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侶之間 需要保有各自的空間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伴侶之間,需要保有各自的空間嗎? 關係裡的界線與品味


在一段親密關係中,「距離感」一直是一個微妙而重要的議題。有些人認為戀愛應該是彼此形影不離,彷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也有一派認為,唯有保留個人的界線與空間,才能讓感情長久保鮮。你所提出的觀點——「需要有自己的界線與空間,這樣反而可以讓感情更好。」 其實是一種極具現代品味的關係哲學,與許多心理學家與設計師對「空間」的見解不謀而合。


個人空間:感情中的「留白美學」

如果將感情比喻為一幅畫,那麼個人空間就是其中的「留白」


留白並不是空虛,而是讓彼此能夠呼吸的空間,這樣關係才能有餘裕成長。這與日本設計師 深澤直人(Naoto Fukasawa)提出的「無意識設計」概念相似:最好的設計,往往不是充滿細節的堆砌,而是懂得適時讓空間「說話」,創造出自在與和諧的氛圍。


同理,一段健康的關係不需要時刻緊密纏繞,而是允許雙方擁有各自的生活重心,這樣相處起來才會更舒適。



界線感:戀愛中的「獨立品味」

在戀愛中,界線不是冷漠,而是一種「尊重」。這就像是當代家具設計大師 伊姆斯(Charles & Ray Eames)的作品,他們設計的座椅雖然造型流暢,但仍然強調「人體工學」,讓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舒適感。戀愛關係亦是如此,真正穩定的親密關係,並非兩人完全融合,而是能夠自在地做自己,又能與對方共享生活。

心理學家 艾絲特.佩瑞爾(Esther Perel)在《親密關係的矛盾》一書中指出:「愛需要親密感,但也需要自由;真正的激情,來自於適當的距離。」當兩個人過度黏膩,界線模糊,反而容易讓熱情消失;而當彼此保有適度的界線,反而能夠創造出「重新吸引對方」的可能性。


如何在關係中建立「優雅的界線」?

  • 擁有各自的生活圈:有些情侶習慣什麼事都一起做,久了反而失去個人特色。適當保留個人的興趣愛好,例如他熱愛露營、你喜歡瑜伽,雙方有不同的生活體驗,當再聚在一起時反而有更多話題可以分享。
  • 尊重個人的時間:即使住在同一個空間,也應該給彼此一些「獨處時刻」。這就像許多頂級住宅設計,會特別強調「開放式空間」與「獨立書房」的區隔,讓住戶能夠自由選擇如何相處與獨處。
  • 避免過度依賴:過度依賴對方容易讓人失去自我,久而久之,感情可能變成一種負擔。學會獨立思考、解決問題,讓對方成為你的伴侶,而不是你的「照顧者」。



懂得「分開」,才能走得更近


真正的親密關係,不是無時無刻的陪伴,而是讓彼此都能夠在關係裡自由呼吸。保持界線與空間,並不是冷漠,而是一種「成熟的愛」。這樣的愛,既有溫度,又能保持長久的新鮮感。

所以,你還會擔心「距離會讓我們變遠」嗎?

或許,真正的答案是:「適當的距離,反而讓我們更靠近。」

avatar-img
0會員
18內容數
我們在這邊討論生活、生命、享受、關係的各種品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瞭解在關係中如何設立界線以保護自己,尊重他人,並維護關係的重要性。透過認識自己的感受並主動表達,能夠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你想要我 我也想要你 我們都需要彼此 不應該存在任何束縛 沒有應該怎樣 什麼的方式和所謂的規則
Thumbnail
夥伴來找我談話,聊的是與先生之間的關係。 ​​ 問她發生了什麼事情?她說,結婚三十年,兩人之間總有一種隔閡感,先生不理解她的喜好、心情;兩人出門旅遊,總是一前一後,各自行動,詢問她想要什麼樣的親密關係?夥伴說,想要跟先生感可以更好。 ​​ 這個回答很誠實、也很真實。先不論一段關係是否走入
Thumbnail
這篇文章想與大家探討與人相處時的情感表達與距離調整,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聯繫。作者分享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感受和體會,也反思了自己的情感表達是否適度。文章中還提及了社交冷漠的現象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這是一篇關於情感與人際關係的深入探討。
Thumbnail
看到了一些話~覺得不錯 『有愛就包容,沒有愛就互相折磨』 即使再相愛的兩個人,都不可能完全知道對方心裡的想法;不用等到結婚,只要彼此的生活越來越緊密的交集,就有可能產生摩擦。如果兩個人是真正的珍惜對方並為對方著想,就算吵再兇,都會成為能帶來正面效果的溝通;如果只是自私的想到自己,就算一時和好,充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們對關係的不同理解,以及如何解決由此而生的糾結與誤會。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經驗,並提出了建議。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報復 纜車裡的空間明明很大,但為了取暖,我們兩個人卻選擇一起窩在車廂的角落 如果外面有人能看進來,大概會覺得這對情侶的姿勢十分可疑 只不過我們並不是情侶
設立平衡健康的界線, 覺察你做得是為關係帶來長遠的益處,或是製造分裂衝突, 你有絕對的能力去明辨,做出選擇,採取行動。
不論是伴侶、親子、友誼 在關係中要好好說話,並非易事 尤其在越在乎的關係中,我們經常越容易"搞砸"。 一位夥伴Z在課堂上,就提了個關係上溝通相關的問題。細節就不多說,只呈現我認為能提供學習的部份,也謝謝Z同意讓我分享。 Z:「我很瞭解對方,他不會改變心意的,這樣我還要去跟他說
Thumbnail
攝影中,有「最佳觀賞距離」最能呈現美感,那伴侶之間最佳相處距離是⋯
Thumbnail
瞭解在關係中如何設立界線以保護自己,尊重他人,並維護關係的重要性。透過認識自己的感受並主動表達,能夠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你想要我 我也想要你 我們都需要彼此 不應該存在任何束縛 沒有應該怎樣 什麼的方式和所謂的規則
Thumbnail
夥伴來找我談話,聊的是與先生之間的關係。 ​​ 問她發生了什麼事情?她說,結婚三十年,兩人之間總有一種隔閡感,先生不理解她的喜好、心情;兩人出門旅遊,總是一前一後,各自行動,詢問她想要什麼樣的親密關係?夥伴說,想要跟先生感可以更好。 ​​ 這個回答很誠實、也很真實。先不論一段關係是否走入
Thumbnail
這篇文章想與大家探討與人相處時的情感表達與距離調整,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聯繫。作者分享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感受和體會,也反思了自己的情感表達是否適度。文章中還提及了社交冷漠的現象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這是一篇關於情感與人際關係的深入探討。
Thumbnail
看到了一些話~覺得不錯 『有愛就包容,沒有愛就互相折磨』 即使再相愛的兩個人,都不可能完全知道對方心裡的想法;不用等到結婚,只要彼此的生活越來越緊密的交集,就有可能產生摩擦。如果兩個人是真正的珍惜對方並為對方著想,就算吵再兇,都會成為能帶來正面效果的溝通;如果只是自私的想到自己,就算一時和好,充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們對關係的不同理解,以及如何解決由此而生的糾結與誤會。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經驗,並提出了建議。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報復 纜車裡的空間明明很大,但為了取暖,我們兩個人卻選擇一起窩在車廂的角落 如果外面有人能看進來,大概會覺得這對情侶的姿勢十分可疑 只不過我們並不是情侶
設立平衡健康的界線, 覺察你做得是為關係帶來長遠的益處,或是製造分裂衝突, 你有絕對的能力去明辨,做出選擇,採取行動。
不論是伴侶、親子、友誼 在關係中要好好說話,並非易事 尤其在越在乎的關係中,我們經常越容易"搞砸"。 一位夥伴Z在課堂上,就提了個關係上溝通相關的問題。細節就不多說,只呈現我認為能提供學習的部份,也謝謝Z同意讓我分享。 Z:「我很瞭解對方,他不會改變心意的,這樣我還要去跟他說
Thumbnail
攝影中,有「最佳觀賞距離」最能呈現美感,那伴侶之間最佳相處距離是⋯