績夠好,你當然沒此煩惱,但有些情況是不管孩子如何努力,成績依然跟不上,那就只能思考孩子就讀的學校到底是否適合他們。

新學年開始才不過三個多月,我已不止一次聽到朋友反映學校老師指孩子的成績欠佳,建議盡快到補習社補習,要是成績沒改善便得轉校。這些孩子都是剛轉校的小一或中一學生,要知道小一和中一都是求學階段的重大轉捩點,學生絕對需要時間適應新的教學模式和學習要求,而老師卻在學生未過適應期便揚言放棄,不但嚴重打擊學生信心,也令家長徹底崩潰。

每間學校的教育理念和政策也不同,但最基本的目的應該是將學生教好。在我讀書的年代,老師會主動替成績不好的學生補課,然而,我朋友所面對的老師,卻企圖將教學責任外判給補習社,面對學生的困難不是想方設法幫助,而是直接勸退。這究竟是個別老師的做法,抑或是學校只求育出尖子的整體策略?

家長不想放棄,當然也不可能放棄自己的孩子,只能盡力協助他們,付錢補習可能最省事,但這對孩子是最好的嗎?當孩子習慣靠操練試卷來換取好成績,一旦離開試題,知識是否依然存在?

讀書真的能不求分數嗎?每次測驗考試都有分數,每次派發成績表都要分高低。成績本是個人的事,跟別人比較到底意義何在?

當學校的制度如此,而你的孩子在這制度下讀書,似乎就得遵守相關遊戲規則,不同意的話要麼自行撤退,要麼抗爭到底,但如果你不認同學校理念,為甚麼要一邊抗爭一邊堅持讓孩子在那裏讀書?

回到文初的情境題,你會如何選擇?不管是甚麼學校,你要選擇的應該是適合孩子的學校,讓孩子發揮所長,而不是窒礙他們的發展。

avatar-img
105會員
772內容數
每次看到好書、精彩電影和劇集都想向別人推介,實在不能只有我看到啊,如果我的文字能讓你對某本書、某齣電影或劇集感興趣,繼而找來看,真是功德無量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梁淑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外出用膳,不時收到餐廳的現金券供下次使用,不管是茶餐廳、酒店食肆、小店還是連鎖飲食集團都不約而同使出這招,企圖吸引客人回流,延續消費養成習慣,將生客變成熟客。 如果餐廳的質素好,即使沒有現金券我也樂意繼續光顧,不過餐廳給出的現金券期限都很短,短則十天,最長不過一個月,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再度光顧
經歷過萬水千山之後,大概會有一種千帆過盡的舒暢感。 再大的風浪都經歷過,還有什麼可以令我畏懼? 不管接下來發生什麼事,也已經無法讓我感到無所適從,這年頭什麼也可能發生,再怎麼荒謬也不值得大驚小怪。 當我能夠淡然面對一切,再回望走過的每一段路,才發現當時的處理手法太稚嫩,難怪會吃那麼多苦頭,現在
以前我很容易胡思亂想,對未來有太多悲觀的想法,明明什麼事也沒發生,卻自行編好後續的一百條故事線,而且都不是好事。好事根本不用多想,發生的時候好好享受就是,但對於可能發生的壞事,總是想了又想,企圖為每一條故事線構思好解決方案,那麼在事情發生時便能即時作出最好的回應。 然而,哪有這麼多壞事在發生?憂慮
我盡量不思考關於未來的問題,因為存在太多不確定性。 未雨綢繆也許有其必要,只是想太多容易形成焦慮,況且想得太長遠畢竟也是空想,早前閱讀《我可能錯了》讀到這句完全擊中我心:「我一生中擔心的大部分事情,從來都沒發生過。至於大多數確實發生的事,我永遠都無法預料。」 前半生有太多憂慮都是徒擔心,真正的難
我一直認為懂得感恩是人生中最需要學習的課題,可惜現在太多孩子毫無感恩之心,一切得來太輕易,張開嘴就有人餵來食物,伸出手就能得到想要之物,根本沒有必要存有感恩之心。 父母盡心盡力為孩子服務,那是基於責任,也是出於愛,因為不求回報,總在不知不覺中讓孩子感覺到一種理所當然,父母就是理所當然要對我好,理所
誰也不希望自己擁有的東西壞掉,只是所有物品都有生命周期,不管如何耐用,也有壞掉的一天。 世間的事物有始就有終,連我們的生命也有盡頭,怎麼能夠要求一件物品可以用到地老天荒?雖然有此覺悟,不過當東西壞掉時,心情還是鬱悶,因為那意味著我們再也無法使用該物品,如果要繼續享受有關物品帶來的便利,便得花掉帳戶
最近外出用膳,不時收到餐廳的現金券供下次使用,不管是茶餐廳、酒店食肆、小店還是連鎖飲食集團都不約而同使出這招,企圖吸引客人回流,延續消費養成習慣,將生客變成熟客。 如果餐廳的質素好,即使沒有現金券我也樂意繼續光顧,不過餐廳給出的現金券期限都很短,短則十天,最長不過一個月,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再度光顧
經歷過萬水千山之後,大概會有一種千帆過盡的舒暢感。 再大的風浪都經歷過,還有什麼可以令我畏懼? 不管接下來發生什麼事,也已經無法讓我感到無所適從,這年頭什麼也可能發生,再怎麼荒謬也不值得大驚小怪。 當我能夠淡然面對一切,再回望走過的每一段路,才發現當時的處理手法太稚嫩,難怪會吃那麼多苦頭,現在
以前我很容易胡思亂想,對未來有太多悲觀的想法,明明什麼事也沒發生,卻自行編好後續的一百條故事線,而且都不是好事。好事根本不用多想,發生的時候好好享受就是,但對於可能發生的壞事,總是想了又想,企圖為每一條故事線構思好解決方案,那麼在事情發生時便能即時作出最好的回應。 然而,哪有這麼多壞事在發生?憂慮
我盡量不思考關於未來的問題,因為存在太多不確定性。 未雨綢繆也許有其必要,只是想太多容易形成焦慮,況且想得太長遠畢竟也是空想,早前閱讀《我可能錯了》讀到這句完全擊中我心:「我一生中擔心的大部分事情,從來都沒發生過。至於大多數確實發生的事,我永遠都無法預料。」 前半生有太多憂慮都是徒擔心,真正的難
我一直認為懂得感恩是人生中最需要學習的課題,可惜現在太多孩子毫無感恩之心,一切得來太輕易,張開嘴就有人餵來食物,伸出手就能得到想要之物,根本沒有必要存有感恩之心。 父母盡心盡力為孩子服務,那是基於責任,也是出於愛,因為不求回報,總在不知不覺中讓孩子感覺到一種理所當然,父母就是理所當然要對我好,理所
誰也不希望自己擁有的東西壞掉,只是所有物品都有生命周期,不管如何耐用,也有壞掉的一天。 世間的事物有始就有終,連我們的生命也有盡頭,怎麼能夠要求一件物品可以用到地老天荒?雖然有此覺悟,不過當東西壞掉時,心情還是鬱悶,因為那意味著我們再也無法使用該物品,如果要繼續享受有關物品帶來的便利,便得花掉帳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考教甄是一條漫漫長路,有些人很幸運也很有實力的應屆上岸,但也有些人在教學上有不錯的實力,可是在讀書方面可能沒那麼擅長,導致屢屢挫敗在教甄的筆試上,想藉由分享我自己當時準備教甄時的讀書規劃,希望能給予尚未上岸的老師們一些幫助。
Thumbnail
還在選校與選系之間猶豫? 真正考慮的是『選師』
Thumbnail
上禮拜發表的生活紀錄,提到孩子剛入學,因為注音符號不熟,分數低落,這樣子看下來,似乎顯得我不太重視考試成績,成績真的不重要嗎?
📚 每年總有熱心人士彙整「會考落點表」,問題是…『所謂排名前段』學校真的適合這些學生?學生真的適合這些學校?🤔🏫 選讀這些『所謂排名前段』學校,3年後成績真的比較好、競爭力真的比較強?📈 📝 無腦照表依序選填志願,無論辦學績效只要是『公立』就心滿意足了….完全違背政府推動就近入學、繁星計畫
Thumbnail
終於可以上傳招生公告了~ 從去年參觀等到現在的爸爸媽媽, 千萬不要忽略這則PO文喔~ 如果蒲公英家是您理想中的想要, 那麼您可能已經思考過了,也參觀過其他學校了。 教育的方向,從來就沒有對錯,也沒有好壞, 只有「你想要什麼」?然後展開學習與承擔。 #登記報名時間為5月20到5月21
Thumbnail
剛剛看到一篇文章在講,這些年來台灣教育改革,因為採計分制的改變,而從分分必較,改成等級制,讓家長與孩子不要這麼分分必較。透過這種模糊化的策略,讓第二三志願學校也可能收到第一志願的學生,打破「志願取向」的升學考試,也試圖改變每一分都那麼重要的想法。 . 這個好,還是不好呢?真的很難說啊。 .
Thumbnail
你想用什麼方式升學呢? 這兩天學測成績出爐,你想用什麼方式升學呢?你想好未來的方向了嗎?你知道依照自己的分數或能力,怎麼樣填寫科系最有利嗎?你知道該自己的興趣適合讀什麼科系嗎? 我相信肯定有許多家長,比自己的孩子更是焦慮,深怕孩子沒辦法填上好的大學,也擔心他們讀了一個未來難以找工作的科系,所以…
Thumbnail
剛接到放寒假的小孩,沒錯,小學生已經在今天中午放假了。 回到家後收到老師的通知,說孩子是五育前五名,下學期開學會頒獎。我不太懂現在的教育,一直以為期末會有成績單,可能我還停留在我小時候的印象。 現在沒有排名我覺得是很不錯,但也可以稍微讓家長知道孩子在學校的狀況。
Thumbnail
一般在校的學習成果, 小考啊、段考啊什麼的, 家長與老師會較集中火力擔心「那些考不好的學生們」---怎麼成績一直上不去呢? 但是, 在模擬考啊、學測啊的時候, 段考時擔心低分群考太低,模考時, 家長與老師就又會改為較集中火力擔心「那些排名前面的學生們」---怎麼成績不能再更上去呢?。
Thumbnail
考教甄是一條漫漫長路,有些人很幸運也很有實力的應屆上岸,但也有些人在教學上有不錯的實力,可是在讀書方面可能沒那麼擅長,導致屢屢挫敗在教甄的筆試上,想藉由分享我自己當時準備教甄時的讀書規劃,希望能給予尚未上岸的老師們一些幫助。
Thumbnail
還在選校與選系之間猶豫? 真正考慮的是『選師』
Thumbnail
上禮拜發表的生活紀錄,提到孩子剛入學,因為注音符號不熟,分數低落,這樣子看下來,似乎顯得我不太重視考試成績,成績真的不重要嗎?
📚 每年總有熱心人士彙整「會考落點表」,問題是…『所謂排名前段』學校真的適合這些學生?學生真的適合這些學校?🤔🏫 選讀這些『所謂排名前段』學校,3年後成績真的比較好、競爭力真的比較強?📈 📝 無腦照表依序選填志願,無論辦學績效只要是『公立』就心滿意足了….完全違背政府推動就近入學、繁星計畫
Thumbnail
終於可以上傳招生公告了~ 從去年參觀等到現在的爸爸媽媽, 千萬不要忽略這則PO文喔~ 如果蒲公英家是您理想中的想要, 那麼您可能已經思考過了,也參觀過其他學校了。 教育的方向,從來就沒有對錯,也沒有好壞, 只有「你想要什麼」?然後展開學習與承擔。 #登記報名時間為5月20到5月21
Thumbnail
剛剛看到一篇文章在講,這些年來台灣教育改革,因為採計分制的改變,而從分分必較,改成等級制,讓家長與孩子不要這麼分分必較。透過這種模糊化的策略,讓第二三志願學校也可能收到第一志願的學生,打破「志願取向」的升學考試,也試圖改變每一分都那麼重要的想法。 . 這個好,還是不好呢?真的很難說啊。 .
Thumbnail
你想用什麼方式升學呢? 這兩天學測成績出爐,你想用什麼方式升學呢?你想好未來的方向了嗎?你知道依照自己的分數或能力,怎麼樣填寫科系最有利嗎?你知道該自己的興趣適合讀什麼科系嗎? 我相信肯定有許多家長,比自己的孩子更是焦慮,深怕孩子沒辦法填上好的大學,也擔心他們讀了一個未來難以找工作的科系,所以…
Thumbnail
剛接到放寒假的小孩,沒錯,小學生已經在今天中午放假了。 回到家後收到老師的通知,說孩子是五育前五名,下學期開學會頒獎。我不太懂現在的教育,一直以為期末會有成績單,可能我還停留在我小時候的印象。 現在沒有排名我覺得是很不錯,但也可以稍微讓家長知道孩子在學校的狀況。
Thumbnail
一般在校的學習成果, 小考啊、段考啊什麼的, 家長與老師會較集中火力擔心「那些考不好的學生們」---怎麼成績一直上不去呢? 但是, 在模擬考啊、學測啊的時候, 段考時擔心低分群考太低,模考時, 家長與老師就又會改為較集中火力擔心「那些排名前面的學生們」---怎麼成績不能再更上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